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科學」流言榜: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

2020-11-15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9月30日電(趙竹青)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後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

「每月科學流言榜」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

1.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

流言:

時下正值吃葡萄的時節,但近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微信上大量傳播,讓不少人「望葡萄卻步」。視頻中,一位「果農」模樣的男子一邊搬運葡萄,一邊和拍攝者對話,稱無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藥的」。

真相:

避孕藥只有在進入人體後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進而調節體內各項生理指標,達到降低受孕效果的目的。而植物體內缺乏相應的受體以及信號途徑,作為動物激素的避孕藥無法被植物識別和起效,也就根本無法給植物「避孕」。植物用的生長調節劑俗稱「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的分子結構完全不同,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結構和攜帶的蛋白也完全不同。人用避孕藥沒法讓水果無籽,植物激素也無法調節人的生長發育。

2.淋巴瘤是癌症都轉移到淋巴了

流言:

近日,「罹患淋巴瘤的女演員被偽中醫治死」的新聞廣為流傳。一名90後女演員患上淋巴瘤,因認為化療極其痛苦,而且有可能死得更快,所以放棄化療,最終病情惡化死亡。這條新聞反映了大眾認為「淋巴瘤就是癌症轉移到淋巴了」的常見觀點。

真相:

癌症轉移到淋巴結,在醫學上叫作「淋巴結轉移癌」,原發於淋巴結或者淋巴系統的腫瘤叫作「淋巴瘤」,兩者的定義是完全不同的。淋巴瘤是原來正常的淋巴結或者淋巴系統慢慢蛻化變質,最終發生惡變。而淋巴結轉移癌屬於鳩佔鵲巢,也就是正常的淋巴結被惡變的「敵人」佔領。因此,淋巴瘤的治療方法和效果,與淋巴結轉移癌也大相逕庭。一旦患上淋巴瘤,首先應及時進行診治。其次,必須進行規範治療,不要相信旁門左道。有些人固執地認為化療和放療都是對人體的摧殘,吃點「調理身體」的偏方、秘方同樣能治病。但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行為極其不可取。

3.含有苯甲酸的紅棗不能吃

流言:

近年,全國各地不斷出現紅棗不合格的報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檢出防腐劑成分——苯甲酸,於是有傳言認為,苯甲酸是廠家添加到紅棗中的防腐劑。

真相:

經調查證實,紅棗中的苯甲酸並不是人為添加的,也不是化肥農藥帶來的,而是它自己產生的。當棗逐漸成熟變紅,苯甲酸從無到有,逐漸增加。苯甲酸在許多植物中都可以檢測到。植物中常含有「 苯丙氨酸」,在酶的催化下可以逐步轉化為苯甲酸,是正常的代謝產物。

食用含有苯甲酸的紅棗對人體健康並無太大危害。因為,苯甲酸並不會在人體內蓄積,吃進去只需要大約半天時間就會排出體外。更重要的是,「劑量決定毒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60千克重的成年人每天攝入300毫克苯甲酸不會產生任何健康問題。由於絕大部分紅棗的苯甲酸含量不足0.01%,以此推算,就算一個人每天吃1千克紅棗,苯甲酸的攝入量也遠低於300毫克。

4.桉樹有毒,會引發白血病,是亡國樹

流言:

近日,一則「桉樹有毒會汙染環境,引發白血病」的帖子將桉樹推上了風口浪尖,讓桉樹在短短數周之內成為了「眾矢之的」。 同時,關於桉樹對生態影響的爭論一直不斷。有人說桉樹是「抽水機」、「綠色沙漠」等。國內一些地區更是出臺了 「禁桉」「限桉」政策。

真相:

桉樹會釋放有毒物質,對農作物和人畜有害,這是毫無科學依據的。粵西有五十餘年的桉樹栽培歷史,目前80%以上林地都種桉樹,加工木片出口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至今沒有種桉樹釋放毒素汙染環境的報告。相反,人們還提取桉油作為名貴香料。2014年,針對當地種植的桉樹是否會汙染水源的質疑,北海市有關部門隨機抽取牛尾嶺水庫的水樣品,拿到檢測部門進行檢定。最終檢定報告顯示,水質中各項指標一切正常。

由於桉樹林是一種人工生態系統,又是集約經營的純林,其生物多樣性比自然生態系統肯定簡單得多,但絕沒到「地上不長草」的程度。造成這些詬病的一個原因在於對桉樹本身特點不夠了解,真正造成生態破壞是不科學的種植方式。

5.食鹽裡添加「亞鐵氰化鉀」是滅種計劃

流言:

一篇名為《鹽裡面都有添加劑,這是要滅種的節奏嗎?》的帖子稱,食鹽裡的亞鐵氰化鉀,去掉「亞鐵」就是氰化鉀,是劇毒物質。還說歐美人自己不吃亞鐵氰化鉀,推薦其他國家吃,這是歐美施行的滅種計劃。

