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不想上班了,做夢都在想退休」|該如何應對職場情緒?

2021-01-09 餘沉說

擁抱你的每一個稜角

「實在不想上班了」

「每天睡醒都心累」

「工作又累又煩超級想辭職」

....

根據《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報告》顯示,七成的中國職場人輕微倦怠,13%的人重度職業倦怠。

也就是說,明天你上班擠進那種能坐10個人的電梯,這裡就有7個人覺得工作有點煩,1個覺得自己要死了。

而當我們壓力和疲勞長期累積,面對就可能不止是普通的勞累,而是會上升到影響身心健康的職業倦怠。

如果你也懷疑自己的疲勞已經超出了一般水平,不妨問問自己:

要是尋找工作,我是不是會避免和現在相同的崗位?早上醒來,想起要工作,我會不會覺得心情直線下降,甚至不想去公司?我對工作越來越難以投入精力和感情,不像剛入職的時候?我在朋友面前頻繁抱怨自己的工作?下班後缺乏足夠的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有上述的情況,你可能正面臨著職業倦怠,今天的文章或許正適合你。

1974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羅伊登貝格爾首次提出「職業倦怠」的概念,將它看作一種職場上的現象,但並不認為它是一種疾病。

所謂「職業倦怠」是指人面對過度工作或長期過度的壓力導致的情緒、精神和身體的極度疲憊的狀態。

這是是一種由工作引發的情感、精神與體能上的入不敷出感。

你有能力做事,卻沒動力去做。

著名的《馬氏工作倦怠量表》,從三個維度表達這種倦怠:

1. 「心好累」

這在專業上叫「情緒衰竭」。

就是感覺自己情緒和資源都被消耗完了:不想幹活、不想擔事、什麼都覺得沒意思,尤其對於要重新上班感到恐懼。

2. 「不把自己當人」

專業上叫「去人格化」。

就是對組織和同事都很不滿,對客戶、同事的痛苦非常冷淡——他們不把自己當人,當然也不把人當人,偶爾良知一閃還輩內疚——但是忍一忍又重新木頭人了。

之前一個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裡面有一個杜公公就是這樣,常年害人,自己也去人格化了。

3. 「我不行」

專業上叫「成就感低落」。

就是對自己的工作評價低,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嚴重懷疑自己的價值。

經常說的是「我不行,我沒用」。

連起來說就是:心好累啊,不想幹了,我不行,但是TMD還得幹啊……

你說倦怠不倦怠??

我下面列出了《馬氏工作倦怠量表》的症狀描述和對應原因,你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病」

↑ 馬氏工作倦怠量表,點擊可放大+保存 ↑

另外,為了更深入了解職業倦怠的現狀,我們通過微博發起了一項小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208份。

參與調查的人當中,男性佔9.62%,女性佔87.02%。

按工作年限劃分:

人數最多的是工作滿1年但不滿3年的受訪群體,佔37.5%;最少的是工作滿10年及以上的受訪群體,佔4.33%;其餘三個年限區間(不滿1年,3-5年之間,5-10年之間)的人數相近,每組各佔15%左右。

調查發現,總體而言,受訪人群的職業倦怠程度中等偏上(平均得分3.7分,滿分5分)。

在三個表現中:相對最嚴重的是耗竭感(3.94分),其次是怠慢感(3.72分),程度相對較輕的是工作效能感降低(3.45分),但三者之間沒有很大差距。

其實,職業倦怠不單會伴隨頭痛、失眠等身體上的不適,也預示著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而且,職業倦怠不僅影響了我們個人的工作、生活,它對我們的家庭生活也有負面的「溢出效應」。

比如,人們會把工作倦怠帶來的壞情緒帶進和家人的相處之中,影響和家人的關係。

另外,對那些從工作中汲取意義感的人們來說,職業倦怠的打擊是雙重的。

不單工作失去了樂趣,對工作的痛苦還阻斷了人生意義感的來源,生活的意義隨著工作的意義一起消失了。

綜合了不同研究,提出了「場合中的人」模型,認為是人與工作場合之間長期存在著不適配,使人產生了職業倦怠。

它涉及了工作的以下六個方面:

