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必讀:1月12日證券市場要聞

2021-01-12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每日精選

證券時報網:王傳福表示,汽車工業面臨百年未有的大變革,面臨產業鏈、創新鏈的重構,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加劇,汽車工業大變革正在加速演進,電動化的方向非常明確,趨勢不可逆轉。去年國家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佔比20%,力爭到2035年,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行業新舊動能轉化,迸發出巨大的機遇和能量。我們有理由相信,2021年將成為我國電動車快速發展的元年。

上海證券報:1月11日晚間,上交所對滬市主板上市公司行業信息披露指引進行修訂,全面優化完善行業信息披露規則體系。除行業信息披露的一般規定外,修訂酒製造、汽車製造等16項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廢止醫療器械等11項指引。此次修訂意在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進一步提升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合理降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引導價值投資。

工信部:1月8日,工信部組織召開電動汽車低溫使用問題研討會。會議強調,一要高度重視電動汽車低溫使用問題,汽車企業要加強售後服務,及時解決用戶訴求,行業機構要加強科普宣傳,引導消費者正確使用。二要出實招解決問題。整車和電池企業要加強技術攻關,提升電動汽車低溫行駛性能,改善用戶體驗。三要進一步加強監管,組織相關單位制定技術規範,加快推廣應用中國工況。

宏觀經濟

央行:央行就《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辦法》對信用信息和徵信業務做了明確規定。使徵信監管有法可依。將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用於判斷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各類信息界定為信用信息,其信息服務活動為徵信活動。當前實踐中,利用該信息對個人或企業作出的畫像、評價等業務界定為徵信業務,屬於《辦法》的約束範圍。

21世紀經濟報導:最近海南各大免稅店運營商都在私下準備一件事情,也就是完備自己的庫存與物流系統對接,以便迎接郵遞業務的到來。記者從接近海南省政府的人士獲得可靠消息,海南省方面正在醞釀出臺離島免稅品郵寄舉措,這將大大疏解離島提貨點的壓力,也望大幅提高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體驗。該人士透露該政策很快會公布,中免等公司內部已經在做測試。

21世紀經濟報導:徵求意見半年後,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有業內人士表示,上述措施最快將於2021年一季度落地。目前參與機構已開始儲備項目。首批試點參與不良貸款轉讓的銀行仍為18家:六大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值得注意的是,住房按揭貸款、汽車消費貸款被從不良貸款試點剔除。

鈦媒體:證監會今日公布完成首次備案的證券評級機構名錄,12家機構獲得備案。這12家機構包括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浙江大普信用評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等。

行業動態

第一財經:據農業農村部官網1月11日消息,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務院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穩定生豬生產以及建設現代種業有關部署要求,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就加快生豬種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通知如下:加強地方豬遺傳資源保護利用;完善生豬種業創新體制機制;著力保障優良種豬供給;強化種豬市場監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及組織領導。

澎湃新聞:深圳住建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新開工商品住房創歷史新高。為緩解深圳市住房供應緊張局面,2020年深圳市進一步加大商品住房建設力度,共完成新開工商品住房建築面積1236萬平方米,為歷年之最,同比增長160%;商品住房用地供應227.53公頃,完成2020年度實施計劃的182%。

乘聯會:中國12月份廣義乘用車零售銷量232萬輛,同比增加6.5%。中國2020年廣義乘用車零售銷量1960.5萬輛,同比減少6.8%。2020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21.0萬輛,同比增長53.6%,環比11月增長15.6%。2020年新能源車批發銷量117.0萬輛,同比增長12.0%,呈現下半年頑強反轉的強勢增長特徵。2020年新能源車零售110.9萬輛,同比增長9.8%,呈現新能源車國內外全面增長的良好表現。

深交所:1月11日,深交所下屬子公司深證通與廣西北部灣、福建海峽、湖南、江西、齊魯、山西等6家股權交易中心,在深交所共同舉行區塊鏈合作籤約儀式,進一步推進落實證監會關於開展區域股權市場區塊鏈建設試點工作。下一步,深交所將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力度,加快推動行業技術創新,與區域性股權市場加強常態化合作,開拓更多區塊鏈技術研究應用項目,推進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共同構建資本市場數位化創新生態體系。

