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財還是復仇?寧夏偏僻村落獨居老人遇害,警方通過一枚殘缺足印,50...

2021-01-18 法制視界

偏僻的村落

人跡罕至的老房屋

看似毫無漏洞的犯罪現場

警方卻通過一枚殘缺的足印

50天內擒兇破案

案發後 警方張貼懸賞通告

2020年12月上旬,記者來到路家營村。這個位於石嘴山市南端的村落,此時已是一片蒼涼,50天的時間,讓深秋進入了隆冬,寒風凜冽,綠植都已凋落殆盡,河水也凝結成了冰,鄉間小道更是鮮有人經過。

在村子中一個拐角處的牆上,這裡至今還張貼著一張懸賞通告,上面寫著:「2020年10月14日凌晨,石嘴山市惠農區燕子墩鄉路家營村六隊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通告中,警方寫明了犯罪嫌疑人的一些具體特徵,並給出了高達5萬元的懸賞獎勵。

那麼,發生於一個多月以前的那起重大刑事案件,是一起什麼樣的案件?在這個只有1000多人口的小村莊裡,又究竟發生過什麼呢?

村裡大夫送藥 發現七旬老人家中遇害

在村子外圍一片莊稼地的中央,坐落著一個土坯結構的老房子。一位78歲的老人魏某,已經在這個房子裡居住生活了近40年,長期的高血壓讓她離不開藥物的維持。2020年10月14日上午,村裡的大夫像往常一樣來給她送藥,幾下敲門過後,屋內卻無人回應。而後,他推開房門,眼前的景象瞬間將他嚇蒙。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門也沒有關,他往前走了一步就發現床上有血,他很害怕他就沒有往裡面走,他就跑出來的,出來了以後他就緊接著去了被害人魏某的大兒子家。

幾個人結伴重新回到這間屋內,他們看到,屋內一片狼藉,老人此時正側躺在床上,周圍布滿了血跡。在驚魂未定之餘,幾個人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技術中心主任 馬勇剛:我們技術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它就是一排比較破舊的平房吧,四周還沒有圍牆,挺破爛的一個地方。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 楊瑞雍:發案的地理位置十分的偏僻,周邊可以利用偵查破案的條件非常有限。

警方將現場保護了起來,開始著手進行勘驗工作。首先,在中心現場屋內,死者魏某已無生命跡象,通過她的傷情,警方首先排除了被害人自己失足跌倒身亡的可能性。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技術中心主任 馬勇剛:她的頭面部、胸背部有大量的損傷,還有很明顯的血跡,後來經過屍檢,她身上的損傷,我們分析是一個條形的金屬棍棒(導致),死亡原因是嚴重的顱腦損傷死亡。

確定作案時間 屋內翻動痕跡明顯

通過進一步工作,警方也確定了,老人正是昨天半夜兩點鐘左右遭遇的不測。現場勘查的民警看到,屋內衣物凌亂地散落在地上,幾個抽屜、箱子還處於半開的狀態,很顯然,這裡曾被人翻動過。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技術中心主任 馬勇剛:是有一個大量翻動這麼一個痕跡的,包括它一進門這個屋子,它有一個木柜子,櫃門被掀開,裡面的衣服被翻動,特別是地面我們能看到翻動以後大量掉落在地面的衣服、紅領巾呀,相關的這些物品。

結合被害人和中心現場的這些情形,警方很快便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技術中心主任 馬勇剛:我們綜合分析判斷,作案人實施這一期案件的目的,我們認為是為了侵財。

在現場,警方小心翼翼地提取著可以用作偵查的生物檢材,尤其是一些犯罪嫌疑人可能觸碰過的地方。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技術中心主任 馬勇剛:在其中的一個屋裡面的有一個扁平的一個照明燈上,發現了手套印痕,在其他地方沒有發現指紋,所以說我們確定作案人作案的時候,他是戴手套作案的。

指紋提取雖失敗 但還是查到蛛絲馬跡

指紋提取無果,勘察工作平添了幾分難度。可既然犯罪嫌疑人到過這裡,且有過大規模地翻動,就一定有跡可循。果然,在屋內散落在地上的衣服表面,警方找了一些蛛絲馬跡。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技術中心主任 馬勇剛:地面有散落的大量的衣物,我們在其中有一件衣服上發現了一枚殘缺足跡。

