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畫虎村:700農民不種田專畫老虎!全村年收入過億

2020-11-30 東方網

  原標題:視頻丨探秘畫虎村:700農民不種田專畫老虎,畫成千萬富翁

  王公莊是一座位於豫魯交界處,佔地1400畝的小村落。和周圍大多數靠種地打工度日的村莊不同,這裡別有一番紙墨香。最為外界津津樂道的,是王公莊的「虎文化」生意。村裡沒有養老虎,卻有700多村民都會畫老虎,全村年售幾萬張畫作,收入過億。不少村民都坐擁多套房產,換了幾部私家車,年收入近百萬。

  靠畫老虎富甲一方的神奇村落

  王公莊是一座位於豫魯交界處,佔地1400畝的小村落。和周圍大多數靠種地打工度日的村莊不同,這裡別有一番紙墨香。最為外界津津樂道的,是王公莊的「虎文化」生意。村裡沒有養老虎,卻有700多村民都會畫老虎,全村年售幾萬張畫作,收入過億。不少村民都坐擁多套房產,換了幾部私家車,年收入近百萬。

  從民權縣城驅車28公裡,穿過一片玉米地,當看到一塊文化廣場石碑和一座恢宏的展覽館時,就到了久負盛名的「中國第一畫虎村」王公莊。只見一排排二層民房整齊劃一,一塊塊書畫招牌琳琅滿目,村子裡鮮少有人閒逛,推開一間間畫室卻可以見到男女老少的村民都在靜心作畫,孩童也大都在一旁看書學習,不吵不鬧。

  

  王公莊有村民1600人左右,其中700多人都在從事著繪畫行業,其中300多人堪稱畫師。村裡有夫妻畫家、父子畫家、姐妹畫家,三代同堂的繪畫家庭不在少數,畫的大都是老虎。上山虎、下山虎,虎頭和叢林虎,百虎、千虎……風格不盡相同,卻都可圈可點、栩栩如生。

  

  然而最為外界津津樂道的,卻是王公莊的賣畫生意。全國大中小型的書畫市場上幾乎都能覓得王公莊虎畫的蹤影。村裡「虎王」的真跡動輒能賣出幾十萬、上百萬的高價,可以躋身收藏界;普通畫師的虎畫也是被各地畫商搶購一空;就連一般學生的臨摹作業,也能賣出幾百塊到上千塊不等的價格,經常被旅遊景點用作裝飾品。

  於是乎,坊間形容畫虎村是「一人畫虎,雞犬升天」。

  畫虎技藝竟是祖傳,先輩「照貓畫虎」?

  王公莊賣出過最貴的一幅虎畫,是「四大虎王」之首王建民的作品,售價高達九十多萬元。王建民形容自己的畫虎技藝,主要是在虎毛的創作上走出了自己的風格,「飄逸有厚度」,還帶有一些動感。只見他一手執兩筆交替描畫虎毛,手法十分嫻熟。

  「我們並沒有受過正規的培訓,很多技法就是從書本上看到的,過去就是臨摹畫虎名家。」王建民說,整個王公莊的畫虎技藝實質是從祖輩上傳承下來的,像他從小就是跟隨父親和爺爺在村子裡描畫中堂和房梁,畫的都是魚、荷、虎之類有美好寓意的圖像。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小時候每逢節日就跟著大人們在集市上掛賣老虎年畫,「我問過我爺爺,你們見過老虎嗎?他說沒有,他們那代人就是照貓畫虎。」

  都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然而王公莊裡「照貓畫虎」的技藝,卻在傳承了好幾代之後成了炙手可熱的民間藝術,惠澤至今。

  

  到了王建民成年的時候,他和現今並稱「四大虎王」的其他三個小夥伴,不再甘於只在村裡的集市上賣畫了,他們急切地想出去闖一闖。陸續去到過開封、洛陽等省內城市的書畫市場,他們有遭受過輕蔑,也經常入不敷出。然而就是在一次次碰壁,一次次改進之後,王公莊的虎畫終於打開了外地市場。

