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的不平凡:從疫情到武漢封城,從全面小康到嫦娥奔月

2021-01-17 雪夜我獨行filmer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特別難忘的一年,回顧這一年,我們有過辛酸,也有過驕傲,更有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的生活也因這一年發生的幾件大事件而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一年,一場突發而來的疫情讓我們經歷了太多的悲傷和分離:全國各地的封城,網絡授課與高考延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

這一年,一場百年難遇的洪水也讓我們遭遇重大的自然災難:原本美好寧靜的家園被淹沒,豐收的田地被洪水無情吞噬。

同樣的在這一年,我們也完成了歷史的壯舉:全民脫貧攻堅順利完成,中華民族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的偉大復興又向前跨了一大步。

以及在這一年,我們也共同見證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奔月,在實現了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的同時也將中國人的太空夢繼續延伸。

因為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大事件,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平凡的我們也因創造了不平凡的事跡而被寫進史冊。

疫情爆發,全民抗疫

2020年爆發的一場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隨著新冠肺炎的擴散蔓延,武漢於1月23日進入封城,中國人最為看重的春節因全國的封城模式在這一年也少了往年的熱鬧和喜慶。

但寒冬中依舊不乏溫暖,隨著全國武警的馳援,來自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的到來,以及熱心人的捐錢捐物,「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拔地而起,也讓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武漢也終於在4月份解封,從疫情重鎮中走出。

這一年,大量的逆行者用堅毅的力量守護了整個城市。

我們用樂觀的心態戰勝了可怕的病魔。

雖然時至如今,新冠肺炎仍並沒有得到完全的控制,河北、黑龍江等地區疫情的擴散再次考驗著我們,但在多地全民檢測,嚴格防護下,國民空前的團結和配合,也將讓我們度過這次難關。

洪水面前,軍民魚水之情

2020年7月,南方多個省市爆發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最強降雨天氣,水文站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嚴重洪澇災害造成全國11省(市)地區,幾千萬人受災。

很多人的家園也被洪水無情吞沒。

在這場災難面前,來自全國的武警官兵奔馳而來,他們再一次不計個人安危地奔赴搶救前線,不計勞累地與時間賽跑。

他們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身軀來挽救洪水中的生命,在自己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壯舉。

哪裡有難,哪裡都會有他們的身影;只要人民有難,他們就會衝進前線;這些最可愛的人用自我個人的奉獻和犧牲來換取祖國的平安和強大,實踐新時代無數無名英雄的偉大品質。

脫貧攻堅,全面小康

2020年同時也是中國不斷創造奇蹟的一年。這一年,隨著貴州脫貧的完成,十多億人民期盼已久的全面小康的目標得以實現。

回想10年前,在全國發展中處於墊底的貴州,成了脫貧攻堅的關鍵。2011年工業基礎薄弱的貴州提出到2020年要爭取與全國一道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在奮力直追下,貴州這幾年也像全國其它地區那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進入2020年「十三五」的收官之年,貴州曾經的66個貧困縣也終於全部脫貧摘帽。

如今的貴州在交通、農業、工業、旅遊以及外貿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成了當前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縮影。

嫦娥奔月,中國百年飛天夢

同樣的,對於中國的航天事業,2020年中國也實現了歷史性的進步。

在2019年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首次月背登陸之後,2020年嫦娥五號的登月之旅又有著新的任務,那就是在月球正面未曾探索過的區域收集塵埃和碎片並將其送回地球。

最終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的最終章,嫦娥五號這次的成功也標誌著中國已經掌握了無人月球探測的最主要基本技術,尤其是關鍵的掌握從月球返回地球的技術能力,為我國未來的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美好時刻,砥礪前行

回顧整個2020年,疫情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但是這場磨難非但沒有讓我們絕望和膽怯,反而因為我們每個人緊緊聯繫在一起,空前的團結,也讓我們對生活更加樂觀,也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以一種更平和有愛的方式和他人相處。

所以,我很願意在這種時代潮流中,記錄下每一個逆行者的身影,用一張張照片來書寫這些平凡人的偉大。

同樣的在2020年,一場洪水並沒有讓我們感到孤單無助,很多人的到來給我們送來了陽光和希望。因為有他們的指引,我們也知道風雨後的天空必然是彩虹。

所以,我也很願意在新時代,用更多的文字和照片來記錄下他們的身影,歌頌他們的英雄事跡。 也因為是他們,我們不再懼怕任何黑暗。

在2020年,我們更見證了太多的時代奇蹟,嫦娥五號本月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科技的進步;全面脫貧,進入小康社會,讓我們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也對未來充滿更多的信心和憧憬。

