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式帶娃」正在流行,早接晚送不同住,老人和子女都認可

2021-01-08 騰訊網

執筆:肖肖

編輯:木子

定稿:蘇子後

有年幼孩子的家庭,帶孩子就成了一個難題。許多家長有自己的事業要忙,根本沒有時間照顧他們,於是這個重任就交給了家裡的老人,可是幾代人住在一起難免有矛盾。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因為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的不同,婆婆和媳婦之間的相處總是小心翼翼或充滿矛盾的,不僅年輕人們不喜歡面對這樣的尷尬,如今的長輩也覺得和孩子住在一起不好。

於是,為了既為了幫子女照顧一下孩子,又為了自己更加清閒、自由,老人們開始了一種「上班式帶娃」的模式。

何為「上班式帶娃」?

在子女們朝九晚五上班的時候,老人們也朝九晚五的帶娃。

在子女無法照看孩子的這段時間,他們過來給小孩做做飯、陪他們一起玩,注意他們的安全,到孩子父母回家的時候就離開。

如果是和親家一起帶孩子,就更輕鬆了,可以孩子的爺爺奶奶過來帶上午的時間,姥姥姥爺過來帶下午的時間。

雖然這種方式看起來太折騰人,但卻受到了年輕人和老人的好評。

許多老人表示,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玩,自己也能活動活動,對身體也好。之後也不住在孩子家,不會與他們鬧太大的矛盾,家庭關係也更好。

年輕人也表示,和父母分工之後,不用擔心上班時間孩子在家的安全,下班之後也可以教育孩子。不同年代的人分開住了,在教育孩子時出現的衝突也少很多。

總的來說,「上班式帶娃」給長輩和子女帶來的好處還是很多的。

對長輩

壓力小

以往長輩幫忙找小孩的時候,一般需要住在一起,由於時時刻刻都要看著孩子,他們就需要一直保持工作的狀態,有時候不僅要照看孩子,還要做家務,很是辛苦,壓力也大。

如今老人每天只用負幾個小時的責任,馬上就輕鬆很多。

家庭關係平衡

如果男方女方的父母都能參入到帶娃中來,而且不同的時間出現,幾個家庭之間的矛盾也會比較少。

同時,他們都有和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可以都與小孩建立起更親密的關係,不用爭個高下,家庭關係也能更加的平衡。

對子女

解決了照顧孩子的難題

首先,父母的幫忙,就是給他們解決了,上班時間沒人照顧孩子的巨大難題。

而且父母的壓力小一點,子女的心理壓力和愧疚感也能輕一點。

不用面對更複雜的家庭關係

如果婆媳之間相處不好,不僅婆婆和媳婦每天覺得不舒服、不開心,夾在中間的丈夫也很難辦,如果處理不好,這段婚姻關係可能就破滅。

家庭成員少一點,家庭關係不那麼複雜,子女也可能更輕鬆一點。

承擔起更多照顧孩子的責任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現在很多有老人參與的家庭,都為自己孩子承擔了大部分的養育責任,可是隔代親的問題比較普遍,如果父母不加阻止,孩子可能會被溺愛。

而研究表明,很多被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其實是非常渴望與父母建立親密關係的,這些孩子的性格也可能出現缺陷,比如自卑、缺愛。

不過「上班式帶娃」面臨著育兒分工的難題,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家人需要如何分工呢?