證券時報:工信部就《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提出,各省、市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其行政區內選擇有代表的道路、區域用於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應用,範疇由道路進一步擴展至區域,且包含高速公路,為保證安全不能開放所有的公共道路和區域。申請用於示範應用的車輛應在相應道路上進行過不少於240小時或1000公裡的道路測試。

中國信通院:2020年12月國內手機出貨量2660萬部,同比下跌12.6%。 1-1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3.08億部,同比下降20.8%。

股市聚焦

深交所:深交所堅持信息披露監管和公司治理監管「雙輪驅動」理念,緊盯信息披露「蹭熱點」、資金佔用、違規擔保、未履行業績承諾等市場關注度高、發生頻率高的典型違規案件,深入推進科學監管、分類監管、專業監管、持續監管。從總體情況看,深交所全年共作出227份紀律處分決定書。其中涉及的違規行為集中在信息披露違規、規範運作違規、證券交易違規三個方面,數量佔比約為42%、37%、21%。

界面新聞:繼上周9隻「日光基」後,新發基金再度迎來爆發。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截至目前,已有5隻「日光基」出現,首募規模合計逾千億。此前,節後兩周單日500億總募規模已引來市場驚嘆。其中,南方阿爾法首募規模已經超過400億,富國價值創造首募規模近300億元,工銀圓豐三年首募規模超150億元。此外,博時匯興回報一年持有和易方達戰略新興首募規模也超過了100億元。

新股上市:傳智教育。

新債上市:三諾轉債。

公司新聞

瀘州老窖:2020年淨利預增20%-30%

隆盛科技:2020年淨利預增67%-87%

興發集團:2020年淨利預增100%-120%

桃李麵包:2020年淨利8.85億元同比增長29.53%

科華生物:2020年淨利預增210%-240%

豪能股份:2020年淨利預增41%到56%

回盛生物:2020年淨利預增110%-130%

永創智能:2020年淨利預增52.2%到82.64%

華峰測控:2020年淨利預增76.49%到105.91%

光威復材:2020年淨利預增21%-26%

光韻達:2020年淨利預增60%-90%

火炬電子:2020年淨利預增55%-65%

路暢科技:2020年預盈7000萬元至1.05億元同比扭虧

沃特股份:2020年淨利預增27%-50% 控股股東提議10轉7派1元

鴻利智匯:2020年預盈9000萬元至1.2億元同比扭虧

良信股份:擬1億元-2億元回購股份

紅旗連鎖:部分高管、監事增持公司股份

海南高速: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增持0.57%公司股份

聖農發展:12月銷售收入環比增2.62%

中國中冶:2020年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29.4%

以嶺藥業:連花清瘟膠囊獲得蒙古國藥物註冊批文

惠雲鈦業:上調公司鈦白粉銷售價格

安納達:上調鈦白粉銷售價格

歐普康視: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螢光素鈉眼科檢測試紙首次註冊完成

數據一覽

滬深股市:1月11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其中滬指與深證成指跌幅超過1%,創業板指跌幅接近2%。兩市成交額連續6天突破萬億,今日達到1.21萬億元。行業板塊幾乎全線下跌,有色金屬與釀酒行業領跌。北向資金今日小幅淨買入8.94億元。具體來看,滬指收盤下跌1.08%,收報3531.50點;深證成指下跌1.33%,收報15115.38點;創業板指下跌1.84%,收報3092.86點。

港股:1月11日,香港恒生指數衝高回落,28000點在盤中得而復失,最終收盤僅僅小幅上漲0.11%,收報27908.22點。

滬深港通:1月11日,北向資金當日成交淨買額為8.94億元。其中,滬股通當日成交淨買額為-9.50億元;深股通當日成交淨買額為18.43億元。交易所公布的滬深港通十大成交股顯示,今日北上資金大幅淨買入招商銀行9.21億元,同時,淨買入比亞迪6.82億元,大幅淨賣出貴州茅臺8.14億元。

龍虎榜:1月11日,機構參與龍虎榜中個股共涉及40股,其中20股被機構淨買入,長城汽車被買入最多,為2.17億元。另外20股被機構淨賣出,其中吉比特被賣出最多,為13.31億元。

