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1月29日 彭德懷逝世
1974年11月29日,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彭德懷元帥,因遭林、江集團迫害,在北京逝世,終年76歲。彭德懷出生於湖南湘潭縣。大革命時期,曾在國民革命軍任營長、團長。192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領導平江起義,成立紅軍第五軍。隨後,參加二萬五千裡長徵。建國後,歷任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等職。曾當選為黨的第六、七、八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
1994年11月29日 孔繁森因公殉職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邊貿途中,因車禍殉職,年僅50歲。
孔繁森,山東聊城市堂邑五裡墩村人,1961年應徵入伍,1966年9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復員回到聊城,先後任聊城技工學校革委會副主任,共青團聊城地委常委,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1979年4月,孔繁森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為重,自覺服從組織的安排,毅然放棄「高堂在,不遠遊」的古訓,到海拔4700多米手西藏自治區崗巴縣任縣委副書記,歷時三年之久。1992年12月,二次赴藏已期滿,由於工作需要,自治區黨委希望他到條件更為艱苦的阿里地區任地委書記,此時,他又一次舍「小家」顧「大家」,留了下來,到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區任地委書記。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他行程8萬多公裡,跑遍了全區106個鄉中的98個,訪貧問苦,調查研究,尋求阿里地區擺脫貧困,實現富裕的振興之路。
1948年11月29日 平津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29日,按照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部署,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聯合發起了平津戰役。
當時,傅作義指揮的國民黨華北「剿總」部隊共50萬人,分布在以北平、天津為中心,東起唐山、西到張家口約500多公裡的狹長地帶上,捏成一字長蛇陣,處於可撒可守,或南逃或西竄的態勢。
為就地殲滅傅作義集團,黨中央、中央軍委命令東北野戰軍提前結束休整,以最快的速度秘密入關。11月29號,我軍包圍了張家口,博作義急忙派其嫡系部隊35軍從北平前來救援,反被我軍包圍在新保安,拖住了傅作義的後腿。在此前後,我軍採取「圍而不打」或「隔而不圍」的辦法,先後佔領通州、廊坊、楊村等地,完成了對北平、天津、張家口之敵的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斬斷了敵軍的一字長蛇陣,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1949年11月29日周恩來發表對國民黨反動匪幫逃往國外的聲明
1949年11月29日,外交部長周恩來發表《對國民黨反動匪幫逃往越南等地的聲明》。《聲明》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目前迅速地繼續消滅國民黨殘餘軍隊,正日益接近我國的西南國境,蔣介石正在把他們的希望轉向越南及其他和中國國境毗連的地方,企圖把這些地方作為他們的殘兵敗將的遁逃所,並準備把它們作為等待時機以便捲土重來的基地。
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向法國政府及和中國國境毗連的各國政府鄭重聲明,徹底消滅國民黨所有反對武裝力量,乃我政府不可動搖的政策。不管戰敗了的國民黨反動軍隊,逃到什麼地方,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都有權利過問這一事實,而容留國民黨反對武裝力量的任何國家的政府必須對此事實負責,並承擔由此產生一切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