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讓人冷靜的「離婚冷靜期」-虎嗅網

2020-12-01 虎嗅APP


中國的第一部《民法典》規定,從2021年1月1日起,在中國協議離婚必須要經過一個「冷靜期」——申請離婚後30天內如果有一方反悔,就可以撤銷申請;並且,30天的冷靜期過後,如果雙方沒有在30天內到場領證,那麼也當做撤回離婚申請。


也就是說,在這60天裡,只要一方有不同的意見,當初的協議離婚申請就無效了。


從人們在網上的留言討論來看,大多是對離婚冷靜期的反對和恐懼。


有人認為冷靜期抬高了離婚門檻,使得被家暴的人更難離婚了。


但專家們說,冷靜期只適用於協議離婚,而家暴通常需要訴訟離婚,不受冷靜期影響。


還有人認為冷靜期本質上幹預了憲法規定的個人婚姻自由。


但專家們說,冷靜期只能阻止衝動離婚的人, 真正要離婚的人一個月後還是可以離婚的。


另外,在支持者看來,因為離婚會給夫妻雙方和孩子都帶來很負面的影響,所以提高離婚的門檻也是為了保護孩子、夫妻雙方以及家庭的幸福。


除了這些直接的目的,大家也都知道這個背後的真實用意——通過冷靜期減低離婚率,來穩定家庭結構、提高生育率。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新增的離婚冷靜期真的合理嗎?對保護婚姻和穩定社會,離婚冷靜期真的有效嗎?


「因為很多人衝動離婚,所以需要冷靜期」的邏輯謬誤


白巖松的一段報導非常好地概括了很多支持者的觀點:「這不是要限制離婚自由,而是現在越來越多有這種衝動地、輕率地決定要離婚的念頭」。


另外,他還指出,離婚冷靜期在過去幾年已經進行了試點,所以現在才寫進《民法典》中。


按照這個邏輯,冷靜期的合理性至少應基於兩個條件:1)很多人衝動離婚;2)冷靜期試點的結果有效,具有普適性。


但從目前的公開報導來看,沒有任何直接證據可以說明有「很多人」衝動離婚。


蔣勝男引用《2016年中國婚戀調查報告》中的數據指出,「閃婚閃離、草率結婚離婚」的人數不足5%,儘管這個數據也存在一定爭議性,但「法律不應該用小部分人的情況來一刀切地對待整個想要離婚的群體」。其他的報導則試圖通過證明「冷靜期實測有效」,來側面證明衝動離婚的人很多。


例如,在2015年的一篇題為《離婚前先請專家來勸,這項服務將由政府買單》的文章裡,蘇州民政局工作人員稱,2014年蘇州離婚的16432對夫妻中,衝動型離婚的佔了1/3以上。


但是民政局的工作人員,又是通過什麼樣的判斷標準,來界定這些夫妻是否屬於「衝動型離婚」呢?


文章裡只給出了一組數據試圖佐證「衝動離婚率」之高:2014年蘇州各區出動了專業婚姻家庭諮詢師對1758對要離婚的夫妻進行了勸和,成功勸和了608對,成功率為34.6%。但是,這就可以說明1/3的人都是衝動離婚嗎?


類似的算法還發生在報導法院試行「離婚冷靜期」的文章裡——記者通過計算在法官篩選的16對夫妻中,10對夫妻在冷靜期到期後,有5對取消了離婚訴訟,從而得到了「離婚冷靜期使半數夫妻和好」的結論。


這樣的結論是極其沒有根據的,它至少犯了兩個常識性謬誤:


第一,被勸和或被要求冷靜的夫妻都是經過篩選的。


也就是說,工作人員明白幹預手段在他們身上可能更有效,所以最後得出的成功比例並不具備普適性。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所有10,000名學生的學校裡,校長篩選了10位數學成績最好的學生進行奧數培訓,最後有5人在奧數比賽中得到了滿分,那麼,這可以說明這所學校有50%的學生都是可以通過培訓得到奧數滿分的嗎?


其次,和解成功是怎樣測量的?


