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水源地英納河水庫庫區盜採黃金猖獗,萬畝林地被毀

2021-01-09 龍漢資訊

今日,小編接到舉報:大連英納河庫區山上因盜採黃金造成林木被毀生態被破壞。那裡頻現波詭雲譎的物事:遮蔽物對抗衛星監測;無人機被幹擾,無法飛臨這一區域上空。

在莊河塔嶺鎮石嶺村寇半溝屯,有一處廢棄多年的金礦 ,該金礦坐落在大連水碗英納河水庫岸邊東山北坡上。東邊就是轉角樓水庫,這裡多年來一直是綠水青山,植被茂盛,茂密的植被和樹木加上藍藍的天空連接在一起, 乃是世外桃源,讓來此旅遊觀光的人流連忘返。

多年前,有人在這個世外桃源開礦挖金,因含量低,捨棄了礦洞。

遺憾的是,在2020年春節前後, 一夥不法分子竟然打起了在這裡開金礦的主意,相繼到此地瘋狂開採礦石,他們置山上各種樹木植被和大連水碗清澈的水資源於不顧, 肆意破壞美好的環境。不法分子將含金量輕的礦石到處亂扔排放,把含金量多的礦石用車拉走謀取私利。被毀掉的林木目測有上萬畝左右。

塔嶺鎮政府發現此事件後,做出了不許開採的指令。

此後,該事件就暫告一段落。但非法採礦團夥放棄了白天採礦和運輸的行為,轉變為利用夜色掩護繼續採礦和運輸礦石。

舉報人提供照片
舉報人提供照片
舉報人提供照片
舉報人提供照片

從舉報人提供的照片上看到,巍峨的青山上暴露出大面積土、石,而其最終連接到一個個洞穴之中,那洞穴就是開採黃金的礦洞。關鍵部位有淡藍色的遮擋物,這是用來對付國家國土部門的衛星監視,有了如此遮擋,衛星就照不到這裡的照片。這裡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今年6月,有遊客來此地,使用無人機,欲對庫區風貌予以拍照,卻遭到幹擾,無人機無法起飛。是誰對無人機進行幹擾,山上有什麼驚天秘密要瞞住世人?

如今,這一區域鐵幕張開,山上情形人們不得而知。究竟是否還在開金礦,誰也說不準。「上山的人們會被人盯梢、阻止「,舉報人這樣對小編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裡不僅是簡單的對青山綠水的視覺上的破壞,而是在大連水碗畔側瘋狂採金礦 ,直接對大連市民飲用水安全造成危害,何其毒也!

當地村民呼籲政府及有關主管部門:將這夥不法分子繩之以法,使英納河的青山不再傷痕累累,英納河水庫的水質無毒無害!讓大連人喝上放心水!

僅僅停手不開金礦,這事還不能完。還要有一個對以前不法行為的查處,對青山環境被破壞的問責!

科普

巖金礦的開採除了對地形地貌和植被的破壞外,還有開礦過程中產生的廢石尾礦中伴生的汞、砷、鉛、鋅等重金屬的汙染問題,廢石被風化淋濾後,釋放出的這些重金屬和鍊金過程中的氰化物加重了對環境的汙染。

