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體罰學生吐血反轉引熱議,離婚冷靜期被嘲,弱勢群體的瘋狂?

2021-01-09 微思未來

網上熱議的離婚冷靜期,老師涉嫌體罰學生的那些事兒

姐姐和姐夫鬧離婚很久了,又一次在民政局,小舅子氣憤的一把拉開抽屜「啪啪」在離婚證上蓋了離婚章,離婚生效了,為什麼?因為小舅子在民政局上班管理離婚印章的工作,這樣的離婚證有效麼?

民政局大媽跟來離婚的兩夫妻說:「你們感情還沒破裂,再冷靜冷靜吧,30天之後還想離,再來」,離婚關民政局大媽什麼事?

廣東一所學校老師涉嫌體罰一年級6歲女生,操場跑10圈,該名老師已經被停職調查,之前家長為了擴大影響,誇大女兒受傷害的程度,說是有哮喘、吐血,但經核實沒有有效證據證明,屬於捏造,出事後,學生家長不停瘋狂在群裡罵老師全家,以至於班級群不得不解散。家長為何如此崩潰,是不是存在過錯?

化妝成受傷的樣子

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事,該怎麼樣處理?會不會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老師有這樣的權利麼?

2019年1月22日,司法部網站發布了教育部關於《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則》)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規則》明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規則》提出,教師在課堂教學、日常管理中,根據學生違規違紀情形,可採取點名批評、適當增加運動要求、不超過一節課堂教學時間的教室內站立或者面壁反省等方式當場進行教育懲戒。

同時對懲戒的程度也做出了明確規定,不得超出規定的範圍,有些學校對一年級學生的懲戒是10分鐘「罰坐」,符合《規則》。

離婚冷靜期不適用出軌、家暴家庭,法律明文規定教師不得體罰學生

弱勢群體普遍是從「官民思維」到「刁民思維」,開始是聽官老爺的,看起來乖乖的,受了暗示送禮求關照,鬧僵了就刁蠻,耍寶,蠻不講理,情緒化,拼命了,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涉嫌侵犯了別人的權益,不能很好處理這種關係。

關乎到弱勢群體對事業單位的工作性質不了解,更談不上理解,其實規定、規章都是在合理的範圍內最大限度保護弱勢群體的。

民政局雖然管著離婚章,一定權限範圍內履行蓋章的義務,有據可依的情況下也有不蓋章的權利,這個章在什麼情況下一定要蓋,什麼情況下可以不蓋,都有明文規定,不是隨便使用的,如果衝動的以為自己可以拿起章就蓋,較針起來可以到法院起訴的。

老師超出權限範圍體罰學生實錘是一定會受到處罰的。

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對於體罰學生的教師本人可以進行以下處罰:1.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教師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按現行教師管理權限,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教育部門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解聘。行政處分的種類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解聘包括兩種:解除崗位職務聘任合同,由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另行安排其他工作;解除教師聘任合同,被解聘者另謀職業。2. 體罰學生情節嚴重(如手段殘忍、造成傷害甚至死亡結果),構成犯罪的,由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刑事責任。3.因體罰學生對學生或學校造成損失或損害的,還應依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即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弱勢群體對自己無法掌控的事產生焦慮和不滿情緒

懼怕和恐懼心理,做為家長,都希望老師如自己一般善待自己的孩子,但全班那麼多同學,不在自己掌控中,以為只看老師心情好壞。

社會有些惡性新聞,幼兒園虐童事件,或擔心老師受壓力和不良情緒控制做出格的事,畢竟母親對孩子的擔心通常極度焦慮,輿論信息一直在嚇唬學生家長,尤其是疫情剛剛好轉,恢復入學不久,還處於不穩定期,一直壓抑著的憂慮,使得矛盾一旦顯現,既然已經撕破臉皮,肆意發洩和謾罵,家長情緒如同決堤的洪水。

