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Chelsea
編 | Chelsea
2020年尾,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發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回應了社會關切的教育熱點問題,提出了20條關於中小學教育的懲戒規則,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規則》指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範、具有危險性、侵犯權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同時,根據程度輕重,《規則》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較重教育懲戒和嚴重教育懲戒三類。
一般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輕微的學生,包括點名批評、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增加額外教學或者班級公益服務任務、一節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課後教導等。
較重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較重或者經當場教育懲戒拒不改正的學生,包括德育工作負責人訓導、承擔校內公共服務、接受專門的校規校紀和行為規則教育、被暫停或者限制參加遊覽以及其他集體活動等。
嚴重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嚴重或者影響惡劣,且必須是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學生,包括停課停學、法治副校長或者法治輔導員訓誡、專門人員輔導矯治等。
最引人注意的是,《規則》明確禁止了7類教師不當懲戒與變相體罰的行為。
微博@人民日報
《規則》一公布,眾說紛紜。
「這難道不是做教師的基本要求嗎?」
「那傷害了教師人身安全的怎麼處理?」
「打不得,說不得,罰不得。就是因為這些條例,導致現在的很多學生根本不怕老師。」
「那要怎麼管問題學生?你說什麼都不聽那種...你尊重他他不尊重你。」
從評論中不難發現曾經孔門師生之間的以禮相待已經漸漸遠去,近年來師生關係已經惡化到頻頻上熱搜。
2010年10月,江西省某校教師晨練時當著全校師生的面,用教鞭對學生進行體罰,造成學生「輕微傷甲級」。
2017年9月25日,鎮江市解放路小學校領導和多位學生家長一同來到某班級對所有學生進行錄音、錄像取證。統計結果顯示一個班級40多名學生中竟有一半以上都被一名女教師體罰,隨後京口區教育局成立工作組展開調查。
2018年,鎮江丹徒實驗學校20多名家長聯名舉報一位數學老師過於嚴厲體罰學生,當地教育局介入調查,涉事老師停課反省並公開向家長和學生道歉。
2019年5月21號,據學生家長反映,山東臨沂市郯城縣第二實驗小學一年級學生王某某、被教師韓某體罰打了一百多棍。
2020年5月30日,一位微博網友發布微博反映廣州市方圓實驗小學一年級某教師涉嫌體罰學生致使6歲哮喘女童血染校服、凌晨被老師威脅毆打以及送老師6萬元等情節,後被警方通報系家長為擴大影響而故意編造謊言,但是體罰屬實,相關老師已經得到處罰。
2020年12月30日,合肥巢湖市教體局發布通報,城東小學臨時聘用教師蔣思雨用自製教鞭體罰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已責令城東小學對蔣思雨作出解聘處理,並對城東小學校長進行誡勉談話。同時要求該校立即召開全體教師會議,開展警示教育。
中國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中體罰畫面
類似體罰學生事件層出不窮,可能有讀者會發現是不是體罰在公立學校比較常見?實則不然,國際學校體罰學生醜聞也屢見不鮮。
2020年4月,綿陽東辰國際學校初中部副校長吳某被實名舉報體罰毆打羞辱學生,遭到停職調查。同時,該校有學生發帖求助從預備年級(六年級)到初三受到各科老師體罰數十次,也目睹其他同學被各科老師不同程度的當堂羞辱並體罰。
@知乎
2020年6月19日晚,一段遂寧射洪綠然國際學校老師「動手毆打、辱罵學生」的視頻在朋友圈廣泛傳播。20日,綠然國際學校發布通報,學校初中教師楊某彬體罰學生情況屬實,已被停職處理。
2020年10月1日,一位女士反應孩子在蚌埠美佛兒國際學校被老師用戒尺打屁股導致淤青,經校方調查後,情況屬實,給老師予以處分。
我國自古坊間就有「板子頭上出狀元」「嚴師出高徒」的說法,教書先生最常用的體罰方式便是拿戒尺打學生手心以示懲戒。
吳復庵在《詠歲考生童》講述了沒考好的學生為了保留學籍而求打的明朝笞教現象 —「求打聲如沸,賜打甘如醴」。
古代來華的外國人也有不少記錄過學生因懶惰荒廢學業遭受鞭笞甚至入獄。
即便到了學制改良的清末民初,笞教依然是老師慣用的教育管理方式,在陳獨秀、魯迅、沈從文等近現代名人的回憶錄中我們得知他們也都曾挨過或者見過體罰,但是否棍棒教育只是中國特色呢?