作者:雪夜我獨行filmer

聲明: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若未經作者同意,私自轉載到其它平臺擅自使用原創功能的,一經發現,作者將對其投訴並追究其相應責任。

相關焦點

  • 回眸2020武漢年度大事記(一)「封」一座城,護一國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也是讓武漢人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一年。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和親自部署下,全民動員抗疫情、保民生、抓發展,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決定性成果,民生經濟走出「V」型反轉,英雄城市實現疫後重振,浴火重生。武漢廣播電視臺推出回眸2020·武漢年度大事記系列報導,全面回顧波瀾壯闊的2020,重溫這極不平凡的一年裡那些讓人難忘的瞬間。2020年,是進入新世紀二十年代的第一年。
  • 2020大事件,紀念這不平凡的一年
    2020年註定是載入史冊的一年 作為一個95後 作為一個遊戲自媒體人 除了攻略今天我想在這裡記錄2020年的不平凡 去年今日
  • 中國嫦娥「奔月」,崔娃「暴露」了
    12月5日發布的《每日秀》(Daily Show)中,崔娃照例為觀眾分享每周新聞,而在談到近期廣受全球關注的嫦娥五號「奔月」的新聞時,他開始「夾帶私貨」,陰陽怪氣抹黑中國「隱瞞疫情」,稱「這會給外星人帶去新冠病毒」。有中國網友看完視頻評價說:「這『酸味』已經越過了太平洋。」
  • 肺炎日記|1月23日:武漢全面「封城」,全力遏制疫情
    【財新網】(記者 黃蕙昭)一則半夜發布的「封城」通告驚動全國,也拉開新冠肺炎防疫之戰新勢態。1月23日凌晨兩點,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報宣布,今日10時起,武漢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 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力?武漢封城晚了嗎?吳尊友回應
    他回溯了武漢當時的情況:在僅有40多個病例時,做出元旦關閉華南海鮮市場的決定,只用了幾個小時;從發現新冠肺炎疫情到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前後只用了一周;從病原體分離到診斷試劑,用於臨床診斷,只有幾天;從發現疫情到武漢封城,只有三周多,而當時武漢報告的病例僅有500多例。
  • 武漢又見面了是什麼意思?武漢封城多久時間 武漢解封令人激動不已
    你好,武漢!76天後,又要見面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讓這個冬天格外漫長,雖然沉寂多日,但如所有惦念他的人所願,武漢在春天醒來。武漢的甦醒和春天的消息一樣,都是一點點到來的。3月20日,漢口火車站全面消殺,現場視頻火遍全網;3月25日,這座城市重啟公交;3月28日,部分地鐵線路恢復運營;3月30日,武漢地標之一楚河漢街重新開街……人們爭相記錄他每一個甦醒的跡象。鐵軌的摩擦聲、社區樓的童聲、火車站的廣播聲、爽朗的交談聲,在共同經歷了這一切之後,這些熟悉的聲音給人前所未有的踏實感。和76天前的「封城」同樣,武漢的解封也註定要被永遠記錄在這次危機的歷史底稿上。
  • 看「倫敦封城」——憶我在「武漢封城」經歷的災難時刻
    英國政府原本就對本國抗疫工作不堪重負,如今又出現新冠病毒變種,只能採取更嚴格的防疫措施,以防止國內疫情進一步加重了。據此英國首相在當地時間12月19日晚,宣布倫敦等城市將再次封城。此次看「倫敦封城」——憶我在「武漢封城」經歷的災難時刻城,大約有1600萬人處在封鎖區,但是在封城前夕,大約有30萬市民通過鐵路、公路等方式,趕在封城令生效之前「逃離」倫敦,各出城地點全部被擠爆,聖潘克拉斯火車站候車室排隊的人,幾乎排到了站外。
  • 2020武漢封城了多少天?武漢解封時間幾月幾日
    1月23日「封城」,4月8日「重啟」武漢,歡迎「歸隊」。相關新聞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正式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在經歷76天的「戰疫」後,武漢正式重啟。當天百度根據平臺上的數據發布的大數據報告顯示,疫情沒有難倒武漢人,但如何不俗套地感謝醫生卻成為許多武漢人的難題。
  • ...疫情震中或轉移至美國;李蘭娟披露武漢封城細節:1月22日深夜上...
    每經編輯:步靜1丨鍾南山稱疫情震中可能轉移至美國據央視新聞,國內是否會出現疫情的二次暴發?鍾南山院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估計國內疫情不會出現第二波高峰。在中國群防群控的基礎上,新增病例可能就局限在很小的人群中。
  • 封城後的武漢:那些抓緊採購的人,那些還在上班的人
    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武漢決定封城,不少老百姓選擇囤積物資待在家中不出門,市民擔憂情緒加重為了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擴散,按照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自1月23日10時起,武漢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封城後的武漢人過得怎樣,備受外界關注。