衣服上發現一枚殘缺花紋足印

這是一枚帶有防滑紋路的鞋底花紋足跡,看樣子像是一雙男士皮鞋踩過後所留下來的。在中心現場外圍,房屋的周邊,勘查民警也找到了與之類似的足印。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技術中心主任 馬勇剛:在外圍的路面上,我們發現了這種足跡是一個成趟來回的一種足跡,其中我們發現他的右腳外八字是比較明顯的。這枚足跡跟外圍現場的條塊結合,花紋這個足跡它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就確定這一枚足跡,就是作案人實施作案的時候留在現場的。

除足印之外,在進入中心現場的唯一一扇房門的上面,破損的痕跡似乎也在向警方透露著一些重要信息。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技術中心主任 馬勇剛:這個入戶門是一個單扇內開木質門,這個門它有破裂的痕跡,我們分析它這個門是作案人員在作案過程中推、撞,力量比較大形成的。結合這個作案人撞擊門的位置,還有足跡的大小,我們綜合推斷作案人身高應該在1米73左右。

然而,關於案件的性質,似乎還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首先,警方了解到,被害人魏某平日裡生活極為拮据,存款十分有限,同時,中心現場的位置很是偏僻,離主要村落還有近5公裡的距離。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這個房子不是說是豪宅,150平米還是200平米,它就是一間農村的土房。如果是侵財的話,誰選擇到這種家庭裡面去搶劫去,或者是去盜竊去,這都是擺在我們面前巨大的疑問。

侵財還是復仇 案件性質難確定

究竟是侵財還是復仇? 此時案件的性質還很難確定。 對此,警方開始從被害人的社會關係入手,逐一排查。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局長 鄭興元:她的生活圈會是什麼生活圈,她又是一個當地的一個農民,又是一個獨居的老人,她不具備一些社會面的一些,所謂的爭吵或者說帶來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因為她生活圈很小。

生前與子女關係不融洽 與親戚來往少

在走訪中,警方還了解到,被害人魏某有6個子女,而她與子女們的關係似乎並不融洽,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局長 鄭興元:因為家裡面不和睦,長期不和睦,周圍群眾也反映,因為家庭矛盾造成的,被害人魏某和有一些她的親屬都不太聯繫,甚至可以說不聯繫,那我們從前期排模調查過程中,我覺得應該是放入到視線之內的。

可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在案發後的第三天,排查組工作後發現,魏某家人的作案嫌疑似乎也在一點一點地減小。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我們基本上排除了家裡面作案的可能性,因為他的兩個兒子都在銀川居住,三個女兒都離案發現場非常遠,沒有作案時間,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老大。

魏某的大兒子是這起案件的報案人,在當天上午,也正是他同村裡的大夫第一時間去往的案發現場,那麼會是他所為嗎?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首先要從足跡上來排查,他大兒子有沒有作案的可能性。我們通過鞋底花紋,跟他家大兒子比的時候,首先大小不一樣,花紋不一樣。包括他家的院子廁所邊,因為農村土廁所,院牆周圍他家的田地周邊搜索了沒有發現類似的足底花紋。

足跡不同 也無作案動機 排除兒子作案

從足跡的比對中,民警也看到,魏某的大兒子右腳並沒有外八字的特徵。他還在村子裡開了工廠,生意也一直不錯,僅僅為了那一點存款就殺害自己的母親,的確不太可能。至於村民們所說的家庭矛盾,也沒有到要弄出人命的那種地步。那麼,不是熟人作案,又會是誰呢?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下一步考慮各種因素,偶發、晚上喝醉酒、亂串門、小偷小摸偷雞摸狗突然躥進去,周邊有沒有外來務工人員亂竄,案發現場西邊500米有沒有釣魚的,各種偶然因素。

然而,結合中心現場的痕跡物證來看,幾輪工作下來,這些隨機性質的偶發因素,也被逐一排除在外。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犯罪嫌疑人在現場有過停留的,如果是偶發的,他或多或少的一定會留下一點東西的。你比如說真的是偷雞摸狗,看這家好像沒有人進去了,他也不會準備充分到現場除了足跡啥也留不下。

隨後,警方將案發現場周邊5公裡劃定為走訪摸排重點範圍,先後排查了附近4個鄉鎮,22個村莊,共計4萬人之多。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 楊瑞雍:我們成立了8個工作組,主要以走訪摸排為主,圍繞案發中心現場5公裡以內的,所有的村莊、工廠進行地毯式的搜索。

