今年過年是「幾九」?春節天氣冷還是暖?老話有道理嗎

2021-01-13 鍾思宇話三農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鍾思宇話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

不知覺間,冬至節氣已過兩天,離春節又近了一步。冬天到了節氣,就意味著數九寒冬開始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然而,近年來的冬天與孩提時代的冬天相比,還是比較溫暖的,所以人們給這個名字取了個「暖冬」的名字,而今年的冬天也有專家指出基本上就是暖冬。然後,再過一個月就是過年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隨著霸王級寒潮的到來,像我們濟南這樣的許多地方,氣溫都降到零下十幾度,有些甚至降到二十度以上,可謂是打破了多年以來的新低。別提小溝小溝,連黃河也結了冰,不得不說,這和農話所說的一致,這個寒冬真是一個久違的寒冬。俗話說:「三九冰上走,露一把面」,意思是什麼?這個春節冷嗎?

古代人將十二月二十二日稱為「冬至」,是因為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太陽黃經達到270°,是一年中太陽高度最小、白天時間最短的日子,但並不意味著是最冷的日子。這是因為,冬至意味著九九寒冬的開始,往後還有小寒大寒,正如農夫所言:「冬雪冬小寒」,等到小寒大寒過後,這寒冷的冬季才意味著終結。

所以,春節是幾九

按冬至是從一九開始算起,一九為:2018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二九為: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月8日;三九為:2019年1月9日—2019年1月17日;四九為:2019年1月18日—2019年1月26日;五九為:2019年1月27日—2019年2月4日;六九為:2019年2月5日—2019年2月13日;七九為:2019年2月14日—2019年2月22日;八九為:2019年2月23日—2019年3月3日;九九為:2019年3月4日—2019年3月12日。

新年伊始,春節又比往年提前了一段時間,是2020年的1月25日,算上時間,正好是四九年的最後一天,俗話說三九四九冰上走,但春節卻是在四九年的最後一天,今年的大寒是在2020年的1月20日,大寒已經過去,春節的氣候應該也不會太冷了。

立春是一年前的一次溫暖,立春是二月的一次寒冷。兩漢以前,大年初一併非新年,而是立春的日子,是過年的日子。立春的前幾天是臘月,正月的前幾天是正月。立春是春天的開始,象徵著生機盎然的希望,一般說來,年前立春,春回大地,氣溫升高,天再冷也不會覺得冷,而年後立春,春暖花開,寒意又會持續一陣子,出現二月寒的天氣。2020年立春到2021年臘月二十二,這是一個典型的立春季節,因此,天氣不會太冷。

