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十二時辰對照表

2021-01-19 漢學書院


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昳。(13時至15時)。

【申時】晡時,又名日鋪、夕食等:(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21時至23時)。

二十四時辰制

宋朝以後把十二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即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3時又72分鐘,即4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晚上11時又96分鐘,即0時36分。

十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朝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十二時辰與12臟器對應表

十二時辰養生法,又名黃帝內經時辰養生,十二時辰養生對照表圖,十二時辰對應五臟六腑圖。人體的五臟六腑與十二條經絡對於氣血的運行起著重要作用,而每條經絡又都有其興衰的時辰。從古到今已被證明:在每條經最旺的時辰,運用針灸或口服相應的藥物和食品,療效可以高出其他時辰若干倍。

子時 (23點至1點),膽經最旺。 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新、氣色紅潤。反之,日久子時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膽囊炎、結石一類病症,其中一部分人還會因此「膽怯」。這個時辰養肝血(陰)最好。

丑時 (1點至3點),肝經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的支持,廢舊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這種代謝通常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如果丑時不入睡,肝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黃帝內經講:「臥則血歸於肝」。所以丑時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時 (3點至5點),肺經最旺。 「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神充沛。寅時,有肺病的人反映尤為強烈,劇咳或哮喘或發燒。

卯時 (5點至7點),大腸經最旺。 「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與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時需要辨證調理。

辰時 (7點至9點),胃經最旺。 所以,人在 7點吃早飯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嘴唇乾,重則唇裂或生瘡,可以在7點清胃火。胃寒者7點養胃健脾。

已時 (9點至11點),脾經最旺。 「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洩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所以嘴唇是紅潤的。否則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虛者 9點健脾;溼盛者9點利溼。

午時 (11點至13點),心經最旺。 「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過緩者 11點補心陽;心率過速者滋心陰。

未時 (13點至15點),小腸經最旺。 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人大腸,精華輸送進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飯後兩肋脹痛者在此時降肝火、疏肝理氣;

申時 (15點至17點),膀胱經最旺。 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遺尿。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的人尤為突出,在這個時間滋腎陰可調此證。

酉時 (17點至19點),腎經最旺。 「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經過申時的人體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時辰。腎陽虛者酉時補腎陽最為有效。

戌時 (19點至21點),心包經最旺。 「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戌時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心發冷者戌時補腎陽;心悶熱者戌時滋心陰。

亥時 (21點至23點),三焦經最旺。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可惜現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時百脈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種進行調理。

這樣,12時辰養生就全部介紹完了。它的規律就是要按照經絡和臟腑,還有陰陽氣化來進行養生。嘻嘻網十二時辰小編總結了一首歌訣幫你來養生:

寅時天亮便起身,喝杯開水樓下行;

定時如廁輕如許,卯時晨練最宜人;

辰時看書戲幼孫,巳時入廚當灶君;

午時進餐酒少飲,未時午休要抓緊;

申時讀報寫詩文,酉時戶外看流雲;

戌時央視新聞到,閉目聆聽好養神;

亥時過半快洗漱,子時夢中入畫屏;

丑時小解一時醒,輕摩「三丹」氣血盈;

脈絡通暢心如水,一覺睡到金雞鳴。

一天中的12個時辰與人體的12條靜脈息息相關,人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人應該按照臟腑的興衰來安排一天的作息時間。