當下取消了離婚的要求,是否等於未來三五年內都不會再次提出離婚?另外,這些「和好」,是否因為受到了脅迫或限制必須撤銷離婚申請,並無從得知。


而撤銷了離婚申請是否就等於「婚姻和家庭幸福得到了保障」?就像沒有人會把切除癌細胞等同於病人完全康復,那麼為什麼可以把撤銷離婚申請看成是夫妻和好、婚姻危機的解除?


另外,眼尖的人也許還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信息。蘇州民政局的勸和成功比例是在專業婚姻諮詢師的幹預下得到的,而不是簡單的「離婚冷靜期」。


而過去真正的離婚冷靜期只在一些地區的法院進行試點,也就是說成功的案例只來源於訴訟離婚,並不是協議離婚。


所以,這次的協議離婚冷靜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到底在哪裡?


離婚,就等於「不幸福」嗎?


雖然網上的反對聲如潮,但一定也有相當大比例的人會支持離婚冷靜期。而認為離婚比留在一段不幸的婚姻還要糟糕的人,也絕不在少數。


以至於無論是否了解別人的婚姻狀況,很多人都會非常理直氣壯地去勸和,甚至直接阻止別人離婚。


例如前幾年報導過一位武漢市的婚姻登記員以網絡故障、機器壞了等各種謊言來阻止前來登記離婚的夫妻,聲稱自己挽救了500多對瀕臨破裂的婚姻。她的行為還受到了表彰,被稱為「最美紅娘」。


這種行為直接反應了一種價值觀下的現實——婚姻是社會身份的象徵,是一個獎盃。


擁有這個獎盃,哪怕它有毒,也一定好過沒有這個獎盃。


所以很多人會更關心是否離婚的那個結果,而不是別人為什麼要離婚,和因為無法離婚可能產生的後果。


可是,婚姻不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是一種生活狀態,是夫妻每天呼吸著的環境,是他們的空氣。


而糟糕的婚姻關係就像有害的空氣,或快或慢地侵害著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旁觀者沒有資格去評判說「就算真的有毒,我覺得你們再忍一個月也沒關係」。


《最完美的離婚》


如果雙方有可能改善這個有害的生活環境,當然是很好的,也是很幸運的。可如果改變不了,儘快逃離才是更明智、更健康的選擇。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糟糕的婚姻和心血管疾病有著直接的關聯;並且年紀越大,這個關係就越強烈。


另一項研究也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婚姻越不滿的人會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越糟糕。


也就是說,糟糕的婚姻不是一個「忍一忍」就會好的事情,它反而很有可能成為中老年人的健康隱患。


比起困在糟糕的婚姻中,更自由的離婚卻可能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一項研究在比較了美國各州離婚法律之後發現,在允許單方面結束婚姻關係的州,女性的自殺率會降低8~16%,家暴會減少30%,同時被伴侶殺害的女性人數也減少了10%。


不是每一個被家暴的人都有能力進行訴訟離婚的,很遺憾,我們的法律不但沒有要為這些弱者提供便捷,反而在一條可能通往解放的路上再砌上了一堵牆,就好像他們受到的折磨、翻過的障礙,還不夠多似的。


詹青雲微博


旁觀者常常無條件地反對夫妻離婚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也是殺傷力最大的理由——孩子。


至今仍有許多人認為,有「完整」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才是最好的,即使這個完整的家庭裡有許多的矛盾、爭吵、暴力和冷暴力,對孩子來說都好過一個「破碎」的家庭。


可是,對孩子成長有益的,並不是簡單地由父親和母親組成的家庭的那個形象,而是這個家庭裡營造的氛圍。


許多研究表明父母離婚對孩子會有長期的負面影響,但是,這個負面影響並不一定來自於離婚本身,這些離婚家庭中已經長期存在的衝突才是最主要原因。


事實上,無論離婚與否,父母間的衝突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都是負面的。更重要的是,比起已經離婚的家庭,有很多衝突且未離婚的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反而更大。而離婚後,隨著父母的衝突下降,孩子的一些行為問題也會減少。


《婚姻故事》


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父母離婚並不是原罪。家長也不需要背負這樣沉重的負擔,而強行把自己困在不幸的婚姻中。


父母是孩子獲得安全感、學習如何理解情感,以及學習如何與人相處的最主要途徑。但當父母自己深陷情緒和關係的泥沼時,又如何給孩子提供一個有安全感的環境呢?