除了開採過程,鍊金過程的汙染更是觸目驚心。

相關焦點

  • 惠州龍門劃定4個水功能保護區和水源林地
    水源保護 投放8.6萬尾魚苗改善白沙河水庫水質 「以前,有部分村民在飲用水源白沙河水庫周邊種植果樹,每年汛期不但水土流失嚴重,農藥、肥料對水質的汙染也非常大。現在村民的保護意識增強了,看到有人私種果樹都會主動制止。」
  • 遼源市水利局多措並舉紮實推進楊木水庫 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
    做好「劃、立、治」,加強水源地保護。加快推進規範化建設。2017年楊木水庫水源地重新進行了保護區劃定,同年12月1日獲省政府批覆。楊木水庫生活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面積10.54km2,二級保護區面積約56.11km2,准保護區面積約336.88km2。楊木水庫設立警示牌116塊,界碑98塊、界樁323塊,治理塌岸3.9公裡,實現了楊木水庫庫區水域封閉管理。全面完成水源地環境整治工作。
  • 密雲水庫島上人家全部遷出:南水來補庫區水位上升 為保水質
    「可捨不得歸捨不得,咱也知道這是北京的水源地,得服從大局。」作為村委會工作人員的王連江,這一年多來,每天都在關注南水北調工程的最新動向,「報上說,今年年底南水就要到密雲水庫。水一漫上來,小島就成湖心島啦,那時候,想上來看看都不行啦。」老王說著,眼圈又紅了。庫區封禁,恢復生態像王連江一樣,在庫中島上耕作、生活的有59戶人家。
  • 北京周邊的七座水庫,景色宜人!
    一、密雲水庫,位於北京市密雲區城北13公裡處,位於燕山群山丘陵之中,建成於1960年9月份。面積180平方公裡。密雲水庫庫容4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30米,是首都北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飲用水源供應地。密雲水庫有2大入庫河流,分別是白河和潮河。密雲水庫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湖,有「燕山明珠」之稱。
  • 商水縣鯰魚山水庫旁疑似以文旅項目之名建高檔別墅 或影響水源
    河南商水縣鯰魚山水庫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城西南5公裡處,是淮河流域內的一座大型水庫,2004年鯰魚山水庫被水利部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據了解,鯰魚山水庫不僅是商城縣居民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同時也是「引鯰入固」飲水項目的水源地。
  • 江寧區楊庫水庫應急備用水源地復工後緊張建設中
    楊庫水庫「大水缸」施工現場。南報融媒體記者 顧小萍攝四面青山,一湖清水,綠樹紅花,時下的江寧區楊庫水庫春光正好。作為南京主城區的應急備用水源地,楊庫水庫按防疫要求做好復工後,正處於緊張施工狀態。挖掘機轟鳴,工人們在地下11米深處,為水庫水源輸往主城開闢地下「通道」。 這口「大水缸」可滿足主城3天用水南京主城六區的自來水目前以長江為單一水源,一旦發生意外,市民喝水問題怎麼辦?近年來,全國發生多起水源地突發水汙染事件,加強應急備用水源地建設,成為飲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
  • 在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再次來到密雲水庫
    20年前我經常來密雲水庫,享受這裡優異的自然環境,後因安全、防汙染的原因,來得少了。每次來到這裡,不管不是春夏秋冬,還是陰天晴天,坐在水庫邊看著這水天一色,四周優美的山水美景,讓人不由得都對她充滿了一種特殊的感情。密雲水庫——北京人的飲用水源地,她凝聚了多少捍衛保護她的人們的心血,才得以保證今天她還是個未汙染的一潭淨水。
  • 廈門蓮花水庫蓄水10天成新景觀 擬10日後可首次「衝庫」
    經過10天的蓄水,蓮花水庫已經成為當地的一道景觀。 廈門晚報航拍蓮花水庫 廈門晚報航拍自9月29日下閘,經過10天的蓄水,蓮花水庫已是碧波蕩漾,成為當地的新景觀。昨天下午,本報記者從蓮花水庫上空約120米處航拍庫區,上遊的蓮花溪、澳溪被攔在大壩外。
  • 平昌關鎮深入開展出山店水庫庫區專項整治工作
    為加強出山店水庫庫區治理和保護,確保水庫周邊群眾出行安全和人居環境美麗,連日來,平昌關鎮積極行動,多措並舉,履行」河長制「工作職責,深入開展出山店水庫庫區專項整治工作。
  • 廈門飲用水源將以水庫為主
    未來,廈門飲用水源將主要來自水庫,九龍江的水源主要用於工業用水。
  • 山東多地持續乾旱難緩解 部分水庫庫底能「跑馬」