從足印入手 排查鞋店 赴異地尋生產廠家

這一期間,警方也曾試圖通過那枚可疑的足跡所對應的鞋款,找出真兇,他們兵分兩路,一方面對周邊所有賣鞋的商鋪展開排查,而另一方面遠赴異地,去到皮鞋生產廠家。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局長 鄭興元:這兩個廠家當時一個是在浙江溫州,另一個是在湖北,我們派的工作組就去了,我們當時也在考慮,這一雙鞋會不會是我們周邊的,所以對這個三個縣區賣鞋的所有地方,都進行了走訪調查。

鞋款式較老舊 無法查詢到有價值線索

通過調查後警方卻發現,鞋的款式比較老舊,已無法查詢到與之相關有用線索,這個方向無法再繼續偵查進行下去。與此同時,這個偏僻的村莊發生如此惡性的案件,在村民之間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帶給警方的壓力也隨之增大。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局長 鄭興元:因為他們都是一些田園生活,種的一些地,種一些枸杞,搞一些養殖,都是這種生活,比如說他們的家裡面的攝像頭,對準的是牛棚,對準的是羊圈,對準的是雞舍,都是這種情況,而在這個事情發生完以後,出現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攝像頭的方向變了,對準的是家裡面的住宅了,第二個情況,這個事情發生以後,獨居老人開始離開這個地方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著,可偵查工作卻始終沒有實質性的進展,警方認為,既然案發現場還是有跡可循的,那麼還是應該回歸到這裡,通過僅有的一些線索找尋犯罪嫌疑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門是被撞開的,被害人不至於熟睡到,門都撞開了還發現不了人,一定是先撞門進去以後,與被害人有過正面接觸,他不可能說跟他正吵架,或者說正發生口角的時候,去搜索財物,肯定是把被害人控制住,或者說已經制服了或者說已經殺死了,然後進行搜索財物,所以我覺得那這個人,心理素質好,過去有過前科。

可疑足跡在距離現場幾百米處神秘消失

同時,警方注意到,案發現場離附近最近的主路有不小的一段距離,既然犯罪嫌疑人是有備而來,如果單單靠徒步穿行其間,可能性不大。況且,在中心現場外圍的足跡勘查中,民警也發現,這些可疑的足跡在距離現場幾百米處就神秘消失了。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我們測算了一下到主路將近4公裡,再結合凌晨2點鐘當天晚上那個條件,伸手不見五指,那天是陰曆的二十三,沒有月亮,如果要是結合犯罪嫌疑人要急於逃離現場,他要從現場要走的路上會很長的時間,我們分析這個人有交通工具。

警方隨即調取了附近主要路段,案發前後時間段內所有的公共場所視頻進行查看。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在我們主要的交通路口上都是有監控的,死亡時間凌晨12點到2點的話,我們前後擴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我們沒有發現可疑的汽車進入到現場附近,所以推斷這個人具備交通工具也是汽車以下,自行車以上。

梳理多起積案 嘗試尋找案件之間關聯

這一條又一條線索的出現,讓警方對於犯罪嫌疑人的特徵有了基本的刻畫。身高1米73左右,男性,走路右腳外八字,可能有盜竊、搶劫前科。根據這些特點,警方著手對曾經發生過的類似案件進行梳理,希望可以從這裡對案件有所突破。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這個路家營村特別特殊,是一個比較深的、比較偏僻的農村,流竄的人員到這個地方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然後我們就覺得這是本地人作案,所以說我們就在本地農村進行串並,結果第一輪串並出來以後,就發現了挺感興趣的幾個案子。

嫌疑人體貌特徵相同 連作案手法也雷同

2016年5月5日至2018年9月6日,石嘴山市曾發生過8起系列盜竊案以及1起入室搶劫案至今還沒有偵破。

這是其中一起,發生於2017年2月26日凌晨的工廠盜竊案視頻資料,在畫面中可以看到,1點47分左右,一個全副武裝的男子,沿著牆緩緩地走向工廠辦公室,接著,2點37分,他撬開辦公室的窗戶,翻身進去,在屋內肆意地翻箱倒櫃尋找財物。4點32分,他來到另外一間屋內,發現這裡有一個保險柜後,便將其推了出去。

另外,2018年9月6日,轄區內一位居民遭遇入室搶劫,從公共場所視頻中,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犯罪嫌疑人的衣帽以及身形特徵都與之前幾起盜竊案極為相似,且走路有明顯的外八字,而根據遭遇入室搶劫案的被害人所說,犯罪嫌疑人正是手持一根金屬棍棒來到自己的家,在作案後,他也清楚地看到,犯罪嫌疑人正是騎著一輛摩託車逃離了現場。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局長 鄭興元:在梳理的過程中,我們對一起入室的搶劫案,在有些方面符合命案一些犯罪特徵。這個特徵是什麼?第一個具備交通工具,第二個男性,第三個身高,第四個關鍵走路有他的一個外八字存在,所以說這個人是誰。

