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在彭城之戰中大敗,被打得丟盔卸甲一氣跑到山東定陶,在定陶劉邦遇到了擅長歌舞的戚夫人,她會鼓琴、歌唱還精於舞蹈,而且是一個十足的美人,後來成為劉邦的妃子,也極得漢高祖劉邦的寵愛。
劉邦寵愛戚姬,遭到劉邦的大老婆呂雉妒忌,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漢高祖劉邦駕崩,呂雉便對戚夫人下手,先是殺死戚夫人與劉邦的兒子,再後砍掉戚夫人的手腳,又挖去眼睛,燻聾她的耳朵,又逼迫她喝下啞藥,然後丟入茅廁中,這種酷刑叫「人彘。」可憐的戚美人就這樣被呂雉害死在糞坑裡。
戚夫人死後,玉皇大帝看她死的太摻了,也實在是可憐就封她為廁神。所謂的廁神並不是管理廁所,而是因為她是在廁所裡死的,所以封為廁神。民間對這個神的稱呼有很多如:紫姑、廁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古代在民間,每年的上元節也就是正月十五,家中的婦女都要迎廁神。正月十五的前一天,多以箕帚、草木或筷子,著衣簪花,請神降附。同時,另設供案,放在茅廁的一邊設供,點燭焚香,對她行禮祈禱。
在 沈括的《夢溪筆談》中也有記載:「舊俗,正月望夜迎廁神,謂之紫姑。亦不必正月,常時皆可召。」從有關記載考證,廁神的功能是佔卜,而且佔卜各種事情,據《酉陽雜俎》《夢溪筆談》等載,還有請紫姑作詩、寫字、下棋等。
天台有一個姓王的人,常常祭廁神。這一天他去茅廁,看見一個穿著黃色衣裙的美麗女子,對他說道:「我是廁神。」說著走過來從懷中取一個精美的小盒子,打開之後見裡面裝有黃色膏,就見那女子伸出芊芊食指,摳出少許黃膏(膏即糞),塗在他的右耳朵下說道:「塗上這個之後,你能聽見螞蟻說話的聲音。」臨走時又叮囑道:「或見蟻子群聚,側耳聽之,必有所得。」
次日,他在屋前的一棵老槐樹下,見有很多螞蟻爬出,並聽到有兩個螞蟻在說話,其中的一個問:「咱們為什麼要搬家?」另一個說:「咱們的窩下面有寶,住不安。」他聽完之後,回家拿了鎬在樹下開挖,結果獲黃金十錠。
如今祭祀廁神這一習俗已經沒有了,好像完完全全的流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