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認識中國夢的四個維度

2021-01-19 人民網

中國夢是一個內涵豐富、主題鮮明的重要戰略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先後對中國夢做過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論述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的決心和信心,而且也從理論上深刻揭示和概括了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對幫助人們全面系統地理解和把握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夢所作的重要論述,我們可以從四個維度去辯證認識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一、從具體內涵維度看:中國夢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辯證統一

中國夢體現了當代中國人民對未來將要實現的理想目標和境界的不懈追求。從當今中國來說,實現中國夢一是追求國家富強,二是追求民族振興,三是追求人民幸福。中國人民對這三個層面「追求」的有機統一,構成了中國夢的基本內涵。

所謂國家富強,顧名思義就是國家的財富充裕、力量強大。一般說來,國家富強一方面體現為國家的經濟實力強、科技實力強、國防實力強等物質文明方面的「富強」,另一方面又體現為國民素質高、民族凝聚力強、文化創新力強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富強」。國家富強是中國夢所寓含的第一個崇高追求。民族振興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內涵要求。在革命戰爭年代,民族振興主要體現為通過全民族的不懈抗爭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在和平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民族振興主要體現為中華民族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快速發展和進步過程。我們今天強調實現民族振興,主要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儘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目標和遠大追求。人民幸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一種崇高價值追求。我們黨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實現中國夢的一個重要價值追求,這本身就體現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核心理念。

中國夢所體現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三大追求不是彼此分割而是有機統一的。正像習近平同志所說的那樣,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沒有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就不可能有人民幸福,同樣,沒有人民的富裕幸福,也根本談不上國家富強,更談不上民族的振興。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是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反過來說也是同樣道理。習近平同志把國家、民族、個人三者用「中國夢」這個共同的紐帶有機地聯繫在一起,這就防止了個別人把中國夢僅僅理解為「國家夢」、「民族夢」而與「個人夢」對立起來的誤區,同時也防止了個別人把中國夢單純理解為「個人夢」而與「國家夢」、「民族夢」對立起來的極端傾向。

二、從歷史方位角度看:中國夢是歷史、現實和未來的辯證統一

中國夢不是固定時,而是運動時、發展時。這就是說,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歷史—現實—未來,是中國夢與時俱進過程中的三個重要關節點。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夢經歷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遭受空前屈辱和磨難的洗禮,經歷了無數志士仁人肝腦塗地和不屈抗爭的艱難歷程,經歷了無數次中國向何處去的上下求索,最後終於找到了由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尋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道路。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突出主題,是中國無數志士仁人頑強拼搏、不懈追求的共同目標。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中國夢代表了當代中華兒女對現實社會生活的美好期盼。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於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反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看到,當前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中國夢的宏偉藍圖。

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夢代表了中華兒女對中國未來發展目標和宏偉藍圖的美好期盼。經過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不懈探索和持續奮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展現出無比光明美好的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十三億中華兒女正熱切期盼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熱切期盼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熱切期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所有這些都不再是虛無縹緲的空想,也不再是不著邊際的天方夜譚,而是已經被實踐所反覆證明並將進一步被實踐所驗證的符合客觀規律要求的科學論斷。

三、從目標指向維度看:中國夢是三個「一定能實現」目標的辯證統一

中國夢所體現的發展目標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逐級遞進、逐層提升的過程。正如習近平同志在談到中國夢的發展目標時所指出的:「我堅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這三個「一定能實現」全面揭示了中國夢所指向的三大戰略目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在繼承十六大和十七大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思想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和階段性特徵所提出的新的發展目標。根據這一發展目標的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時,我們這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將成為工業化基本實現、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成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權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的國家,成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安定團結的國家,成為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的國家。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是中國夢所要求實現的第一個戰略目標。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後,中國夢強調到21世紀中葉,即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中國夢要求實現的第二步發展目標,這一發展目標與我們黨提出的「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三步目標是完全統一的。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當然,到本世紀中葉我們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實現後,並不是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就完成了,因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更長久的時間,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這一點就決定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斷播種夢想、點燃夢想和實現夢想的過程。正因為如此,習近平同志在強調了前兩個「一定能實現」之後又強調了第三個「一定能實現」,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四、從本質屬性維度看:中國夢是三個「共同享有」的辯證統一

中國夢的本質屬性是它的人民性,也就是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十三億中國人的共同夢想,構成了中國夢的本質內涵和發展趨向。沒有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參與、共同創造和共同享有,中國夢就會失去其存在的基礎和發展的源泉。

中國夢的主體是全體中國人民,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中國夢得以實現的根本保證。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夢的實現過程實際上就是每個中國人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拼搏、不懈奮鬥的過程,是我們黨和國家為每個人提供各種機遇和機會的過程。習近平同志說得好,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這三個「共同享有」的有機統一既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夢的人民本位這一本質屬性。