    原標題:山東多地持續乾旱難緩解 部分水庫庫底能「跑馬」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山東省今年遲遲未能進入雨季,各大水庫餘量不多,很多丘陵地區頻頻喊渴。由於長期乾旱少雨,目前山東省多個地市旱情較重,有的水庫庫底甚至能「跑馬」,一些農作物因為無水灌溉而枯萎了,而泉城的泉群們也再度面臨停噴危機。
  • 風景就在你身邊:遊洋潭水庫小記
    水庫碼頭大概3公裡車程,我們來到了寫著「洋潭庫區旅遊接待處」字樣的地方。友人告訴我,這是我們遊玩洋潭水庫上船之處。洋潭水庫是韶山灌區的引水樞紐,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
  • 回補地下水,白河堡水庫將為媯水河補17.5個昆明湖
    記者今天從水務部門獲悉,4月中旬,白河堡水庫將為下遊媯水河補水3500萬方左右,相當於將17.5個昆明湖,讓河道「解渴」,讓地下水得到回補。白河堡水庫這幾天,白河堡水庫正在為調水做前期的準備。4月中旬,只等一聲令下,水庫即可開閘放水,3500萬立方米清水將穿越白河隧洞,分別經官廳補水渠和白河南乾渠一路流向媯水河,為媯水河8公裡長的河道進行補水。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媯水河是永定河支流,是北京市重要的供水水源河道。然而受媯川盆地地形影響,媯水河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直比全市偏低。降水減少和媯水河沿線生產、生活用水量增加,使媯水河水量銳減。
  • 叫停後仍瘋狂作業 山西一煤礦越界盜採被指超百億元
    一家甲級資質的測繪單位提供的該礦區露天開採正射影像圖顯示,該礦區越界範圍為河緒村4000畝、弓家溝村1200畝、上元村800畝、東餵馬村500畝、西仁村1300畝、太陽坡村2000畝,共計9800畝。2020年12月25日,記者來到該礦區弓家溝北段,放眼望去,露天開採形成了一個巨型凹地,自西南向東北方向蜿蜒兩公裡,形成一條寬約300米左右的溝壑,猶如在山坡上劈出的一道巨大的裂谷。
  • 畫說北京丨春遊踏青好去處,北京水庫大全
    北京是個缺水的城市,所以北京人把河、湖、水庫看得彌足珍貴,為了解決水源問題,周邊建了很多水庫,這些水庫也孕育了秀美的風景。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北京市內的19座大、中型水庫,不失為2019年春遊踏青的好去處。
  • 平泉黃土梁子林場:亂石山上矢志造林植綠22萬畝
    □記者 李建成 通訊員 譚紅巖 宗文斌有林面積500畝,森林覆蓋率不足0.6%,在這片貧瘠的石質山區,一代又一代林場人奮鬥不止,使林地面積達到了22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71%——平泉市黃土梁子林場,昔日的荒山禿嶺,如今變成了「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的綠水青山。
  • 封井併網建水庫,闖出一片新天地
    同時2003年完成第二水源工程。以打漁張水庫作為水源地,年供水1100萬立方米,投資3804萬元,共鋪設水管道39公裡。城區封閉自備水源井33眼,並自來水管網1眼。至此,封井併網及第二水源建設基本完成,第二水源工程投入運營,工業生產正式啟用第二水源。"  城區封井併網及第二水源建設為該縣帶來社會經濟效益的同時還產生了很大的生態效益。
  • 榆中天池峽水庫往事
    興修水利是解決西北乾旱問題的唯一途徑,如果能攔截黑池溝的洪水澆灌田地則是化害為利功在千秋的大舉措,這個設想在火熱的年代被匆忙地付諸實施了。    1958年,在「大躍進」的形勢下,榆中縣(時屬定西專區)委遵照「以蓄為主,小型為主,群眾自辦為主」的水利方針,從儘快改變乾旱面貌的願望出發,提出了「一河、十庫、百壩、千渠、萬井窖」的「躍進」計劃,黑池溝水庫即為十庫之一。
  • ——響洪甸水庫踐行水利工程和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
    近幾年來,安徽省響洪甸水庫管理處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建設美麗中國的行動意識,堅決貫徹國家水利部和省水利廳下達的工作指示精神,堅持組織推動、政策驅動、試點帶動,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人水和諧環境,以發揮水利工程功能與環境資源協調發展,形成對水利主體工程水庫大壩進行除險加固、對水庫景區生態系統進行保護、修復和規劃建設,以先進的水利科技管理系統、強力的環境資源保障系統,有力地促進當地產業經濟的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