工作負荷不適配

除了常見的「工作量超負荷」以外,工作負荷的不匹配,還包括工作類型不匹配。

例如一個運營,原本只負責稿件編輯,到了新崗位上,卻還要學習數據分析;即使工作量不大,但缺乏相關技能、對工作內容的陌生,也讓TA每天焦頭爛額;

此外,當工作要求表現出和自己當前狀況不一致的情緒時,人也容易感到倦怠,仿佛得一直戴上情緒面具。

控制力不適配

啥意思呢,就是個人對工作所需的資源掌控不足,或者沒有足夠的權力以他們認為最有效的方式開展工作,最後的結果不是別人不滿意就是自己不滿意。

如果一個人感到自己非常想要做好一個任務,卻缺乏資源(如人力、時間、預算等)去做好它,會感到深深的挫敗與壓力。

而且,往往是那些會被自己的責任心壓的喘不過氣的員工,最容易體驗到控制力的不適配。

獎勵不適配

獎勵不適配所指的不僅僅是沒有得到充分的經濟報酬,它也包括沒有得到足夠的社會回報,比如努力工作,卻一直被忽視,得不到他人的認可。

此外,缺乏內在的回報。

例如發自內心地感到自己做的工作毫無意義,也會給工作者帶來持續的打擊。

人際關係不適配

當人在工作場所長期失去與他人的積極聯繫,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有些工作讓人和人彼此隔絕,或者是工作上的社交變得冷冰冰的。

但最令人痛苦的,是與工作中的其他人(如同事、領導)之間存在長期和未解決的衝突。

這種衝突不斷地讓我們產生沮喪和敵意等消極情緒,並減少了在工作中獲得支持的可能性。

不公感

公正意味著尊重,沒有被公正地對待,讓人感到自己的價值被否定。

工作場合中的公正體現在很多方面:如薪酬是否分配合理、工作中的不端行為能不能得到懲罰、評估和晉升是否處理得當。

有時,當職場爭端發生時,人們覺得無法為自己說話,或者爭議雙方話語權不一致,也會讓人感到解決的方式並不公正。

缺乏公正感在兩個方面加劇了職業倦怠。

首先,被不公正對待的體驗讓人憤怒、沮喪、精疲力盡;

其次,不公正感加劇了人們對工作場合的冷漠、輕慢——既然我得不到尊重,那我又何必尊重我的工作、我的公司。

價值觀不適配

人可能感到自己不認同公司文化,或者在工作過程中,感到不得不做一些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或是有違道德感的事。

例如為了銷售業績不得不撒謊,或是不得不宣傳歧視性的內容,等等。

一個人和工作場合之間可能存在多種不適配。

根據我們調查結果顯示,大家在上述六個方面都或多或少感到不匹配,只是各有輕重。

總體而言,「控制力不適配」的程度最高,其次是「獎勵不適配」和「不公感」。

(為方便閱讀,我們把上圖的刻度線調整為2.5-3.5)

並且,我們發現,不同工作年限的受訪者,在這六個方面感到不適配的程度是不同的。

比起其他受訪者,工作年限為3-5年的人,在「控制力不適配」、「人際關係不適配」、「工作負荷不適配」和「價值不適配」這四方面的程度最高。

相對於工作年限短的人來說,工作年限長的人,「獎勵不適配」的程度更低、「不公感」更高。

也就是說,工作10年以上的人,「獎勵不適配」的程度最低,「不公感」的程度最高。

工作好忙,睡眠不夠,每天剛醒來就已經覺得身心俱疲——相信這是大部分社畜的日常感受。

長期疲勞,會使人出現持續的緊繃感,對身心健康都有很大損害。

在這種情況下,學會有技巧的放鬆,才是社畜們必修的「保命秘籍」。

首先,面對職業倦怠,我們自己可以怎麼做?