並不是。
點擊播放 GIF 0.0M
BBC在2016年報導過英國奧爾德姆市費士沃斯小學的數學老師Michael Nosiama因掌摑學生被英國教育部下屬的教育監察機構「國家教學與領導學院」永久取消了教師資格。
根據BBC統計,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的兩年間,僅威爾斯地區就有62名教師因為職業不端行為被調查和懲罰,除去被證明無罪、情節較輕的教師外,共有34名教師被革職,並被禁止再從事教師職業。
美國德州休斯敦的一位老師把她的幾位學齡前學生鎖在漆黑的保管室導致其中學生由於過於害怕嘔吐不止。無獨有偶,愛荷華州華盛頓小學的一名老師將一位5歲的兒童鎖在了狹小漆黑的衣櫃裡甚至放學後都沒有解鎖,引發巨大抨擊。
肯塔基州的一位老師因一位9歲自閉症男孩沒有做作業將他塞進醫療包作為懲罰,立馬引起當地社區的憤怒,涉事教師最後被開除。
圖片來源:10大驚世駭俗的學校體罰學生事件@油兔不二字幕組
日本和歌山縣一名小學班主任因體罰學生,被該縣教委停職6個月。據悉,這名班主任對學生的體罰長達9個月。
這又是不是意味著教師體罰學生在其他國家是不被允許的呢?
是,但也不完全是。
英國:體罰的盛行和禁令
學校體罰(School corporal punishment)指的是對學生故意施加身體痛苦和心理羞辱。Corporal一詞起源於拉丁語中的corpus,意為身體,因此傳統意義上而言,歐洲學校體罰通常會借用工具如藤條、戒尺、皮帶、拖鞋或者木棍擊打學生的手掌或者屁股,比較少見直接用手掌摑或者毆打學生。
可以說,世界上大部分西方英語國家的學校體罰文化起源於19-20世紀的英國學校,尤其是用藤條或者戒尺鞭打青少年男孩,在英國大量文學和影視作品中都不少見。
英國作者查爾斯·狄更斯在1838年的著作《尼古拉斯·尼克爾比》中描繪了一所在當時典型的寄宿制學校Dotheboys Hall,而這所學校校長的名字刻意隱含了傲慢無禮施虐狂的意思。
《尼古拉斯·尼克爾比》的原型是基於狄更斯短期拜訪約克郡郊區的一所寄宿制學校Bowes Academy。他意外發現學校有學生的墓地,經過他調查研究,推測學校經常過度體罰學生,每年都有學生去世,和大量學生終身殘疾。
曾經在19世紀的法國,體罰被戲稱為「the English Vice」(譯為:英國惡習),足以證明體罰在當時英國學校是多麼流行。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男主角哈利被體罰
為什麼體罰文化會在英國當時如此盛行?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歷史上,西方英語國家的家長默認在他們缺席的情況下教師承擔著同樣教導和處罰孩子的權利(潛臺詞:家長也會體罰孩子)。
甚至越是精英貴族的學校,體罰文化越是泛濫。
紐約時報曾在2000年一篇報導中披露英國九大公學之一的伊頓公學校長Anthony Chenevix-Trench在1964年至1970年擔任校長期間醉酒後大肆體罰學生事後又懺悔的醜聞。一位伊頓公學的學生回憶道:「在光天化日之下,他在我的背上抽出了一道深深的印子。當天在同一個神學課上他揍了21名學生。」
奇怪的是,他原來的學生沒有一個人怪罪於他,甚至理解他保留維多利亞時期體罰思想也認可他是一位優秀的拉丁語老師。
提倡學校體罰的人認為體罰是幫助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快速回歸到正常學習;反對者尤其是醫生、心理學家和人權組織認為體罰雖然短期效果顯著,但是從長遠來看體罰會影響學習、引發學生反社會行為、降低學生自信心、違反兒童權益以及觸發學生心理疾病問題。
在長達近100年的爭執之下,1783年波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禁止學校體罰的國家。
1982年歐洲人權法庭規定必須經過家長同意,學校才能體罰學生。學校也不能因為家長不同意孩子接受體罰而開除學生。
緊跟歐洲人權法庭新規,歐洲體罰文化起源國英國在1986年7月22日通過了禁止公立學校和接受政府資金的私立學校體罰學生的法案。
英格蘭和威爾斯(1998年)、蘇格蘭(2000年)和北愛爾蘭(2003年)先後禁止了所有私立學校體罰學生,至此在法律層面上,體罰文化告一段落。
然而體罰文化深入人心的英國老師們真的認可禁止體罰的法律嗎?