真相:

亞鐵氰化鉀又叫黃血鹽鉀,化學式是K4[Fe(CN)6],而氰化鉀的化學式是KCN。亞鐵氰化鉀裡面的氰根和鐵元素是牢牢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它的急性毒性和氰化鉀相比差了幾百倍。

跟氰化鉀這種劇毒物質不同,亞鐵氰化鉀的半數致死量LD50約為每千克體重1.6-3.2克,和我們常吃的食鹽很接近,也都屬於低毒物質。

理論上,亞鐵氰化鉀在高溫下可以分解產生氰化鉀,但這個溫度至少要400度。平時炒菜、高溫烹調根本達不到這樣的溫度,比如到200多度就會開始有大量油煙;到330度不粘鍋的塗層就會開始融化。

就算亞鐵氰化鉀全都被「神奇」的分解了,那你也需要吃十幾斤鹽才行。因為氰化鉀毒死一個成年人大約需要0.1克以上,而1千克食鹽裡面的亞鐵氰化鉀最多才0.01克。

所以,亞鐵氰化鉀和氰化鉀,名字就差兩個字,但是結構相差很大,毒性相差更大。亞鐵氰化鉀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用作抗結劑(anticaking agent)。亞鐵氰化鉀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適當吃鹽根本不用擔心。

6.地鐵安檢後的食品不能吃

流言:

隨著城市人口的激增,地面交通擁堵的加重,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坐地鐵出行。乘坐地鐵時,按照規定乘坐者必須將隨身攜帶的包進行安檢,於是,流言又開始出現了,稱麵包、水果、水等食物過了安檢機後,會有輻射殘留,不能再吃了。

真相:

上述說法是錯誤的,大家不用擔心地鐵安檢對食物產生輻射。一個物體的輻射主要看其自身的含量和成分,水果等食物不會因為X射線的照射產生殘留,更談不上累積傷害。對於地鐵、機場和一些特定場所設置的安檢機的輻射量控制,都是在安全線以下的,大家大可放心。因為,由於涉及公眾的健康,所有的安檢裝置的安裝和使用,都必須經過環保部門的檢定,在國家規定標準範圍之內,且通常遠遠低於對個人的管理限制,即每個人能接受多大的劑量。

7.大量水果用了致癌甜蜜素

流言:

近日,網上瘋傳一條偷拍視頻:一位「果農」自曝柑橘、西瓜等大量水果,普遍使用了一種名為「甜蜜素」的農藥。這種藥物使得水果變甜,然而卻是致癌的兇手。該視頻在微博和微信上瘋傳,有網友表示,再也不吃水果了。

真相:

水果打針增甜的傳聞已經在網上流傳了好多年,但很多實驗都已都證明這是以訛傳訛。一方面,打針留下的針眼會成為細菌入侵的通道,水果容易爛掉;另一方面,打針無法保證甜蜜素在水果內均勻分布,弄不好還影響口感。

噴藥也不太可能。甜蜜素是水溶性的,幾乎不溶於有機溶劑,這使得它很難穿透水果表皮的蠟質層。由於甜蜜素的化學性質穩定,對於動植物來說,甜蜜素不會進入生物體的代謝過程,就算果農在水果種植過程中使用了甜蜜素,也沒有任何效果。對人體而言也是如此,甜蜜素不會被人體吸收,它最終會再通過尿液再排洩出去,基本對人體無害。

8.從「酸奶增壽」到「酸奶無用」

流言:

近日,網絡上流傳一篇題為《喝酸奶能長壽?全世界被他騙了100年,諾獎得主的驚世謊言造就萬億產業》。該文章聲稱,相信酸奶能讓人長壽的人都被騙了100年;酸奶別說長壽了,連基本的健康作用都沒有;而「酸奶長壽論」的提出者——俄國生物學家、諾獎得主梅契尼科夫不過是個想盡辦法撈錢的黑心商人。

真相:

「酸奶長壽」說的確不靠譜,酸奶在我國從來就沒列入保健食品。其存在的意義,是它彌補了東亞人基因中的一個缺陷。不少東亞人或多或少有些乳糖不耐症,而酸奶是通過在牛奶中接種乳酸菌,並使之發酵得到的飲品。在發酵過程中,酸奶中大約有1/3乳糖都被乳酸菌分解了,期間還會產生一些乳糖酶。有乳糖不耐受的人也可以安心食用。

「酸奶無益」說也矯枉過正了。酸奶中的益生菌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細菌,包括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嗜乳酸桿菌等,其可抑制有害菌在腸內的繁殖,促進腸道運動,從而提高腸道機能,促進營養吸收。益生菌常駐於人體腸道內,可抵擋有害菌的入侵,促進營養吸收。假如益生菌遭到嚴重破壞,腸道功能會隨之紊亂,出現腹瀉、食物過敏、抵抗力下降、反覆生病等問題。