此外,今年的春節是2021年2月12日,又是數九寒天六九的最後一天,之後又進入七九。「五九六九沿江看柳,七九九河開八九燕來」,立春之後,天氣回暖,過年的時候河邊的柳樹都要發芽了,不久封凍的河水也要解凍,南飛的燕子也要回來。因此,今年春節的天冷概率也不會太大。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了,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鍾思宇話三農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年後立春二月寒」,今年春節冷嗎?
    導讀:農村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年後立春二月寒」,今年春節冷嗎?庚子年隨著臘月的到來即將過去,牛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今天是臘月初一。再過一個月也就是傳統的春節來臨。農村關於立春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句俗語叫做「年前立春過年暖,年後立春二月寒」,這也是流傳一句很久的農諺,對於立春節氣出現的時間節點,對於之後的天氣走勢會有明顯的變化。雖然一個是在年前立春,另一個是在年後立春,但對於春節期間的氣溫,會有明顯的不同,今年的春節冷不冷呢?先來看一看今年的立春節氣是在什麼時候,今年的立春節氣是在臘月的二十二,屬於典型的年前立春,距離過年還有八天的時間。
  • 如今三九,老話「三九冰上走,過年露一手」啥意思,今年過年冷嗎
    俗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熱莫過三伏天,而最冷當屬三九時。根據冬至開始數九,一九為九天,2020年12月21日—29日為一九,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7日是二九,而三九是在2021年1月8日—2021年1月16日,這樣算來,如今三九了。
  • 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春節立春二月寒』,今年過年冷不冷?
    如今『數九』天氣的『三九』即將過去,也就是說最寒冷的階段過去了一半,也即將迎來欣欣向榮的『立春』,對於南方人來說可能不了解北方人民對『立春』的渴望,不僅是溫度的上升,而且預示農民馬上就可以春播了,一年的收成有指望了,農村有句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春節立春二月寒』,有道理嗎?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文丨蟈蟈論冬至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我國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過了冬至離年也就不遠了,所以在農村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關於冬至的習俗有很多,除了喝羊湯,吃餃子之外,有的地方還有祭祖的習俗,除了這些,在我們農村關於冬至的俗語老話也是非常的多,人們喜歡通過冬至的天氣變化,來預測來年的天氣變化和莊稼生產,有些還是有一定的準確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下面這一句俗語!
  • 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春節立春二月寒」,今年過年冷不冷?
    導讀: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春節立春二月寒」,今年過年冷不冷?2020年走了,全新的2021年的日曆翻過了14天。今天已是2021年的1月15日,也是小寒節氣的第11天、三九的第八天,正是一年當中天氣最冷的時候。按照時間推算,再有20多天農曆的庚子年就要畫上句號結束成為過往了。
  • 農村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春節立春二月寒」,今年過年冷不冷?
    導讀:農村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春節立春二月寒」,今年過年冷不冷?後天將會迎來冬季寒冷的節氣:小寒,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小寒若到二三九,天寒地凍人亂吼」,意思是說小寒節氣如果發生在二九三九期間。那麼天氣將會特別的寒冷,尤其是北方地區會出現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的嚴寒天氣,這樣寒冷的天氣凍得人都堅持不住不由自主的開始吼叫起來。今年的小寒節氣也正值二三九期間,全年之中最熱的是三伏,最冷的是三九,三九在遇到小寒,近期的氣溫無疑將會很低。小寒節氣到來,其實也預示著立春節氣也已經不遠。所有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冬至也被稱為是春之母,從冬至開始就已經在孕育著春天。
  • 春節天氣是暖還是冷?
    春節天氣是暖還是冷?今天已經是陽曆年的1月3號了,算是跨入到陽曆2021年了。看看家裡的老黃曆,今天是在二九時節之內,具體來說是二九第五天,而農村老人常說「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這句話說的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天我們圍繞這這句話展開說明,我們要說明的問題有:1、數九怎麼數?二九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2、二九刮南風意味著什麼?
  • 農村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過年立春二月寒」,2021年春節冷嗎?
    ,許多人感慨今年冬天太冷,往年沒有那麼強的溫差體感。  對於農夫來說,其實冬天還是樂於雨雪多的,冬天氣溫低,大雪多,能很好地呵護麥苗,起到保暖作用,把麥苗「保住」,讓它不會凍死。而且低溫還可以殺死土壤中的害蟲,避免它們在年復一年地不斷生長。
  •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19年春節到底冷不冷?看看老農是如何說的
    如果說是有這樣想法的,其實這也不奇怪,因為在古代就有:「冬至大如年」這樣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氣的時候其實和過年是差不多的,因此在古代的時候,冬至也叫做「冬節」、「小年",聽老一輩的人說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把農曆11月規定為正月,而冬至節氣就是正月初一,當天還會舉行隆重的冬季,這無論是在宮廷還是在民間都是非常受人們重視的,到目前為止,仍然還是有部分地區保留著冬至祭祖這樣的習俗,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說在外面打工的遊子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立春呢?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叫做正月節、歲節,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溫暖、生長的意思,立春節氣有天氣變暖的意思。
