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熱議的離婚冷靜期,老師涉嫌體罰學生的那些事兒
姐姐和姐夫鬧離婚很久了,又一次在民政局,小舅子氣憤的一把拉開抽屜「啪啪」在離婚證上蓋了離婚章,離婚生效了,為什麼?因為小舅子在民政局上班管理離婚印章的工作,這樣的離婚證有效麼?
民政局大媽跟來離婚的兩夫妻說:「你們感情還沒破裂,再冷靜冷靜吧,30天之後還想離,再來」,離婚關民政局大媽什麼事?
廣東一所學校老師涉嫌體罰一年級6歲女生,操場跑10圈,該名老師已經被停職調查,之前家長為了擴大影響,誇大女兒受傷害的程度,說是有哮喘、吐血,但經核實沒有有效證據證明,屬於捏造,出事後,學生家長不停瘋狂在群裡罵老師全家,以至於班級群不得不解散。家長為何如此崩潰,是不是存在過錯?
化妝成受傷的樣子
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事,該怎麼樣處理?會不會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老師有這樣的權利麼?
2019年1月22日,司法部網站發布了教育部關於《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則》)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規則》明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規則》提出,教師在課堂教學、日常管理中,根據學生違規違紀情形,可採取點名批評、適當增加運動要求、不超過一節課堂教學時間的教室內站立或者面壁反省等方式當場進行教育懲戒。
同時對懲戒的程度也做出了明確規定,不得超出規定的範圍,有些學校對一年級學生的懲戒是10分鐘「罰坐」,符合《規則》。
離婚冷靜期不適用出軌、家暴家庭,法律明文規定教師不得體罰學生
弱勢群體普遍是從「官民思維」到「刁民思維」,開始是聽官老爺的,看起來乖乖的,受了暗示送禮求關照,鬧僵了就刁蠻,耍寶,蠻不講理,情緒化,拼命了,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涉嫌侵犯了別人的權益,不能很好處理這種關係。
關乎到弱勢群體對事業單位的工作性質不了解,更談不上理解,其實規定、規章都是在合理的範圍內最大限度保護弱勢群體的。
民政局雖然管著離婚章,一定權限範圍內履行蓋章的義務,有據可依的情況下也有不蓋章的權利,這個章在什麼情況下一定要蓋,什麼情況下可以不蓋,都有明文規定,不是隨便使用的,如果衝動的以為自己可以拿起章就蓋,較針起來可以到法院起訴的。
老師超出權限範圍體罰學生實錘是一定會受到處罰的。
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對於體罰學生的教師本人可以進行以下處罰:1.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教師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按現行教師管理權限,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教育部門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解聘。行政處分的種類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解聘包括兩種:解除崗位職務聘任合同,由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另行安排其他工作;解除教師聘任合同,被解聘者另謀職業。2. 體罰學生情節嚴重(如手段殘忍、造成傷害甚至死亡結果),構成犯罪的,由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刑事責任。3.因體罰學生對學生或學校造成損失或損害的,還應依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即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弱勢群體對自己無法掌控的事產生焦慮和不滿情緒
懼怕和恐懼心理,做為家長,都希望老師如自己一般善待自己的孩子,但全班那麼多同學,不在自己掌控中,以為只看老師心情好壞。
社會有些惡性新聞,幼兒園虐童事件,或擔心老師受壓力和不良情緒控制做出格的事,畢竟母親對孩子的擔心通常極度焦慮,輿論信息一直在嚇唬學生家長,尤其是疫情剛剛好轉,恢復入學不久,還處於不穩定期,一直壓抑著的憂慮,使得矛盾一旦顯現,既然已經撕破臉皮,肆意發洩和謾罵,家長情緒如同決堤的洪水。
事件上了熱搜,家長很可能因此得罪了大批老師隊伍,如果有學校本著公正的態度接收她的孩子就好,不然就隱姓埋名去個小地方上學吧。
一般情況下老師都一視同仁,對於學習好的,老師會有寵愛,畢竟學校考核老師的一個硬性指標是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對於學習不好的同學,行使合理的批評、教育的權利,很多家長對老師在群裡公布學生的成績和排名表示不滿,認為洩露了孩子的個人隱私,沒有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仁者見仁。
學校本就是學習的地方,排名也是督促孩子們學習的有效手段,如果這些都不能公布的話,會導致學校和老師不作為,不能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包括體育課,有些學生下樓梯都會摔跤,學校不敢讓他們參加體育課,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健康麼?玻璃心、玻璃身,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
三流的父母是保姆,二流的父母是教練,一流的父母是榜樣,很多父母最大能力範圍也只是做保姆,只知道溺愛和寵愛孩子,而能算上教練的父母,會在訓練和尺度上有權衡,雖然有些訓練很辛苦,但鍛鍊了意志力和承受力,人在成長過程,有些苦是一定要吃的,會精神上的寶貴的財富,變得更勇敢和堅強。
如果一直待孩子像襁褓中的嬰兒,養大成了巨嬰很可能因一句別人的責罵和批評,或遇到小小的挫折而去尋短見,一言不合就跳河,心靈脆弱到生存是個問題,一定情況下,放手讓孩子去經受鍛鍊,孩子才會成長。
結語
離婚不是兒戲,慎重對待設置離婚冷靜期一直有,只是當下列入條例中,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離婚的事,研究好政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合情合理合法,規避自身的風險。
老師是人不是神,給老師一定的教育空間,有很多雙眼睛在約束著老師,畢竟我們需要上學,自己在家不見得有老師教育的好,互相配合,共同進步,師風師德是一位老師從業的基本素質,絕大多數老師都是好的。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鑽牛角尖,很可能兩敗俱傷,彼此尊重、真誠溝通,你怎麼看?
關注:微思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