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
美容整形流行
但術後失敗的例子屢見不鮮
濟南的夏女士
就遭遇了一場撲朔迷離的整形風波
花費4萬餘元整形
一次「不成」二次修復
今年6月份,夏女士在一位朋友的推薦下,知道了一家名叫「木子美容整形」的整形機構。她加上客服微信,經過幾天的諮詢,最終選擇了自體肋骨隆鼻和自體脂肪填充兩個項目,收費共計4萬餘元。
6月8日前,夏女士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前往三甲醫院進行術前檢查,包括血常規、凝血等各項指標檢查,8日當天進行了隆鼻和全臉脂肪填充兩項手術。
夏女士告訴新時報記者,手術大約做了四五個小時,術中自己睡得迷迷糊糊,對手術過程絲毫未知。
術後,效果並沒有達到夏女士的預期,「我給她們看的鼻子樣圖和做出來的完全不一樣。」夏女士向新時報記者展示了7月份鼻子恢復後的照片,接近鼻根的地方有窪陷,鼻體呈現側歪狀態。
對於這次不滿意的整形手術,夏女士找到接待人員王某再次進行溝通。
雙方經過溝通後,王某告知可以免費為夏女士提供一次「修復」機會,重新進行一次隆鼻手術和全臉脂肪填充手術。
12月11日下午,新時報記者隨著夏女士和其愛人王先生來到事發整形機構。
該負責人表示第一次的鼻梁歪斜和鼻根塌陷並不是「整容失敗」,「任何整形手術都有風險,如果認定這個手術失敗,必須有醫療事故鑑定書,沒有鑑定書就不存在失敗的情況。因為各種原因手術可能會出現不理想,那麼可以進行二次修復,根據情況再進行調整。」負責人稱,「手術失敗」與「術後修復」是兩個概念,夏女士沒有醫療事故鑑定書不能稱之為「整形失敗」。
「全麻」還是「局麻」?
整容機構前後說法不一
令夏女士感到疑惑的還有整容機構提供的麻藥單。12月6日,修復手術過去17天後,夏女士因月經推遲,到解放軍960醫院檢查,發現自己已經懷孕。
王先生提供的病例顯示,夏女士的檢查結果為:月經推遲約33天,已懷孕。醫生在病歷中還備註了夏女士進行全麻整容手術的經歷。「醫生告訴我們全麻手術有可能會影響到胎兒,最好是能要到麻醉單,醫生需要核實藥物成分。」王先生說。
7日,王先生從整形機構拿到了兩份手術護理清單和一份麻藥單,上面顯示夏女士兩次手術的麻醉方式均為「浸潤麻醉」(即局部麻醉)。
但根據夏女士提供的聊天記錄中顯示,在第二次修復手術前後,夏女士曾詢問過整形機構接待人員手術麻醉的方式,對方稱是「全麻」手術,並告知了用藥成分為丙泊酚、瑞芬太尼。
而王先生索要到的麻醉藥單上,上述兩種成分卻消失了,麻醉方式也變成了「浸潤麻醉」(即局部麻醉)。
通過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新時報記者查詢到該整容機構的相關信息,其中包括其審批機關和機構的定級級別,在級別一欄中顯示為「未定級」。
對於整容機構出具的清單,王先生和夏女士均質疑整容機構沒有手術資質,懷疑整形機構為了強行「有資質」,辯稱「全麻」為「局麻」。
對此,木子美容整形機構負責人稱整形機構擁有局部麻醉手術資質,並堅稱兩次手術均為「局部麻醉」。
12月11日,夏女士來到歷下區衛生健康局進行投訴。
專業醫師稱「局麻」可能性不大
律師建議走法律程序
濟南市一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麻醉科醫生表示,「像肋骨隆鼻這種手術一般是全身麻醉,與其他部位不同,鼻腔的疼痛敏感度較高,一般進行鼻腔有關的手術要使用全身麻醉,除非手術者具有非常高的疼痛耐受性。」
判斷「局麻」「全麻」還是要查詢當時的麻醉單。他還提到麻醉成分如果有丙泊酚這種成分,則能說明為全身麻醉。
針對木子美容整形是否有涉嫌超範圍經營的情況,新時報記者詢問歷下區衛生健康局監督科,工作人員稱此事需要雙方取證後,進一步調查核實才能確認,「如果對方涉嫌超範圍經營,會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調查結果將在30個工作日內給予當事人回復。」
北京市煒衡(濟南)律師事務所許志超律師則表示,針對這種醫療糾紛,建議雙方走法律流程,上訴至人民法院。
(新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