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是一場遊戲 吃醬油致癌是危言聳聽

2021-01-09 環球健康

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1日發布10月榜,共有8條流言上榜。

「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

不久前,「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據說,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根據測試可以得出左右腦的「年齡」。流言榜指出,「它一點都不科學。」有程式設計師研究了左右腦測試的後臺代碼,發現結果是隨機的。更有人在輸入相同的答案測試多次,發現每次的結果都不相同。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沈政說,「大腦測試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它需要對人腦進行全面的測試,比如閱讀能力、記憶能力、直覺思維、推論能力等。」

還有流言稱,降噪耳機為了降噪,主動發射了聲波去抵消噪音,對聽力損傷其實更大。流言榜闢謠:主動降噪耳機不是被動地屏蔽噪聲,而是主動發出與噪聲相位相反的聲音,在耳內與噪聲形成幹涉而抵消。它既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噪聲,又不會影響緊急情況下尖鳴的喇叭等警示音,因此對聽力肯定是有好處的。

「防引力波」不過是蹭熱點

自引力波被發現以來,許多商戶迅速推出了「高科技防引力波輻射服」,這些產品真的能「防引力波」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雙南指出,引力波無法被屏蔽,因為引力波能夠穿透宇宙、穿透地球;當然引力波也不需要防,因為引力波對我們的影響遠遠沒有我們自己呼吸對自己的影響大。

類似似是而非的「科學」流言還有不少,比如針對「加熱後的檸檬水會變成鹼性水,可以治療癌症」的說法,流言榜闢謠:檸檬中的有機酸,不可能在單純加熱的情況下變成鹼性。另外,根本不存在什麼「酸性體質」「鹼性體質」。人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其中很多反應對酸鹼度十分敏感,所以人體有一套強大、有效的調節系統,使人體的pH值保持穩定,只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波動。

老人常告誡年輕人不能「美麗凍人」,穿得少會凍出關節炎,這有科學道理嗎?真相是:沒有因為寒冷直接導致的關節炎。受涼後腿痛確實是關節炎的表現之一,但寒冷並非是導致關節炎的直接原因。雖然不會因為受凍直接患上關節炎,但關節受凍會導致關節周圍肌肉收縮、關節僵硬、血液循環和滑液分泌減少,也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這就增加了關節的負擔和受傷的可能性,如果已患有關節炎還會加重相關症狀,因此寒冷天氣下重視保暖關節並沒有錯。

「醬油致癌」是危言聳聽

日前,養殖戶「用針筒往螃蟹裡注水或其他液體,以此給螃蟹增重賣更多錢」的流言在市面上流傳。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甘煉告訴大家,給螃蟹注水增重一說違背常理,螃蟹等生物,用針筒注射液體後都會產生應激反應,甚至可能死亡,死蟹賣不出去的。

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食品安全,很多人開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就連油也要在家自己榨。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的專家蔣彤表示,自己在家榨油並不比買超市的油安全。自己榨油雜質脫不掉,油比較渾濁,這種渾濁會影響油的風味、口感和安全。此外,不管是花生、大豆還是菜籽,都有被黃麴黴毒素侵染的可能,而黃麴黴毒素的致癌性是很高的。

有流言稱:「根據國家衛生部門公布:國家標準的糧食釀造的醬油有國家標準代碼,釀造醬油代碼為GB18186。凡沒有這個代碼的醬油,都是化學黑焦糖勾兌產品,食用後使人患上肝癌。」流言榜闢謠:自2017年3月23日起,釀造醬油的標準(GB/T 18186-2000),已經變成了推薦性級別,不再強制執行。也就是說,GB/T 18186取代了GB18186。而「醬油致癌」這一說法的「依據」是,配製醬油的添加劑中含有「4-甲基咪唑」,在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清單中屬於可能令人類致癌物質(2B級)。對此,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表示,按照目前的檢測數據,人們每天從醬油中攝入的「4-甲基咪唑」也是完全符合國際相關規定和法定標準的。消費者只需從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醬油,不必擔心「醬油致癌」。