融資融券:截至1月8日,上交所融資餘額報7927.7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63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7336.0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3.90億元;兩市合計15263.7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1.27億元。

Shibor:1月11日,隔夜shibor報1.2160%,上漲25.10個基點。7天shibor報2.1480%,上漲0.7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6180%,下跌2.70個基點。

樓市觀察

華夏時報:作為長三角區域的熱點城市,有著「最強地級市」之稱的蘇州市場近年熱度頗高。但2020年以來,在長三角樓市迅速恢復並持續領跑全國樓市復甦、顯示出強勁經濟韌性的同時,蘇州樓市近期卻出現了二手房價格逐月下跌、新樓盤供大於求等現象,連番出臺的「搶人」政策也未及時起到明顯的「救市」作用。分析人士指出,蘇州樓市熱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2019年漲幅較多,2020年出現市場周期調整,屬於正常現象。

國際資訊

第一財經:在世貿組織(WTO)剛剛結束的對印度的第七次貿易政策審查會議上,有不少成員方對於印度不斷提高的進口關稅(包括ICT產品關稅)和印度製造工業化戰略——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中對當地產品構成量的要求表示關注。在發言中美方代表指出,自2015年印度上次貿易政策審議會議以來,印度平均最惠國適用關稅稅率已從2015年的13.5%增加到2019年的17.6%。

匯率

人民幣:在岸人民幣1月11日16:30收盤下跌,美元兌人民幣報6.4748,較上一交易日上漲29點,成交量為328.65億美元。

期貨行情

國內期貨:截至1月11日下午收盤,國內商品期貨多數收跌,滬銀跌超9%,生豬、純鹼、不鏽鋼均跌停,橡膠、20號膠、蘋果、熱卷、瀝青、滬鎳跌超4%,短纖、PTA、焦炭、紙漿、滬金跌超3%,滬鋁、滬銅、螺紋、鄭棉、滬錫跌超2%。農產品部分上漲,豆二漲超7%,矽鐵、菜粕、豆粕漲超3%,澱粉漲超2%。

