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讓生命之路延長
「醫生,我還能活多久?」「我保你至少活5年!」這段對話,發生在20年前。當時李東亮剛做完腎臟移植手術,對自己的生命之路究竟還能走多遠,充滿未知。
如今,4個5年過去了,李東亮仍然步履堅定地前行在生命之路上。多年來,李東亮先後發起成立了4個公益組織,吸納2萬多名志願者,在感恩中奉獻和傳遞愛心,延伸了生命道路的寬度,創造了公益人生的輝煌,也收穫了中國好人、全國最美志願者、全國助殘先進個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等諸多榮譽。
有人問:「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你?」「愛。」李東亮的回答簡短而有力。
「愛,讓我獲得新生」
李東亮出生在河南商丘的一個農民家庭,8歲時,父親病故。母親含辛茹苦地把他們兄妹拉扯成人並培養成才。1994年,李東亮應徵入伍。新兵連後,李東亮被分到瀋陽軍區某基地學習裝甲車駕駛,因表現優秀被留下當班長帶兵。之後的訓練考核中,李東亮憑著過硬的軍事技術和突出的訓練成績被推薦為考軍校的學員苗子。
1997年9月,李東亮以優異的成績被解放軍廣州通信學院錄取。正當李東亮對以後的工作和生活滿懷憧憬時,命運卻和他開了個玩笑。
2000年3月2日,李東亮突然感到身體乏力,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經檢查,被確診為尿毒症。由於李東亮患病時非常年輕,醫生建議他做腎移植手術。
「當時,感覺像是天突然塌了下來。」李東亮說,他曾蹲在醫院的走廊裡,絕望地痛哭。
消息傳出,大愛匯湧——在母校,教職工和戰友們為他募捐6.6萬元愛心款。一名戰友特意捐了999.99元,並留言「祝願生命長久」。在家鄉,一位在校學生多次寫信鼓勵他,並表示「若條件允許,願意提供自己的腎源」。
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主動將李東亮接去治療,全院為他捐款並最大限度地減免了醫療費,還在全國範圍內尋找與其相匹配的腎源。
幾天後,李東亮幸運地接受了腎移植手術。「手術醒來,我看到窗外的天特別藍,小鳥在樹上跳啊唱啊。愛,讓我獲得新生。很幸福,很溫暖。」李東亮感動地說。
「有限的時光要做有意義的事」
「我保你至少活5年!」醫生的話讓李東亮有些錯愕。但給他帶來的不是恐懼,而是急於做事的緊迫感。他說:「生命進入倒計時,有限的時光我要做有意義的事。」
「我的血液裡流淌著大家的愛,此恩必當湧泉報。」日記中的這句話,表明了李東亮未來的人生選擇。李東亮決定,自己去世後,要把有用的器官全部捐獻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003年9月,李東亮退役回到家鄉商丘,因身體原因被評定為一等傷殘軍人。在這片熱土上,李東亮開始了報恩之旅。
在家休養了一段時間後,李東亮在商丘論壇上開設了專欄「同在藍天下」,並依託專欄成立了「同在藍天下」義工小組。洗衣服、曬被子、聊書法、拉家常……義工小組成立後的第一次愛心行動,李東亮和13名志願者帶著自費購買的電風扇、書籍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來到民權縣家境貧寒、身殘志堅的農民姬明家。
一天下來,清靜的農家小院溢滿久違的歡聲笑語。臨別時,倚在門口的姬明眼噙淚花,目送良久。當天晚上,李東亮收到姬明發來的一條簡訊:「如果哪一天你換的腎不行了,我把我的腎捐給你一個。」「受助者的眼底住著海。」李東亮回憶,他告訴自己此路可行。
公益之路可行,但並不順暢。「作秀圖虛名」「以公益之名斂財」「自己還需要別人幫助,如何幫助別人」……隨著義工小組影響的擴大,對李東亮的質疑聲也紛至沓來。
「為別人做這麼多還被冤枉,咱圖個啥?」面對妻子委屈的淚水和苦苦哀求,李東亮的執拗勁上來了。「輕言放棄不是當兵的性格,越是艱難越要挺過這一關。」他堅信,行動是最好的語言。
2006年7月26日,李東亮組織熱心義工正式註冊成立了河南省首家註冊的義工組織——商丘市義工聯。從此,他和同伴們底氣十足地奔波在公益路上。
