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強勢群體」緣何展「弱勢心態」

2020-11-28 人民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在兩會上發言,講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會伴生很多問題時,說「銀行是弱勢群體」,引得現場哄堂大笑。

財大氣粗的銀行怎麼看也不像是弱勢群體,但張建國行長的話,也未必不是肺腑之言,甚至代表銀行業不少人的想法。

這年頭,很多人眼裡的「強勢群體」都紛紛「示弱」過——官員、警察、城管、教授、醫生、房地產商、白領等等,都曾吐槽自己是「弱勢群體」。

《人民日報》曾經專門就弱勢群體生存狀態做過調查,得出一個判斷說國民「弱勢心態」正在蔓延,不但農民工、大學生、小商販認為自己「弱勢」,甚至月收入上萬元的「白領」「金領」也自認「弱勢群體」。更有甚者,強勢如警察、城管者,也說自己是「弱勢群體」,連「官員是弱勢群體」、「房地產商是弱勢群體」的說法都曾「橫空出世」。

如果真的像專家分析的那樣,「弱勢」是因為「社會權利表達不暢甚至不通,主流的話語體系中沒有他們的地位」,那房地產商稱得上是「強勢」了吧?日常所見,樓市一有風吹草動,就有很多「御用專家」替房地產商奔走呼號,有力挺房價一路走高的,有質疑政府行政幹預的,要說他們的利益表達渠道不暢,打死我都不信。至於話語權,慣常的看法中,官員們掌握著政策制定和利益分配的權柄,還能少了話語權?可他們為何也覺得自己「弱勢」呢?

在我看來,這種「弱勢」的心態緣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政府部門「刺激」樓市時自然沒得說,但要是「調控」起來,房地產商不是也會覺得忐忑慌張嗎?吃胡蘿蔔的時候挺好,大棒一來,不就「弱勢」了嗎?官員也有官員的擔心,周久耕肯定想不到自己會因為一盒香菸而「現形」,李剛估計也沒料到一句話能產生那麼大的社會影響。現實就是這麼弔詭,不按常理出牌,小小細節就能推倒「多米諾骨牌」。再拿城管來說,攆小攤販時自然是強勢而威武的,但那麼吃力不討好的差事,那麼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也難免會生發出委屈的感覺。

此外,如果在博弈過程中,規則不明確、環境不公平,那麼人人都可能成為「弱者」。一名白領今天被開發商偷工減料而出離憤怒,說不定明天開發商就有可能在拿地時被地方政府坐地起價,敢怒不敢言;釘子戶被官員威脅強拆的時候,徒嘆無力,說不定第二天這名官員就會因為一句「雷語」而被洶湧民意摘掉「烏紗帽」;醫生給病人看病時廣受尊敬,萬一出現醫療事故也會在「醫鬧」面前一籌莫展……所以,風清氣正、秩序井然、理性文明的社會,才成為大家的期待,在一個充分透明、公平的環境下,這種弱勢心態才能越來越少。

