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名為「肇慶府」的行政區,自北宋始設至民國廢除,前後歷經將近八百年歷史,對粵西大地社會的影響極其深遠。那麼,古肇慶府大地上前前後後都有哪些值得一提的歷史?本輯「漫話肇慶府」系列文章為各位讀者詳實介紹,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各位指正。
第二十九章:鵠奔洗冤
今肇慶端州閱江樓一帶,在東漢時期曾有鵠奔亭,相傳古時有白鵠飛舞而得名,而就是這個鵠奔亭,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其有名之處,是因為在東漢時期這裡曾發生了交州刺史為蘇娥洗冤的故事。
據晉朝《搜神記》載:「九江何敞為交州刺史,行部至蒼梧高要,宿鵠奔亭。夜半,有一女子,自稱蘇娥、字始珠,廣信 人,到此亭,為亭長龔壽殺。敞遣吏捕問,具服,乃斬之。」據此文獻記載,東漢時交州刺史何敞(一作「周敞」)至蒼梧郡高要縣巡視,夜宿鵠奔亭,三更半夜時,有一自稱蘇娥的女子前來拜見何敞,蘇娥自言為廣信縣人,先前到達此亭,被此地亭長龔壽殺死,所以到此請刺史主持公道;何敞馬上派遣差吏前往捕拿龔壽,龔壽對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認不諱,於是何敞將其正法,蘇娥的冤情得以昭雪。
由於何敞在鵠奔亭為蘇娥洗冤的故事流傳廣遠、非常有名,所以後世就以「鵠奔亭」為平冤之典,亦省稱「鵠亭」。南朝梁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云:「則梧丘之魂,不愧於沉首;鵠亭之鬼,無恨於灰骨。」
作者:周業鋒
部分圖片及資料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