事件上了熱搜,家長很可能因此得罪了大批老師隊伍,如果有學校本著公正的態度接收她的孩子就好,不然就隱姓埋名去個小地方上學吧。

一般情況下老師都一視同仁,對於學習好的,老師會有寵愛,畢竟學校考核老師的一個硬性指標是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對於學習不好的同學,行使合理的批評、教育的權利,很多家長對老師在群裡公布學生的成績和排名表示不滿,認為洩露了孩子的個人隱私,沒有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仁者見仁。

學校本就是學習的地方,排名也是督促孩子們學習的有效手段,如果這些都不能公布的話,會導致學校和老師不作為,不能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包括體育課,有些學生下樓梯都會摔跤,學校不敢讓他們參加體育課,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健康麼?玻璃心、玻璃身,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

三流的父母是保姆,二流的父母是教練,一流的父母是榜樣,很多父母最大能力範圍也只是做保姆,只知道溺愛和寵愛孩子,而能算上教練的父母,會在訓練和尺度上有權衡,雖然有些訓練很辛苦,但鍛鍊了意志力和承受力,人在成長過程,有些苦是一定要吃的,會精神上的寶貴的財富,變得更勇敢和堅強。

如果一直待孩子像襁褓中的嬰兒,養大成了巨嬰很可能因一句別人的責罵和批評,或遇到小小的挫折而去尋短見,一言不合就跳河,心靈脆弱到生存是個問題,一定情況下,放手讓孩子去經受鍛鍊,孩子才會成長。

結語

離婚不是兒戲,慎重對待設置離婚冷靜期一直有,只是當下列入條例中,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離婚的事,研究好政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合情合理合法,規避自身的風險。

老師是人不是神,給老師一定的教育空間,有很多雙眼睛在約束著老師,畢竟我們需要上學,自己在家不見得有老師教育的好,互相配合,共同進步,師風師德是一位老師從業的基本素質,絕大多數老師都是好的。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鑽牛角尖,很可能兩敗俱傷,彼此尊重、真誠溝通,你怎麼看?