就在立法禁止學校體罰不久之後的2002年,英國利物浦一所私立教會學校校長在該校教師和家長的廣泛支持下向英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要求法院支持學校對不聽話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肉體懲罰」,原因是根據基督教教義,「人心都有向惡的可能,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施行必要的懲戒是非常重要的」,最後敗訴。
雖然英國教師工會公開反對體罰學生,但是2008年一項對6162位英國教師的調查顯示,22%的中學老師和16%的小學老師仍然支持教師有權在極端情況下體罰學生。由此可見,體罰理念依舊深入人心,也難怪英國體罰學生的新聞近年來也層見迭出。
英國學生抗議體罰
為了方便老師管教學生,英格蘭和威爾斯在2007年通過了一項新法律,規定老師有權通過身體接觸管束學生。這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次在法律上給予老師「體罰」學生的權力,但僅限於一些極端情況如當其他學生或老師有可能遭受傷害的時候,老師可以用「合理的力量」制止爭鬥。
目前,歐洲所有國家都已經立法禁止學校體罰,成為世界上唯一禁止體罰的大陸「淨土」。
美國:18個州仍然允許學校體罰
美國聯邦政府並沒有明確法律規定公立或是私立學生不能體罰學生,只是在聯邦Head Start項目中規定學校禁止體罰。(Head Start項目 旨在幫助弱勢群體的學前兒童跟上社區的整體水平)
甚至在美國歷史上(1977年)最高法院處理過一起著名的訴訟案件Ingraham vs. Wright,案件名稱取自當事人的姓氏。James Ingraham是佛州一所初中的8年級學生,因沒有聽從老師要求離開學校大禮堂的指令,被帶到校長辦公室,被校長Willie Wright用木槳打了不下20多下。
因被打到血腫需要再加靜養11天,Ingraham的家長非常生氣,起訴學校體罰行為殘忍且剝奪學生自由,但是最後敗訴。最高法院認為美國憲法對於殘忍且喪失人性的懲罰判決不適用於公立學校學生體罰,一時間引起巨大爭議。
美國聯邦政府對學校體罰態度一目了然。
美國南部很多州依然允許學校體罰學生
自1867年新澤西州成為美國第一個立法禁止學校體罰的州到現在,美國32個州和華盛頓特區明文規定禁止公立學校體罰,但是部分州法沒有詳細說明是禁止哪種體罰。其中,緬因州、新罕州、德州和南達科他州允許教師在必要的時候對學生採取「合理的力量」解決事端。阿拉巴馬州和路易斯安娜州部分學區對體罰工具有規定大小尺寸:「20英尺長,4英尺寬,厚度不得超過0.25英尺。」
美國學校常見體罰長板
愛荷華州和新澤西州額外追加一條禁止私立學校體罰的法規。
美國18個州依然允許公立和私立學校體罰學生,多見於美國南部。理論上來說,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前,學校都有權體罰學生,這也意味著有的孩子已經成年依然逃不過體罰的魔爪。
2011-2012學年,全美超過167000位公立學校學生被戒尺或者木槳打過。到了2013-2014學年,體罰學生的數據有所下降,但是美國21個州(沒錯,部分禁止體罰州的學校知法犯法)累計超過4000所學校對學生實施了體罰,波及109000位學生。
統計數據顯示,農村、家庭低收入、黑人、殘疾、男孩更容易受到體罰。
美國法律和教育界學者近年來一直在呼籲學校體罰違法憲法,會對孩子造成生理、心理和認知傷害。這時候,家長的態度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家長同意學校體罰學生嗎?