  虎,諧音就是「福」。題材非常接地氣,老百姓都很喜歡。漸漸地,他們便不再描畫一些花鳥蟲魚了,而是主攻畫老虎,為此還經常結伴到動物園裡近距離觀察老虎以提高畫技。

  

  在20多年前,王建民的一張六尺長的老虎畫,就賣出了一百塊的高價,而當時工人的工資也就只有30多塊一個月。「畫老虎能掙錢」的消息一下子在王公莊傳播開來,親戚、鄉鄰紛紛找到王建民要學習畫老虎。他回憶說,從辦學的第一天起,村裡就呼一下冒出了五六十個學徒。

  手畫老虎,眼觀市場

  現年51歲的「虎王」王建民,以稼軒主人自居,在自己300平米的兩層民宅裡劃出一個房間專門用來陳列虎畫。這些巨幅老虎畫作,伴隨著他巡展過全國和海外十幾個城市,每一幅他都捨不得出手。

  

  當記者和他聊起眼下正熱火朝天的畫虎產業時,他頗有些得意地評價王公莊的村民,「不但是畫家,還是市場揣摩家」。

  早在「四大虎王」外出闖蕩的時期,虎王們就開始在村子裡培養售畫經紀人了。「不是每個人都是藝術家,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創作能力」,有繪畫天分的村民安心作畫,而活絡一些的就帶著他們的畫作專門去跑市場,賣畫的同時給村裡帶回市場的需求和訊息。

  王建金是王公莊上第一個賣畫的經紀人,早期他單槍匹馬跑外地,睡過橋洞,風餐露宿。而今,他已經在王公莊上成立了一家經紀人公司,手裡十幾個員工分頭在全國各地聯絡書畫市場。

  

  一次次接觸外界之後,他引領著村裡的畫虎題材進行了幾次變革,保證了村裡的畫作,始終走在市場的前沿。從單一的虎頭、虎身,到帶背景,有敘事的巨幅虎圖;從單只上山虎、下山虎,到三口虎,寓意祝福的五虎、八虎、百虎;從國內流行的中西結合虎畫,到暢銷海外的老虎與古典美女……至今,他的畫室裡還珍藏著一幅攤開來足足有四百多米長的千虎圖,當時就是為了打響「畫虎第一村」的名氣,他引領著村裡幾個重量級畫師一同設計、組圖。

  「一人畫虎,雞犬升天」

  「畫虎村」的「虎」產業究竟有多虎虎生風?當今在王公莊年銷量第一,收學徒第一的是「四小虎王」之一王建輝,他也是王建民最得意的學徒。

  「小虎王」王建輝留著過耳長發,33歲的年紀已經畫虎近20年。「當初家裡窮,燈都沒有,就點著煤火學畫。冬天手都凍爛了,晚上要熬到三四點,夏天身上粘的都是紙。」雖然從小學習不好,但王建輝卻憑藉畫虎改變了一生的命運,他是畫虎村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這是要寄給山東一個老客戶的」,王建輝捲起了十幾幅畫作,「一次幾十萬的訂單現在是常態,他的四層酒樓裡每個角落都用我的畫裝飾。」

  「上山虎寓意步步高升,升官發財;下山虎鎮宅闢邪保平安;五隻老虎是五福臨門;收藏百虎是納百福……」王建輝的妻子楊美菊是和他同期學習的畫師,現在幫忙打理著畫室和銷售的生意,鍛鍊得精明能幹。楊美菊回憶說,從當初結婚買不起一輛摩託車,到現在家裡前後換了五部私家車,購置了房產,積蓄了存款,她很滿意現在的生活。「我們現在一個月光發工資幾十萬,一年發工資也要幾百萬吧。」

