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2020-11-30 新模式新時代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1、中國夢也是人民的夢,人民是什麼?就是老百姓,那老百姓的夢是什麼呢?無非就是過上更好的生活,不可能是帶著老百姓一起做夢,那麼要實現老百姓的夢也必須給老百姓一些東西去做,才能實現。

2、中國夢也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那麼老百姓能為中國夢做些什麼呢?老百姓又擅長做什麼?我們每個人一生不變的身份就是一名消費者,每個人要想活著就得消費,消費是每個老百姓都要做的。消費才能帶動資金流通、產生價值、帶動經濟發展,當然不會讓老百姓同以往一樣消費,會給予很多好處,讓利給老百姓。

3、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必須讓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國家才能越來越好,如果讓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那麼國家怎麼能好呢?所以首先要讓老百姓富起來,讓利給老百姓,民富才能國強。但是如果只是給老百姓錢,那相當於是坑害了老百姓,因為老百姓一般沒有很強的能力,不懂得怎麼去駕馭錢財,但是老百姓會消費,消費以後錢又被那些會經商的富人賺走了,貧富差距由此拉開。所以,國家不提倡濟貧,而是把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不單是給我們錢財還會教我們如何去駕馭錢財。

相關焦點

  • 【聽,習總書記的話】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時代趨勢,順應人民期待,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等各領域出現嶄新局面。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老百姓熱議中國夢,社會輿論聚焦中國夢,海外華人述說中國夢,國際社會關注中國夢,中國夢成為中國走向未來的鮮明指引,成為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開闢未來的一面精神旗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國理政的重要論述一直是廣大黨員幹部和網友的重點學習材料。為方便網友學習,學習路上特整理推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系列論述摘編。
  • 朱春奎:中國夢的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
    中國夢的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 辯證認識中國夢的四個維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先後對中國夢做過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論述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的決心和信心,而且也從理論上深刻揭示和概括了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對幫助人們全面系統地理解和把握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夢所作的重要論述,我們可以從四個維度去辯證認識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 中國夢的意義與價值:通古今 連中外
    連 中 外   提出中國夢,講述屬於我們自己的中國故事,表達中國擁抱世界的自信和豪情,同時也找到了中國與世界相通的國際語言。中國夢是「中國話」,也是「世界語」。有外國友人說,中國夢給世界帶來了話題與興奮感,誠哉斯言。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美好的夢想,像大家熟悉的「美國夢」,還有「俄國夢」「法國夢」「韓國夢」,等等。各國人民有夢,再正常不過;中國人民有夢,也自然而然。
  • 《中國夢的解析》(習近平 著)
    5、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首次將中國夢與世界相聯繫: 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 6、2013年3月26日,習近平在坦尚尼亞發表演講,談中國夢與非洲夢: 中國人民正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非洲人民正致力於實現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非洲夢。
  • 中國夢的意義與價值
    原標題:通古今連中外接群己合知行超左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其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奮鬥目標是「兩個一百年」,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周鐵農:中國夢本身就是一個「和合」的夢
    和文化與和合精神,在歷史的變遷和演進中貫穿,在傳統的繼承和光大中綿延,在世代國人的思想和生活中流傳,在中國夢的內涵中得到新的升華與發展。中國夢凝聚了國家、民族和個體的期待,容納了多元社會思潮和多樣價值訴求,統合了國家發展目標與世界和人類進步趨勢。可以說,中國夢本身就是一個「和合」的夢,中國夢的實現也有賴於國家「和實力」的提升。
  • 準確把握「中國夢」的科學內涵
    「中國夢」具備歷史厚重性、人民厚望性和載物厚德性的「三厚」特點 「中國夢」不是解決所有現實矛盾和問題的萬能筐。從特點上看,能夠成為「中國夢」,必須具備「中國夢」的內在氣質。我以為,作為「中國夢」,必須同時具備歷史厚重性、人民厚望性和載物厚德性的「三厚」特點。
  • 從時間維度看中國夢的現實意義
