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否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越是著急的時候,公共汽車要麼一輛也不來,要麼兩三輛同時到站;等著急用的東西總會不翼而飛,無跡可尋;關鍵的零部件如果掉到地上,總是會滾到最重的柜子下面。
人倒黴的時候連喝涼水都是塞牙的,不幸的事情總是一連串發生,一件失敗,件件失敗。
望著那些優秀到連頭髮絲都沒有一絲弊病的人,難道我們真的沒有翻身之地嗎?
早在20世紀中葉,一位來自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墨菲就為我們找到了答案。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墨菲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
這之後,墨菲發現,測量儀表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由此,他得出的教訓是: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有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麼一定有人會按這種方法去做。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換種說法:假如你把一片乾麵包掉在地毯上,這片麵包的兩面均可能著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塗有一層果醬的麵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帶有果醬的一面落在地毯上。
「凡是有可能出錯的事,終將出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卻只會讓它更糟;為了不出錯而想要什麼都不做,結果還是會出錯。」
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它凌駕於一切定律之上,隨時發生,像一位不速之客,說來就來。無論你從事哪個領域的工作,它都有可能絆倒你,拖延你,挫敗你。你越是努力,就摔得越厲害。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通過墨菲定律解決生活中的種種麻煩呢?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既然墨菲定律是世界上不幸的本源,首先,就讓我們先從認識它開始。
認識的過程就像完成一幅拼圖:要先觀察圖塊,然後把它們和盒子上的導圖相對照,接下來試著將圖塊拼到一起。
對於我們的思維拼圖來說,「圖塊」就是感官傳遞給大腦的信息,「導圖」就是大腦用來分析這些信息的期待和記憶,整個大腦的任務就是把思維圖塊組合到一起,而組合圖塊的三個階段都擺脫不了墨菲定律的不良影響。
《墨菲定律》一書通過豐富的案例和詳盡的解釋,讓我們發現「錯誤是多麼難以避免」,甚至,有些錯誤就像是被故意設計出來的。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走著走著,就撞上了一扇本不應該出現在那兒的玻璃門。墨菲定律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因為我們對眼皮底下的事情視而不見。
其次,就算認識了墨菲定律,對我們有什麼用呢?它能幫助我們達到事業的巔峰嗎?
法國著名戲劇家讓·季洛杜說過:「成功的秘訣是真誠:一旦能做到假裝真誠,你就成功了。」
《墨菲定律》一書認為,當你處於職場中,和正確的人交往,非常重要。
一項巧妙的實驗表明了我們與周圍人和事之間的聯繫有多深。一些學生被要求對一系列單詞進行分類,有人拿到的是中性詞,有人拿到的是與年齡有關的消極詞彙,如「衰老」或「關節炎」。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感謝了他們,並讓他們即刻離開。
當他們走向電梯時,一定在納悶這一切是怎麼回事。事實上,他們走路的速度是受到監控的。那些拿到了消極詞彙的人走路明顯慢了許多,剛才做的事對他們產生了一些影響,使他們有點兒「變老」了。
這就是墨菲定律和成功學的關係,當你了解了墨菲定律,並學會反其道而行之,說不定結果就會有所不同。《墨菲定律》一書中為大家介紹了幾種辦公室小技能:
在辦公室裡四處走動時,手裡一定要拿一份文件。 永遠不要第一個打哈欠。 永遠不要在上午10點之前進行談判,對方會覺得你很急切。 也不要在下午4點以後進行談判,對方會認為你在孤注一擲。 在接電話之前,一定要讓鈴聲響三次。 留意一些好消息,並成為好消息的傳遞者。 壞消息到來時要趕緊離開。 一定要讓人看到你和重要人物在一起。 聽別人講笑話時,一定要等別人說完,不要搶著說出笑點。 當被告知一個需要嚴格保密的消息時,一定要努力將其擴散出去。 發現老闆的非凡魅力和風趣幽默之處。 發放名片給每一個人,包括你的家人。 不要在電梯裡講話。 永遠不要讓老闆知道你比他聰明。 永遠不要使用「不」這個字。 永遠不要使用「實際上」這個詞。 即使你平時滴酒不沾,也要在某天來一次宿醉。 不時地試試老闆的建議。
很多時候,當我們了解了生活中許多現象為什麼會發生的奧秘,你就會發現生活精彩了許多。
希望這些小方法可以慢慢改善你不幸的處境,也希望這本書可以讓你的生活增加許多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