  王建輝其中一個畫室旁邊,是趙慶偉和王喜梅夫妻倆的裝裱店。半夜十二點時分,夫妻倆仍然還在勞作,需要裝裱的繪畫訂單實在太多。然而通常只要辛苦兩天一夜,就能收入兩千塊錢。

  

  「剛結婚那會兒五塊錢也是借,十塊錢也是借,真的是窮怕了。」王喜梅從沒下過田地,為此她禁不住誇讚趙慶偉,這輩子做對了裱畫這一件事。她最難忘懷的是從王建輝夫妻倆手中接過第一筆裱畫費用200塊錢,「原來裱畫是可以掙錢的!」當時的激動心情是至今一次結算幾萬塊也無法比擬的。

  趙慶偉帶著記者看已經被廢棄的老房子,這曾經是他親手搬磚搭建起來供全家七口人一起居住的。夏天漏雨,冬天嚴寒,站在房前,趙慶偉憶苦思甜難掩激動之情。「以前是沒地方住,現在我爸一套,我一套,還買了一間門面房,現在是住不過來,這是真的。」趙慶偉笑得合不攏嘴。

  

  因為學不來畫虎,讀過大學的趙慶偉想到了學做裱畫這門生意,他是王公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十幾年裱畫生意讓趙慶偉的家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這個二層樓一蓋,村子裡一下子多了好幾家裱畫店。」

