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宇曦
2017-02-24 22:30 來源:澎湃新聞
一直走在報業集團改革前列的浙報傳媒(600633),將甩掉新聞傳媒類資產的「包袱」。
2月24日,浙報傳媒發布公告,向控股股東浙報控股出售包括《浙江日報》《錢江晚報》在內的新聞傳媒類資產,預估值為19.9671億元,交易完成後,浙報傳媒的主營業務將轉變為數字娛樂產業及大數據相關業務。
公告稱,交易標的包括浙報傳媒旗下21家一級子公司股權,具體為浙江日報新聞發展有限公司、錢江報系有限公司、浙江智慧網絡醫院管理有限公司、浙江老年報報業有限公司、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印務有限公司、浙江九星傳媒有限公司100% 股權,浙江在線新聞網站有限公司70.51%股權,浙江法制報報業有限公司、浙江《美術報》有限公司、浙江《江南遊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樂清日報有限公司、瑞安日報有限公司、海寧日報有限公司、諸暨日報有限公司、東陽日報有限公司、上虞日報有限公司、紹興市柯橋日報有限公司、永康日報有限公司、溫嶺日報有限公司及上海高鐵旅遊服務有限公司 51%股權,浙江浙商傳媒有限公司49%股權。
公告稱,本次擬出售的資產2015年營業收入為23億元,佔浙報傳媒2015年度營業收入的67.45%,也就是說,浙報傳媒砍掉貢獻了近7成營業收入的業務。對此,浙報傳媒認為,將新聞傳媒類資產轉移至控股股東,保留公司更具發展潛力和盈利能力的數字娛樂及大數據產業板塊,有利於公司優化業務結構,集中資金及資源重點發展優勢業務,從而提升公司的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實現業務的轉型升級和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浙報傳媒還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獲得充足的流動資金支持。
此次被浙報傳媒剝離的,都是紙媒黃金時期頗具影響力的大報:《浙江日報》是中共浙江省委機關報,於1949年5月9日在杭州創刊,1999年時發行量達到47萬份;《錢江晚報》創刊於1987年,是浙江省發行量最大、廣告收入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市類報紙。
不過,近年在移動網際網路和新媒體的衝擊之下,傳統紙質媒體不論發行量還是廣告收入,皆陷入頹勢:媒體以及背後的報業集團紛紛尋求轉型,或是將內容搬至網際網路以進行「新媒體」轉型,或是進行媒體產業探索與整合,浙報傳媒無疑是其中的先驅。
2011年,微信剛剛初生,微博開始採用新的域名積累用戶,紙媒的繁榮似乎被宣告走入尾聲,浙報傳媒就這一年登陸了上交所,成為中國報業集團中第一家媒體經營性資產整體上市的公司,在當年的年報中,浙報傳媒稱,要發揮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做強做優傳統媒體」,也要「加速新媒體板塊布局,整合文化產業投資,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和科學發展步伐」。
2012年,除了推進紙質媒體向新媒體轉型,浙報傳媒還收購了兩家遊戲公司杭州邊鋒和上海浩方,這一舉動被看作是業內「壯舉」。在當年的年報中,浙報傳媒公布了轉型的「3+1」發展方向,要搭建新聞傳媒平臺、互動娛樂平臺、影視平臺和文化產業戰略投資平臺——「影視文化」和「互動娛樂」被提升至了和「新聞傳媒」平行的位置。
對遊戲公司的收購,迅速讓浙報傳媒嘗到了甜頭:杭州邊鋒、上海浩方自2013年5月起納入浙報傳媒合併範圍,至當年12月底7個月的淨利潤就達到了1.91億元,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總額46.45%。
與遊戲業務支撐起近半利潤相對應的,是紙媒業務的持續衰落。
浙報傳媒把2013年視作國內傳媒集團發展分化的分水嶺,報業廣告出現了10%至15%的下滑,網際網路催生的大規模整合、停轉、轉型、跨業併購等動作此起彼伏,2014年,浙報傳媒公告稱,全國報業廣告降幅高達18.3%。
儘管紙媒依舊寒冬,但浙報傳媒顯然在新聞傳媒類業務以外的領域,開始盡情「撒歡兒」了。
2014年這一年間,浙報傳媒入股了專門從事電子競技遊戲的研發和運營公司,主辦了電競大賽,此外,還投資了唐人影視、擴展電商業務、進入養老服務產業、嘗試移動閱讀、動漫,為醫院開發手機應用,並做起了文化產業投資,浙報傳媒還緊隨潮流,開展炒得火熱的大數據業務,募集資金20億元建設「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和大數據交易中心」。
浙報傳媒在2015年年報中表示,公司新聞傳媒主業受行業經營環境惡化影響下滑,但好於報業行業水平,而遊戲業務穩步增長,對公司業績貢獻佔比較大,此外,公司投資收益在報告期內實現大幅增長,支持公司經營效果明顯。至2016年,《浙江日報》和《錢江晚報》等旗下主流大報的發行量和廣告收入再繼續走低,進入2017年,浙報傳媒終於決定卸下包袱,於1月10日起停牌並宣布了重大資產重組。
西南證券分析師劉言認為,浙報傳媒公司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前端,本次新聞傳媒資產剝離對行業而言,是一次文化傳媒領域國企改革的有益實踐,對浙報傳媒而言是甩開包袱優化業務結構的騰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浙報傳媒,媒體轉型,報業集團,澎湃,澎湃新聞
相關推薦
評論(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