相關焦點

  • 古今時辰對照表
    一、時辰對照表:古代十二時辰,時辰,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與時間對照表,12時辰,時辰表 ­
  • 時辰對照表 古代有哪12個時辰
    我們現代人的時間計時跟古代人是不一樣的,我們一般都用「時分秒」這三個單位,而古代通常是採用時辰。古代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段,也就是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等於我們現代的兩個小時,下面就來看看古今時辰對照表,幫你看懂古代人的時間表。
  • 時辰 - 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查詢
    教你如何看日晷圖導讀(目錄)十二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的讀音十二時辰詳解二十四小時和十二時辰對照表「更」和「鼓」的區分十二時辰養生法(黃帝內經時辰養生)比時辰更小的古代時間單位時辰歷史唐詩宋詞裡的十二時辰十二時辰對應的生肖
  • 古代十二時辰與時間對照表
    古代十二時辰與時間對照表 2009-08-26 23:03:14 來源:網絡資源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 24時辰對照表 24時辰對照表是什麼
    一天分為24個小時,在古時候,古人是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的,每個時辰都對應著每種生肖出沒的時間。那麼你知道古人時辰對照表對應的現在的時間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 十二生肖時辰對照表 十二生肖時辰對照表是什麼
    而在古代,我們的計時是按照十二地支來劃分,古人把一個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而每一個時段對應著一個生肖。那你知道十二生肖時辰對照表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子時-鼠(23時至01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鼠在這時間最活躍。
  • 時辰算命:十二時辰算命對照表
    十二時辰(更)對照表時辰,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
  • 每天十二時辰的對照表,快來看看古人是怎麼說時間的吧
    十二時辰對照表 關於十二時辰 十二時辰是中國古代計時單位,古人把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2小時,十二個時辰以地支為名稱,相傳是根據12生肖中的動物的日常作息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 屬相婚配十二生肖年齡表 十二生肖時辰對照表
    屬相一共是有十二個的
  • 經絡與時辰對照表 十二時辰對應經絡
    十二時辰和十二經絡,可以對應起來,每條經絡有各種黃金運行時間,下面我們來看看經絡與時辰對照表。
  • 《天涯明月刀手遊》地支時辰對照表
    還不知道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天涯明月刀手遊》地支時辰對照表的相關內容吧。還不知道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天涯明月刀手遊》地支時辰對照表的相關內容吧。 《天涯明月刀手遊》地支時辰對照表
  • 時辰,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與時間對照表,12時辰,五行
    :金行:申時`酉時``最旺`木行:演時`卯時``最旺``水行:子時``亥時``最旺`火行:巳時`午時``最旺``土行:丑時`辰時`未時`戌時`最旺```【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 經絡與十二時辰對照表 了解養生之道
    十二時辰和十二經絡,可以對應起來,每條經絡有各種黃金運行時間,下面我們來看看經絡與時辰對照表。時間可以分為十二時辰,人體有十二經絡,每條經絡有各自運行的黃金時間,其實,每一個時辰都有對應的運行經絡,十二時辰和十二經絡對應起來,能起到很好的養生功效。
  • 屬相婚配十二生肖年齡表 十二生肖時辰對照表
    屬相一共是有十二個的,不同時辰出生的人,那配對的人可是不一樣的,和適合自己生肖的人配對,那婚姻生活將會過得順風順水,十二生肖時辰對照表了解一下!一、屬相婚配十二生肖年齡表:1、鼠宜:猴、牛、龍。忌:羊、馬、兔、雞。2、牛宜:蛇、雞、鼠、牛。忌:馬、羊、龍、狗。
  • 古代時辰是如何劃分的?古今時間對照!
    經常在古裝片中聽到「時辰」、「子時」等詞。「時辰」想必不陌生,不過各種名目繁雜的時辰讓人產生好奇。古代的有多少個時辰呢?每個時辰都叫什麼?古代的「時辰」和今天的「24小時」對照一下,體會古人的時間表與時間觀。下面就來看一下吧!
  • 2021年天幹地支對照表 幹支日曆表
    其實在古代採用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組成的紀年方式,但是對於當時大字不識的平頭老百姓而言都是一頭霧水,後來為了方便普及和記憶,才採用了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相對應的方法,下面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2021年全年的天幹地支對照表吧!
  • 五行時辰對照表 不同時辰出生的人命運
    五行時辰對照表。
  • 長安十二時辰各個人物歷史原型結局對照表 歷史上做什麼介紹
    【長安十二時辰各個人物歷史原型結局對照表 歷史上做什麼介紹】《長安十二時辰》雖然這是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是裡面的人物不少都有其歷史原型,那麼這些劇中對應的歷史人物原型他們在歷史上的結局又是如何?  1、李必(靖安司丞)——歷史原型【李泌】  由易烊千璽所扮演的靖安司丞李必歷史原型是唐朝的李泌。
  • 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查詢
    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
  • 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什麼是天幹地支對於初學八字命理的人而言,測八字的五行,只能查看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