1.改變對自身和工作的認知

調整好對自己的期待和要求,這樣可以大幅度減少因為「不恰當的期待」、工作中的失敗而產生的職業倦怠。

2.用更加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比起逃避,直面問題並嘗試換新角度解決工作上的問題,可能會更好一點。

3.成為一個「內控」的人

內控是指,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我們可以控制的因素,比如遇到問題,就努力去解決,而不是情緒當頭,唉聲嘆氣抱怨這那。

4.更加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如果覺得光靠自己的能力無法解決問題,可以試試讓周圍的人聽聽自己的聲音,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理解、支持和改善環境的機會。

5.合理的飲食和鍛鍊

有助於我們在職業倦怠的衝擊之下,緩解壓力,提升身心的健康。

6. 尋求專業的針對性的幫助

在專業的指導下,進行一些放鬆訓練、壓力管理、時間管理、社交訓練等等,有助於緩解職業倦怠。

其次,公司/ 部門,面對員工的職業倦怠,可以怎麼做?

如果你是公司的管理層,那你需要意識到,職業倦怠的出現不僅會不利於員工的發展,對公司的工作氛圍和效率也會有重大的消極影響。

並且,往往在實際工作中,那些無法控制的工作因素,才是引起職業倦怠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工作中,你需要儘可能地做以下這些調整:

1. 明確工作角色、責任和任務分配

讓每個員工清楚自己在公司中的定位和職責範圍,進而更加有方向、有目標和邊界地投入工作;

2. 提供建設性的反饋和意見

在日常與員工的工作接觸中,把工作反饋的重點放在問題的改善和解決上,而非單純地進行批判和數落;

3. 更多地接納員工對於工作流程和工作的改進意見

畢竟他們才是落實工作任務的執行人,再好的理論設想還是需要結合實踐情況來調整的;

4. 工作業績評定時,把員工的優點、貢獻、失誤和缺點放在重要位置

這能幫助員工能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成就和不足,知道哪裡還有提升的地方,保持良好的狀態;

5. 提供與工作相關的訓練和信息

例如,為員工們提供專業的EAP(員工幫助計劃)服務,讓其對職業倦怠有一個正確的了解和認識,這也將有助於職業倦怠的預防和解決。

最後,如果你身邊的人出現了職業倦怠,該怎麼辦?

如果你的親朋好友同事處於職業倦怠中,請給予他們理解和支持,雖然你認為作用很小,但對其職業倦怠的緩解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這裡的支持可以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幫助,在對方壓力大的時候聽TA 傾訴,給予TA 理解。

甚至,你可以分享一些自己遇到類似問題的處理方式,給TA 提供參考。

此外,如果你發現自己身邊人或自己出現職業倦怠,並有以下情況的話,請及時尋求心理諮詢或專業醫生幫助:

1.嚴重的抑鬱症狀態

嚴重的職業倦怠可能會間接導致抑鬱症,甚至讓人出現自殺傾向。

2. 強烈的焦慮狀態

長期嚴重的焦慮會加重倦怠的程度,影響人的正常生活,甚至引起心理和身體疾病。

職業倦怠是一把雙刃劍,它的出現給了我們一個提醒,讓我們進一步地去了解自己、調整自己,並對現有的工作進行思考。

職業倦怠是一把雙刃劍,而它的出現也給了我們一個提醒,讓我們可以進一步地去了解自己、調整自己,並對現有的工作進行思考。

當然,我們也並非只能選擇留在一份工作中、勉強自己去做出調節。

如果工作已經弊大於利,如果當前困擾我們的問題很難改變,如果有更合適的地方可以去……也可以考慮選擇離開,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