  「昔日困境貧如洗,立志苦幹更天地。創業艱辛多風雨,彩虹映時知足惜。」這首出自趙慶偉之手的小詩正是他自身生活的真實寫照。

相關焦點

  • 快手在全球老虎日聯合WWF,用30件非遺虎作品守護野生虎
    7月29日是全球老虎日,快手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WF北京代表處)發起了野生虎保護公益行動,攜手30位快手非遺手藝人,共同創作了30件非遺虎作品,讓瀕危文化和瀕危動物並肩同行。同時,胡海泉、賈凡、王迅、許君聰、張繼科、周雨彤等六位明星,也作為WWF明星志願者,參與了「愛老虎呦東北話挑戰」,用各式各樣的東北話為野生虎助威。
  • 重生九十年代,她帶領全村種田致富,娶個軍少回家!
    重生九十年代,她帶領全村種田致富,娶個軍少回家!各位愛看小說的朋友們,我又出現啦~大家的評論我都看到了,你們的支持就是小編的動力。希望愛看小說的朋友們可以歡關注小編的百家號,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好看的小說,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今天給大家推薦4篇重生軍婚文!重生九十年代,她帶領全村種田致富,娶個軍少回家!
  • 2019年在農村很多年輕人不會種田,等這一代農民老了,該怎麼辦?
    「2019年在農村很多年輕人不會種田,等這一代農民老了,該怎麼辦?」,其實很多的人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感同深處,畢竟很多農民一直以來都是種田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也是越來越做不動了,而在農村很多年輕人不會種田,出現這種現象其實是非常正常的,畢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的年輕人認為在城市能夠獲得更好的打拼,甚至會有穩定的收入。因此,出現這種現象,可以這樣解決!一起來看看吧,喜歡小編的記得點個讚!
  • 一隻羊賣1600,63隻羊年收入10萬?養羊農民:你算術真好
    我用手機算了算,說一年養63隻羊,就能年收入10萬啊。農村放羊大哥看著我說:你算術真好!今年天氣冷,吃羊肉暖身子的人多了,毛羊和羊肉價格都不錯,農村餵羊的農民應該能掙不少錢了。就在去年的12月份,我專門走訪了舞鋼附近村子裡的一位養羊的農民大哥。結果鬧出一個不小的笑話,真的是外行了,雖然我也是農民子弟,但對養羊來說還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 農民畫虎6年:每天畫6小時以上 一幅能賣三千
    他對著視頻畫的老虎圖,每幅能賣三千35歲的農民王燕飛在自家畫室裡一絲不苟地畫著老虎,在他筆下一隻仰天長嘯栩栩如生的老虎呼之欲出。這幅畫,王燕飛已經畫了20多天了。如今,王燕飛畫的老虎圖,每幅能賣3000元。你可能很難想像,王燕飛從來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這些年來都靠看老虎視頻畫虎,到目前為止也只看過一次真老虎。「我都是野路子畫畫的,就是喜歡,晚上畫畫到深夜,天天這樣已經上癮了。」王燕飛說。
  • 熱門的種田文:穿越成農女攜兒又帶女,老虎不發威當我是小奶貓?
    精彩的種田文:穿越成農女攜兒又帶女,老虎不發威當我是小奶貓?大家好呀!大家平時空閒的時候喜歡做什麼呢,小編最喜歡的就是看小說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4本穿越種田甜寵小說,《翠色田園 》女主一朝穿越成農家女,而且是攜兒又帶女的那種,還是忠厚丈夫好,渣男滾邊去。
  • 浙江一農民畫虎6年:每天畫6小時以上 一幅能賣三千
    35歲的農民王燕飛在自家畫室裡一絲不苟地畫著老虎,在他筆下一隻仰天長嘯栩栩如生的老虎呼之欲出。這幅畫,王燕飛已經畫了20多天了。  如今,王燕飛畫的老虎圖,每幅能賣3000元。你可能很難想像,王燕飛從來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這些年來都靠看老虎視頻畫虎,到目前為止也只看過一次真老虎。  「我都是野路子畫畫的,就是喜歡,晚上畫畫到深夜,天天這樣已經上癮了。」
  • 亳州農民:從年收入50000元到60萬元,他是怎麼做到的
    "三年前,我到浙江外出打工,每月工資在4500元左右,一年下來,年收入在50000多元。"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鎮柳行村劉玉華介紹,自從打工回家之後,他流轉土地160畝,發展溫室大棚蔬菜種植。現如今,他種植蔬菜的年收入60萬元以上,村民們特別羨慕他。從年收入50000元到60萬元!
  • 清朝老虎被農民當耕牛,不僅耕田比牛強,還吃上了大米?
    導語:清朝老虎被農民當耕牛,不僅耕田比牛強,還吃上了大米?中國人古代耕地主要依靠什麼?有點常識的都知道。但是在清朝的時候,中國貴州有一件趣事,就是農民將老虎馴化後當做耕牛。這段記載來源於《清稗類鈔》,貴州當地的農民抓住老虎後,用特殊的手段將他們馴化,然後驅使老虎耕田,訓練到最後,老虎甚至吃上了大米,具體到底是怎麼回事?貴州山林密布,老虎出沒是常事,上個世紀上半旬的時候,還有許多人見到過野生老虎。生活在貴州地區應該是我國的華南虎,如今在野外已經徹底滅絕。
