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桌球公開賽昨天爭奪進入白熱化,在女單8進4的爭奪中,現世界排名第一的劉詩雯在與隊友李曉霞的內戰中敗下陣來,郭焱以3比4不敵韓國削球名將金?娥。此前,郭躍2比4爆冷不敵西班牙老將沈燕飛無緣八強,兩年來首次輸給世界排名在50位開外的選手。
這3名女將都是中國女乒的主力隊員,而郭躍和劉詩雯,都被看作是張怡寧的接班人,然而現在看來,中國「女乒一姐」的寶座仍空缺。
從鄧亞萍開始,世界女乒有了某段時期某個人雄霸國際賽場的「一姐時代」。在此後的十幾年裡,有王楠、張怡寧輪番接替。她們在成就個人職業生涯巔峰的同時,也成了中國女乒當之無愧的 「定海神針」。今年上半年張怡寧宣布淡出乒壇,主教練施之皓不得不面對中國女乒近二十年來的 「無核時代」,著力打造新「一姐」。
去年,小將劉詩雯頂替張怡寧升至世界排名第一,井噴式的成績似乎讓人們看到了新 「一姐」的雛形。在莫斯科世乒賽上,劉詩雯也以領軍人物身份出戰,卻在決賽時連丟兩分。有人說是施之皓用兵失誤,但不去大賽真刀真槍地試,又怎能確立「核心」?
郭躍曾是接班張怡寧的第一人選,但她只是在張怡寧技術轉型的一段低迷期有出色表現。此外,丁寧、郭焱、李曉霞也都在躍躍欲試。施之皓的一句評價應該最能點明本質:「從技術能力上說,現在這批年輕運動員與張怡寧的技戰術水平不相上下,在綜合能力上,她們與張怡寧卻有著明顯差距。」
從鄧亞萍時代開始的 「一姐」,不僅要全取世乒賽、奧運會和世界盃所有冠軍,長期佔據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而且還要有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的能力和霸氣。施之皓曾不止一次提到,張怡寧拿著一塊備用球拍照樣能贏下重要比賽。如此標準,目前女隊恐無一人。
面對產生新 「一姐」的種種可能,施之皓認為,「中國女隊什麼時候才能再出現核心球員,只能看兩年後的倫敦奧運會,再優秀的隊員如果拿不到奧運冠軍,就別談什麼核心球員和領軍人物。」
(責任編輯:於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