所以,無論是為了夫妻雙方還是孩子,離婚都不見是一件壞事,它有時甚至可能是問題的解藥。


抓錯的藥方,不變的結局


大家都明白,把離婚冷靜期寫進法律,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家庭的幸福了,它還背負著讓社會穩定,讓人丁興旺的重任。


近十幾年來,中國不斷升高的離婚率和下降的結婚率是明顯的大趨勢。特別是自2003年施行了新的婚姻登記條例——將離婚登記在1個月內辦理改為當場拿到離婚證——之後,離婚率從03年的1.05‰一路飆升至18年的3.2‰。


所以,關於是否能降低離婚率,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登記離婚難度增加,成功登記的人數就會降低,而只要我國的平均人口數不出現負增長,離婚率必然也會降低。


研究表明,韓國從2004年開始了離婚冷靜期後,離婚率出現顯著的下降。基於此,我們的確可以很有信心地預測,未來數年內離婚率的數字會更「好看」。


但這會改變近些年下跌的結婚率的走勢嗎?


未來結婚的主力軍是80、90後,但他們也是「前浪」眼中拉高離婚率的主力軍。


在幾乎所有關於離婚率和冷靜期的報導敘事中,80、90後的年輕人「被認為」是缺乏責任心和溝通理解能力的,是為了追求一時的快感而衝動結婚的,所以才需要離婚冷靜期來直接約束他們的「過分自由」。


《最完美的離婚》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沒有理由會認為在給婚姻的出口砌上一堵牆之後,只是「為了追求快感」的年輕人還會一頭栽到婚姻裡來。他們完全可以去用別的方式追求刺激和甜蜜,何必給自己添堵呢?


同理,這樣只顧自己享樂,毫無責任心的年輕一代人,更不會去想要生養小孩了,所以我們可以直接預見生育率繼續斷崖式的下跌,沒有小孩也沒有伴侶的人將越來越多,老齡化社會也將加速到來。


所以,如果我們的目的是提高生育率、結婚率來讓社會更繁榮穩定的話,那麼離婚冷靜期作為解決方法,它的底層邏輯和輸出結果恰恰是和這個目的相悖的。


所以,離婚冷靜期更像是病急亂投醫,找錯了病根,還抓錯了藥,如果不做出改變的話,結局已經沒有懸念。


當前浪們指責年輕人衝動、不負責任的同時,不妨想一想年輕人生活在怎樣的一個時代,面對的是怎樣的未來。


要穩定家庭生活?可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996甚至007都已經是工作常態,他們在家的時間都很難有了,拿什麼去維護家庭生活?


難道拿996辛苦工作賺到的錢來穩固家庭生活嗎?且不說是否可以用錢來維護感情,就說在還完房貸、車貸之後,還有多少能去拿來增進夫妻感情?


那不如生個小孩來增進夫妻關係,穩固家庭結構?那麼從幼兒園到初中的學區房準備好了嗎?就算砸重金買房了,學區突然變了怎麼辦?上了學之後,誰來從996中脫身給孩子輔導功課?而夫妻把全部精力和金錢都花在孩子身上之後,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就更穩固了嗎?


所以,現代社會面臨的婚姻和生育問題,不是由年輕人本身的性格缺陷造成的,而是這個社會使得他們必須專注眼前得失,在不安和焦慮中自顧不暇。


當雙休、年假、食堂、合格的社會保障、平等的教育等等社會福利,早已逐漸演變成「傳說」的時候,我們不再是坐在一條船上共同划槳前進的人,而是一個個掉進海裡,拼命撲騰只為不沉下去的人。


這樣高壓的生存方式,又如何寄希望於兩個人可以一直保持手拉手的「撲騰」狀態?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船,而不是在撲騰的時候,還把我們的手禁錮在一起的鐐銬。