  • 冬至俗語「冬在尾,倒春寒」,2020年春節會冷嗎?答案來了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冬至俗語「冬在尾,倒春寒」,2020年春節會冷嗎?答案來了不知不覺之中,時間已經來到了12月21日,再有30來天就又要到春節了。感覺上一個春節才剛剛過去,大年初一農村老家放的鞭炮聲,仿佛還能聽到,現在馬上又要過年了。今天農曆是十一月二十六,明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 大寒之後才是立春,今年的大寒是哪一天呢?春節期間會冷嗎?
    大寒之後才是立春,今年的大寒是哪一天呢?春節期間會冷嗎?寒冷的冬天仿佛延續了很長時間,很多人都直呼,冷的受不住了。確實如此,都說,進了九的天氣是最冷的,在1月9日已經迎來最冷的3九天氣。俗話說「熱在中伏,冷在三九」,三九天一到,也就表示一年中最冷的時期來臨了。
  • 「數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天」何時開始?19年春節冷不冷?
    這首童謠也反映出了冬季的氣候變化特徵,其中在北方地區普遍最冷的時候也就是在三九、四九這段時間了。在民間還有著「熱在中伏,冷在三九」的農諺,這更進一步印證了「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這個事實了。那什麼時候開始數九呢?今冬「最冷」的三九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2019年春節期間天氣冷不冷呢?(1)什麼時候開始「數九」?
  • 今年是60年最冷的冬天?今年啥時候最冷?春節會冷嗎?答案來了
    理論上,我們北半球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冬至日,因為太陽直接照在北回歸線上,是北半球光照最短的一天。冬至過後,太陽的直射點緩慢北移,溫度也會隨之上升。然而現實中卻不是這樣。會有一個升溫降溫的過程。就像夏天一樣,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而是七八月。冬天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冬天最冷的時候是3949。過了這段時間,溫度會慢慢升高。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在今年,第29次是最冷的。
  • 農村老話常說「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十一月」,有道理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話常說「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十一月」,有道理嗎?說到老話,這可是我們農村一大特色,這是尋常老百姓在平時攀談的時候所借用的古語,是古時候很多農民的智慧結晶,有的老話是說農事活動,更有的是講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而接下來這一個老話想必很多人沒有聽過,農村老話常說「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十一月」,從這句老話上看是描述農村節氣的,那麼這句話農村人為何會在冬季的時候常常掛在人們口中呢?其中說的每個月份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多地提倡,就地過年,今年春節還會封村嗎?
    每一年都是這樣,春節回家對許多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很早就期待著與家人團聚的情景。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又把春運提到了日程。但新年一過,就爆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逆轉,讓許多農民心神不定,這下還能回家過年嗎?如今河北多地已相繼出現無症狀病例,形勢不容樂觀啊,而且還有不少人提倡「就地過年」。在新的一年裡,最嚴重的問題不再是大城市,許多專家已經開始證實這次疫情正在向農村蔓延。
  • 冷空氣攜雨來拜年,廣東過年又溼又冷?!
    「」明天是除夕你們都大掃除好了嗎?這兩天霧蒙蒙不太適合洗刷刷呢~盼了幾個月的降溫盼了幾個月的降水終於要在過年期間滿足大家了你覺得這份新年禮物??「暖姑娘」和「阿冷哥」送來的是春節三部曲暖溼多霧↓↓↓陰雨寒冷↓↓↓晴冷節前至除夕 暖溼多霧23-24日(節前-除夕),在打了雞血的偏南風作用下,我省大部雲量較多,回暖明顯。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老話有何講究呢?
    隨著小寒節氣的到來,天氣變得更加冷,今年最低溫度出現了很多。真是小冷兩三九,天氣冷得人直哆嗦。天氣很冷,出門後都冷得不自覺地發抖。小寒節氣的到來預示著臘月也越來越近。臘月是過去農村最熱鬧最忙碌的季節。這個季節農田已經沒有農活了,但隨著春節的臨近,屋外要整理,還要購買年貨,當然很忙,農村的大會也出現了忙碌的景象。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說的是啥意思呢?這句老話也指年末和稅收的部分神經。臘月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的古語進入臘月就是年。新年來的時候,很多事不能做,還有很多事要辦。其中不應該做的事情是「年底不搬家」。這種說法在農村流傳了很久,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 全國多地提倡「就地過年」,今年春節還會封村、封路、封城嗎?
    近日河北的疫情牽動著大家的心,這幾天的天氣越來越冷,病毒在寒冷的溫度中更容易生存,距離農曆春節只有一個月時間了,距離春運只剩20天,為了減少人口的大規模流動,面對複雜的冬季疫情防控,近日江西、北京、上海、福建、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先後發出了「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提倡「就地過年」,鼓勵有條件的單位企業,安排員工就地過年。
  • 農村老話「羊馬年多種田,防著雞狗那兩年」,明年收成還是不好?
    老話是先人們反覆驗證的智慧結晶,是農民預測天氣的依據,可以說是有其獨到之處。儘管現在已經有了天氣預報,但很多農村老人依然傾向於前者。我們村的王大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精通農諺老話,種地總有自己的一套。雖然鄉親們愛調侃他,一本正經地胡扯,但是對他說的那些農諺老話還是比較信服的。入冬以來他老是唉聲嘆氣,說是明年地裡的收成不好,一起來看看吧。羊馬年多種田,防著雞狗那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