相關焦點

  • 來寶山看一場天馬行空的手工藝展吧
    紙藝作品《水姑娘的繁衍計劃》 新民晚報記者 肖茜穎 攝影  傳統手藝加上當代設計等於一場天馬行空的手工藝展。翁紀軍的《山水》 新民晚報記者 肖茜穎 攝影  漆藝藝術家翁紀軍的作品則在傳統工藝與當代設計中找出最佳平衡點。他的《山水》作品外形極不規整,毛面和光面肌理形成視覺衝擊。
  • 何以「人人都有弱勢心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 數據分析  誰有「強勢感」,更讓人好奇  近半數黨政幹部受訪者自稱「弱勢群體」這個新聞出來後,關於「弱勢群體」的話題再度熱鬧起來,一時間大有「天下無人不弱勢」的意思,與GDP連年穩步上升、城鄉居民強勢增長營造的歡樂氛圍相比,那麼多人自稱「弱勢群體」顯得頗為弔詭。
  • 社會學家:「全民弱勢心理」折射社會規則缺失
    近來,有調查顯示,中國近五成黨政幹部認為自己是弱勢群體。該項問卷調查顯示,認為自己是「弱勢群體」的黨政幹部受訪者達45.1%;公司白領受訪者達57.8%;知識分子(主要為高校、科研和文化機構職員)受訪者達55.4%;而網絡調查顯示,認為自己是「弱勢群體」的受訪者高達七成。   究竟何為「弱勢群體」?
  • 英鎊刷新逾一周新高 英國或於下月完成對弱勢群體接種疫苗
    周三(1月13日)歐洲市場,英鎊兌美元匯率創下1.3701的一周多新高,上個交易日強勢反彈1%以上。英國央行行長貝利(Bailey)淡化負利率的講話和英國新冠肺炎疫苗部署大臣表示,他們相信為弱勢群體接種疫苗的目標將在2月中旬實現,所有這些都為英鎊提供了支持。但英國首相詹森表示,不排除收緊限制的可能性,美元反彈疊加,導致英鎊在尾盤迴落部分漲幅。
  • 請儘量給予弱勢群體的關愛
    今天為大家展示幾個身帶殘疾的八字,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理應受到這個社會的關愛,這是善良之本,也許你的一個善舉,就救助了一條鮮活的生命!就當是一個學術研討吧,我收集的這些八字都是腦癱智障,希望各位同道從這裡面看出奧妙,有所收穫,做到科學的預測。例一乾造:甲寅,庚午,癸未,戊午。小的時候腦膜炎後遺症。
  • 「AI向善,科技賦能弱勢群體」研討會召開,中科院殘聯攜手曠視倡導...
    為將中央精神落到實處,中科院殘聯積極尋找創新突破口,曠視AI治理研究院帶頭響應,雙方於11月11日共同舉辦「AI向善,科技賦能弱勢群體」研討會,將各級為老助殘機構與多家高科技企業進行對接,就如何真正發揮高科技的力量對弱勢群體進行精準扶持、探索科技改善生活品質的最佳路徑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而熱烈的討論。
  • 收入差距加大致國民「弱勢心理」蔓延
    誰是弱勢群體收入中等以上的「有車族」、「白領」,紛紛說自己「弱勢」,而農村貧困人口和城鎮失業下崗職工則缺少表達的渠道——有車族、大學教授等紛紛自稱為「弱勢群體」——收入差距加大的被剝奪感,社會競爭中的不公平感,以及面對權力尋租的無助感,讓「弱勢心理」蔓延「你覺得自己屬於弱勢群體嗎?」記者問。「是的,我屬於。」
  • 為什麼日本弱勢群體,活得像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是什麼神仙操作
    一個國家到底如何富裕,到底如何文明,看的不是有多少土豪多少別墅多少高樓大廈,看的是弱勢群體是否有尊嚴的活著。而日本,在對待弱勢群體方面,可謂是榜樣的社會,能讓弱勢群體在社會運轉中體面的活著。這種尊重,不是一句口號,一場活動就能表達的,而是幾乎滲透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以及每一個人的意識思想裡的。日本是發達國家。
  • 為什麼企業老闆是職場的「弱勢群體」?員工個人誠信問題不容忽視
    不要小看了「職場誠信檔案」的威力,它帶給員工心態的變化是潛移默化的,而它的存在恰恰彌補了制度和法律之外所不能給予的壓力和缺憾。是企業管理制度、激勵制度所不能取代的道德約束方式。【勞動法的「偏袒」】勞動法訂立之初就是把勞動者視為弱勢群體,極力偏袒所謂的弱勢群體,這就讓員工違法成本降低,更有個別員工膽大妄為,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勞動仲裁為其惡意索賠。
  • 老師體罰學生吐血反轉引熱議,離婚冷靜期被嘲,弱勢群體的瘋狂?