然而,這些也都只是警方的推測,並不能證明這幾起案件與2020年10月14日發生的命案有所關聯。為了進一步確認這其中的聯繫,石嘴山警方與公安部命案積案專家組取得了聯繫。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專家對兩個案發現場的現場的足跡步態進行得分析,給出的意見是,現場遺留的足跡為同一個人所留,可以做統一認定。

在案發後的第四十天,案件第一次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既然足印方面可以認定同一,那麼這起命案完全可以藉助現有的入室搶劫案的視頻資料展開調查。況且,這些視頻資料一直保存完好,與之對應的一系列盜竊搶劫案件,也一直如鯁在喉,壓在每一位辦案民警的心上。雖然那時警方也曾努力找尋過犯罪嫌疑人的蹤跡,可由於線索實在太少,案件一直懸而未決。

如今,可以串併案進行偵查,讓警方看到了希望。可以確定的是,犯罪嫌疑人有一輛摩託車,那麼以車找人便成了警方一個新的偵查方向。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局長 鄭興元:然後我們通過這個搶劫案的視頻,我們進行了走訪調查,當時在一個離我們這一塊將近十多公裡的一個加油站,發現了一個修理部,也是修理汽車的,發現這個人的走路好像是他們的一個周圍人,好像曾經來過修過車。

通過查看加油站的視頻錄像,警方看到,2020年9月25日,一名男子曾騎著摩託車到過這裡,而他的一些基本特徵也像極了警方正在找尋的犯罪嫌疑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他提著油筒到加油槍10米左右的距離,加油時候的步態視頻,我們大家一看,這個步態跟我們視頻上的步態,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右腳外八字,走路的姿勢樣子高度疑似。

在對這名男子的身份信息進行調查後,民警了解到,這個人名叫吳某。在接下來的走訪中,警方有了重大發現。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發現這個人家住惠農,1997年因為搶劫被判刑12年,單身一個人居住在平羅城關的農村,說是收古幣的,但是周邊反應沒見過他收古幣,那他經濟來源在哪,這個人的嫌疑就一下就上升了。

考慮到犯罪嫌疑人具有很強的反偵查意識,在此前的走訪調查中,可能已經打草驚蛇。警方決定,事不宜遲,立即展開抓捕。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惠農區分局副局長 衣貫武:發現了一個類似於三節棍的管刺,這個三節棍接在一起,有一個袋子,這個袋子可以背,與我們那個案子簡直一樣。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 楊瑞雍:他平時用的帽子、手套、口罩包括一些善於偽裝自己的女性的假髮等其他物品。在他院子的後側發現了一堆焚燒的灰燼,然後經過我們進一步的提取分析發現,焚燒物品就是當時嫌疑人作案用的穿著的衣服、褲子,還有鞋。

面對證據,吳某如實供述了自己所有的犯罪事實。原來,2020年10月14日凌晨,他本想入室搶劫,卻沒有想到被害人魏某反應如此強烈,便起了殺心,將魏某殘忍殺害,隨後又在屋內尋找財物。同時,他也承認了除1014命案之外,另外多起入室盜竊、搶劫案均系他一人所為。

從案發到吳某到案,整整50天,石嘴山警方艱辛付出,通過一枚可疑的足跡,最終將案件成功告破。

原標題:對獨居農村老人下手?是侵財還是復仇?謎案揭曉……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李林蔚 題圖來源:上觀圖編

