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可以過生日?細數過生日的6個講究!

2021-01-08 風水大觀園
風水大觀園/文

過生日,實質上是紀念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日子。一般在民間比較重視小孩和老人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會。

但是,過生日的講究是很多的,以下6種情況是不適合過生日的。

1、鬼節不過生日。

鬼節,主要是兩個,一是指農曆七月半前後,二是指清明節前後,這兩個時間段,不宜大張旗鼓地過生日。尤其是農曆七月十五,傳說中是鬼王的生日,你要是在這個日子大張旗鼓地過生日,那麼鬼王知道後,就可能會邀請你一起過生日。

如果你的生日剛好在鬼節期間,怎麼破?難道不過生日了?其實很簡單,靈活變通一下就是了。一般我們是過農曆生日,如果農曆生日撞到了鬼節,那麼你過公曆生日就是了,農曆生日不要過了。

2、傳統祭祀日不過生日

生日若與傳統祭祀日撞在一起,那麼也應該避開,不要過了。主要祭祀日如下:①與先人相關的日子;②除夕祭祀;③大年初一初二開年祭祀;③清明祭祀;④端午節祭祀;⑤中元節祭祀;⑥重陽節祭祀;⑦寒衣節祭祀;⑧冬至祭祀;⑨臘八節祭祀;⑩各地其它祭祀活動。

3、60-79歲不過生日

這個年齡段的老人,剛剛走過一個六十花甲子,可以在家悄悄過生日,但不要大張旗鼓地過生日,搞得街坊鄰居眾人皆知,因為民間有種說法,一個大壽能消耗10年的壽命。到了80歲,就可以大張旗鼓過生日了。