責任分工

孩子的父母是需要在養育方面負主要責任的,而長輩負次要責任。

因為,兩代人養孩子的觀念難免有所差異,因此在孩子的教育等大事上,父母可以制定標準,讓一家人一起遵守。

長輩則可以負責小孩的衣食住行等次要的方面,如果家長不放心,也可以製作飲食計劃讓他們執行。

就連孩子父母之間的責任也要做好區分,在養孩子方面,明晰好責任,每個人都能更輕鬆一點。

時間分工

在照顧孩子的時間上,父母也需要提前安排好,比如爺爺奶奶過來照看多久,外公外婆過來照看多久,周末的時間又要怎樣安排。

有了明確的責任,相信很多家庭能在關係和諧的同時,給孩子充足的照顧。

相關焦點

  • 「上班式帶娃」成新潮流,孩子有人照顧,老人和子女也互不打擾
    針對這個問題現在流行一種新的帶娃方式「上班式帶娃」不僅孩子有人照看了,老人和子女也互不打擾。老人想看孩子,既能增進隔輩關係。孩子父母工作又能緩解家庭壓力,這種帶娃方式真的是一舉兩得。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老人和兒女互不打擾,孩子也有人照看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部分的農村老人都搬進了城鎮生活,這在空間距離上給新興式帶娃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那就是「上班式帶娃」。「上班式帶娃」並不是表面上理解的夫妻一邊上班一邊看孩子,它的含義是白天孩子的父母外出工作,老人到兒女家中照看孩子,到了晚上,兒女都下班了,孩子就由兒女照看,老人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中,這裡的「上班」針對的是老人。
  • 上班式帶娃成「新風尚」,老人開心子女省心,婆媳矛盾都沒了
    幫帶娃這件事處理不好的話,很可能會引起婆媳矛盾。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都比較繁忙,很多年輕父母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 但是並不是每位老人都願意幫子女帶娃,有很多老人覺得現在的子女沒有責任心比較自私,即使自己幫子女帶娃,也不會落到子女的好處。
  • 「假帶娃」成流行,最遭罪的是寶媽,丈夫該多看看
    時下有不少年輕的家庭需要依靠老人來幫忙帶娃,老人們犧牲自己晚年悠閒的時光來幫助子女們減輕養育負擔,顯然有了老人的幫助,年輕的夫妻們也可以輕鬆不少。不過,在部分家庭中也存在老人「假帶娃」的情況,老人們人前一套背後一套,最後帶娃的辛苦卻全落到了寶媽一個人身上。
  • 老人來幫帶娃,卻被子女趕出家門,無奈住「垃圾房」?
    (原標題:老人來幫帶娃,卻被子女趕出家門,無奈住「垃圾房」?) ▲這間小屋是清潔工的垃圾房 連門都沒有,睡覺只能用木板隔檔 天底下真的會有這樣的子女嗎?
  • 「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拒絕給子女帶娃: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越來越多已經退休的老人,甚至還在返聘工作的老人,肩膀上突然多了一份給子女帶孩子的責任:要麼來幫我帶孩子,要麼定期給錢補貼,我去用這筆錢找個靠譜的育兒嫂,當然,既能出錢又能出力那肯定是最好的。自從有了孫子孫女,老人再像從前一樣,拿著全部的退休金舒舒服服自己過日子,是不太可能的了。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生娃」:種種帶娃難題是重要原因
    這一數據發布後,引發了媒體對於「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的關注和討論。  與上一代人相比,擺在這一代年輕人面前的種種帶娃難題,也許是他們不願多生的重要原因。  不想讓老人家插手,把孩子都養成「瘦猴」了  丘軼一邊喝著小酒,一邊憧憬著還有4個月就要出生的「二寶」,美滋滋地說:「我以後踢球就有兒子陪著了。」
  • 沒有老人會享受孤獨 獨居只是各有各的苦衷
    喪偶老人最需要的是子女的親情陪伴,但子女往往正處於事業、家庭最忙碌的時候。尤其是明阿姨這個年紀的老人,子女普遍認為,父母還年輕,再過五六年來照顧也不遲。帶娃式孤獨:她去帶孫子 我成留守老人帶娃式孤獨是受訪老人中最常見的一種狀態,一方去外地帶孫輩,一方留守老家照看房子。
  • 一些老人帶孩子,不僅勞心勞力還要貼錢,索要「帶孫費」要的是什麼?
    一位老人與兒子兒媳對簿公堂,原因在於老人索要「帶孫費」, 兒子兒媳支付要求16年來的撫養費28.8萬元。法院在綜合考慮老人照顧孫女的時間、精力和開銷等因素後,最終酌定孩子父母應支付老人10萬元的「帶孫費」。與此案類似,一些年輕人因為工作繁忙等原因,生了孩子後都丟給父母,由老人帶孩子。
  • 爺爺「復古式」帶娃獲網友大讚:孩子長大性格一定是活潑開朗型!
