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庫恩:試析中國夢的理論框架和內涵

2021-01-11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羅伯特·勞倫斯·庫恩

  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和上海社會科學院承辦的「中國夢的世界對話」國際研討會7日在上海開幕。庫恩基金會主席庫恩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了題為《試析中國夢的理論框架和內涵》的大會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2012年11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後不久便提出了中國夢,從那以後,中國夢既喚起了希望與期待,又提出了問題與困惑。很顯然,中國夢已成為習近平領導下的高層組織原則。正是從中國夢這一宏大深遠的願景出發,本次會議——中國夢的世界對話更顯其意義。

  國內外不乏對中國夢的解讀,對中國夢的內涵應該是什麼不應該是什麼眾說紛紜。不僅中國學者與西方的中國批評者意見不一,即便他們內部也沒有統一認識,但雙方一致認可的是,中國夢的重要性以及對中國夢進行剖析的重要性。

  這裡我不談中國夢的哪些元素更重要,也不談中國夢的不同層面如何相互影響。我要談的是中國夢的理論框架,通過列舉中國夢的內容和應用,並將它們分門別類。我將其稱之為「系統分類學」,借用生物學概念,好比生物學家為了更好地研究生物世界而對其進行等級劃分。

  因此,我的目的比較有限。我不力求闡釋中國夢的內涵,而是對中國夢的內容劃定範疇。這或許能給他人提供連貫、統一的描述性分析或者規範性分析。

  我希望審視中國夢的涵蓋面,回應外國批評家認為「中國夢是含糊不清的口號」的論斷。我希望以既理論嚴謹又務實可行的思維方式為中國夢正名。

  中國夢的理論框架或有助於形成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方法論,以確定對中國夢進行分類會得出何種結論。雖然我不敢說我提出的專門分類法有何特別之處,但我認為,先不論具體如何分類,僅僅對中國夢進行分類解剖的過程就有助於闡釋中國夢。

  按照我提出的分類法,我將歸納五個大類來描述、分析中國夢,即國家層面、個人層面、歷史層面、全球層面以及對立視角等。對每個大類,我又進一步細分。然後,我將指出具有重大意義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如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夢。

  1. 國家層面

  「國家層面的中國夢」由習近平主席定義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願景,即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第一個百年目標是,到2020年左右,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百年目標是,到2050年,新中國成立100周年之際,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小康社會是一個全體城鄉居民生活殷實的社會。這意味著,到2020年左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約1萬美元)翻一番,到2030年左右實現城鎮化(即城市人口達到10億左右,約佔中國總人口的70%)。「現代化」指,中國在科技、經濟、商業等領域重新成為世界領頭羊,實現中華文明復甦,實現文化繁榮軍事強盛,並且中國積極參與人類各項事業。

  「國家層面的中國夢」可以從以下七個環環相扣的角度理解:

  1. 強大的中國:經濟、政治、科學、軍事;

  2. 穩定的中國:無動亂;社會信心足;

  3. 富裕的中國:人民生活殷實;

  4. 和諧的中國:社會各階層、各民族和睦;

  5. 文明的中國:公平正義,文化豐富,道德高尚;

  6. 美麗的中國:環境美好,低汙染,現代化城市,美麗的自然風光;

  7. 創新的中國:科學領先;藝術輝煌;創新型產品;

[責任編輯:蔣正翔]