在有選擇的前提下,工作仍然是為了我們的需求服務,而不是為了工作丟了自己。

你辛苦了。

相關焦點

  • 職場中如何克服情緒牴觸
    不管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中,不管是行業中的領導,職場大佬還是職場新人都多多少少中過情緒牴觸的毒。情緒牴觸:是當人面對壓力或者刺激時候的一種心理情緒上的反彈,不認同他人的意見,要麼清列反駁要麼行動抗拒,亦或者心裡不悅。
  • 越來越不想上班的星座,上班如「上刑」,只想在家被「圈養」!
    而職場的壓力更會使其越來越不想上班,只想待在家裡面被「圈養」。下面講到幾個星座就是如此,一起來看看吧。射手座由於射手座的人生觀比較開放,所以他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因為他們的夢想是美好的,想要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越是有吸引力的地方,就越能激發他們的熱情。但如果讓他們對某件事情堅持到底,相信這樣會讓他們瘋掉的。
  • 婚後不想上班的星座女,總想依靠老公,自甘墮落變得懶惰
    只不過現實生活中,不少巨蟹女也是在工作上班賺錢的啦,她們還都是被迫無奈才去的。有條件的才不會去呢。金牛女很浪漫,也渴望自己能夠過上幸福的婚後生活。但生活不是電視劇,沒有那麼多完美的橋段,巨蟹女最討厭的事情就是自己坐在辦公室工作,相比之下更願意出去社交。逛街,玩耍等等。巨蟹女在婚後就不願意再上班了,一門心思的想在家裡做家庭主婦。
  • 上班如上墳的星座,就想躺著等天上掉錢
    什麼理想不理想的,除了一夜暴富,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想再為了發財日夜奔波每周一到周五都只想問自己:能退休了嗎?再上班兒就得去給自己上墳了!別問,問就是看什麼都好,就是不想打工!巨蟹座 要是有足夠的時間,TA想睡覺、在家睡覺、吃飯、在家吃飯。在家多舒服啊,幹嘛要出門去受生活的這份兒苦!生活講究的是品質!所以TA的人生追求就是:睡覺睡到自然醒,想幹什麼幹什麼!
  • 逆水寒NPC集體發牢騷:我也不想上班!
    後來官員們實在受不了了,就聯名上書,又改回了七天假期。所以,春節每到假期結束要上班的時候,宋朝的官員們也是萬分痛苦的。這不,以宋朝為背景的武俠網遊《逆水寒》裡,辛勞了一年的NPC們都在集體發牢騷,紛紛表示不想上班!到底哪些NPC不想上班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大早,就有官員去高衙內門口去結交,順便喊高俅一塊去上個早朝。
  • 等待覆工的年輕人:我離「肥宅」只有一步之遙,做夢都想回公司上班
    曾經認為,我這點活,在公司或在家幹都差不多。在家裡更自由,省了通勤時間,還有時間多陪陪家人,想起來就很美。 女兒丁丁上初三,暫時是去不了學校了。2月9日,學校通知開啟「停課不停學」網絡在線直播教學模式,她在家上起了網課。
  • 情緒不好,所有養生都是徒勞的
    事實就是,「壓抑情緒」並不是應對情緒問題的最好方法,它和「放縱情緒」一樣,也是應對情緒的極端模式。今天茲心就想和你聊一聊,我們要如何應對情緒,如何做既能讓自己舒服,又不會傷害到身邊人。很多人因為害怕衝突而壓抑情緒,所以在有了負面情緒之後,都會選擇憋在心裡。但憋住的情緒去哪了呢?
  • 退休女人最好的歸宿是什麼?三個女人說出實話
    退休,是人生另外一個階段生活的開啟。從這時候開始,不再需要起早貪黑上班,不再為了生存而焦慮。有了大把的時間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當然,如果你不被家務所纏繞的話。),可以說最大程度接近人們理想生活的模式。如果唯一的缺點:青春已逝不存在的話,那簡直完美。退休女人最好的歸宿是什麼?三個女人說出實話。
  • 揭節後上班恐懼症百態:做夢夢見領導 上班無精打採
    東營齊魯網10月8日訊(墾利電臺 周萍)現在不少人有這樣的經歷和體會,本想在假期裡好好休息,與平日較為緊張的生活暫作告別,養足精神再投入學習、工作中,沒料想到放假之後感覺更無精打採,身心疲憊,其實,這就是節後綜合症,它既是身體疾病也是心理疾病
  • 12星座如何應對各種情緒?缺乏安全感怎麼辦?
    滿月期間的懷舊氛圍是相當突出的,任何看似理智的決定都可能因為一時的情緒而瓦解。容易感受到社會責任與個人情感的選擇,大我和小我的衝擊,開始思考如何扮演好社會責任與家庭形象。金錢上也可能因為享樂而隨意揮霍,帶來不明智決策。
