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是我們離開學校進入職場的時候的一塊敲門磚,初初離開象牙塔的時候,每一個職場新人都對自己的未來發展大部分都是忐忑不安而又充滿期待的,既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又極度害怕自己做不好。
在這種時候,有的人怯懦畏縮、瑟縮為事,有的人平實自處、埋頭做事,有的人積極進取、努力綻放光芒、爭取所有的時間和機會。這其中,在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中的王驍,就是第三種職場新人。
王驍從本科開始,一路從國際關係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到斯坦福法學院畢業,他家境殷實,為人真誠,習慣於主動了解身邊的人,也習慣於主動打破尷尬爭取機會,在面試官眼中,他是一個完美的面試者,直言「這就是我們要的人!」與此同時,這些面試官對於他的職場表現有很高的期待,頭頂的光環有給他多一點的展示機會,也有給他一定的壓力。
在同伴的眼中,王驍就是一個讓身邊人有壓力有緊迫感、距離感的存在了,他履歷豐富,自信滿滿,無形當中給了人一種震懾,同時,王驍在辦公室中也也佩戴著斯坦福的掛繩,桌上擺著斯坦福的杯子,說話中提到斯坦福的頻率很高,面試的時候還穿著斯坦福的T恤,這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他自然流露並不夾雜刻意的優越感,其實際上還是給了身邊人刺痛感,這當中流露的鋒芒會不經意間灼傷別人,因此,他成為了一個爭議點,遭受到的抨擊比接收到的誇讚要多很多。
但是最新一期的節目中,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王驍,當然,這也是我所以為的王驍。
他在HR點出他行事不那麼恰當的地方的時候,真誠的接受了建議;在帶教律師同樣也指出他問題之後,他靜靜思考,眼泛淚花,卻也默默地把斯坦福的掛繩收了起來,在和同組同時具有合作關係和競爭關係的劉煜成的合作中也溫柔了起來,努力地向劉煜成靠近,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好像之前那個具有攻擊力和稜角的人並不是他一樣,或許,這才真正的他,放下包袱,剝下外殼。
王驍是一個讓我很心疼的一個存在,心疼他的自信心被粉碎。
他神色肉眼可見的落寞,卻又笑著和同伴們說,「我覺得我能夠呆在這裡已經是很大的幸運了,可能下一周就不在這裡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和驕傲,當這一些東西被打碎的時候,就像是心臟裡守護溫養著的一個玻璃球被人震碎了,碎了一心臟的渣,別人看不見,有多痛只有自己才能知道。
與此同時,我也很為王驍感到欣慰,他的確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和痛苦,但是,他一會被看見,他一直被關注,所以領導能夠及時捕捉到他的行為信息,並且予以提醒,讓他能避免更多的彎路。
我想起了初中時同年級一個很優秀的男生S,靜默寫起詩來,他像是傲然獨立於世外的詩人;背起吉他走入朦朧微雨中,他像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音樂家;投身於學習之中,他是年級前二十名單裡從不缺席的人,毋庸置疑,他是很優秀的,但同時,所有人都知道,他是驕傲的。
初三有一次體育課,同班所有男生都在踢球打球,只有S在操場跑圈,一圈又一圈地跑,不理會別的人,我看著滿頭大汗只顧往前的他,突然有了一絲莫名的心疼,跟身邊的張張說,「驕傲如S,在往後的人生當中被毒打挫傷的時候一定很疼吧?」
張張說是的。
六年過去,不知道當初那個早上停水的時候,堅持用礦泉水洗頭男生現在怎麼樣了?會不會已經,或者有朝一日會經受像王驍這樣的挫傷。
無論如何,希望「王驍」們會成長為他們想要成為的人。
他們本身就是具有實力和進取心的,他們勤奮而努力,具備精英的基礎條件,只是他們還需要被打磨;
他們待人真誠而不拘泥於人情世故,保有著原始的熱情和和冷淡,但沒有把自己完全獨立於人世;
他們勇於承擔責任,敢於承認錯誤,會勇敢地改正自己的錯誤,說起來,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好像很簡單,但其實需要承受的壓力是很大的,有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面對人生,我們都是新人,從王驍身上,借鑑出幾點新人建議:
勤勤懇懇地工作和學習,努力去靠近那個理想中的自己。真誠地對待身邊的人,用於和人交流,但同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卑不亢永遠是最好的立身態度,不用自卑,也不用自傲。每個人都有優缺點,要辯證的看待自己,要敢於肯定自己,也要敢於否定自己,不破不立,勇於試錯,勇於改正。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令人心動的offer,願我們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拿到屬於自己的offer。
顧念過往溫暖,盼願往後寧安,顧盼生輝,願你心安,你好,我是顧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