首先,全體中國人民必須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了每個中國人在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上的平等關係。正是這種平等關係,為每個中國人在共同創造財富的基礎上實現共同享有勞動成果和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機會提供了制度保證。

其次,全體中國人民必須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每個人不僅要享有人生出彩機會,而且還要享有把自己的美好願望和崇高理想變成現實的權利。當然,要完成這種轉變一要靠良好的社會制度作保障,二要靠個人的勤奮努力為前提。只有把個人夢與中國夢緊緊聯繫在一起,靠著誠實勞動和踏實肯幹,才能夠真正實現夢想成真。

再次,全體中國人民還必須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作為每一個中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美好夢想和崇高追求,就必須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自覺做到與祖國同成長,與時代同進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總之,中國夢內涵豐富、博大精深。中國夢以其鮮明的主題和豐富內涵,升華了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是當今中國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幟。當前我們必須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夢的精神實質,進一步堅定自信、增強自覺、實現自強,努力建設強盛中國、文明中國、和諧中國、美麗中國。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山西《前進》雜誌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從時間維度看中國夢的現實意義
    他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景。 喻意之四:共同期盼。他說:這個夢想,它凝聚和寄託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喻意之五:美好前景。他說:中國夢凝結著無數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載著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嚮往,昭示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因此。
  • MBTI的四個維度
    MBTI人格共有四個維度,每個維度有兩個方向,共計有八個方面。外向(E)和內向(I)——決定了我們自然留意的信息類型感覺(S)和直覺(N)——決定了如何做決定思考(T)和情感(F)——決定了做事的方式 (理性或感性)判斷(J)和知覺(P)——決定了如何做決定(果斷或猶豫)每個人的性格都落足於四種維度軸上,把每種維度的差異稱做"偏好"。
  • 五個維度解讀習近平傳統文化觀
    具體而言,習近平論述傳統文化在當今中國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內涵可分為五個維度。 重塑中國精神,共鑄中國夢——信仰層面的時代融合   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要有獨立的中國精神,重塑民族自信,共同凝聚中國夢。
  • 2019考研英語:詞彙考查的四個維度
    考研英語對於詞彙的要求有四個維度:   1.基本含義,即單詞的基本詞典釋義;   2.詞義關係,指的是單詞的同義詞、近義詞以及反義詞等,這裡就要求我們考生在平時的複習中要注意同類單詞的歸納總結,因為在英語知識應用以及閱讀理解中,會經常考查詞義辨析;   3.搭配關係,指的是動詞與介詞、形容詞與介詞、形容詞與名詞等的搭配規則,這一點的會在英語知識應用
  • 革故鼎新從「頭」越——酒泉公安四個維度全面抓實教育整頓
    一次次高光時刻,是酒泉公安從「頭」抓起,深入推進「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的生動實踐,也是他們「四個維度」提綱挈領抓實教育整頓的成果顯現。他圍繞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上做的重要講話,結合自己的所學所思,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共產黨人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個維度」,闡釋了用文化自信培養新時代幹部價值觀的理論與實踐,引發了全警強烈共鳴。
  • 民國人的中國夢:中國人個個都不要錢
    民國是一個意氣張狂的年代,一個動亂的年代,也是個有著一批富有魅力的知識分子的年代。如果向當時的人們徵集他們的「中國夢」,會有些什麼樣的內容呢?恰巧,歷史上有這樣一份能滿足我們好奇的資料。胡愈之主編的《東方雜誌》在1932年11月1日向全國各界知名人物遍發通啟約400餘份,徵集「中國夢」。到12月5日截止時,共收到答案160餘封。
  • 夢連接到哪個維度?人死後又去了哪裡?夢到逝去的親人什麼意思?
    基本上每個人都會做夢,夢裡可以夢到各種各樣的東西,有一些真的是我們日有所思,但是也有一些我們根本沒有想過的事,卻突然出現在了夢境中。所以一直以來,有關夢境到底是怎麼形成的,一直是眾說紛紜。這不,馬上到了農曆十月一,我媽又開始天天夢見我姥姥,說是託夢了。