「東亮叔,我是富軍,給您報個喜,我現在在深圳一家照明企業工作,工資又漲了,我還準備考研。對了,我大哥添了二胎,我姐也結婚了,家裡的好事不斷……」多年來,李東亮幫助過的人不計其數,最讓他印象深刻的還是13年前救助的睢縣城郊鄉大林店村的林富裕、林霜林、林富軍孤兒三兄妹。如今,三個孩子都已長大成人,走上社會。老大林富裕已娶妻生子,老二林霜林成為一名牙科技師,林富軍已大學畢業,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
「做公益,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多年來,李東亮已經把做公益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2016年,李東亮和同伴們依託愛心商家,啟動了當地第一家「商丘好人愛心早餐點」。目前,商丘好人愛心早餐項目已運行1500多天,並帶動了周邊4個縣城。
2017年12月,李東亮牽頭成立了全國首個由器官移植受者發起的人體器官捐獻服務隊——商丘市愛之源人體器官與遺體捐獻志願者服務隊。截至目前,已有500多名熱心市民在愛之源服務隊填寫了人體器官與遺體捐獻申請。
2018年8月,李東亮被推選為商丘市幫扶商丘好人協會會長。目前,協會已吸納200多家單位和10000多名熱心市民加入,全市累計幫扶慰問道德模範和商丘好人2萬多人次,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累計用於幫扶的資金1300多萬元。
2019年8月1日,李東亮又在家鄉柘城發起成立了河南省首個退役軍人志願者服務組織——柘城縣退役軍人志願者聯合會,並籌備成立了商丘市新時代退役軍人雷鋒團,先後啟動了「柘城老兵愛心早餐」等公益項目。
疫情期間,李東亮第一時間動員組建了由220多名身邊好人、道德模範、模範退役軍人、愛心志願者組成的商丘好人戰疫志願者服務隊。服務隊先後啟動「愛在椒鄉、疫路同行」等活動,設立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點20多個,捐贈價值10萬多元的酒精、口罩等抗疫物資,為一線醫護、警務人員贈送「愛心午餐」28天,累計送餐近5000份,為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及生活不便的居民義務理髮400多人次,總受益人群20多萬人次。
「每個人都能做公益事業的一塊磚」
「高樓大廈都是一磚一石砌起來的,我們何不做這一磚一石呢!」李東亮一直把雷鋒的這句話當作開展公益事業的燈塔,「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能像雷鋒那樣做一塊磚,哪怕是一粒沙。」
愛是有溫度的,如今,李東亮已經成為商丘志願者的一面旗幟。
商丘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趙金章是當地一家房地產公司的總經理,10多年前,被李東亮說服加入了義工隊伍。多年來,趙金章不但個人先後出資近十萬元助人,還和李東亮一起號召幾十名企業家朋友,共同支持愛心事業。
在李東亮和團隊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他們的行列:在武警西藏某部服役的李振威,把從津貼中省下來的4000元錢捐出來助力愛心早餐;退伍軍人王景民,在自家理髮店推出愛心項目,為商丘好人和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服務;愛心企業家陳斌連續4年為「商丘好人愛心早餐」無償提供液化氣;殷明禮連續5年為家鄉數家愛心早餐店捐贈幾十萬元的愛心糧……為商丘好人、道德模範提供免費理髮的商家近百家,免費體檢定點醫院15家,已實現市縣兩級全覆蓋,倡導了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價值導向。
「在我們父母雙亡,最無助的時候,是東亮叔和熱心義工的救助使我們走出了困境。我們也要幫助更多人,把愛傳遞下去。」林富軍動情地說。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目前,李東亮發起成立的愛心團隊累計擁有志願者總人數2萬多人,參加志願服務總人數50多萬人次,捐款捐物近2千萬元;先後啟動的「關愛夕陽」「生命之光」等志願服務項目,已發展壯大為中原公益領域的品牌和名片。
李東亮說:「愛是延長生命的活水。」他的微信名是「點亮心燈」,20年來,他用滿腔大愛回報社會,為無數人點亮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