在允許學校體罰的喬治亞州,一所提供學前到九年級教育的學校曾就決定引入板子打屁股的體罰方式以加強紀律管控向家長徵求意見,通知中還詳細說明了如何執行體罰。
學生犯錯3次,學校才會考慮體罰;
體罰的工具尺寸為長61cm*寬15cm*厚2cm;
一次打屁股不超3下;
學生接受懲罰前,校方會通知家長,過程亦會有另一名成年人監察;
如家長不同意孩子被打,則犯錯後可能被處以至多5天的停學處分。
在100多分家長通知中,三分之一的家長回復同意。
看來面對佛都忍不了的孩子,家長和學校還是站在了一邊,這也給允許體罰州的眾多學校一個啟示:問題不在於體罰,而在於如何體罰。
亞洲:學校體罰重災區
我們的鄰國日本雖然早在1947年就禁止學校體罰,但是在近20年間,體罰醜聞絡繹不絕,尤其是涉及到體育運動。
2012年12月,日本大阪市立櫻宮高中一名2年級的籃球隊隊長,因不堪忍受教練的體罰而自殺,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日本文部省的重視。
日本文科省及各縣紛紛展開首次就學校體罰情況的調查。大阪市教委對該市461所學校實施的調查顯示,2012年度該市存在教師暴力問題的學校新增116所,受害學生總計達到798人。新增的受傷學生中,2人骨折,1人鼓膜損傷。
更可怕的是,在此次的調查中,認可體罰的中學佔到4成以上;即使自己不體罰,但對體罰冷眼旁觀的教師佔到3成;3成教員稱自己「不允許體罰」,但這些人也有「不打不成材」的觀念。
東京體育大學教授阿江美惠子表示,包括學生和學生家長在內,受舊式教育理念的影響,認可體罰的意識傾向在高校中十分明顯。
2014年日本校園惡性體罰事件越發嚴重,日本教育局調查發現單是2013年,就有近4000名教師因對學生過度實施體罰而遭到處分。進行惡性體罰的教員人數竟然多達5415人,其中有3953人已遭到降薪和離職處分。
日本學生所受的體罰內容惡劣,對聽不懂課堂內容的小學生,最常見的是毆打,佔體罰案例的60%。另外11.5%是用腳踢學生,有9%是「拳打腳踢」。
為減少日漸嚴重的體罰事件,日本當局已開設「體罰110熱線」,鼓勵所有目擊者隨時打電話告狀。此外,日本教育局也在編排一套「脾氣管理」課程,要以心理學角度輔導教職員們如何控制脾氣。
和日本一樣,我們的另一個鄰國韓國也頻出體罰醜聞。
2014年,韓國一名高中三年級男學生,因為遲到遭到班主任以頭撞牆的體罰,13個小時後,他昏倒陷入腦死亡狀態,延至22天後最終死亡
韓國也同樣在體育界存在對學生實施暴力行為。
圖片來源:韓劇《頂樓》
2019年,京畿道安山一所中學的女生因沒有上交所有手機被校跆拳道教練在宿舍裡毆打。沒多久,映像大學表演系的教授被曝光經常性體罰學生,該教授讓學生讓學生們頭戴三角帽將頭抵在地上。
但是其實京畿道是韓國第一個徹底禁止學校體罰的地區,之後首爾、江原道、光州等相對發達的地區緊跟隨其腳步,在相對保守的地區雖然體罰是立法禁止,但是可以間接被老師使用以維持學校紀律。
韓劇《藍色生死戀》中女主角被老師要求舉牌子跪在樓道裡
同樣立法但執法不嚴的還有印度和泰國,雖然早在2000年新德裡學校被最高法院禁止體罰學生,17個邦(一共29個邦)也加入隊伍,但是對於禁止體罰的落地管理還是比較鬆散。大多數學校的學生多多少少都經歷過或者對體罰有所耳聞。
泰國教育部也在2005年通過了學校禁止體罰的法律,但是在泰國家長和老師的觀點裡面,泰國關於教育孩子的俗語—「愛他就打他」依然是至高無上的智慧,因此體罰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還是非常常見。
最另類的體罰規定莫屬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雖然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學校體罰是合法且備受推崇,但是只罰男不罰女,體罰女學生是違法的。
不過,馬來西亞學校體罰女學生的新聞並不罕見。
遲到、未帶課本、未能回答出問題、考得不好等等大事小事,馬來西亞學校都可以當眾笞教學生。
更絕的是,馬來西亞教育局為了應對日益漸長的女學生行為不端現象,直接在2007年11月,立法通過了體罰女學生的法規。
新加坡學校體罰學生只會用一根輕藤條,但是老師沒有資格體罰學生,必須通知校領導,整個體罰的過程也非常正式,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前最多擊打6下(教育局規定),不會私下解決。
想到新加坡至今對罪犯實施鞭刑,畫面也不是很難想像吧。
新加坡實施鞭刑場面也很隆重
結語
學校體罰學生的理念不僅在中國歷史悠久,在世界其他各國也經久不衰,雖有立法,但是面對佛也忍不了的場面,各國園丁依然會痛下打手,而由此引發的爭議也同樣在世界各地此消彼長。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的發布讓不少學生拍手叫好,但也讓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會在學校不受管教,教師更是擔憂人身安全。
師生關係從不應該是一場零和博弈,如果學生不反思自己的錯誤勢必會違背教育的初衷,教師不考量懲罰的方式也會矯枉過正引發悲劇。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的運行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正如其他立法禁止體罰的國家一樣,現實生活中能落實到什麼地步還是一個問號,有待時間的證明。
下期我們會聊聊世界各國對於家長打孩子的立法,敬請期待~
幼兒教育 | 印象裡+認知外的蒙式教育和在中國的「那些年」
英國學校關閉、大考取消,美國大學推遲面授,2021依舊很難
對口直升取消!長沙出臺新政暫停長郡雅禮跨學段合作辦學
家長逃離在線教育
為什麼芬蘭孩子比中國孩子學習時間少,成績依然位於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