來源:作者:央視資訊

作者/來源:上觀新聞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緊盯一枚掌紋不放 22年前的命案,南通警方偵破了
    案發後,儘管南通警方全力展開案件偵破工作,兇手卻如同人間蒸發,就此消失在警方視線。時光荏苒,一晃22年過去。7月13日,南通市公安局傳來捷報,緊盯一枚從現場發現的殘缺掌紋,經過數代南通刑警的不懈追查,終於找到突破口,在「雲劍2020」專項行動中,將2名犯罪嫌疑人先後挖出,該起命案積案成功告破。
  • 17年前他殺人滅門,卻留下一枚殘缺的指紋……
    嫌疑人故意破壞現場,警方僅找到了一枚殘缺的指紋。公安部將此案列為全國「一號公案」,瀋陽市公安局迅速組建「4.30」專案組,全面打響案件偵破攻堅戰。可沒想到,這場攻堅戰一打就是整整17年。這一次,海量的數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殘缺的指紋也讀出了攻堅的方向。5月21日,專案組鎖定楊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當6月19日在葫蘆島市綏中縣將其抓獲後,民警立即開展現場比對,他的指紋與那枚殘缺的指紋完全吻合。「4.30」案件成功告破。
  • 通過殘缺掌紋 南通22年前命案告破:嫌疑人倆兄弟因其他犯罪正服刑
    近日,南通警方破獲了一起22年前發生的搶劫殺人案。警方盯牢當年提取到的一枚殘缺掌紋,成功破獲了這起陳年命案。1998年9月29日傍晚,南通市崇川區外環西路東側一美髮店發生搶劫案,致一死一傷。專案組從現場成功提取到了一枚殘缺的掌紋。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手段,案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刑警大隊一級警長胡伯均說:「我們歷年來一直對案件緊盯不放。通過現場提取的痕跡物證,特別是指掌紋,對周邊省份案件進行串並,看看有沒有線索。」直到今年4月18號,南通市通州區刑警張繼秋,再次對這枚掌紋進行了比對,這一次,有了新的發現。
  • 獨居老人家中死亡多日,鄰居聞到臭味才發現:他的兩個兒子很少來
    步入老齡化社會,獨居、孤寡的「空巢老人」數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獨居老人的安全問題也逐漸暴露在大眾視野。 最近,上海多起老人獨自在家去世的事件讓人唏噓不已。
  • 獨居老人家中兩副棺材被盜,3名嫌犯還沒找到買家,就被抓捕歸案
    可是近日有人卻盜竊老人的棺材出售,真是讓人匪夷所思。12月25日湖南常德澧縣警方,破獲了一起盜竊案件,三名犯罪嫌疑人盜取的物品,竟然是獨居老人家中的兩副棺材。彭某、劉某華、黃某林三名嫌疑人,整日遊手好閒,喜歡去娛樂場所玩耍,但是又沒有一份正當行業收入。當自己的積蓄花光後,由於資金不足無法再去娛樂場所玩耍時,三人便合謀實施盜竊搞錢的想法。
  • 關愛孤寡老人獨居老人
    近日,神灣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組織青少年志願者開展了關愛老人探訪活動,幫助轄區18位孤寡、獨居老人進行居家清潔和理髮服務,據了解,從2016年開始,神灣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利用寒暑假學生放假的時間,組織開展關愛老人探訪活動,一年兩次,3年來服務了168人次。「當老人拉著我的手說謝謝的時候,我很感動,再辛苦也值了。」連續3年都參加的冼同學說,參加探訪活動,讓她學會要善良、樂於助人和感恩。蔡偉強 張成業 攝
  • 獨居孤寡老人房間裡猝死 上海民警千裡為其尋親
    一名60多歲的獨居孤寡老人,倒在房間過道中猝死。老人突然過世,身後事怎麼料理,其留下的房產和遺產又該如何處理?浦東公安分局南碼頭路派出所社區民警殷炯得知後,聯繫上了街道民政幹部,調閱老檔案,遠赴千裡之外的鄭州,為老人尋親,最終找到了老人同父異母的妹妹。在其妹妹的操辦下,呂老先生的後事得到了妥善處置。
  • 七旬獨居老人自己家中死亡 小區一保安被警方帶走
    隨後,120急救人員趕到現場時,老人已經死亡。  老人的兒子說,當時,他在外面辦事,接到小區保安劉某的電話,說是老父親出事了,他很快就趕了回來,「老人的面部、眼部、嘴上全部都是傷,我都快認不出來了,他撲倒在客廳裡血泊裡,我怎麼呼喊都沒有應答。
  • 10塊智能手錶免費送獨居孤寡老人後續報導