關注:微思未來。

相關焦點

  • 老師體罰學生致吐血事件大反轉:家有賢妻,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前段時間,「老師體罰學生致吐血事件」登上了微博熱搜。發帖者為孩子母親劉某,其杜撰長文對學校老師體罰孩子的行為,進行了血淚控訴。在帖子當中宣稱,其6歲的女兒被老師體罰,圍操場跑10圈,致孩子吐血,而自己投訴半年無果。一時之間,引起了群情激憤,網友們紛紛把槍口對準了該老師,對其進行口誅筆伐,直言枉為人師。
  • 國際學校體罰學生醜聞頻出,體罰學生居然是「國際慣例」?
    2019年5月21號,據學生家長反映,山東臨沂市郯城縣第二實驗小學一年級學生王某某、被教師韓某體罰打了一百多棍。2020年5月30日,一位微博網友發布微博反映廣州市方圓實驗小學一年級某教師涉嫌體罰學生致使6歲哮喘女童血染校服、凌晨被老師威脅毆打以及送老師6萬元等情節,後被警方通報系家長為擴大影響而故意編造謊言,但是體罰屬實,相關老師已經得到處罰。
  • 離婚冷靜期是什麼意思 離婚冷靜期是多久實施了嗎
    在分組審議中,有關草案婚姻家庭編的三大問題引發熱議。關於完善離婚冷靜期草案第1077條規定了離婚冷靜期: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間屆滿後三十日內的,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 考滿分卻被老師懷疑:比體罰更惡劣的,是老師對學生人格的侮辱
    儘管老師體罰學生是鐵定違反規定的行為,儘管全社會都在呼籲教師禁止體罰學生,但不可否認,大多數體罰學生的教師初衷都是為了學生好,僅有少部分心理畸形的老師純粹是為了發洩心中的不滿而體罰學生。我這麼說不是替老師說話,更不是鼓勵老師去體罰學生,而是想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某些教師的行為要遠比體罰學生更為惡劣,這種行為雖然不會讓學生的身體受到傷害,但對學生的心理卻帶來了嚴重的打擊。舉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如果班裡的某位學生成績一直很差,然而某次測試他的成績卻在班裡名列前茅,作為老師,你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
  • 特別關注| 「離婚冷靜期」為何成「社會熱議題」?法官幫你看懂它
    在我國,「離婚冷靜期」是法律上的新鮮事物,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熱議,如何理解和適用「離婚冷靜期」,尚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討論。民法典第1077條規定了「離婚冷靜期」。所謂離婚冷靜期,就是冷靜思考期,是指當事人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時,依法應當對是否離婚進行冷靜思考,經過30天冷靜思考後認為確實需要離婚的再辦理離婚登記。
  • 什麼是離婚冷靜期 離婚冷靜期指什麼意思
    最近,由於新民法的出臺,裡面的「離婚冷靜期」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實際上,提出離婚冷靜期的初衷是為了避免結婚的夫妻衝動型離婚,在一個月內可以撤銷離婚申請。那麼,具體什麼是離婚冷靜期?離婚冷靜期又多久開始實行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民法典》小課堂 | 第十課:離婚冷靜期是多久?
    今天,小麗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離婚冷靜期是多久。Everybody,Let's go!離婚冷靜期是多久??致力於在反家暴、邊緣青少年矯正等心理、法律交叉領域幫助弱勢群體,維護個人權益。該中心獲得2019年度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
  • 女子不堪家暴跳樓,離婚一年仍未成功,離婚冷靜期有何意義
    第一次家暴是在孩子4個月大的時候,丈夫因為賭博輸掉50萬和劉女士發生爭吵,對劉某某進行家暴; 劉女士因此和丈夫竇某某離婚了,但是離婚後一個多月內,男方家庭不讓她見小孩,加上竇某某認錯時態度特別誠懇,保證自己不會動手,改掉賭博的惡習。於是劉女士和竇某某和好了。
  • 控訴20年前的班主任體罰學生,是「用清朝的劍來斬明朝的官」
    最近教師群體遭遇道德信任危機,網絡上出現多起學生集體控訴老師的事件,涉事教師均被指多年前曾有體罰甚至猥褻學生的行為。至少已有綿陽東辰某學校副校長、廣漢某高中老師、福州某小學副校長等被網絡舉報。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亦類似,一般是有人「登高一呼」,然後應者眾,形成洶洶輿情,引發媒體廣泛關注,接著是有關部門介入。所描述的情節,也觸目驚心。
  • 「離婚冷靜期」落地後,上海擬提「結婚冷靜期」,你怎麼看?
    「離婚冷靜期」落地後,上海擬提「結婚冷靜期」,你怎麼看?「離婚冷靜期」也正式落地施行。3、結婚預約和離婚申請預約於每日凌晨0時整起,預約後30個自然日內工作日的席位。離婚登記預約(即冷靜期屆滿後的離婚登記事項辦理預約),可在離婚登記申請辦理結束後,通過現場或者網上預約離婚冷靜期屆滿後三十日內的工作日預約號。4、凡爽約且不取消預約的或者30日內取消預約累計達3次,無正當理由的將影響再次預約。
  • 設「離婚冷靜期」有多重意義
