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奎:中國夢的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

2021-01-11 人民網

  中國夢不是重塑漢代雄風、大唐偉業,也不是再造康乾盛世;中國夢,不是復興封建帝國的舊夢,也不是食洋不化的他國夢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並闡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和高度關注,成為社會各界的關注焦點。對中國夢的詮釋和追求反映了新一屆領導集體的決心,也令每一位中華兒女感到振奮。

  中國夢的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雖然相對於中國夢來說,每一位國人自己的夢想可能顯得過於渺小,但實現每一位國人雖小但珍貴的夢想卻正是中國夢的根本要求。

  中國夢不是美國夢的翻版

  無獨有偶,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12年11月6日發表演講時也表示,每個人都有著追求個人幸福權利的這一信念,也就是所謂的美國夢。中國夢和美國夢體現了世界經濟最強大的兩個大國人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但中國夢不是美國夢的翻版。

  個人主義是美國夢的思想基礎和靈魂。中國夢則不然。中國夢的核心是實現集體或整體的價值,即通過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奮鬥實現中華民族共同的理想,個人夢想是中國夢這一共同理想的具體表現和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中國夢的形成有自己特有的深刻文化背景、歷史積澱和現實依據,沒有必要也不需要與美國夢相同。中國人民應當,也值得為自己的夢想而驕傲和自信。

  兩個百年目標一定能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將中國夢闡釋為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對中國夢的實現進行了裡程碑式的規劃。「我堅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這一偉大夢想的實現與我們的人民、我們的政府、我們的執政黨息息相關。

  歷史學家金衝及在《二十世紀中國史綱》中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整個二十世紀一直是中國無數志士仁人頑強追求的目標,一直是時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題。中國的革命也好,建設也好,改革也好,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這可以說是貫穿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基本線索。」 中國夢不是重塑漢代雄風、大唐偉業,也不是再造康乾盛世;中國夢,不是復興封建帝國的舊夢,也不是食洋不化的他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基於中華民族從傳統向現代轉型實踐的現代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實現中國夢的三項要求:必須走中國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即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道路」、「精神」和「力量」是執政黨、各級政府和每位民眾在為中國夢奮鬥時都必須注意的環節。此外,三項要求都突出了「中國」二字,這就要求我們時刻注意保持中國夢的中國特色和屬性,不能隨波逐流。

  中國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中國夢不僅是屬於中國的,也是屬於世界的。中國夢的實現絕對不是以犧牲他國的正當利益為代價。相反,中國夢的實現恰恰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會,為人類追求和平與發展的夢想加分。對人類發展有較大貢獻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應有之義。誠如毛澤東所言,「中國應當這樣。因為中國是一個具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土地和六萬萬人口的國家,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而這種貢獻,在過去一個長時期內,則是太少了。這使我們感到慚愧。」鄧小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強調指出到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為人類做更多的事情,「我們就是有這麼一個雄心壯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是對中國共產黨已有偉大成就的接力。

  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政府是否以人民利益為導向,是否有能力帶領人民實現美好生活關係重大。改革開放之後,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府需要協調複雜的利益關係,努力實現社會公平公正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對於人民美好生活的實現至關重要。因此,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政府為人民服務,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需要政府切實負起責任,規範自身職權;需要政府完善法治管理,保障公民權益;需要政府廉潔透明,值得人民信賴。這既需要政府管理自身的不斷革新、創新,也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的監督和支持。

  誠如毛澤東所說:「人類總得不斷的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觀點,悲觀的觀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觀點,都是錯誤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我們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覺悟和熱情,突破制約中國夢實現的利益固化的藩籬,消除阻礙「中國夢」實現的不正當行為,用創新走出新路,用創新實現新夢。

  (作者為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導)

  