相關焦點

  • 協議離婚需「冷靜」 中國婚姻登記程序新增「離婚冷靜期」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王祖敏)記者4日從中國民政部獲悉,中國對婚姻登記有關程序等作出調整,其中離婚登記程序中增加30日的「冷靜期」。「離婚冷靜期」制度只適用於協議離婚,不適用於家暴等訴訟離婚。
  • 全國人大代表周素明: 珍惜今世緣,「離婚冷靜期」要冷靜
    「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30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第五篇婚姻家庭部分設置了30日的離婚冷靜期,並且賦予當事人在該期限內的撤銷權。
  • 四川試水離婚冷靜期5個月 九成夫妻冷靜後沒離
    今年3月底,安嶽法院同民政局又聯手設立家事糾紛協同化解工作室,對擬辦理登記離婚的夫妻,如調解中發現當事雙方屬衝動型離婚的,可發出《離婚冷靜提示書》,給予雙方一定期限的「冷靜期」。冷靜期內,雙方原則上不得向民政部門申請登記離婚,或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但期間如出現家庭暴力、虐待、遺棄、轉移財產等情形時,其中一方可向法院、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終止冷靜期。  之所以在登記離婚環節增設「冷靜期」,蔣新儒介紹,安嶽縣法院推出訴訟離婚環節的《離婚冷靜期通知書》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此,他在去年5月就有針對衝動型離婚的夫妻發放《離婚冷靜提示書》這個想法。
  • 離婚冷靜期是什麼意思 離婚冷靜期是多久實施了嗎
    關於完善離婚冷靜期草案第1077條規定了離婚冷靜期: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間屆滿後三十日內的,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李鉞鋒委員認為,從立法的本意來看是避免婚姻當事人輕率離婚、衝動離婚,以維護家庭穩定。
  • 比起離婚,這些才是我想要的冷靜期
    送張表情包冷靜下。/《Legal high》2021年,最先迎來的改變,就是小兩口不能擁有說散就散的快樂了。據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提出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天內,夫妻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都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申請。且在冷靜期滿後三十天內,雙方必須親自到登記機關申請離婚才能發證。
  • 12星座內心的離婚冷靜期……
    離婚在目前生活中是經常會發生的,有的人離婚是因為不合適,但是大部分人選擇離婚不過是自己的一時衝動而已,因為衝動選擇了離婚是很可惜的事情了,大家要謹慎面對婚姻生活。
  • 協議離婚更難了嗎?-民法典關於的離婚冷靜期如何理解?
    該條內容中的第一個三十日被稱為「離婚冷靜期」,民法典實施後去民政局申請離婚時,需要提交申請和最終辦理離婚證兩個過程。意味著,你若想協議離婚,則必須先冷靜的等待第一個30日屆滿,而後在第二個30日內再跑一趟民政局,意味著從申請離婚開始,若想協議離婚,最短31天可離婚,最長60天可離婚!
  • 一起看」典「 | 淺談對離婚冷靜期制度的理解
    「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啟發思考、收穫新知與您分享法院人的學習體會///30 / 7 2020石景山法院開卷有益智慧觸手可及淺談對離婚冷靜期制度的理解該條即是自帶熱度、從《民法典(草案)》開始就在網際網路上引發了大量討論引用的離婚冷靜期條款。楊立新教授指出,設立離婚冷靜期是因為相比其他國家,「我國目前的離婚程序過於簡單,在實踐中,存在很多的草率離婚、衝動離婚的現象」。
  • 遭家暴卻被判不予離婚!離婚冷靜期是必須的嗎?
    家暴,即家庭暴力,這種傷害不是陌生人帶來的,而可能是自己身邊的枕邊人帶來的,遭受著身心的煎熬,但是為了家庭和孩子,很多人選擇忍耐。如果真的忍受不了,那麼則會選擇離婚,如果由於家暴要離婚,是不是一定能夠離成呢?冷靜期在選擇離婚前是不是必須的呢?現在就由找法網小編來告訴你吧。
  • 杭州去年23172對離婚 30天「離婚冷靜期」有用嗎?
    其中,關於「離婚冷靜期」的規定格外引人注意。  根據草案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間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 什麼是離婚冷靜期 離婚冷靜期指什麼意思
    最近,由於新民法的出臺,裡面的「離婚冷靜期」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實際上,提出離婚冷靜期的初衷是為了避免結婚的夫妻衝動型離婚,在一個月內可以撤銷離婚申請。那麼,具體什麼是離婚冷靜期?離婚冷靜期又多久開始實行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一份通知書,離婚訴訟也要設置「冷靜期」?