    我是浩源媽媽到底要不要老人幫忙帶娃?這似乎成了一個「千古難題」。一來,生活節奏加快、衣、食、住、行,孩子教育、養老等等問題,實在是開銷太大,年輕人必須出去工作才能夠維持正常生活開支。二來,近兩年疫情原因,各行各業經濟也不太景氣,說實話,掙錢真是難呀!各種房貸、車貸等著還,所以,如果沒有一定經濟實力,很少有年輕人有勇氣專職在家帶孩子。
  • 爺爺帶娃太難了!緊張到血壓升高,就怕孫女磕著碰著不好交差
    但是孩子一放假,沒人照顧可咋整,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就成了救星。可是寶爸寶媽可能不知道,老人壓力有多大。只因讓孫女睡個懶覺,老人就被訓斥了前幾天刷到一條新聞,一位老人暑假替兒子兒媳婦帶娃,主要負責接送孫女上下補習班,沒想到卻引發了家庭「戰爭」,老人甚至變得易怒、失眠、胃口差,高血壓都犯了。
  • 人到晚年,家有長壽老人,子女要放下3樣東西,才能保住幸福
    ,可以給兒孫一些有益的忠告和提點,比如,在《知否》裡,盛老太太就是盛家的定海神針,如果沒有盛老太太,盛紘和王若弗早不知道做了多少錯事把盛家滿門推向深淵。 過來人告訴我:「人到晚年,家有長壽老人,子女要放下3樣東西,才能保住幸福。」
  • 「憑啥帶娃是我媽,如今讓你媽來享福」「因為我媽是主你媽是客」
    以前不都說「養兒防老」嗎?其實「養兒防老」早已成了過去式,現在大有「養女防老」的趨勢。正像有人所說的那樣:生個兒子爹媽愁,生個女兒住高樓。生兒子就高興一天,就是結婚那天,剩下的全是苦日子。生女兒就傷心一天,也是結婚那天,剩下的全是好日子。2.帶娃受累是婆婆媽,享福是娘家媽最近粉絲小田發來私信,宣洩心中對妻子的不滿。
  • 寶爸不願帶娃咋辦?寶媽自我安慰式妥協:就當他是一臺「提款機」
    在「喪偶式育兒」盛行的現在,很多孩子可能很難體會到父愛如水,感受更多的是「父愛如神,神龍見首不見尾」,而辛苦的寶媽則獨自撫養孩子長大。寶爸不願帶娃?寶媽自我安慰式妥協:就當他是一臺「提款機」前段時間,有位寶媽在網上講述了自己在帶娃時的所見所聞。一天,她帶著孩子到公園去玩,此時正是孩子假期時間,所以人流量也比較大。
  • 「不幫我帶娃,還讓我給你養老」,話雖無情,卻獲得鄰居的同情
    分析:其實很多婆媳關係在面臨生不生二胎的問題上就會變得十分敏感,有些老人會希望趁著自己身體還硬朗,想著幫助自己的子女多多的帶娃或者多出一些力。但是有些老人會想著自己退休就應該在家頤享天年,「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不必去操那份心。
  • 都是帶娃,為什麼有的寶媽帶娃時尚辣媽,而有的寶媽邋裡邋遢?
    文丨木棉媽媽生娃前誰還不是個精緻的豬豬女孩兒,可什麼生娃後寶媽們的表現就兩極分化了呢?中午跟同事聊天,說起來當媽媽以後的轉變,我跟同事都有一段時間的全職帶娃經歷,一直把孩子帶到兩歲才開始出來工作上班。同事說:我前段時間找工作,我連庫管類的工作都投了,我可是正經大學畢業人力資源專業啊!
  • 66歲老人的感悟:在子女家各住20天,終於明白誰才是我晚年的依靠
    當然啦,如果年邁的老人兒女雙全那就更好啦,那樣就可以在不同的子女家輪流居住享受到不同的生活樂趣,這樣的晚年生活簡直不要太幸福。那麼,老了以後在兒女家輪流居住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老人又是怎麼說的呢?葛女士,65歲:我今年65歲了,老伴早年去世的早,是我一手將一雙子女養育成人,如今他們也是有了各自的生活。
  • 老人不幫帶娃的家庭,最後怎樣了?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很扎心
    文 | 田喵喵,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有人說,這世上所有不願委屈孩子的父母,都在委屈自己。鄰居張嬸便是這樣,原本退休後在小城和老伴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兒子一個電話,就捲起行李穿越千山萬水,從青島來到南方兒子所在的這座城市。住了不到半年,張嬸和兒子大吵一架,坐在沙發上委屈得淚眼模糊。
  • 「寶寶才2歲半,你就急著送幼兒園?」寶媽回答讓奶奶無地自容
    文/文兒說起帶娃,現在普遍都是年輕人上班,老人幫忙帶娃。這是普遍現象,寶媽就算再捨不得自己的孩子,但若是有老人幫忙帶娃,她們還是感覺到很大的安慰。畢竟,現在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帶娃,犧牲工作全職在家帶娃的人,大多數都是寶媽。
  • 「雷神式帶娃」走紅,孩子能順利長大憑運氣,網友:男人都一樣
    為什麼男人帶娃不靠譜? 1、父親缺失家庭教育 我國一直都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說法,即便時代在不斷地變遷,這種觀念在有的家庭中依然根深蒂固。所以在有的父親看來,他們只要履行賺錢養家的義務就好,自然也不會太多的插手孩子的成長,自然而然不懂得如何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