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是唐代著名的才女,她天資聰慧充滿了才華,並得到了武則天的重用,封婉兒為「內舍人」,來又被封為昭容,有著「巾幗宰相」之名。
婉兒從小就以聰慧著稱,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她的祖父因為替唐高宗起草了廢武則天的詔書,而被武則天所殺。所以上官婉兒從小就跟著母親一起被發配到了掖廷為奴,直到她十五歲時,因為頗有才華,文採出色而被武則天看中,進而成為了武則天的侍從女官,入宮掌詔命。
傳說,當時的婉兒因為侍奉在武則天左右,所以常常可以見到進宮的太子李賢,那時的婉兒正值青春年華,少女心事懵懂,日久天長,便與太子李賢之間產生了情愫。然而,根據歷史書籍的記載,當二十七歲的李賢被廢去太子位時,起草廢黜詔書的正是十七歲的上官婉兒。
後來,上官婉兒前去看望李賢,聽說李賢已經被謀害,於是在李賢曾經翻曬經書的「曬經石」上修建了一座亭子,並賦詩一首題,懷念李賢。這段感情便至此終結了。
除了這段傳說中的感情,婉兒最終的歸宿是如何呢?
後來婉兒嫁給了李賢的弟弟李顯。李顯的性格十分溫順,他和婉兒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安樂公主的婚宴上。也許在那時,李顯就已經被婉兒的聰慧機敏給深深地吸引了,對婉兒產生了愛慕之情。婉兒對他也是心生愛慕,於是二人眉目傳情,結緣於此。
後來,李顯登上了皇位,而這時的李顯也只不過是武則天的傀儡罷了,那時的李顯和韋後根本就沒有發現武則天的別有用心,忙著擴張自己的勢力。不久之後,武則天便應「李顯不適合當皇帝」這樣的理由將他拽下了皇位,降為了廬陵王,全家被貶。
這之後,婉兒和李顯一別就是十年。
幸運的是,李顯雖然與婉兒有過一段情感,但卻沒有給婉兒任何的名分。所以在李顯一事當中的婉兒並沒有受到牽連,武則天對婉兒還是非常信任的。但是隨著婉兒的年齡增長,也到了不甘寂寞的年紀,這個時候,那個曾經讓婉兒厭惡至極的武三思卻闖入了她的世界。
這個讓武后少女時期飽受他們父母欺凌的武三思,是在武后位高權重之後,為數不多的親信之一。剛得到重用的武三思,在宮中處事小心謹慎,時時察言觀色,他也在尋找可以依靠的一份肩膀。而這時,武則天一刻也離不開的上官婉兒自然也成了他的人選。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婉兒與武三思並不是互生情緒,你儂我儂的。而是互相看不起,且鬥得你死我活,二人好像享受這一場鬥爭般,不斷地相互揭發檢舉。可就在這之中婉兒敗下陣來,在她走出監牢重見光明時,她的額頭上卻被烙上了梅花形狀的黑印。
也許是打鬧久了的緣故,武三思對婉兒的感情卻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慢慢由討厭變成喜歡。他認為上官婉兒就是他這一生所尋找的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女子,所以,後來的武三思對於婉兒更是茶不思飯不想,甚至放低姿態,希望能夠與婉兒求和。
這時候的婉兒已到了中年,慢慢也被武三思所打動,二人走在了一起。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武后的年齡越來越大,但是卻沒有合適的儲君的人選。這時候,遠離爭鬥的李顯,也許是婉兒對他還有感情,也許是需要一個能夠幫助自己執掌昭命的人,婉兒選擇站在了李顯這邊。而李顯的繼位也使得武氏一族受到了嚴重的打壓,婉兒為了自保,只能將武三思送給韋後做禮物。至此,婉兒的人生再次變得清冷。
上官婉兒果真是一位多情的才女,不僅能夠得到李顯的愛慕,在與武三思多年的鬥智鬥勇中也讓武三思對他難以忘懷。但是婉兒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利,地位,不得不再次接受清冷的人生,也的確令人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