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鬍子進化,能夠減輕下巴受到的擊打嗎?美國趣味科學網站5月13日發表文章對此作出解釋稱,濃密的面部毛髮可緩衝面部受力。內容編譯如下:
濃密的絡腮鬍子是一道奇觀,不過它可能還有一種實際用途——緩衝下巴受到的擊打。
古往今來,世界各國文化都讚美飄逸的鬍鬚,以此作為社會地位和男性氣概的象徵,就像雄獅飄逸的鬣毛一樣。
科學家說,雄獅濃密的鬣毛有助於保護獅子的咽喉部位免遭對手的致命爪擊。研究人員最近提出,人類濃密的鬍子可能也有類似作用,通過緩衝和減輕下巴受到的外力,起到防止致命擊打的作用。下巴是格鬥中最易斷裂的面部骨骼。
著名博物學家與進化論之父查爾斯·達爾文對於面部毛髮有話要說,他本人也留著壯觀的鬍子。科研人員4月15日發表在《綜合有機體生物學》雜誌網站上的一篇最新研究報告中提出,雖然達爾文認為獅子的鬣毛是為了保護身體,但是他認為人類的鬍子只是一種「修飾」,目的是吸引女性注意。
論文作者卻另有解釋。他們認為鬍子毛髮集中起來化解擊打力量,所以可能已經進化,為了在男性格鬥中取勝。最新論文提出:越來越多的證據透露著人類骨骼和肌肉發生了進化,用以支撐男性格鬥中的具體目的。其他研究人員以前也曾提出,男性面部形狀已經進化,可以保護格鬥中面部免受傷害。論文作者說,所以有可能因為同樣原因,鬍子發生了進化。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科學家建立了非常接近人類頭骨骨骼結構的模型。
他們將骨骼物質分割成小塊,然後包裹在帶毛的羊皮裡。研究人員說:「因為實際當中不可能獲得人體絡腮鬍子樣本。」他們指出雖然羊皮不能完美模擬人類鬍子毛髮,「但是羊皮樣本的毛囊量非常接近絡腮鬍子的鬍鬚量,而其他大部分物種的毛皮都不可能如此。」
實驗使用了三種羊皮包裝。帶毛樣本(羊毛完整保留)測試絡腮鬍子緩衝擊打影響的效果。剪掉羊毛的樣本則告訴科學家羊毛的根部是否能起到保護作用。而拔掉羊毛的樣本則代表沒有鬍子的下巴。
然後研究人員進行了落重試驗,把包裹著羊皮的「骨骼」包放在鐵砧上,從上方落下鈍棒。
「帶毛的」包裹承受重量的效果最好,比剪掉或拔掉羊毛的包裹減輕了近30%的受力。機器測量衝擊力設置發現:拔掉羊毛的樣本全部受損,剪掉羊毛的樣本95%受損,而帶毛樣本只有45%斷裂或碎掉。帶毛樣本也比其他樣本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達到斷裂點。
科學家說:「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毛髮確實能夠大大減輕鈍擊受力,吸收能量,因而降低失敗發生率。」
「如果人類面部毛髮也是如此,那麼擁有絡腮鬍子或許有助於保護面部骨骼易受傷害區域免遭傷害性擊打,比如下巴。很可能,絡腮鬍子也有助於減輕面部皮膚和肌肉受到傷害、劃傷和挫傷。」
這是如何做到的呢?研究人員說每一根毛髮的纖維可能吸收了擊打受力的能量,將受力分散到更大區域。不過,仍需更多實驗才能精確解釋這種保護機制。研究表明,人類面部毛髮的粗細、濃密、捲曲和密集程度各不相同,不同的鬍子在緩解受力的效果方面可能也各不相同。(編譯/鄭國儀)
【來源:參考消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