  • 想做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學學這些星座吧
    情緒穩定的星座成年人開心的時候可以放肆的笑,但難過的時候絕不能痛快的哭。所謂成年人,無非就是把所有的情緒都藏在心底,喜怒不形於色,這才是大多數人合格的成年人的標準。可是只要是人,就會有情緒,究竟該如何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呢?或許十二星座中有幾個星座能給你一些提示。
  • 做夢夢見魚最該警惕的一種 關心財運的人進來
    對了,這就是陳鵬解夢本文重點要說的,做夢夢見魚最該警惕的情形。做夢夢見自己在撈很多半死不活的魚,陳鵬解夢告訴你,這個夢境預示的是:當前屬於慵懶無為期,也是不思進取期,更是事業運財運疲軟期。說直白點,是骨子裡充滿懶味的時期。我們知道,不進則退!更知道,懶,是最容易空耗時間!
  • 職場中如何防小人?
    239
  • 不想上班,如何才能微笑面對你的處女座老闆?
    明天又是周一,是不是照例不想上班?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工資剛好夠打車吃飯加房租?冒雨趕到公司打卡卻被記了遲到?方案改了8次還沒過只因老闆是處女座?剛看到朋友圈被一支 mv 刷屏,講的是職場小員工突然被炒的故事,主角是兩顆蛋蛋,請你一起看看。
  • 延遲退休?剛剛官方定調:70-90後退休年齡劃清楚了!
    延遲退休 幾乎關係到每一個中國人的切身利益 2020年了 第一批90後已步入30歲的大關 當90後一邊脫髮一邊佛系上班 內心期待著退休年齡到來的時候
  • 浙江「延遲退休」要來了?70、80、90後的退休年齡為…
    當90後一邊脫髮一邊佛系上班內心期待著退休年齡到來的時候一直備受關注的「延遲退休」卻已經傳來了最新消息…人社部稱推遲退休年齡是必然趨勢其實,關於「延遲退休」這些年一直都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之一早在去年,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就有提及
  • 國慶假期結束了心情說說簡短句子 不想上班的搞笑幽默說說
    不想上班的你,可以試試發一些國慶後不想上班的說說大全。  國慶假期結束了心情說說簡短句子 不想上班的搞笑幽默說說(一)1.每個月都有三十天不想上班。2.沒有中午休息時間,每天六點半就要起床,單位領導要多變態有多變態,同事也總是欺負我善良。我是有多想辭職啊。3.明天是節後第一天上班,各位朋友們準備好了嗎?
  • 身在職場,如何應對在「小人」型的領導和「小心眼」的領導上司?
    不幸的是,你遇到這樣的領導,工作中不但要小心翼翼,還要謹防領導「雞蛋裡挑骨頭」,這種的類型的領導可以讓你恨得牙痒痒,不止一次的背地咒罵,甚至心裡不止一次打起退堂鼓;簡單的說,想在這樣的領導下工作,不但要操心工作還要操心如何應對小人的行徑,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心力!
  • 職場中不附炎趨勢該如何立足?
    職場中99%的人都是勢利眼,這也不奇怪,逐利趨勢是人的本質。特別是在這個唯利是圖的時代。你出身平傭,可能工作很多年了都沒人在意你的。你是否感到很失落?你是否痛恨周圍同事的勢利?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人都是現實的,都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你要主動招乎的人,在你的潛意識裡肯定認為他會給你帶來利益,或有帶來利益的可能性。因此你才主動靠近對方的。這是人的本質決定的。當然如果你不想落入俗套、不想附炎趨勢。你很可能會被同事孤立,會被同事看作是個另類,會被邊緣化。
  • 如何克服工作中的不良情緒
    職場中,我們都希望自己成為人人尊重、人人佩服、人人樹大拇指的人。但好多人總是覺得自己沒有他人在職場裡順風順水、如魚得水,有時又找不到具體原因,也比較鬱悶。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就是你在職場的情緒影響了你的發展進步。克服了職場中的不良情緒,你才能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縱橫捭闔。那麼,如何克服職場中的不良情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