    3月24日,現代快報聯合江蘇北鬥衛星應用產業研究院,發起「給獨居孤寡老人贈送智能手錶」的公益愛心活動。經過報名確認,昨天,我們將10塊智能手錶送給了10位有需求的社區老人,並邀請社區志願者現場講解使用方法。
  • 沒有老人會享受孤獨 獨居只是各有各的苦衷
    老人無人贍養並不僅指金錢上缺乏支持,更多的是生活中無人陪伴,倍感孤獨無助。記者採訪20位獨居老人,其中奶奶14位、爺爺6位。在交流中發現,這些老人渴望與人溝通,對陪伴方面的需求都很強烈。不少老人提到,隨著身體機能的減退,自己對人生越來越沒有信心,也很缺乏安全感。「沒有老人會享受孤獨,老年人獨居,都有不得已的苦衷。」82歲的張爺爺說。喪偶式孤獨:老伴過世 我成了一個人在受訪老人裡,有6位是因為老伴過世而獨居。他們中,夫妻感情越深的,在一方離世後受到的打擊越大,也越不容易從悲傷中走出來。
  • 「斯文男」10天搶了多名的哥 興國警方抓獲系列搶劫案嫌疑人
    核心提示  連續多日,夜幕深沉,長相斯文的男子在興國街頭招手搭車,他們有時乘坐「摩的」,有時坐上計程車,前往的目的地皆為人跡稀少、荒涼偏僻的路段。當司機將乘客送達時,他們便會被早已「埋伏」的團夥持刀棍實施搶劫。
  • 52歲獨居大媽帶領一群中年婦女組織賣淫,被警方一網打盡,抓獲22人
    2020年11月15日,雙鴨山市友誼縣公安局友誼鎮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轄區一平房內經常有大量男子出入,且租戶是一獨居女子,懷疑可能有人從事違法活動。接到報警後,警方立即開展核查工作。經過幾天的分析、研究和調查,警方確認了張某俠(女,52歲,吉林省榆樹市人)實施賣淫嫖娼活動的違法事實,掌握了其通過電話聯繫的方式進行預約交易。在確認證據後,公安機關迅速派出民警趕赴其住所將張某抓獲。
  • 63歲獨居老人突然去世,屋內滲水才被發現,網友:子女去哪兒了?
    據報警的鄰居介紹,住自己樓上的這名女性老人是這裡的租戶,一直處於獨居狀態。民警提醒,子女還是應經常打電話關心一下獨居的老人。當子女們慢慢長大,也有會自己的工作、家庭需要經營,相對應的父母在生活中比重可能就慢慢減少了,一些人需要在外工作、打拼,而留在家中的老人就成了無人照看的空巢老人或獨居老人,生活中有很多這類無法實現"養兒防老"的現實問題,但越是如此越要經常和父母聯繫,條件允許的多回家看看,在增加對老人陪伴的同時也讓獨居老人群體感受到更多的親情和關愛。
  • 情暖老人心 11位獨居老人集體過生日
    每月15日,都是豐澤區華大街道地質社區最熱鬧,老人們最高興的日子。因受疫情影響,前幾個月地質社區暫停社區老人所有聚集性活動,老人集體生日也無法如期舉行。今日,地質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攜手愛心單位泉州銀行豐澤華大社區支行等,先為社區11名老人補過集體生日會。另外6名老人安排明天集體慶生。
  • 隔壁老奶奶常送肉類美食給鄰居,警方證實:都是人肉做的
    在Sofia是連環殺人的消息走漏後,Tatyana為當初聽了丈夫的話而感到慶幸,因為經警方證實,鄰居曾經收到過的肉食食品都是老人用受害者的人肉做得... ...
  • 兩位中國公民在柬埔寨遇害,警方:嫌疑人已逃往泰國 - 新京報 - 好...
    新京報訊(記者 彭衝 實習生 謝婧雯)當地時間1月13日下午,柬埔寨首都金邊市某公寓內發生了一起殺人案,兩名中國人遇害
  • 大連獨居老人家裡燃氣灶打不著火,「大白」變身維修工
    晨報訊(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齊芳芳)獨居老人居家隔離,燃氣灶打不著火犯了難。向社區求助後,大連市沙河口區南沙街道後山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幫忙購買電池,又親自上門幫忙更換安裝,盡其所能地解決老人的燃眉之急。
  • 疫情中,獨居老人認她作「幹閨女」
    疫情中,程慧蓮充分發揮女性特有的細心、耐心,及時發現和成功化解了多起因疫情措施引發的鄰裡糾紛,避免了矛盾激化,傳遞出下沉民警暖人心,聚民心,順民意的模範帶頭作用,用實際行動密切了警民關係,更贏得了社區一位獨居老人的真心青睞,認她作了「幹閨女」,已經成為銅鼓地社區老百姓街頭巷議中的一段佳話。
  • 救助一獨居深山孤寡老人
    近日,該所聯合村幹部及時救助一獨居深山流浪五保老人,幫其解決後顧之憂。 4月26日8時許,該所接棗樹村幹部反映稱:現大西溝高山上有一身份不明的流浪老人,請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