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我夢見……」我們一定經常聽到朋友講述他們的夢,我們也經常會對自己的夢感到驚訝,我們的夢到底在對我們說什麼呢?心理諮詢師也會在我們反覆出現的夢境中尋找心理根源。小編總結了一些我們經常會感到疑惑的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向大家解析。
我們的夢是如何產生的?
做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夢是因為睡眠而存在。我們的睡眠一般有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非常淺睡,容易被驚醒。第二階段睡眠更深一些,第三和第四代表了我們最深的睡眠。這個過程大約90分鐘也就是經歷了4個階段以後,我們的睡眠進入了第五個階段快速動眼睡眠,我們一整晚的睡眠就是這五個階段的循環直到我們醒來。快速動眼睡眠會有夢產生。
我從來不會做夢,這是真的嗎?
所有人都會做夢,區別在於是否記得。研究人員發現,胎兒和嬰兒會有一般的睡眠時間都在做夢。而且女性相比男性記得做過的夢更多,這個現象在當事人承受壓力時表現得更加明顯。我們想回憶起做過的夢,夢剛結束時醒來,有80%的可能性還記得夢的內容,而在其他時候醒來時,也有30%的可能回憶起夢的內容。此時的夢往往是一些想法和思想的碎片,而非圖像化的場景或聲音。相比突然醒來,緩慢而循序漸進的甦醒更容易使人回憶起做過的夢。
夢代表了什麼意思?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對夢有相當多的解析。我們通過他的書也能認識夢,「夢是(被壓抑的)願望的(經過改裝的)達成」,夢是「通往潛意識的康莊大道」。他提到了「潛意識」與夢的關係。夢是潛意識的再現重組,可能是你之前看到過、聽到過的(影視劇或現實中的)場景,可能是你經歷過類似的場景……夢的主人對自己的夢具有最權威的解釋,夢裡的情節大部分都是虛構出來的,但是夢裡的情緒體驗往往都是真實的。你在夢裡出現了逃跑、後悔、自責、愧疚等,如果你會自由聯想的話你可以對這幾個詞進行自由聯想。這樣你可能就能找到了夢對你的啟示。
為什麼我常常做夢?
夢可以幫助我們沉浸在睡眠中,也可以幫助我們挑選和利用把白天發生的事件中的信息。但是有的人會為常常做夢而煩惱。對最讓我們關心或掛念的事我們會常常夢到。如果常常做一個噩夢,也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即使是最可怕的噩夢也展現了壓抑在我們心底、阻止我們前進的焦慮,而這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狀態,而且夢像是危機預警,也在提醒我們需要去覺察自己內心的需要。
夢中的形象永遠具有眾多意義,嘗試對其進行聯想和詮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它們,從而取得進步。我們可以在從心開始找一個諮詢師,陪你進行自我探索,我們通過記錄夢境和寫日記的形式與自己的夢進行長期對話,從而從中獲益,或者解決睡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