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一躍成為「最年輕」直轄市的重慶,當初為何要與四川「分家」

2021-01-11 騰訊網

建國初期的時候,新中國當時一共有14個直轄市,只不過隨著新中國經濟改革和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全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我國經歷了從14個直轄市到三個直轄市的變化,當時的三個直轄市當中,重慶市並未被位列其中。

它們分別是: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其實也就是當下我國四大直轄市之其三,第四大直轄市,也是4個直轄市當中「最年輕」的一個,就是於1997年和四川省正式「分家」,於1998年正式成立的重慶市。

(一)四川重慶分家的背後,是地區之間發展的必然要求

從歷史淵源上來追溯的話,四川省和直轄市最早在周朝時期曾是各自獨立開來的。中國古代地理圖治上,四川省歸屬蜀國,重慶市則劃分為巴國,或許因為自古巴蜀是一家的地緣說法,從而導致現在很多人都對四川省和重慶市在古代的地緣格局上有些模糊。伴隨著中國古代到近現代的變化,從地緣政治上來看,四川省和重慶市先後經歷了多次如何分開,最終於1997年正式「分家」,也就是現在的四川省和重慶直轄市。

其實關於重慶和四川分開這個現象,更可以看作是一種經濟和地緣政治上的必然要求。兩地分開之後,對於那些重慶和四川的朋友們來說,感受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川渝分開後,兩地發展方式有差別。四川以成都為中心吸引優勢資源快速發展,邊遠地區發展相對較慢;重慶逐步行政解綁,取消地區管轄改為各區域直管,加強全市基礎建設,強化經濟一體化,重點突出,全域發展。

(二)面積人口遙遙領先,三峽工程起著背景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我國現存四大直轄市仔細對比過,單純從面積和轄區內人口來進行比較,重慶市相較於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無論在其面積上,亦或是從轄區人口總數來看,都遙遙領先其餘三個直轄市的這兩個指標。不過從重慶市的數據上也能折射到四川省的整體數據,畢竟四川省的面積之大和人口之巨都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重慶市成為直轄市之一,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來源於三峽工程。三峽工程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聲名卓著的工程之一,其建造程度之深、建造難度之大、規劃時間之長,比起同時期世界上的許多文明建築和工程,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新高度。如果說三峽工程是重慶市和四川省分開的背景,那背後牽扯到的百萬大移民便是重慶市成為獨立直轄市直接的原因。

「185米壩高、175米蓄水位」,這是三峽大壩最初的設計標準,按照三峽大壩工程的規劃,三峽大壩一旦建成,在日後洩洪御洪等過程中,將有兩座中型城市和10多座小型城市在內的130座城鎮將會被淹沒。所以三峽工程背後的百萬人口大移民,更是這次工程建造的難點之一。

(三)三峽特區、三峽行政區、三峽省,再到重慶直轄市

在重慶成為直轄市之前,其實我國當時是有著建立三峽特區的一個設想。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提出:「建立三峽特區的建制,成立特區人民政府,直屬國務院領導,享受省、市(直轄市)一級政府待遇」的方案。

最初的方案是可行的,而且三峽特區的設立過程也相當順利,只不過同時期東南沿海的一些經濟特區,在建立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都和內地的三峽特區有所衝突。所以三峽特區先是經歷了從特區改名為行政區,最終又將行政區的規劃變為了三峽省。在三峽省的統籌範圍內,大概共囊括了三個市區、二十八個縣城。

熟悉歷史的讀者們可能已經發現了,三峽特區發展之時,正巧和東南沿海的幾個經濟特區撞到了一起;三峽省發展之初,正值三峽工程正式啟動,同時期上海浦東新區成立。緊接著就是「以浦東開發開放三峽工程建設為契機,從而推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沿岸地區經濟發展」的發展策略。

依託著浦東新區發展和三峽工程的發展契機,三峽省轉身又蛻變為了四川省三峽經濟開發區。和之前有所不同的是,這裡的三峽經濟開發區,囊括範圍小了很多,而且後來又加入了重慶這個經濟強市。在三峽經濟開發區內,其實能夠帶動起經濟發展的,整個經濟開發區都得依託重慶。

也正是因為重慶市的經濟作用日益凸顯,他最終使得重慶市成為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工作重點,被提上了日程。如果重慶市被列為直轄市,那麼剩下的三峽經濟開發區不是就名存實亡了嗎?1997年,政府正式設立重慶直轄市,重慶直轄市的設立,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就取代了三峽經濟開發區,因為政府發揮的就是重慶經濟中心的作用,而且將三峽經濟開發區內的一系列工作都交由了重慶市政府。

(四)重慶直轄市的設立,真不愧為英明決策

除了以上我們提到的人口面積以及三峽工程,這些原因對重慶市成為直轄市起到的作用。其實這其中還包含了很多地區之間的因素,不過最根本的還是經濟因素,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基礎不牢固,上層建築不牢靠」。

自重慶成為直轄市以來的幾十年時間裡,發展迅猛的重慶市,我想已經用它幾十年以來一系列的發展成就向國人證實了當初決策的正確性。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依託強大的經濟輻射作用的基礎之上,重慶市向國人證實了其內在發展的強大潛力。