  •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助力實現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正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形成與發展的,它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內容,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價值取向。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兩者之間,中國不可能置身事外,繼續堅持經濟全球化立場更符合我國利益。只是,中國所堅持的全球化已非昔日發達國家所主導的全球化,而是中國方案的全球化,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指導下的符合全球經濟發展規律的全球化。這種新型經濟全球化,正是我們所期盼和追求的,是保障中國利益並與世界各國共享共贏的。習近平總書記「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正是中國方案的全球化之理論利器。
  • 中國夢的意義與價值:通古今 連中外
    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從總體上對提出中國夢的意義加以認知。那麼,中國夢的意義、價值究竟何在?筆者認為,可初步概括為打通了歷史與現實,打通了中國與世界,打通了國家與個人,打通了認識與行動,打通了左的與右的;也可濃縮為十五個字,即通古今、連中外、接群己、合知行、超左右。
  • 《中國夢》吉祥物逐漸成為人們新的文化風向標
    《中國夢》吉祥物作為一種嶄新的文化創意設計藝術品,以其新銳的形象、廣闊的內涵、吉祥的意境、神奇的設計,越來越受到各地人們的追求與嚮往。  這是一張顯現於江南某景區的《中國夢》吉祥物照片,兩位美女興奮地對筆者說,「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看起來多麼吉祥啊,天降甘露,風調雨順;積極向上,壯志凌雲;龍鳳呈祥,生生不息;國富民強,財源滾滾;一個核心,兩個維護;四個意識,
  • 中國夢的意義與價值
    原標題:通古今連中外接群己合知行超左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其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奮鬥目標是「兩個一百年」,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1、中國夢也是人民的夢,人民是什麼?就是老百姓,那老百姓的夢是什麼呢?無非就是過上更好的生活,不可能是帶著老百姓一起做夢,那麼要實現老百姓的夢也必須給老百姓一些東西去做,才能實現。
  • 夢見龍舞九天,才知道龍是高維度生物
    時間過去一天天一年年,我們從未停下追夢的腳步,夢裡最美的是那沖天的火焰,宛若那巨龍直上九天,從此開啟了一展鴻圖的人生霸業,尋夢追夢的過程讓我們的心智更加成熟,龍舞九天,流傳腦海的故事一夢千年。圖片來源網絡下載龍為什麼會騰雲駕霧,龍為什麼會施雲布雨,還有龍吸水現象,目前的科學解釋力度遠遠不夠,相信未來的科學會給出完美答案;有人說龍是高維度生物,高維度空間可能大量生活著龍族
  • 以科學的態度解讀「中國夢」
    編者按:習近平同志提出「中國夢」,對炎黃子孫是極大的鼓舞。「中國夢」的深刻內涵是什麼?應當怎樣科學地解讀「中國夢」?中國人應當怎樣實現「中國夢」?帶著這些問題,本刊專訪了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
  • 《中國夢的解析》(習近平 著)
    習近平在不同場合提出過「夢」,而習近平又是如何解「夢」的?據學習小組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在習近平的講話中共出現「夢」220餘次,「中國夢」110餘次,伴隨著他的話語和改革實踐,中國夢在中國和世界人民的想像中也愈發清晰。 如果「中國夢」可以寫一本書,那麼這本書的名字大概可以叫《中國夢的解析》,而作者,就是習近平。
  • 高階思維方式:維度思考
    這張圖只分接機、送機,在第一個「屬」層級沒有把共同模塊列出來,在第二個「屬」層級沒有把時間範圍和修改項區分。 把屬於較高維度的「共同模塊」和低維度的「修改項」混在一起。相當於,你需要自己先把 6,x,87 這幾個元素找出來,再來運算。 所以新人的問題通常是,維度混淆導致維度少但每個維度很長。(實際上共同模塊還有許多被我省略了,左表實際比右邊長很多。)
  • 歷史時間的維度與奧秘——讀《中國古代紀時考》
    北京大學教授張衍田先生撰寫的《中國古代紀時考》,對其中緣由作了解釋。  《爾雅·釋天》記錄:「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張衍田先生認為,所謂「唐虞曰載」,顯然是以今文《尚書》的《虞書》為據進行解說的。根據卜辭與金文的紀時資料,可知《爾雅》所說的「唐虞曰載」實不可信,只是由於有此語源,後世便用「載」紀年。
  • 著名作曲家李需民《中國夢》唱響神州
    圖片由宣傳方提供近日,《中國經濟導報》刊登了一篇「《中國夢》走進中山音樂堂」的文章,對我國著名作曲家李需民作曲的《中國夢》已唱響祖國神州,成為全國各地晚會常用曲目做了權威報導;前不久《羊城晚報》也大篇幅報導了李需民作曲的
  • 見證夢想的蛻變:從中國夢到自己的夢
    01中國夢過去的很多年裡,中國人看美國,似乎在用望遠鏡看。美國所有美好的東西,都被這個望遠鏡給放大了。經常有人說美國怎麼怎麼樣,我們這兒什麼時候能這樣。過去的很多年裡,美國人似乎也在用望遠鏡看中國,但是我猜他們拿反了。
  • 電視劇《夢在海這邊》塑造海歸創業者群像
    《夢在海這邊》塑造海歸創業者群像 反映留學生回國創業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夢在海這邊》目前正在熱播。該劇以青年留學生歸國創業為視角,以「理想」為主題歌頌了一批歸國創業、報效祖國、追逐中國夢的追夢人,巧妙地將「青春夢」「報國夢」和「中國夢」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