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份,韓國最大在未來統合黨將黨名改為國民力量黨。在經歷了連續四次全國選舉連續失敗後,未來統合黨修改了政綱、政策並改名,暗示著曾貴為前總統樸槿惠的「娘家」的韓國保守黨,已經逐漸消沉。
樸槿惠不僅是保守派出身,更是韓國首位女總統,她的父親樸正熙一手培養了,目前韓國國內的幾大財閥集團。八年前,樸槿惠憑藉保守派的支持擊敗文在寅,帶領著保守派一度迎來了短暫的輝煌。
但隨著樸槿惠親信門事件爆發,韓國首位女總統變成了階下囚,跟樸槿惠有千絲萬縷纖細的韓國保守派也隨之一蹶不振,支持率屢創新低。不僅如此,保守派內部更是矛盾不斷,2017年初,當時還是執政黨的新國家黨決定改名為自由韓國黨。
在2017年與共同民主黨的總統大選角逐中,自由韓國黨以超過百分之十五的落差敗選,成為在野黨,新總統文在寅上臺後,不但自由韓國黨與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的分歧加劇,該黨內部更是分裂嚴重,儘管自由黨對文在寅所發起一系列鬥爭、接連不斷的威逼雖然取得了一些「戰果」,但也加深了文在寅的怨氣。
去年,曾任韓國總理的黃教安當選自由黨黨魁,但黃教安這位保守派陣營的領軍人物,不僅沒有帶領自由党進步,反而屢屢「鬧事」:他不僅以公開剃髮的方式,抗議文在寅對曹國的任命;更是連續絕食,表達對文在寅政府的不滿。這樣過於個人化、極端化的政治鬥爭不僅沒有取得成功,甚至漸漸連保守黨內部也產生了反對的聲音。
再加上在國會選舉中敗給了文在寅,黃教安最終選擇引咎辭職。相比於當初挺身而出,站出來表示願意帶領保守派,將樸槿惠從監獄中救出的雄心壯志。黃教安的主動「退場「卻有些黯然,這給了身在獄中的樸槿惠造成了重大打擊。
但黃教安與文在寅的鬥爭,僅僅是韓國保守派消沉之路上的一個節點,不論是兩年前執政黨在地區選舉中所獲得史上最大的壓倒性勝利,還是保守派今年進行的重組政黨,又或是再次重組並將黨名改為國民力量黨,保守派無論怎麼折騰,都在全國性選舉中鮮有勝利,已經難以再現以往的「輝煌「。
同時,在文在寅司法改革和對韓國政壇的不斷調整之下,保守派的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今年疫情暴發後,保守派還在不斷對文在寅發起攻擊,甚至疫情期間也要舉行集會,試圖為樸槿惠「求情「,但這一舉動導致疫情惡化,因此招致了韓國民眾的憤怒,真是弄巧成拙。
據了解,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最近單獨處理了對《國情院法》的修訂案,從此國情院對朝鮮的「調查權「將被移交給韓國警方,國情院不被允許介入政治,包括收集、分析情報等,執政黨還制定了相關處罰根據。即便國民力量黨對此持反對意見也沒有用。
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在文在寅的領導下不斷壯大,而保守派不僅輸掉了多次地方選舉、國會大選,更是失去了韓國民眾的好感和支持,陷入低迷之中。眼看著樸槿惠的「娘家「逐漸消沉,這無疑是給文在寅打破」青瓦臺魔咒「、平安卸任留下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