還記得重慶市沒和四川「分家」之前,整個四川省都被成都一個市的發展所掩蓋,可當重慶市成為直轄市之後,國家政策等一系列新的助力條件,已經促使著重慶市的發展嚎頭日漸超越了四川成都。對於被分離出來的重慶市來說,自由度越來越高,政策越來越靈活,經濟發展越來越具體適宜。

亮郎說

整篇文章談到最後,我還是想給大家普及一些關於四川的常識。名義上的四川,所指的就是四川省。但其實單獨來看「四川」這個名詞,它又在多種不同的標準下有著不同的地理性範疇。

狹義上的四川:指的就是今天的四川省行政區;

廣義上的四川:指的是今四川省大部地區、重慶市大部地區、陝西南部和甘肅南部;

文化上的四川:指的是周朝以來巴蜀文化圈區域,包括四川省和重慶市大部。

相關焦點

  • 為何四川省和重慶市會在1997年分道揚鑣?
    而重慶作為我國最年輕的直轄市,無疑收穫了更多的目光,因為它的身世實在不同尋常。畢竟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重慶和成都這兩顆西部雙子星一直都同屬四川省,而今天卻分屬兩個不同的省級行政區。  而之所以分道揚鑣,最直接的原因是「三峽省」的夭折。  作為共和國第一個決定籌建的省份,三峽省的籌建在1985年開始被提上日程,而三峽省之所以呼之欲出,根本原因在於世紀工程三峽水電站的宏偉啟幕。
  • 1950年,四川為啥被劃分為四大行署區?行署駐地都是哪?
    歷史上這裡出現過無數的政權,比如蜀漢、成漢,前蜀、後蜀,張獻忠的大西政權等,這一系列的政權出現也間接的證明了四川的複雜性,清朝滅亡後,這裡也成為了軍閥混戰的地方,對於這裡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抗戰期間四川因為地理因素,所以日軍在這裡死傷慘重,川軍的威名響徹天下。
  • 天津市和河北省,原本都屬於一家人,為何反覆4次分家?
    進入清朝統治的後期,1840年之後,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例如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等等。 在這些戰爭中,西方列強的軍隊,基本上都是從天津登陸,先後進攻京城。清朝的國門被打開,在西方列強的武力威脅下,清朝被迫開放了一系列的通商口岸,籤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例如《南京條約》《天津條約》等等,隸屬於直隸省的天津,就屬於其中之一。
  • 1948年的中國有12個直轄市,為什麼現在只剩4個?
    在建國之初就第一時間成為了直轄市。作為我國經濟第一大市,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經濟地位特殊,也在建國之初就成為了直轄市。△ 上海市政區簡圖天津能夠成為直轄市,是基於它在近代中國獨特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所決定的。
  • 李亞鶴:四川和重慶有兩座相鄰城市 名字讀音讓人混淆經濟發展差距巨
    李亞鶴:四川和重慶有兩座相鄰城市 名字讀音讓人混淆經濟發展差距巨時間:2020-07-02 16: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亞鶴:四川和重慶有兩座相鄰城市,名字讀音讓人混淆,經濟發展差距巨 在中國眾多的城市省份中,相信沒有哪個是比四川和重慶的關係更為緊密的,曾經的重慶隸屬於四川
  • 詳細版:重慶名字的由來和歷史 旅遊多次可能不知道
    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遊地區,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遊平原的過渡地帶。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轄區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千米。
  • 三十年前的山城風景 1988年春節前的重慶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根據當年4月籤訂的《馬關條約》(日稱為《日清媾和條約》)中規定,重慶成為中國第一批向日本開放的內陸通商口岸。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日本在今南岸區王家沱設立了日本租界。同年,法國在今南岸區彈子石附近先後建立了水師碼頭和兵營。民國十年(1921年),重慶設埠督辦處,任命楊森為督辦,籌辦市政。
  • 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重慶,遊客人數數不勝數,不妨有空遊一遊
    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步伐加快,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已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日益富裕。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最直接的感覺是我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口袋裡有越來越多的錢,物質生活也得到了滿足。漸漸地,人們也開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旅遊就是這樣。
  • 1988年,隸屬於廣東省西部的海南島,為何能夠分家建省?