9.星座日期算錯了,還有第13個星座

流言:

「NASA宣布:星座日期都算錯了、應該是13星座、還有一個蛇夫座……」這樣的冒充NASA發言的星座帖幾乎成了「月經帖」,隔一段時間在朋友圈瘋傳一段時間。

真相:

NASA正式出面闢謠:這是假的!NASA發言人Dwayne Brown說:「NASA是研究天文的,不是研究佔星星座的。這些謠言中,關於黃道星座及其現實時間內容是正確的天文知識,但兩者混淆了。不應該假借科學知識,將天文學和佔星算命的星座混為一談。」

天文學上的星座並不是一個穩定測度指標測量而出的星座,而是由幾顆星星連成線、不同文化想像出的不同星座。因此中外文化中,天文星座的名稱數量都是不一樣的。上世紀20年代,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決定將天空劃分為88個星座,將整個天空統一划分為分成3個天區、88個區域,每個區域便是一個星座。北半球29個,南半球47個,天赤道與黃道附近12個。 比如:小熊座、仙女座、半人馬座,也包括蛇夫座。所以無論天文上的星座怎麼變動,這個黃道上的星座是不會變化的。

NASA行星探索和太陽物理學部門的Laurie Cantillo也給BBC發去了一份聲明:我們沒有改變任何黃道星座,只是因為地軸發生了變化,天文學意義上的星座與幾千年前不同了,這是數學觀測。佔星術不是天文學,佔星術是古代歷史文化的化身。

10.吃魚頭、魚皮等於吃毒藥

流言:

近日,有專家稱,魚頭和魚皮是魚身上蓄積汞最多的部位,如果吃了魚的這些部位,那可就是等於吃了毒藥!

真相:

即便是魚頭,檢測出汞含量也在國家限量標準內,魚頭不能吃的說法並無依據。

即便是魚頭的汞含量高於魚籽20倍,也在國家的標準之內。而人體內的汞含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持續食用高汞食物的情況下,人體對於汞的毒害還是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或者自我調節能力的。

不論是在哪個國家或者國際組織的安全標準中,居民日常攝入量都是制定標準的重要參照。根據美國環保署的研究,成年人甲基汞的急性致死劑量大約在1~4g上下,而我們國家水產品甲基汞的國家標準是0.5mg/kg,也就是說要達到這個致死劑量,我們一次得吃下至少2000公斤符合國家標準的水產品。當然僅僅考慮急性毒性顯然是不夠的,慢性毒性的積累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從慢性毒性的角度看,必須結合魚體內汙染物的含量和居民日常攝入量來制定標準。

(以上內容選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上海闢謠平臺、《工人日報》、《科技生活》周刊、澎湃新聞、《解放日報》、《百科知識》、《瀋陽晚報》、食今不昧微信公眾號等)

(責編:魏豔、趙竹青)