4、男不過三,女不過四

就是說,男人不要過30歲的生日,女人不要過40歲的生日。但是可以提前一年過,也即在29歲和39歲過。

5、犯太歲的年份不要過生日

犯太歲的人,過生日不能大肆慶祝,和家人簡簡單單吃個飯即可。

有人說,犯太歲不是正好需要衝喜嗎?我在《你還真敢在本命年結婚就為了衝喜?》一文中,提到過,正確的衝喜姿勢是借別人的喜慶來衝刷自己身上的負能量。

6、不能補過生日

過生日,提前過是可以的,但是一定不可以生日過了以後,再去補過生日。

相關焦點

  • 過生日為何有這樣的講究?
    過生日為何有這樣的講究?在過去的時候,由於當時的科技水平不發達,一些現代科學能解釋的事,在過去就成了未解之謎,只有依靠鬼神力量才能解釋得通。所以過去的人往往十分迷信,他們認為舉頭三尺有神明,在事事都要小心,稍加不慎就會觸怒鬼神,給自己招來禍患。所以過去的講究非常多,有許多講究,到今天還在使用。這些講究有道理嗎?不一定。
  • 過生日到底是過陽曆還是過陰曆?很多人不懂,裡面大有講究!
    過生日到底是過陽曆還是過陰曆?很多人不懂,裡面大有講究! 由於我國的日曆很特殊,分為陽曆和陰曆。陰曆也是中國古代使用的一種曆法。許多細節和禁忌與陰曆有關。陽曆也成為公曆,這是民國以後引入的一種通用日曆。
  • 過生日原來這麼有講究,遇到這些數字是不能過的
    現如今,很多人都很重視生日,也喜歡過生日,可其實生日是不能亂過,這裡有很多講究,今天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關於「過生日」的一些問題:1、在成人之前孩子不要過生日的。在古代,男孩16歲和女孩14歲時會辦成人禮,而在此之前是不能過生日的。
  • 一般是什麼時間過生日啊?中午還是晚上過比較好?有講究
    生日就是一個人出生的日子,實質是一個紀念日,紀念著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日子。一般在中國比較重視老人和兒童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會,在中國的傳統中,生日吃壽麵和雞蛋。西風漸進,青年人用蛋糕和蠟燭慶祝。
  • 孩子過生日,該過「陽曆」還是「陰曆」?如何選擇很有講究
    過生日,顧名思義就是慶祝一個人出生來到這個世界的日子。通常情況下,這天一家人會聚在一起,做上幾個好菜,再訂一個生日蛋糕,一家人一起過一個非常溫馨的生日。但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對於生日這一天也越來越重視,尤其小孩子過生日的時候父母還會大操大辦。
  • 孩子到底該過陰曆生日還是陽曆生日?別不講究,可能有一定道理!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過生日,過生日就說明又長大了一歲也比較成熟了,對於孩子來說特別喜歡過生日,往往孩子會特別盼望生日的到來,而且家長對孩子的生日也會特別的關心和重視,甚至有一些家長給孩子過生日的時候會特別糾結,到底是過陽曆生日還是過陰曆生日呢?孩子到底該過陰曆生日還是陽曆生日?
  • 過生日到底是過陽曆還是過陰曆?竟然有大講究!很多人都錯了
    大家過生日都是過的陽曆生日,只有個別人是過陰曆生日。一直過生日是要按照陰曆生日過的,畢竟從小就養成這個習慣了。還有人說,陰曆生日根本就不準,必須得按照陽曆的生日來。
  • 過生日陽曆好還是陰曆好?原來大有講究,許多人很不清楚
    生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為了慶祝自己的出生,許多人在生日那天都會舉行隆重的生日宴會。有人以此感謝他們母親。但是與西方不同,中國每個人都有兩個生日,一個是陰曆生日,另一個是陰曆生日。很多人會對農曆和農曆之間的區別感到困惑。過生日陽曆好還是陰曆好?原來大有講究,許多人很不清楚。
  • 古人以幹支法計算生日 為過生日要等不止四年
    比如,2012年是閏年,他們可以慶祝生日。下一次過生日要到2016年。實際上,如果把慶生視為人生一大樂事,古人的「悲催」顯然要比現代人多,為過一個生日,他們可能要等不止四年。出現這種情況,和古代計算生日的方法有關。那麼,古人是怎麼計算生日的呢?
  • 過生日,古人都是如何過的?
    首先先祝自己生日快樂哈,雖然這篇文章發出去就已經到23號了。買蛋糕,點蠟燭,許願,吹蠟燭,吃蛋糕,再唱個生日快樂歌,咱們現在過生日基本就是這麼一個流程吧。天真也不例外,除了小時候,每每過生日都是這麼一個流程,總感覺千篇一律。於是突發奇想,想知道古人都是怎麼過生日的,於是便查了下,下邊給大家分享下查到的資料。
  • 寶寶出生該過哪個生日?陰曆陽曆講究不同
    那麼該給寶寶過陰曆生日還是陽曆生日?不同的家庭也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小編生在比較傳統的家庭裡,尤其是爸爸,非常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所以全家都是過農曆生日。小學時,小編的朋友都是過陽曆生日,每當朋友們七嘴八舌說起生日的話題,問小編生日是什麼時候,小編都不知該怎麼回答,因為農曆生日每年的日期都會不一樣。小編還因此和爸爸理論過,小編爸爸卻很嚴肅的告訴小編:「我們是中國人,當然要過農曆生日!」
  • 坍塌飯店老人80大壽:生日不能隨便過,知道這些禁忌過生日才安心
    近日,山西臨汾聚仙飯店發生坍塌事故,事故最終造成29人死亡及多人受傷。救援工作結束後,當地政府向村裡撥款數十萬元,每位遇難者家屬將獲得三萬元的殯葬費。事故發生後,網上很多網友認為:作為老年人,不應該過整數大壽,過生日是一門很有講究的學問,不能亂過。今天就來聊一聊,關於過生日的一些民間習俗。
  • 給孩子過生日,是過陰曆還是陽曆?可以兼顧這些因素,大家都高興
    文|西紅柿媽媽小孩子最高興的事莫過於吃蛋糕,鬆軟的底肧,綿密的奶油,讓人難以忘懷。吃蛋糕的次數屈指可數,只有生日時,人們才會吃蛋糕。有些嘴饞的孩子常常說生日有兩次,有些父母覺得好笑。不過,孩子過生日是選擇陰曆還是陽曆,不同人有不同的選擇。
  • 孩子過生日,你家是按陽曆還是陰曆?如何選擇很有講究
    文|秘籍君 不知道你給孩子過生日,按的是陰曆還是陽曆? 我發現,如今父母給孩子過生日,很多時候都比較困惑,不知道到底按哪個日期來給孩子過生日。也有的是過陰曆陽曆雙重生日,還有的則想起來哪個就按哪個過。
  • 俗語「三十不可做,四十不可錯」,關於過生日的講究,有道理嗎?
    此外在筆者這裡還有一種說法,特別是在不少老一輩人的傳統觀念中,他們認為人從出生到死亡是經歷「神-人-神」這一過程的,一個人在12歲之前是神,不是人,所以在不少地區12周歲又叫做「完十三」,是「神」到「人」的過渡,在這一年過生日的時候,大傢伙都會為自家的孩子好好地過上一次生日,而當人從12歲到80歲的階段才被認定為「人」,這幾十年的階段不宜大過生日,一般都講究在自家偷偷的過生日,不然就是在提醒閻王爺自己的壽數
  • 孩子生日應該按陽曆過,還是陰曆過?3個主要因素,別不當回事
    過去,對於生日,人們似乎只注重以十單位為單位的整歲,在這些生日上會舉行一個隆重的聚會,尤其是小孩子的周歲與老人的百歲生日。而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強調生活的儀式感。即便是每年的小生日,也會慶祝一番,做個蛋糕,買個禮物等。
  • 熱文TOP10:財神爺生日是哪天 財神爺生日怎麼過
    >[摘要] 07月16日網友關注資訊榜出爐,「【財神爺生日是哪天 財神爺生日怎麼過】」成當日網友最關注內容,快來看看還有哪些內容入榜吧! 財神爺生日是哪天 財神爺生日怎麼過財神爺生日是哪天?怎麼迎接財神爺?相信這是很多生意人甚至普通百姓都關心的話題。財神爺可是所有爺中的老大,得罪了他可沒得好日子過。
  • 有一種生日叫程瀟過生日,數清一共多少個蛋糕,這人緣是有多好!
    有一種生日叫程瀟過生日,數清一共多少個蛋糕,這人緣是有多好!說到程瀟,大家也都是不陌生的了,她本身是在韓國出道的一位女團成員,當時在國外發展的時候,人氣就特別的高層,因為程瀟人長得特別漂亮,讓網友們看乍一看都覺得像很像是芭比娃娃一樣的。
  • 明天明星過生日,我細數了3位,看看你認識幾個?
    蔡徐坤  1998年8月2日生於浙江,身高182cm,歌手、演員、詞曲編舞創作人,正能量全能藝人,最新2018年1月,參加愛奇藝打造的中國首檔偶像男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偶像練習生》,並於同年4月6日獲得最高票數
  • 我這麼多年,居然過了個「假」生日?
    生日是許多人一生中非常重視和充滿儀式感的日子,文明的推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期,但生日卻從未失去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屬相、星座、命理、八字等依託出生日期而創造的「學說」,雖不科學,但在世界範圍內,擁有著廣泛的熱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