4

1

相關焦點

  • 準確把握「中國夢」的科學內涵
    原標題:準確把握「中國夢」的科學內涵 「中國夢」是當前的新熱詞,是當代的新理論,是當今的新實踐。解讀「中國夢」必須準確、科學,尤須警惕和防止「泛化」、「醜化」、「神化」「中國夢」的情況;踐行「中國夢」必須堅定和堅持,尤須與「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的廣東精神結合起來。準確把握「中國夢」的科學內涵,我以為以下五點值得重視。
  • 【理論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內涵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判斷,有著豐富深厚的思想內涵。
  • 呂宇翔:一種「新媒體研究」的理論思考框架
    摘 要:本文以傳播學視角,梳理了「新媒體」的概念和「新媒體研究」的關注方向,並在回顧傳播學媒介研究不同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新媒體研究」的理論思考框架。
  • 以科學的態度解讀「中國夢」
    編者按:習近平同志提出「中國夢」,對炎黃子孫是極大的鼓舞。「中國夢」的深刻內涵是什麼?應當怎樣科學地解讀「中國夢」?中國人應當怎樣實現「中國夢」?帶著這些問題,本刊專訪了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
  • 朱春奎:中國夢的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
    中國夢不是重塑漢代雄風、大唐偉業,也不是再造康乾盛世;中國夢,不是復興封建帝國的舊夢,也不是食洋不化的他國夢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並闡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和高度關注,成為社會各界的關注焦點。對中國夢的詮釋和追求反映了新一屆領導集體的決心,也令每一位中華兒女感到振奮。
  • 中國夢內涵是什麼?習近平這十段話定義闡釋
    【學習進行時】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講話時首次提出「中國夢」。五年來,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場合,習近平都反覆闡釋「中國夢」。「中國夢」的內涵都有啥?新華社《學習進行時》今天從習近平的多次重要講話中摘引出10段話,與您一同學習、領會。
  • 周鐵農:中國夢本身就是一個「和合」的夢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和煦的春光,充滿朝氣,充滿希望,充滿夢想,就像我們的時代和國家一樣。今天論壇的主題「和文化與中國夢」,融合傳統文化意蘊和時代發展精神,兼具重大理論價值和重要現實意義。
  • 「經濟的倫理內涵與企業家精神」理論研討會暨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
    、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共同主辦的「『經濟的倫理內涵與企業家精神』理論研討會暨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上海財經大學召開。、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財經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就「經濟的倫理內涵與企業家精神」進行了系列主題發言和深入研討。
  • 辯證認識中國夢的四個維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先後對中國夢做過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論述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的決心和信心,而且也從理論上深刻揭示和概括了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對幫助人們全面系統地理解和把握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夢所作的重要論述,我們可以從四個維度去辯證認識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 中國傳統命理學的合理內涵
    中國傳統命理學,從夏商時期即開始孕育,至西漢逐漸成形,到唐代已自成體系,至五代宋初便完備成熟,先後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儘管歷代的聞人達士,學者大儒對其囊貶不一,是科學,還是迷信?也一直在爭論不休,事實證明,它是有一定的學術價值,用價值和合理內涵的。
  • 學習與思考(8)|「兩山」理論內涵的經濟學思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揭示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辯證統一關係,既是對我國環境與經濟發展關係及演變規律的深刻闡釋,也是對環境經濟學理論的形象概括和發展,體現的是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思路的深刻變革。「兩山」理論本身既具有深刻的哲學思想基礎,也蘊含著豐富的經濟學思想內涵,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關係的理論基礎。
  • 把握軍事理論現代化時代內涵
    把握軍事理論現代化時代內涵  引 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明確了軍事理論現代化在「四個現代化」中的首要地位,賦予我軍現代化建設新的時代內涵,同時也為軍事理論的研究與創新注入強大動力。
  • 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
    作者: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徐成芳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他強調,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麼新時代。從這些講話中,我們可以明確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
  • 中國夢的文明價值與世界意義
    中國夢的內涵十分確定,也十分清晰,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是千年的迴響、百年的追求,理所當然、順理成章,不用講也明白。  但是對於外國朋友,則需要從實踐的邏輯、理論的邏輯和文明的邏輯等層面把中國夢的文明價值與世界意義講清楚,以更好地向世界說明中國,贏得世界對中國的理解、認同與尊重。
  • 正確把握新時代的內涵與意義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作為一種現實依據,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明確了當前及下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邏輯起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個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 中國理論的世界意義
    原標題:中國理論的世界意義   辛鳴:中國理論自信背後是世界觀和思維方式的優勢   理論自信最後還落在世界觀和方法論上。   西方理論,包括西方中心論、歷史終結論等,其背後的潛臺詞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只能有一種模式,只能有一個中心,整個世界是圍繞西方展開的。
  • 為什麼說弦理論既是夢也是噩夢?
    弦理論也許是當今所有科學中最有爭議的大概念。一方面,它是一個數學上令人信服的框架,它提供了將標準模型與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的潛力,提供了對引力的量描述,並提供了關於我們如何看待整個宇宙的深刻見解。另一方面,它的預測在地圖上到處都是,在實踐中是不穩定的,並且需要大量的假設,而這些假設又沒有大量的科學證據支持。
  • 夢和現實到底什麼關係?一句話揭示真相
    夢,是最普通而普遍的人類精神現象之一。
  • 肖君華:「學習大國」的理論特質與實踐意義
    原標題:「學習大國」的理論特質與實踐意義 2014年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上海峰會後與外國專家座談時,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提出「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不論發展到什麼水平都虛心向世界各國人民學習」。
  • 華夏傳播理論的內涵、特徵及其未來展望
    為深入闡揚華夏傳播理論的核心特質,文章先從儒道佛思想與傳統文化中的成語入手,然後著重從內向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三個維度出發,力圖勾勒出華夏傳播理論的主要內涵,進而總結出其主要特徵,最後基於歷史與現實考量,提出拓展華夏傳播理論的相關建議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