    其實,海南省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省份,在1988年才成立。那麼,當年為何要與廣東省分家呢?首先,我們聊一下海南省的歷史,海南省是我國最年輕的省份之一。早在元明時期,河南、山東、陝西、山西等老資格的省份就已經先後建立,至於海南省,1988年從廣東省脫離以後,才成為了省份。今天,我們從頭慢慢聊。在夏商周三朝統治時期,中原王朝的勢力範圍主要在黃河流域,逐步向長江流域延伸。
  • 四川這所大學改名後,脫胎換骨,省內排名第四
    很多人疑惑,好好的,為什麼要改名呢?霸姐今天就以成都理工大學的更名史為例,讓大家知道:從「學院」變成「大學」的好處。成都理工大學,是四川省和國土資源部共建高校,前身為1956年成立的成都地質勘探學院,1958年更名為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
  • 重慶古話「養兒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是什麼意思?
    在重慶的一些地方,流傳著這樣的一句古話,叫「養兒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不熟悉重慶的朋友,或許並不懂這是什麼意思。(酉陽縣)由於是口口相傳,說法不盡相同,有「養兒養女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也有「養兒養女不用教,涪萬達走一遭」。雖然地方換了,但是意思都是一個意思。
  • 我國「最記仇」的省會:自從被撤銷直轄市後,如今發展令人矚目
    現在我們國家一共只有四個直轄市,分別是重慶上海北京和天津,但是,實際上建國初期有12個左右的直轄市,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直轄市被取消,變成了其他城市,自從廢除後,現在的發展備受矚目。南京市是其中一個,南京市也是建國初期的直轄市之一,但與其他取消不同,南京市最初被取消,是取得了最顯著發展的市內,最初直轄市被取消後,南京市的人一直在抽泣,發展起來,需要讓別人看到不同的南京市,因此,很多網友把南京市稱為我國最遺恨的省會。
  • 成都、重慶:一對「歡喜冤家」
    從秦至宋,巴、蜀分屬不同行政區;元至民國,又劃歸統一行政區管理;直到1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兩者再度分家。在分分合合的歲月中,巴蜀既互相滲透,又貌合神離,雖山水相連,偏偏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文化底色,放眼全世界都很少有兩座毗鄰的超級城市能呈現出如此奇特的面貌。今日愈演愈烈的成渝雙城記,不過是這部歷史大戲的延續罷了。
  • 1986年,洛陽地區拆分,原屬洛陽的三門峽,為何能夠成為地級市?
    1986年,洛陽地區拆分,原屬洛陽的三門峽,為何能夠成為地級市?元朝設立河南行省之初,行政區劃並不清晰,但也奠定了河南府的基本框架。明清時期,洛陽、三門峽更是聯繫緊密,基本上都是在河南府治下。民國期間,河南府被廢除設置了河洛道,基本上就包括了現在的洛陽和三門峽。
  • 為何重慶愛說成都人「假打」,到底是啥意思?怪不得成都人翻白眼
    眾所周知,如今的重慶以及成都是成為了我國的網紅城市,到達這兩座城市旅遊的人還真是越來越多了呀。期初他也很好奇,不斷的追問,不過重慶人以及成都人都肯如實告訴他。後來還是一位外地人的老闆告訴他,原來假打是重慶說對成都人的一個貶義詞呀。假打的意思就是形容喜歡繞圈子說話,並不夠爽快。
  • 重慶華巖寺方丈道堅法師簡介
    重慶華巖寺方丈道堅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重慶華巖寺)道堅,俗名成滿早,羌族,籍貫四川北川,生於1969年12月14日,四川省北川縣陳家壩鄉四坪村人。出家經歷如下:1991年5月~1992年4月:在四川省江油市鎣華山學習道家功法。1992年5月~1993年2月:出家於重慶華巖寺,禮心月老和尚為師,賜法名朗滿,號道堅。同時就讀於重慶華巖佛學院。1993年2月~1994年7月:就讀於閩南佛學院,親近妙湛法師,受具足戒。
  • 重慶高鐵新方向終於確定,兩座城市受益最大,意義很重要
    重慶近幾年的發展是非常不錯的作為四個直轄市之一,經濟實力非常雄厚,而且其他方面的發展前景也是非常廣闊的,未來可以說是不可估量的,但是最近重慶新開通了一條高鐵線路,兩座城市將最受益。這條高鐵線路就是西部高鐵,是重慶到西安的一條高速鐵路,是我國 "八縱八橫 "中的重要一環,我國鐵路密度低於發達國家,尤其是中西部鐵路發展不足,所以西部高鐵意義重大。不過,渝西高鐵的具體路線卻遲遲未定,因為重慶方面要照顧渝東北各縣,所以渝西高鐵過境萬州先進入陝西安康,再連接西安,而四川方面要求,從重慶經四川達州再進入陝西安康,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所以高鐵建設一直沒有啟動。
  • 三百年前的四川與重慶:上萬隻華南虎下山吃人
    當時下野生華南虎的滅絕基本成為定局後,閱讀當年的虎患史,除了恍如隔世的驚心動魄,我們還該記取些什麼?  公元1682年春,縣吏張懋嘗率8人赴榮昌縣履新。榮昌位於重慶以西,處成渝兩地中段,是川東丘陵和川西平原的交界處。斯時,「平定三藩」戰事剛剛結束,大清勇略將軍趙良棟擊潰吳三桂,吳殘部退守雲南。
  • 四川有句話叫胎神,在瀘州升級版為輪胎,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你曉得啥子叫「胎神」不,我估計四川人來說,這個詞語不太陌生,儘管在普通話逐步普及,以及北方方言主打到今天,四川話雖然未成為主流,卻一直都是無冕之王。雖然很長時間四川話很難走天下,但是四川人還是很多對自己對家鄉話有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