    關於離婚冷靜期,大家最為熟悉的還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關於離婚登記的冷靜期規定。這一規定主要是從制度設置上,為離婚登記程序增加了緩衝時間,讓離婚雙方在離婚決定上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防止一時衝動離婚。而近日,福建連城縣法院發出了一份「離婚冷靜期通知書」。
  • 設「離婚冷靜期」有多重意義
    (據8月27日《新京報》報導)    「離婚冷靜期」並非新鮮事物,此前曾有不少地方法院嘗試這一做法。前不久最高法也發文要求,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可以設置不超過3個月的冷靜期。而此次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擬將「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規定寫進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這意味著「離婚冷靜期」的做法將以國家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它對於冷卻雙方情緒、化解婚姻危機、維護家庭穩定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和睦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 離婚冷靜期制度實施中的多重考量
    為了離婚冷靜期制度能夠更好地適用,實現制度設計的初衷,面對現實中出現的形形色色的離婚的特殊情形,民法典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通過法律解釋或者指導性案例對離婚冷靜期進行限縮解釋,以保證離婚冷靜期制度良好實施。
  • 12星座內心的離婚冷靜期...獅子最酷!
    離婚在目前生活中是經常會發生的,有的人離婚是因為不合適,但是大部分人選擇離婚不過是自己的一時衝動而已,因為衝動選擇了離婚是很可惜的事情了
  • 周國強 李琦:對我國離婚冷靜期制度的實踐重難點問題和解決路徑的...
    設置甄別制度更有利於保護家暴、 重婚等受害者及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增加、完善離婚冷靜期的調解與諮詢制度,能促進冷靜期真正發揮「冷靜」作用;細化操作方法可更好得指導實踐中對該制度的適用。之後, 有不少地方離婚登記部門在地方立法的指導下, 開始嘗試登記離婚冷靜期制度。例如,2018年3月30日,四川省安嶽縣人民法院聯合縣民政局成立家事糾紛協同化解工作室,對前往民政部門辦理登記離婚的夫妻,如調解中發現當事人雙方屬衝動型離婚的,將發出《離婚冷靜提示書》,給予雙方一定期限的「冷靜期」。冷靜期內,雙方原則上不得向民政部門申請登記離婚,或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
  • 特別關注| 「離婚冷靜期」為何成「社會熱議題」?法官幫你看懂它
    在我國,「離婚冷靜期」是法律上的新鮮事物,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熱議,如何理解和適用「離婚冷靜期」,尚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討論。民法典第1077條規定了「離婚冷靜期」。所謂離婚冷靜期,就是冷靜思考期,是指當事人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時,依法應當對是否離婚進行冷靜思考,經過30天冷靜思考後認為確實需要離婚的再辦理離婚登記。
  • 你真的了解「離婚冷靜期」嗎?丨解讀民法典
    01「離婚冷靜期」的適用範圍離婚有兩種途徑,一是協議離婚,即男女雙方一致同意解除婚姻關係,並就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問題達成一致,共同到民政部門辦理離婚登記手續;二是訴訟離婚,男女雙方就是否離婚或者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向法院提起離婚糾紛訴訟。
  • 「離婚冷靜期」實施一周,離婚流程有何變化?
    進入2021年,《民法典》生效,離婚冷靜期正式實施,至今已有一周,離婚流程有什麼變化?近日,新京報記者分別前往北京西城區、朝陽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實地探訪。  由於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日子」,前來辦理離婚申請的人數相較結婚更多。多位離婚申請人表示,自己對「冷靜期」有基本了解,「具體流程可能要到現場才知道。」
  • 《民法典》的離婚「冷靜期」,像極了你媽讓你穿的秋褲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開公司、做貿易、建工程,但是每個人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會結婚、會生子,財產沒多有少的,也需要傳承。所以,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的每一條規定,都關乎著所有人的切身利益。▼《民法典》草案,一千多條,目前最惹眼的,就是第854條關於離婚」冷靜期「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