相關焦點

  • 準確把握「中國夢」的科學內涵
    原標題:準確把握「中國夢」的科學內涵 「中國夢」是當前的新熱詞,是當代的新理論,是當今的新實踐。解讀「中國夢」必須準確、科學,尤須警惕和防止「泛化」、「醜化」、「神化」「中國夢」的情況;踐行「中國夢」必須堅定和堅持,尤須與「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的廣東精神結合起來。準確把握「中國夢」的科學內涵,我以為以下五點值得重視。
  • 以科學的態度解讀「中國夢」
    編者按:習近平同志提出「中國夢」,對炎黃子孫是極大的鼓舞。「中國夢」的深刻內涵是什麼?應當怎樣科學地解讀「中國夢」?中國人應當怎樣實現「中國夢」?帶著這些問題,本刊專訪了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
  • 羅伯特·庫恩:試析中國夢的理論框架和內涵
    庫恩基金會主席庫恩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了題為《試析中國夢的理論框架和內涵》的大會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2012年11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後不久便提出了中國夢,從那以後,中國夢既喚起了希望與期待,又提出了問題與困惑。很顯然,中國夢已成為習近平領導下的高層組織原則。正是從中國夢這一宏大深遠的願景出發,本次會議——中國夢的世界對話更顯其意義。
  • 【理論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內涵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從五個維度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科學內涵,從歷史與現實相延續、目標與途徑相結合、國內與國際相聯繫的高度全面描繪了新時代中國的美好前景,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明確了努力方向。
  • 科學回答人類前途命運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準確把握這一重要理念形成的歷史背景及其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和重大意義等,對於我們深入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正確把握當代世界的主題和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是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也是其出發點和落腳點。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面對這一潮流,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必須重新思考和回答與世界的關係問題。中國已經進入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認清世界發展大勢,跟上時代潮流尤為重要。
  • 中國夢內涵是什麼?習近平這十段話定義闡釋
    【學習進行時】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講話時首次提出「中國夢」。五年來,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場合,習近平都反覆闡釋「中國夢」。「中國夢」的內涵都有啥?新華社《學習進行時》今天從習近平的多次重要講話中摘引出10段話,與您一同學習、領會。
  • 周鐵農:中國夢本身就是一個「和合」的夢
    和文化與和合精神,在歷史的變遷和演進中貫穿,在傳統的繼承和光大中綿延,在世代國人的思想和生活中流傳,在中國夢的內涵中得到新的升華與發展。中國夢凝聚了國家、民族和個體的期待,容納了多元社會思潮和多樣價值訴求,統合了國家發展目標與世界和人類進步趨勢。可以說,中國夢本身就是一個「和合」的夢,中國夢的實現也有賴於國家「和實力」的提升。
  • 辯證認識中國夢的四個維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先後對中國夢做過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論述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的決心和信心,而且也從理論上深刻揭示和概括了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對幫助人們全面系統地理解和把握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夢所作的重要論述,我們可以從四個維度去辯證認識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 「中國夢」的全球意義
    新華網北京3月17日電(記者丁宜)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夢」的前景幾何,牽繫全球。  兩會期間,「7.5%」「機遇」「效仿範例」等成為世界熱議中國的一連串關鍵詞。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局部地區安全形勢堪憂的大背景下,中國兩會的一舉一動——從領導層換屆到大部制改革,從未來5年目標到兩會代表委員提出的諸多議案提案,許世界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提振了世界的信心。  「中國夢」,被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理解為一種「集體承諾」,被法國參議院副主席拉法蘭描述為「個人幸福與集體幸福之間的一種平衡」。
  • 正確把握新時代的內涵與意義
    作者: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鄭士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有著科學的根據與實踐基礎,同時也承載著新的內涵,提出了新的要求與目標,蘊含著劃時代的偉大意義。正確理解新時代的內涵與意義,是避免新時代被泛化、庸俗化使用的基本前提。
  • 中國夢的意義與價值
    原標題:通古今連中外接群己合知行超左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其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奮鬥目標是「兩個一百年」,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馮興亞:實現中國汽車強國夢
    《規劃》為中國汽車產業格局未來十五年發展指明了方向。面向汽車新四化變革和消費趨勢,廣汽集團全面實施「十四五」規劃下的「1615」戰略,打造創新引領、持續為顧客移動生活創造價值的科技廣汽,駕領未來發展。在本屆車展上,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自主品牌是實現中國汽車強國夢的中堅力量,廣汽集團將繼續實施向科技型企業轉型戰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構築高質量的自主品牌百萬產銷體系。」而作為廣汽集團核心的自主品牌,「科技、品質、服務」則是廣汽傳祺對汽車產業格局的深刻理解與詮釋。
  • 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
    作者: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徐成芳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他強調,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麼新時代。從這些講話中,我們可以明確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
  • 中國傳統命理學的合理內涵
    中國傳統命理學,從夏商時期即開始孕育,至西漢逐漸成形,到唐代已自成體系,至五代宋初便完備成熟,先後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儘管歷代的聞人達士,學者大儒對其囊貶不一,是科學,還是迷信?也一直在爭論不休,事實證明,它是有一定的學術價值,用價值和合理內涵的。
  • 中國夢的文明價值與世界意義
    中國夢的內涵十分確定,也十分清晰,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是千年的迴響、百年的追求,理所當然、順理成章,不用講也明白。  但是對於外國朋友,則需要從實踐的邏輯、理論的邏輯和文明的邏輯等層面把中國夢的文明價值與世界意義講清楚,以更好地向世界說明中國,贏得世界對中國的理解、認同與尊重。
  • 文魁:首都發展新內涵
    「十四五」和更長一段時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北京要從實際出發,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突出首都發展,把「四個中心」「四個服務」能量充分釋放出來,率先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北京行動持續回答習近平總書記首都發展兩問,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北京形成生動實踐。首都發展的內涵和外延,一定會在「十四五」和更長一段時期的首都發展實踐中得以豐富和完善。
  • 中國夢的意義與價值:通古今 連中外
    原標題:通古今 連中外 接群己 合知行 超左右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其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奮鬥目標是「兩個一百年」,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從時間維度看中國夢的現實意義
    他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孫中山先生的夙願,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夙願,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夙願。我們說的中國夢,就是這個民族夙願的生動表述。 喻意之二:共同理想。他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奮鬥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
  •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1、中國夢也是人民的夢,人民是什麼?就是老百姓,那老百姓的夢是什麼呢?無非就是過上更好的生活,不可能是帶著老百姓一起做夢,那麼要實現老百姓的夢也必須給老百姓一些東西去做,才能實現。
  •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腳踏實地逐夢星辰
    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1970年4月24日,經過廣大參研參試人員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