    (據8月27日《新京報》報導)    「離婚冷靜期」並非新鮮事物,此前曾有不少地方法院嘗試這一做法。前不久最高法也發文要求,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可以設置不超過3個月的冷靜期。而此次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擬將「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規定寫進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這意味著「離婚冷靜期」的做法將以國家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它對於冷卻雙方情緒、化解婚姻危機、維護家庭穩定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和睦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 比起離婚,這些才是我想要的冷靜期
    據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提出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天內,夫妻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都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申請。且在冷靜期滿後三十天內,雙方必須親自到登記機關申請離婚才能發證。有說法稱,離婚冷靜期的立法,是為了拯救衝動型離婚的年輕人。可現實生活中,無處安放的衝動那麼多,哪是一個離婚冷靜期就能改變的?
  • 一份通知書,離婚訴訟也要設置「冷靜期」?
    關於離婚冷靜期,大家最為熟悉的還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關於離婚登記的冷靜期規定。這一規定主要是從制度設置上,為離婚登記程序增加了緩衝時間,讓離婚雙方在離婚決定上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防止一時衝動離婚。而近日,福建連城縣法院發出了一份「離婚冷靜期通知書」。
  • 廣州一媽媽偽造血衣栽贓老師體罰案宣判:犯尋釁滋事罪被判緩刑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通訊員 劉婭今年5月30日,一則「廣州市方圓實驗小學老師體罰哮喘學生至吐血搶救」的微博引發廣泛關注。正當大家義憤填膺之際,該事件隨後出現反轉:血衣系該學生母親偽造。今天(11月20日)上午,廣州市白雲區法院對被告人劉某尋釁滋事案進行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以尋釁滋事罪判處劉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
  • 無法讓人冷靜的「離婚冷靜期」-虎嗅網
    也就是說,在這60天裡,只要一方有不同的意見,當初的協議離婚申請就無效了。從人們在網上的留言討論來看,大多是對離婚冷靜期的反對和恐懼。有人認為冷靜期抬高了離婚門檻,使得被家暴的人更難離婚了。但專家們說,冷靜期只適用於協議離婚,而家暴通常需要訴訟離婚,不受冷靜期影響。還有人認為冷靜期本質上幹預了憲法規定的個人婚姻自由。但專家們說,冷靜期只能阻止衝動離婚的人, 真正要離婚的人一個月後還是可以離婚的。
  • 消法修改冷靜期引熱議 消費者最不滿意是醫療
    消法修改進行中 冷靜期引起熱議  我們想要的新消法  ■本報記者 周明傑  「給予買房者冷靜期,購房人可以退房」 這是最近幾天網上討論的焦點話題,這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修改自去年
  • 小學"磨嘴門"引網友爆體罰史:這不算厲害
    文/記者龐曉茗、王鵬學生測驗時交頭接耳,屢教不聽,老師罰唔聽話的學生到教室門外磨嘴一事,引起三水網友熱烈關注,爆料網帖發出5日以來,吸引了將近6000次點擊率。在一片譴責聲中,網友更紛紛自爆體罰史。
  • 豆瓣9.1韓國懸疑穿越劇,受害者都是弱勢群體,幾乎每集都有反轉
    很有可能,這個院長就是被拋出吸引人的角色,後面的故事情節一定會發生反轉。直到揭秘了整件事情的幕後黑手,才給人以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男主和女主自帶主角光環,沒有任何可以懷疑的地方。很多穿越者在連環殺人者的手中丟掉了性命,例如一個快遞員還沒出場就已經沒命了,還有一個孕婦。一個大學生為了尋找一個不喜歡她的哥哥,為此丟掉性命等等。
  • 「離婚冷靜期」實施一周,離婚流程有何變化?
    進入2021年,《民法典》生效,離婚冷靜期正式實施,至今已有一周,離婚流程有什麼變化?近日,新京報記者分別前往北京西城區、朝陽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實地探訪。  由於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日子」,前來辦理離婚申請的人數相較結婚更多。多位離婚申請人表示,自己對「冷靜期」有基本了解,「具體流程可能要到現場才知道。」
  • 民法典第1077條,30天的「離婚冷靜期」,能拯救婚姻嗎?
    但是各界人士的熱議根本就停不下來。討論最多的無非就是上半輩子畢生法律所學要廢了,以前的法律參考書還沒看完,新的民法典就來了,一來就是1260條。又要買書了,又要去聽各類專家的報告會了,又要去培訓了,又要掉頭髮了……其實編纂民法典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就一刻不曾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