    他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孫中山先生的夙願,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夙願,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夙願。我們說的中國夢,就是這個民族夙願的生動表述。 喻意之二:共同理想。他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奮鬥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
  • 中國夢的文明價值與世界意義
    中國夢的內涵十分確定,也十分清晰,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是千年的迴響、百年的追求,理所當然、順理成章,不用講也明白。  但是對於外國朋友,則需要從實踐的邏輯、理論的邏輯和文明的邏輯等層面把中國夢的文明價值與世界意義講清楚,以更好地向世界說明中國,贏得世界對中國的理解、認同與尊重。
  • 滿懷中國夢 迎接甲午年(鐘聲)
    原標題:滿懷中國夢 迎接甲午年(鐘聲)   不會忘記慘烈的歷史一幕,深刻銘記非凡的奮鬥徵程。滿懷中國夢,我們信心百倍地迎接甲午年,中國未來的甲午記憶必將滿載中華民族的燦爛輝煌   明天,我們將跨入21世紀第一個甲午年。
  • 著名作曲家李需民《中國夢》唱響神州
    《中國夢》在全國廣泛傳唱,已成為同類題材中最受人們喜愛的歌曲之一;中央廣播電臺製作並播出了四集共200分鐘的《著名作曲家李需民音樂專題》節目,其中對歌曲《中國夢》予以高度評價。據悉,著名歌唱家吳碧霞近期將在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辦的音樂會上演唱《中國夢》,另外還將在幾場公益晚會上演唱《中國夢》;《中國夢》MV也已在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音樂電視》欄目連續兩年播出50餘次,各大網站的視音頻播放量也相當之高,僅中華演出網就有300萬的人氣;KTV鋪滿全國,在網上,在全國各地文藝舞臺上,吳碧霞版《中國夢》已成為炙手可熱的常用曲目,還被改編成不同版本的合唱演唱,受到廣大聽眾稱讚和喜愛。
  • 中國夢內涵是什麼?習近平這十段話定義闡釋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代代相傳的夢  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追求幸福的夢  中國夢是追求幸福的夢。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 專家學者探討「中國夢」歷史意義:必須爬坡邁坎
    」思想沙龍會暨《走在山坡上的中國——中國趨勢中國夢》新書首發式上,來自國內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中國現代化建設和實現「中國夢」的歷史意義,剖析面臨的發展難題,研討未來的趨勢走向。本書是一部專門研討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進程中諸多難題的力作,作者王永昌曾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在中央和省級政策研究部門從事政策研究工作,也曾長期擔任地市級黨政主要領導和省政協、省人大的領導。
  • 民國人的中國夢:中國人個個都不要錢
    如果向當時的人們徵集他們的「中國夢」,會有些什麼樣的內容呢?恰巧,歷史上有這樣一份能滿足我們好奇的資料。胡愈之主編的《東方雜誌》在1932年11月1日向全國各界知名人物遍發通啟約400餘份,徵集「中國夢」。到12月5日截止時,共收到答案160餘封。在1933年元旦,《東方雜誌》刊登了去年11月徵集來的142個人的244個未來夢想。
  • 羅伯特·庫恩:試析中國夢的理論框架和內涵
    庫恩基金會主席庫恩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了題為《試析中國夢的理論框架和內涵》的大會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2012年11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後不久便提出了中國夢,從那以後,中國夢既喚起了希望與期待,又提出了問題與困惑。很顯然,中國夢已成為習近平領導下的高層組織原則。正是從中國夢這一宏大深遠的願景出發,本次會議——中國夢的世界對話更顯其意義。
  • 中國夢 漢服夢
    第一章 序言2012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他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中國夢」的全球意義
    新華網北京3月17日電(記者丁宜)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夢」的前景幾何,牽繫全球。  兩會期間,「7.5%」「機遇」「效仿範例」等成為世界熱議中國的一連串關鍵詞。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局部地區安全形勢堪憂的大背景下,中國兩會的一舉一動——從領導層換屆到大部制改革,從未來5年目標到兩會代表委員提出的諸多議案提案,許世界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提振了世界的信心。  「中國夢」,被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理解為一種「集體承諾」,被法國參議院副主席拉法蘭描述為「個人幸福與集體幸福之間的一種平衡」。
  • 民國人的中國夢:人人能有機會坐抽水馬桶
    如果向當時的人們徵集他們的「中國夢」,會有些什麼樣的內容呢?如果向當時的人們徵集他們的「中國夢」,會有些什麼樣的內容呢?恰巧,歷史上有這樣一份能滿足我們好奇的資料。胡愈之主編的《東方雜誌》在1932年11月1日向全國各界知名人物遍發通啟約400餘份,徵集「中國夢」。到12月5日截止時,共收到答案160餘封。在1933年元旦,《東方雜誌》刊登了去年11月徵集來的142個人的244個未來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