  • 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老農民說出的話,專家都沒有想到
    對下一代青年而言,是一種學習的方法與有趣味的理解,從而對俗語的理解與思考的方法之一,農村的農俗很多,有很多老農民說: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它的含義你了解嗎,為大家仔細分析一下吧。去糠這兩句話慎為重要,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
  • 李老虎——養牛圓了致富夢
    梁燕則 攝黃河新聞網呂梁訊(梁燕則)今年55歲的李老虎是呂梁市離石區歸化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在歸化村有「養牛第一人」的稱號,年過半百的他不僅靠著養牛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還激勵帶動了周圍的村民一起養牛,過上了好日子。
  • 中國農民豐收節·特稿|湖南這個地方憑啥被稱為「全能冠軍」
    她和丈夫穩穩妥妥地擴張承包範圍,從當初的300畝到如今自主經營的4000多畝,以及全程社會化代管服務1.2萬多畝和統防統治15萬多畝,簡麗蓉和丈夫的農業王國由此奠定,和簡麗蓉合作的農民也迎來了輕鬆和收穫。 「今年晚稻又可賺一筆。」農民曹重陽現在自己不種田,一紙合同把田交給農田謀士種。 曹重陽算了一筆帳,雙季稻交給公司種後,每畝可降低成本140元。
  • 浙江紹興:感受農民畫 學畫生肖牛
    浙江紹興:感受農民畫
  • #(教育)浙江紹興:感受農民畫 學畫生肖牛
    新華社照片,紹興(浙江),2021年1月4日 浙江紹興:感受農民畫 學畫生肖牛 2021年1月4日,在浙江省諸暨市陶朱街道三都農民畫館,三都小學美術社團的學生展示自己學畫的生肖牛。 當日,諸暨市陶朱街道三都小學美術社團的學生來到三都農民畫館,在當地農民畫家的指導下參觀農民畫展,了解農民畫的特點,並學習用農民畫的技法畫生肖牛。 新華社發(郭斌 攝)
  • 故宮怪畫:畫中老虎被嚇成「慫貓」!作者表示:我的「自畫像」
    歷來,關於老虎的畫作不在少數。畢竟,老虎的威猛雄武,都是被人才追捧的。要不然,武松也不會因為打虎而成了課本上的常客。但是,在臺北的故宮裡,卻收藏著這樣一幅畫:只見畫中的老虎不但瘦骨嶙峋、就連臉上的深情都是楚楚可憐。這樣一幅「慫貓」的樣子,簡直是有些丟老虎的臉。
  • 他把老虎畫成「病貓」,成傳世名畫,放大十倍看老虎的眼睛明白了
    老虎在人們的印象裡是百獸之王般的存在,老虎的形象經常能在古人的畫中看到。不管是畫上山虎還是下山虎,人們習慣畫出老虎身上的王者風範,使整幅畫面透露出威猛霸氣的感覺。也有人覺得老虎身上的霸氣太重,從而選擇畫一些溫順的老虎。比如臥著躺著,抬頭看月亮這樣的傳統虎圖。
  • 李老虎——養牛圓了致富夢_黃河新聞網
    梁燕則 攝黃河新聞網呂梁訊(梁燕則)今年55歲的李老虎是呂梁市離石區歸化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在歸化村有「養牛第一人」的稱號,年過半百的他不僅靠著養牛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還激勵帶動了周圍的村民一起養牛,過上了好日子。
  • 別讓農民不食人間煙火
    一邊是可以利用卻不讓利用、又無處堆放的廢棄物,一邊卻又要花錢購買別的東西,農民只有嘆氣搖頭。但一些地方卻要求整齊劃一,要麼全村都種常青樹,要麼全村都種栽一種果樹,農民沒有選擇權,不僅造成景觀單調乏味,也使人們多品種多口味的水果需求化為泡影,即採即食,新鮮方便的生活方式煙消雲散。嫋嫋炊煙,依依鄉情。炊煙是鄉村的獨特景觀,一曲經典的《又見炊煙》,勾起無數人的鄉戀鄉情。
  • 老虎古時又被成為「山神爺」,因為它在這件事上對農民貢獻很大
    老虎古時又被成為「山神爺」,因為它在這件事上對農民貢獻很大說起老虎,在古代有很多種稱呼,比如我們熟知的「大蟲」、「炳彪」等等,但是你知道嗎?他還有一個小眾的稱呼,那就是「山神爺」。為什麼老虎會叫「山神爺」呢?
  • 農村俗語「牛馬年好種田,度過龍蛇賽神仙」,為何牛馬年好種田?
    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事,但是在農村的俗語中,關於農耕的俗語最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牛馬年好種田,度過龍蛇賽神仙」,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何牛年和馬年好種田呢?即將到來的2021年是辛丑牛年,雖然距離明年還有40天的時間,但是人們早已經開始期盼牛年的到來,因為即將到來的牛年對農民來說,是想著這豐收的「牛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