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進輝
2021年一開年,餓了麼便先後捲入兩場不小的輿論風波,可謂出師不利。
先是餓了麼騎手韓某偉猝死在送餐途中,平臺出於人道主義表示願支付2000元費用,保險公司則根據平臺投保金額1.06元理賠家屬3萬元。有網友指出,餓了麼騎手每天會被平臺系統強制扣除3元購買保險,但韓某偉實際保費只有1.06元,懷疑平臺剋扣韓某偉的保險費用。
有媒體聯繫上韓某偉出事當天所承保的太平洋保險公司,對方表示,韓某偉的保單顯示,其保費確實只有1.06元,那剩下的1.94元去哪了?對此,餓了麼方面在聲明中專門解釋了「3元保險費用」問題。
餓了麼表示,眾包騎士在每天接單前會及繳納3元服務費,由餓了麼平臺代為收取,餓了麼會再支付一部分費用,一起交給騎手所在的人力資源商,委託其為眾包騎士提供勞務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服務,其中約定由人力資源商為騎士投保意外保險。
隨著輿論的發酵,餓了麼給猝死騎手的撫恤金從2000元提升到60萬元。與此同時,餓了麼還表示,已與各方緊急商談,推動改進保障提升和結構優化事宜,將保額提至60萬元。在新的保險規則實施前,餓了麼平臺將提供相應撫恤金。有網友感慨道,為何餓了麼非要鬧到出現輿論壓力才肯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
在我看來,從法理上來講,餓了麼一開始補償2000元並無不妥,但從情理上來講,很難讓公眾接受。餓了麼尋求外包勞務無非是為了降低用工成本和風險,這點可以理解,但騎手確實是穿著餓了麼的衣服為餓了麼平臺付出辛勞,餓了麼不積極擔責真心說不過去。
後是騎手劉某在江蘇泰州海陵區某餓了麼蜂鳥配送門店前試圖自焚,後被附近商戶施救,火滅後騎手拒絕前往醫院接受救治,聲稱要討要「血汗錢」。昨晚,海陵區新聞辦發布情況通報:
2019年10月,劉某在「好活」平臺註冊118115號工作室,並與好活(徐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籤訂《項目轉包協議》,承攬靖江贏跑公司的餓了麼配送業務。2020年12月上旬,劉某因合同約定的配送服務費結算與靖江贏跑公司產生矛盾,雙方多次協商未果,才會做出自焚的過激舉動。
對此,餓了麼方面回應稱,在得知相關情況發生後,餓了麼立即安排前方員工趕往醫院,同時成立專項小組。目前,專項小組還在繼續全力協助醫院救治恢復傷者,陪護家屬。劉某和家屬的治療及相關費用,已由餓了麼支付,將盡最大誠意和努力做好後續工作。
據悉,靖江贏跑公司是餓了麼在泰州區域的物流合作商。餓了麼方面強調,餓了麼嚴禁合作機構以任何理由拖欠騎手配送費用,已對相關合作商啟動調查,並等待警方調查結果,一旦查實,頂格處罰。同時,餓了麼已於本周啟動全國範圍內的安全生產升級行動。
事實上,餓了麼接連遇上的這兩件煩心事,反映出一個現實且棘手的問題,即兼職騎士與外賣平臺之間到底是何種用工關係,這在司法實踐中存在爭議。部分法院認為不構成勞動關係,部分法院認為構成勞動關係,部分法院則認為構成勞務關係。我個人傾向於認為,眾包騎手與外賣平臺之間不構成勞動關係。
如果說騎手的薪酬、社保等福利落實屬於微觀層面,那餓了麼的行業地位則屬於宏觀層面。扎心的是,其處境極其尷尬,一線騎手「玩命」,市場份額卻不增反降,而這一切發生在被阿里收購後,不僅未能做更好的自己,反而與最大勁敵美團外賣的差距越拉越大。
Trustdata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Q1美團外賣交易額佔比為67.3%,餓了麼為26.9%,餓了麼星選為4%,而2018年Q1美團外賣交易額市場份額為54%,餓了麼為35%,百度外賣(餓了麼星選)為5%,走下坡路沒跑了。
由此可見,餓了麼大力鼓吹的阿里系資源也不見得有那麼管用,實際效果大打折扣,要不然也不會競爭不過美團外賣,總是佔下風,而當初餓了麼一把手王磊定下的1年與美團外賣平分天下的Flag極為諷刺,被殘酷現實狠狠打臉。
放眼2021年,一直處於劣勢的餓了麼能否迎頭趕上?我看懸,其日子不好過註定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