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光伏產業好像也是這樣。補貼政策的姍姍來遲,光伏電站安裝市場的失望,讓光伏人覺得一年都好失望。好在十二月裡的十二個時辰,構成一幅暗流湧動的畫面,帶來些許猜想和希望。第一個時辰是從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開始的。
5日,「2019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召開,它給光伏人的印象是:光伏產業過去成績之大難以想像,未來市場之大也難以想像,可是面對有些蒼白的現實,既不敢奢望專家說的「力爭要將國家的光伏平價政策連續三年左右」,也一時難以找到「跳出光伏看光伏」的實現路徑。政策的作用減弱了,市場的作用還不健全,這都決定著2020年的光伏是市場化的探索之年,不是大發展之年。
同樣是5日,中金公司以「如何與光伏行業周期共舞?」為題,發表「光伏是成長性的周期板塊,有非常強的周期屬性,但是與傳統周期不同之處在於價格會帶來需求的快速回升,光伏板塊在價格下跌之後5-8個月即會出現需求反彈」的研判。在一如既往的專業、晦澀語言之後,報告充分肯定了光伏「明年全球需求反彈」。一個產業好不好的重要標誌,是資本關注不關注、資本市場熱鬧不熱鬧。當前,資本對光伏市場是從未有的關注,已經從只關注二級市場的企業表現,上升到關注一級市場的產業分析,2019年光伏資本市場的熱鬧超過了以往。
還是5日,「上能電器IPO成功過會」。經過兩輪的光伏產業殘酷整合,雖然中國的逆變器企業數量已經從400多家減為30多家,但是在華為和陽光「兩家在國內逆變器市場份額總和超過70%」、年初錦浪上市、年底上能上市的背景下,逆變器企業之間的競爭,讓光伏人聽到越來越近的金戈鐵馬聲。
6日,國家能源局《電網公平開放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電網企業應公平無歧視為電源項目提供電網接入服務」,被光伏媒體稱為重大利好。當前的光伏發電併網,政策的作用日漸退出,電網企業的作用日漸增強,雖然電網企業不斷發文希望樹立服務形象,但是光伏人短時間內總也找不到被服務的感覺。
9日,《江蘇省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規則(試行)》發布,首次將光伏人期盼的「隔牆售電」明確為:「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是指同一交易片區內分布式發電項目單位(含個人,以下同)與配電網內就近電力用戶進行的電力交易。交易片區原則上限制在接入點上一級變壓器供電範圍內」。中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已經進行了18年,「隔牆售電」終於在江蘇有了標準和細則。有文章解讀「最突破性的內容在於對電網的限制:電網公司的權利由『核定』改為了『確認』,權責也變得更加明確,用江蘇發改委替代了『有關部門』。兩天後又有《江蘇能源監管關於進一步促進新能源併網消納有關意見的通知》,對「新能源接網審批流程」、「新能源併網服務」規定了時間限制。需要注意的是,後者的用詞是「服務」。
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圍繞企業營商環境,「在近5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有關電力的安排部署一共出現了4次,在今年的會議中首次出現了『要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的明確表述」。這是國家連續三年要求降低電價了,在給電力企業帶來更大壓力的同時,也給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帶來新的難度。降低企業負擔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降低電價卻是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只要求電力部門降價,不要求造成電價偏高的其他要素改革,結果只能是要麼電價難降,要麼電力企業竭澤而漁。12和13兩日,先有ST新梅發布公告:擬將中文名稱變更為「上海愛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後有「天業通聯」發布公告:名稱變更為「晶澳科技」。在一場光伏產業整合到來的時候,在動輒數十上百億的光伏企業競爭中,低成本的融資已經成為重要武器。兩家光伏企業的借殼上市,看到的是光伏資本登陸A股市場,看不到的是不同光伏資本間的相互廝殺。
12日,東方日升宣布與中環股份「就單晶M12矽片等事宜進行深度合作」。自8月份中環股份發布量產「夸父」M12大矽片消息以來,這是頭一家組件廠商宣布與中環開展合作的,有消息說還有多家企業準備開展合作。在長達三年的較量之後,光伏單多晶之爭終於以單晶的階段性大獲全勝告一段落,在競爭的硝煙還沒有散去的時候,「5月隆基股份就首次公開166mm大尺寸單晶矽片報價」,「8月,中環股份在業內率先推出了210mm超大尺寸矽片」,一場佔據單晶70%市場份額的雙巨頭之間又硝煙再起。
16日,國家電投黃河項目增資引戰籤約儀式舉行。這是一次募資242億人民幣的央企混改,將直接撼動光伏產業的競爭格局。黃河公司已經是全球光伏應用場景最多、光伏電站規模最大的企業,現在又攜無以倫比的資本實力,明確宣布:「做世界清潔能源產業的領跑者」。在極大提振光伏產業信心的同時,難免讓民營光伏企業心存壓力。16日,《關於徵求對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下發,明確「2020年競價項目配置工作總體思路、項目管理、競爭配置方法仍按2019年工作方案執行;平價項目可由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在落實接網、消納等條件基礎上自行實施」。這個原則確定、標準不確定的文件發布,給光伏人帶來希望也帶來困惑,也讓許多光伏人才明白事關補貼的事情,不是能源局也不是發改委說了就能算的事情。關於光伏發電補貼標準,2019年是「等待」,看來2020年還要「等待」。
17日,在被譽為「中國品牌奧斯卡」的2019中國品牌年度大獎頒獎盛典上,「通威集團以新能源行業NO.1的身份首次登榜『中國品牌年度大獎』,而且是能源界唯一入選品牌」。一個不被世人所知的產業,一定是不夠發達的產業,一個沒有品牌的產業,一定是不夠成熟的產業。十年前,光伏產業還不被廣大社會所知,通威也不被光伏產業所知,今天,通威通過多年的努力,終於為光伏產業贏來高光時刻;資本能夠培養「巨嬰」企業,不一定能夠培養巨人企業,今天,通威憑著遠大的抱負、敏銳的市場判斷和強大的企業執行力,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從不被人知到廣為人知、從邊緣企業到光伏領軍企業的全部過程。
第十二個時辰是19和20兩日,先是協鑫集成發布公告:與保利(橫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及控股股東協鑫集團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發揮資本及產業的協同效應」。後是「保利協鑫及協鑫新能源共同發布公告:與中國華能訂立一份合作框架協議,以出售協鑫新能源(i)位於中國的若干光伏電站;或(ii)協鑫新能源集團之若干負責經營該等電站的項目公司」。協鑫集團是光伏產業的代表企業,過去所有的進步和遇到的困難,無不代表著光伏產業的進步和困難。相信今天調整中的協鑫集團,還會像過去一樣,雖然經歷無數風浪,卻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發生在二零一九年十二月的十二個時辰,對二零二零年的光伏產業意味著什麼?
當前,光伏產業最核心的問題,是在政策的作用必須削減、市場的作用必須增強的背景下如何持續、穩健地發展?政策、技術、資本、併網、電改、品牌、競爭,發生在二零一九年十二月的十二個時辰,回答了所有問題。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