  • 2020,平凡人不平凡的一年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但是,「每個人都了不起!」看似平實無華的話,卻道出了許多中國人內心深處的心聲。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西方媒體驚呼2020年是人類社會最糟糕的一年。截止2020年底,全球累計確診病例8000多萬人,死亡180多萬人。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全球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也在不斷上升。
  • 【年終盤點】2020,不止疫情。
    然而,更讓人沒想到的事,這只是2020年不尋常的開始。因為,疫情來了。2020年1月18日傍晚,84歲的鐘南山院士坐高鐵緊急趕往武漢,他在高鐵上的那張照片,後來刷了屏。1月23日,大年二十九,武漢封城:當日22時起,武漢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2天後,中國30個省區市啟動一級響應。
  • 橫看世界縱看過去幾十天,我們是不是該慶幸武漢封城以來的決斷
    以後每一天氣氛都不一樣,到大年初一晚上,也就是25日,北京宣布第二天開始停止進出首都的所有省際客運,那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那一天中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共1975例,死亡56例。而武漢封城前夕的22日,全國確診571例,死亡17例。也就是說,中國是在這樣的數據基礎上做出武漢封城和全國性動員一系列重大決策的。英國到3月16日,累計確診1543例,死亡36例。
  • 重溫極不平凡的庚子「疫」年,有哪些讓你難以忘記?
    全球190個國家,7000萬人感染,超過150萬人死亡,驚人的數字背後是人類與病毒在抗爭賽跑;封城、隔離、社交距離,2020年度熱詞無疑都與疫情息息相關,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給世界全球化與和平發展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當百年大變局遭遇世紀大疫情,各國安全觀、價值觀、合作觀、治理觀都經受洗禮。世界格局重整,國際秩序面臨挑戰,人類的前途與命運休戚與共。團結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
  • 「嫦娥」奔月靠什麼?
    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自2007年起,先後有長徵三號甲火箭(簡稱「長三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簡稱「長三丙火箭」)、長徵三號乙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成功助力「嫦娥」奔月。
  • 2020年之統計中捷產業園區最流行的詞語
    2020年是個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裡我們面對幾重大考,在園區黨委的領導下,全區幹部群眾萬眾一心,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市、新區安排部署工作,開展「嚴細深實快作風」建設,如期圓滿完成了預期目標,向園區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河北暴發疫情!石家莊封城了?這波疫情不簡單
    在2021年到來前的幾天,一個下馬威!河北省宣布進入戰時狀態,4天已有127例新冠狀動脈感染者,暴發。石家莊市藁城區從1月6日起調整區域範圍,進入高風險區。你應該知道,去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石家莊還沒有那麼多病例。1月5日晚上,石家莊可以說一夜無眠。醫療隊、民警、社區工作者,冒著零下十幾度的嚴寒,在凌晨集結,夜以繼日,保衛石家莊。網傳石家莊封城,目前官方暫無封城消息。
  • 【問:為什麼說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所謂決勝,就是舉全黨全國之力,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奮鬥,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從時間來看,從現在到2020年,只有3年多一點的時間。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收好官,是黨的十九大後全黨承擔的首要歷史任務。完成這一任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我們黨的重大歷史責任。現在,時間緊迫,時不我待,非有決勝的精神狀態和實際行動不可。
  • 2021年春節會像2020年春節一樣封城嗎?打工者能返鄉回家過年嗎?
    12月2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武漢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專訪時表示,今年春節不會再出現像去年的情況,中國也不會再有第二個武漢疫情。應該是不會像2020年春節那樣全國性的大規模封城,儘管目前也在面臨很大的考驗。
  • 2021年新年賀詞——不平凡的一年,致敬不平凡的你
    2021年新年賀詞——不平凡的一年,致敬不平凡的你 2021-01-01 0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