    離婚冷靜期不適用出軌、家暴家庭,法律明文規定教師不得體罰學生弱勢群體普遍是從「官民思維」到「刁民思維」,開始是聽官老爺的,看起來乖乖的,受了暗示送禮求關照,鬧僵了就刁蠻,耍寶,蠻不講理,情緒化,拼命了,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涉嫌侵犯了別人的權益,不能很好處理這種關係。
  • 新民拍客|罕見!表姐弟3人都是「熊貓血」!已累計獻血12900毫升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1月9日,上海郊區氣溫跌至零下9.8度,頂著寒風,陳武章帶著姐姐和表弟一同來到了上海七寶愛心獻血站。(新民晚報記者 周慧婕 拍客 路邊視點)【來源:新民晚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在愛情中容易成「弱勢群體」的星座!巨蟹一味忍讓,金牛嘴不趕趟
    兩個人吵架的時候,金牛座清晰的條理瞬間被打亂,明明自己佔理,卻因為嘴不趕趟而讓自己瞬間成為弱勢群體,百口莫辯。事情過去之後,金牛座才逐漸恢復理智,想清楚對策。但是等下一次面對矛盾的時候,金牛座依舊戰鬥力為零!在愛情中,因為「打嘴仗」不夠厲害,常常處於弱勢,金牛座也很不服氣,可是沒辦法啊,天生就不是吵架的料!
  • 新民晚報數字報-節氣與星座啥關係?
    本報訊 (記者 肖茜穎)明天上午10點,由新民晚報社、世紀出版集團、嘉定區人民政府主辦,
  • 新民拍客 | 罕見!表姐弟3人都是「熊貓血」!已累計獻血12900毫升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1月9日,上海郊區氣溫跌至零下9.8度,頂著寒風,陳武章帶著姐姐和表弟一同來到了上海七寶愛心獻血站。
  • 晚報杯近尾聲 奪冠形勢十分詭譎
    在團體冠軍爭奪戰中,強大的新民晚報清一隊再次升至暫第一,金陵晚報隊、北京晚報北京隊、福州晚報福赤道隊、齊魯晚報隊、太原晚報清風苑隊暫位居前六名。 株洲晚報隊本輪遭遇「滑鐵盧」,同遇高手均敗陣:周恆逸6段功底略遜一籌,敗給「業餘天王」、廈門晚報隊王琛8段;肖澤彬6段對另一位「業餘天王」新民晚報清一隊唐崇哲7段,肖開局尚可,掙到最後掙不住拍馬落荒;曾澤潤6段開局不久便在上邊戰鬥中陷入困境,終不敵金陵晚報湘籍高手黃星燦6段。
  • 男性早已是弱勢群體:內心渴望被女方認可的男人,更是含辛茹苦
    作者:投行Savage 事實上,中國城市男性(除了金字塔尖極少的那點男人之外)早就是妥妥的弱勢群體。 幹最重的活,消費最矬的東西。 工資上繳,淨身出戶,沙縣小吃和各種10塊錢上下的快餐攤上99%的男性,三十塊的奶茶店85%的女性。
  • 豆瓣9.1韓國懸疑穿越劇,受害者都是弱勢群體,幾乎每集都有反轉
    在大眾的眼裡,快遞員是勤勞的代表人物;孕婦看似一個人其實是兩個人;大學生是花季年輕人的代表,這些人都是社會群體之中需要被關懷,被保護的人群。編劇在被害者的職業定位上選擇這些人,不僅增加了故事的看點,而且喚起了觀眾內心對於這些社會群體的憐憫。從中給殺人兇手定義為殘忍和血腥,這些弱勢勢力群體都不放過,增加了觀眾對於作品的記憶點,在不經意間灌輸給觀眾兇手的殘忍。
  • 「群體免疫」的前世今生
    自由主義在英國長期佔據主流,在這種思想傳統中,英國的政策制定者習慣於從勞動力的生產與再生產的角度來考慮針對老、病、殘等弱勢群體的政策。自由主義漂洋過海,傳播到美國,美國的經濟社會制度與英國如出一轍。由此不難理解「群體免疫」之說發端於英國,又事實上實行於美國。美英兩個典型的自由資本主義國家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都損失慘重。
  • 3000元會診費引出「大問題「,弱勢群體就只是用戶?媒體更需深思
    例如之前有很多媒體都喜歡搞「暗訪」,打著「揭露真相」的名義將更多的弱勢群體推向屏幕。然而,這些媒體卻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些人要通過這些方式來生活呢?到底是教育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呢?再反過來看看醫院這件事情,家屬們看似「聰明」的行為,卻也顯得不那麼聰明。實際上,很多人看到一件事情之後都選擇直接批判,這些人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