相關焦點

  • 我國計劃2020年建成「鴻雁星座」
    原標題:我國計劃2020年建成「鴻雁星座」   記者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獲悉,該集團公司計劃2020年建成「鴻雁衛星星座通信系統」。經過60年發展,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並正在向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闊步前行。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年紀念日前夕,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
  • 2016 年 9 月十大 「科學」流言榜:NASA 承認十三星座
    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後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每月科學流言榜」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
  • 朋友圈最新十大謠言:避孕藥培育無核葡萄
    這條信息稱,在83版《西遊記》中扮演孫悟空的演員六小齡童(章金萊),9月10日早上八點半病逝於浙江紹興慈濟醫院,享年57歲。如果他給你的童年帶去了無數歡樂,如果你覺得他是無可超越的經典,請默默的轉發,讓更多人祝願猴哥,伴隨我們成長永遠的偶像一路走好。」真相自2013年起,就有"六小齡童因病去世"的謠言,雖然多次被闢謠,但還是屢禁不止。
  •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引力波防不了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引力波防不了 孫樂琪/北京晚報 2017-11-01 16:30
  • 12月「科學」流言榜:復原乳是「假牛奶」?量子計算機可取代經典...
    12月「科學」流言榜:復原乳是「假牛奶」?量子計算機可取代經典計算機?12月「科學」流言榜來了 !復原乳是「假牛奶」?量子計算機可取代經典計算機?高樓遇火災,坐電梯下樓或往樓頂跑?來看真相解讀。
  •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是一場遊戲 吃醬油致癌是危言聳聽
    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1日發布10月榜,共有8條流言上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不久前,「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
  • 7月科學流言榜出爐 太陽15年後休眠上榜
    人民網北京7月30日電(記者 馬麗)2015年7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太陽15年後休眠、聞醋防感冒等入榜。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
  • 2018年9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支持。1、洗牙對牙齒有害?
  • 7月科學流言榜:O型血最招蚊子?
    人民網北京8月1日電(趙竹青)「o型血特別招蚊子」、「啤酒喝多了會長啤酒肚」、「吃反季蔬果有害健康」……隨著盛夏的到來,各種關於夏天的「傳說」又開始在網上「熱播」了。日前,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7月科學流言榜」,一一揭穿這些流言的真面目。
  • 2016年9月9日搬家好嗎 2016年9月9日是搬家黃道吉日嗎
    很多人想在2016年9月9日搬家,但又糾結2016年9月9日搬家好不好?那麼,2016年9月9日適合搬家嗎?2016年9月9日是搬家吉日嗎。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016年9月9日搬家吉時查詢,快點來看看吧。
  • 十二生肖2016年9月運勢 2016年9月生肖運勢解析(圖)
    或許,看過了這份2016年十二生肖運程中的9月生肖運勢,你就會對未來的一個月更加充滿信心。屬鼠者2016年9月整體運勢9月份對生肖鼠來說是相對幸運的一個月。屬鼠者2016年9月愛情運勢進入9月份,屬鼠人在愛情方面運氣不錯,單身之人桃花運頗旺盛,有可能結識與自己不同領域之人,在學得知識之外求得好姻緣。有伴侶之人本月家庭和諧,夫妻關係和睦,有可能有婚姻嫁娶之喜。月末之後各種應酬增多,可能偶有小爭吵,但是整體來說並不嚴重,無需擔心。
  • 2016年9月24日黃曆 2016年9月24日時辰兇吉查詢
    2016年9月24日是吉日嗎?9月24日吉時有哪些?今天9月24日財神方位在哪?2016年9月24日是什麼日子?現在,大家隨萬年曆小編一起進行2016年9月24日黃曆時辰兇吉查詢吧。年9月黃道吉日一覽表(匯總)2016年9月24日黃曆公曆: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天秤座回曆:1437年12月21日農曆:2016年八月 (大) 廿四 屬猴胎神佔方:佔大門外東北歲次:丙申 年 丁酉 月 己酉
  • 2016年9月4日黃曆 2016年9月4日時辰兇吉查詢
    2016年9月4日是吉日嗎?9月4日吉時有哪些?今天9月4日財神方位在哪?2016年9月4日是什麼日子?現在,大家隨萬年曆小編一起進行2016年9月4日黃曆時辰兇吉查詢吧。年9月黃道吉日一覽表(匯總)2016年9月4日黃曆公曆: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 處女座回曆:1437年12月1日農曆:2016年八月 (大) 初四 屬猴胎神佔方:佔門廁外正北歲次:丙申 年 丙申 月 己丑 日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12月31日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該榜單在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的指導下,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通常葡萄酒瓶身上標註的年份是指什麼?螞蟻莊園小課堂9月3日答案...
    螞蟻莊園小課堂9月3日的答案是什麼?問題的題目是葡萄酒瓶身上標註的年份指的是什麼,由於葡萄酒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大家對比也不是很了解,關於葡萄酒瓶的這個年份,我們一起來看看正確的答案,讓嗲嗲更加的了解葡萄酒。螞蟻莊園小課堂9月3日答案題目:葡萄酒瓶身上標註的年份指的是?
  • 通常葡萄酒瓶身上標註的年份指的是啥 9月3日螞蟻莊園小課堂今日答案
    通常葡萄酒瓶身上標註的年份指的是啥 9月3日螞蟻莊園小課堂今日答案 2020年9月3日,這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關於酒類小知識的
  • 2016年4月9日黃曆 4月9日吉時,時辰吉兇查詢
    那麼,2016年4月9日是吉日嗎?4月9日吉時有哪些?今天4月9日財神方位在哪?2016年4月9日是什麼日子?現在,大家隨萬年曆小編一起進行2016年4月9日黃曆時辰兇吉查詢吧。》》2016年4月黃道吉日一覽表2016年4月9日黃曆公曆: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白羊座回曆:1437年7月1日農曆:2016年三月 (大) 初三 屬猴
  • 2016 熠熠星光照亮科學殿堂
    範錫龍:十年守候「引力波」  2016年2月11日,大年初四。  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範錫龍博士正在武漢過春節。當時針指向北京時間23點30分,他迅速打開了電腦。論文作者包括LIGO科學聯盟核心成員、加州理工學院陳雁北教授,中國引力波專家、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範錫龍博士以及清華大學LSC引力波研究團隊。  從1916年愛因斯坦預言引力波的存在到2016年被證實探測到引力波,整個科學界等了100年,整個人類等了100年。而今年,恰好也是範錫龍入行的第十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