海外指數

亞洲股市:1月11日,日本股市休市。韓國KOSPI指數跌0.12%,報3148.45點。

相關焦點

  • 操盤必讀:1月4日證券市場要聞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21年1月1日,單日票房破6億元,不僅超過2018年1月1日當天的3.57億元,也刷新了中國影史歷年元旦單日最高票房紀錄。元旦當天,排名第一的《送你一朵小紅花》單日票房達2.56億元。排名第二的《溫暖的抱抱》單日票房超1.6億元。這兩部電影佔日票房7成,新片頭部效應明顯。
  • 操盤必讀:1月11日證券市場要聞
    澎湃新聞:中央政法工作會議1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要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造法治引擎,要圍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嚴懲破壞市場競爭秩序、侵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犯罪,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要高度警惕疫情影響下私募基金、網貸平臺、長租公寓等經營風險,完善政法機關與金融機構、行業監管部門協同配合機制。
  • 操盤必讀:4月15日證券市場要聞
    4月15日,今日盤前市場要聞包括:4月12日央行發布2019年3月及一季度金融數據。央行副行長陳雨露稱,中國股市正顯示出觸底和復甦跡象。明晟公司(MSCI):將對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的過渡推遲至11月26日,原計劃6月1日完成。
  • 操盤必讀:1月14日證券市場要聞
    央視新聞:鐵路車票預售期調整為15天,即1月29日起售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車票。1月14日至1月28日,只發售2月11日(除夕)及以前的車票。自1月14日起,旅客因行程改變需退票的,免收退票費的時間期限由原規定的開車前15天以上同比例調整為開車前8天(含當日)以上。
  • 操盤必讀:12月28日證券市場要聞
    三是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依法保護產權,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我國金融科技企業在全球的核心競爭力。券商中國: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 12月17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
    摘要 【12月17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今日新聞聯播或涉及資本市場的內容:1、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2、中國願與世界共享月球樣品科學成果;3、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4、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設;5、做足冰雪文章,吉林冰雪經濟提檔升級
  • 12月20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
    摘要 【12月20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今日新聞聯播或涉及資本市場的內容:1、齊心協力、開拓進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懈奮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2、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論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 投資內參:4月5日證券市場要聞
    振芯科技、博雅生物將於4月7日披露首份深市一季報,接下來的4月8日,信質電機、恆邦股份、宜通世紀將披露一季報。  一財網:3月31日晚間,一份證監會發行部與22家保薦機構座談會的會議紀要在市場流傳。會議還證實了此前創業板定增鎖定期的市場預期,當前規則與主板一致;普通投資者至少鎖定一年,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關聯方至少鎖定三年。
  • 2月17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
    2月17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
  • 12月5日新三板開盤必讀:首家創新層企業摘牌
    今日掛牌  中國網財經12月5日訊 今日共有6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其中,協議轉做市0家。截止今日,新三板市場總掛牌數達9789家,協議轉讓企業8143家,做市轉讓企業1646家;申報及待掛牌的企業共1597家。
  • 6月20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
    摘要 【6月20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今日新聞聯播或涉及資本市場的內容:1、習近平籤署第四十六號、四十七號、四十八號主席令;2、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在京閉幕;3、全國夏糧播種已過八成力促穩產提質;4、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加大流量持續輸水結束
  • 1月27日開盤必讀:分層標準或生變 摘牌制度將明確
    停復牌  星立方恢復轉讓  市場要聞  27家新三板公司主動摘牌 今年將明確強制摘牌標準  自全國股轉系統2013年1月16日揭牌開始運營以來,共有27家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且皆為主動摘牌。(詳見1月22日《股轉會議討論新三板分層 標準三對標1.29做市限期》)面對可能到來的分層方案變化,券商等中介機構人士以及準備衝刺創新層的企業也在按照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做準備,上演最後的「生死時速」。
  • 6月25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
    摘要 【6月25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今日新聞聯播或涉及資本市場的內容:1、【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育新機開新局】雲南:綠色槓桿撬動經濟轉型;2、嚴守耕地保護紅線保障糧食安全;3、《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將於7月1日起施行;
  • 12月15日行業要聞早餐
    原標題:12月15日行業要聞早餐   摘要:12月15日行業要聞早餐
  • 8月27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
    摘要 【8月27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今日新聞聯播或涉及資本市場的內容有:1、創新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2、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3、人民日報鐘聲文章:貿易霸凌將世界經濟拖入險境;4、7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6%
  • 8月29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
    摘要 【8月29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今日新聞聯播或涉及資本市場的內容:1、習近平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2、連續13天無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一周要聞 2019年12月28日
    為全面提升市縣兩級政府和監管部門應對食品突發事件的能力,12月20日,榆林市食品安全Ⅳ級事件應急綜合演練在我縣榆煉職工俱樂部成功舉行。副市長馬秀嵐、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劉偉、縣委書記劉維平、縣長賀湘如、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升等現場觀摩應急演練,市食安委各成員單位負責人,各縣市區食安委主任和市場監管局局長,靖邊縣食安委各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單位代表參加觀摩演練活動。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孟春偉主持應急綜合演練。
  • 12月25日同花順早間必讀:市場監管總局加強白酒價格監管
    今年1―11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達到1.44億部,佔到總體份額的51.4%。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繼續推動5G網絡建設。  5、通威、大全、新特、亞洲矽業2021年80%以上矽料已被「搶購」  2021年或有3萬噸以上的多晶矽增量。若明年國內矽料產量約40萬噸,則2021年60%矽料已被提前鎖定。
  • 8月28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
    摘要 【8月28日新聞聯播要聞精選】今日新聞聯播或涉及資本市場的內容:1、【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育新機 開新局】珠海:集聚創新資源 催生新發展動能;2、北京:打造服務業開放型經濟新機制;3、我國消費扶貧取得新進展;4、央行連續
  • 證券之星基金下午茶|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
    一、基金要聞速遞1. 募集90天未能成立 今年首現基金募集失敗1月8日,長安基金公告,公司旗下長安泓匯多利3個月滾動持有債券型基金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成為2021年首隻發行失敗的基金。點評:長安泓匯基金是目前市場上發行火熱的二級債基,屬於「固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