相關焦點

  •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引力波防不了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引力波防不了 孫樂琪/北京晚報 2017-11-01 16:30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別把娛樂當做科學(圖)
    有網友稱,同樣的答案會得到不同的分數,並質疑測試結果的真實性。有程式設計師表示,研究測試代碼發現,測出來的年齡其實只是隨機數。專家認為,左右腦年齡的測試沒有科學依據。(10月26日《北京青年報》)  「左右腦年齡測試」最近幾天很流行,經常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裡見到,測試者往往信以為真,不僅認為自己的左右腦年齡存在差異,還把測試出來的結果曬給朋友看,希望他們也測試,互相比拼下。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 專業人士:無科學根據
    「左腦和右腦的年齡差,整整差了一個我。」近日,關於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的圖在微信朋友圈熱傳——只要掃圖上的二維碼之後做幾道題,便會生成一張顯示有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的圖片。專業的網際網路程序開發人員表示,這個結果其實是隨機的,並沒有科學依據。醫學專業人士表示,大腦是沒有所謂的年齡的,左腦和右腦雖然分工不同,但複雜的工作都是協同完成的。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 專家:測試沒有科學依據
    央廣網北京10月27日消息(南京臺記者杜尚霏)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一則關於左右腦年齡的測試近日刷爆朋友圈——不少網友曬出自己的測試結果,並配上調侃文字。但是,這樣的測試真的靠譜嗎?有網友稱,同樣的答案會得到不同的分數。有程式設計師表示,研究測試代碼後發現,測出來的年齡其實只是隨機數。
  • 左右腦測試,玩玩而已一笑了之
    最近一款測試流行於網絡,刷爆朋友圈,這是一款號稱能測出你的左右腦年齡的測試。舉一例子: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認為,一般來說,人的左腦在哪些方面的能力要優於右腦?A、記住一段數字或一段文字;B、識別一張人臉;C、記住一個圖形;D、記住一段視頻。  有人中套了,一測,怎麼左腦年齡這麼大呢?
  • 錢江晚報:左右腦測試,玩玩而已一笑了之
    原標題:左右腦測試,玩玩而已一笑了之   最近一款測試流行於網絡,刷爆朋友圈,這是一款號稱能測出你的左右腦年齡的測試。舉一例子: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認為,一般來說,人的左腦在哪些方面的能力要優於右腦?A、記住一段數字或一段文字;B、識別一張人臉;C、記住一個圖形;D、記住一段視頻。
  • 左右腦年齡測試火了!到底準不準?程式設計師這樣說...
    相關專家認為, 有關左右腦年齡的測試沒有科學依據,左右腦沒有分工,從事複雜活動時實為左右腦協同操作 。▲ 熱傳的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這個男人的眼睛在一條直線上嗎?我的結果是,左腦33歲,右腦5歲。」近日,一則關於左右腦年齡的測試「刷爆」朋友圈。有不少網友曬出自己的測試結果,並配上了一些調侃的文字。
  • 刷屏「左右腦年齡測試」原來是騙人的!左右腦理論和你想的不一樣
    「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到底科學不科學?「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的理論到底正確麼?「裂腦人」實驗是怎麼回事?,廖小凡(化名)說,做完朋友圈裡「看看你的左右腦年齡」測試之後,她得到了「左右腦年齡:39歲和22歲」的回覆。這款測試最近流行於網絡,但不久就因誘導分享被封。而且,有程式設計師研究了左右腦測試的後臺代碼,發現結果是隨機的。更有人在輸入相同的答案測試多次,發現每次的結果都不相同,更進一步證明這個測試的科學性有待論證。
  • 刷屏的「左右腦年齡測試」原來是騙人的!左右腦理論和你想的不一樣
    >「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到底科學不科學?,廖小凡(化名)說,做完朋友圈裡「看看你的左右腦年齡」測試之後,她得到了「左右腦年齡:39歲和22歲」的回覆。▲「左右腦測試」後臺代碼顯示,測試結果只是隨機派發「它一點都不科學。」從事腦科學研究50多年的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沈政說,「其實,至今許多人對左右腦都有誤解。」
  • 你被刷屏的「左右腦年齡測試」騙了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就在「左右腦年齡測試」小遊戲熱傳後,有網友發布了一張圖稱,有程式設計師「扒出了」這個小遊戲的測試代碼,其中出現了可以得出隨機數的代碼,稱左右腦年齡是隨機分配的數字,而並非是根據所出題目科學分析出來的結果。
  • 左右腦優勢測試
    以下是左腦右腦測試圖,可以測試你的大腦思維類型是左腦型思維者還是右腦型思維者。  看看下面這張圖,你就知道自己屬於左腦型思維者還是右腦型思維者了。快進行左右腦測試吧!  如果你看到的左腿站立,右腿順時針(從上看)旋轉,說明你屬於右腦型思維;如果看到的是右腿站立,左腿逆時針旋轉,則屬於左腦型思維。
  • 10月份的十大謠言出爐
    TOP8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   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個小測試刷屏了:回答幾道問題,就能測出你的左右腦年齡! 程式設計師破解的測試代碼。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多年從事腦研究的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沈政也表示,人體大腦不存在左右分工的問題,「從事比較複雜一點、高級一點的心理活動時,都是左右腦協同操作。」
  • 微信左右腦測試實為竊取信息已被停用 警方提醒不要輕易授權
    前幾天,一款測試左右腦的程序刷爆朋友圈(見圖)。市民通過授權登陸,進入程序然後做選擇題,最終得出測試結果。細心的網友卻發現,幾次測試選擇一樣的答案,結果卻不相同。 圖自北京青年報 據北京晨報10月31日報導,對此,北京市公安局網安總隊的官方微博「首都網警」發文稱,這個小程序的測試結果是隨機的,所謂的測試其實是一個謊言,用於竊取用戶信息。
  • 朋友圈的左右腦年齡測試,你信嗎?
    隨後,又有網友發布了一張圖稱,有程式設計師"扒出了"這個程序的測試代碼,其中出現了可以得出隨機數的代碼,由此得出這些左右腦年齡只是隨機分配的數字,而並不是根據所出題目科學分析出來的結果。對此,南京腦科醫院主任醫師石靜萍也表示,這樣測試左右腦年齡並沒有科學依據。這些題目所考量的主要是直覺和推理能力,而人的大腦年齡其實是和人體實際年齡相關的,真正的人腦測試遠比這複雜得多。
  • 朋友圈的"左右腦年齡測試"你玩了嗎?原來……
    (熱傳的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就在「左右腦年齡測試」熱傳不久後,便有網友稱,同樣的答案會得到不同的分數,並質疑測試結果的真實性。同時有程式設計師表示,研究測試代碼發現,測出來的年齡其實只是隨機數。相關專家認為,有關左右腦年齡的測試沒有科學依據,左右腦沒有分工,從事複雜活動時實為左右腦協同操作。
  • 科學網—別又被「左右腦測試」欺騙
    最近,微信朋友圈被一個心理學小測試刷屏了。只要回答幾個簡單問題,系統就能給出你的左右腦年齡,以及一段綜合評價。就在「左右腦年齡測試」熱傳不久,就有網友看出了其中的問題,根據大家上傳的測試結果,大多都是19+20、27+43、33+5這樣的結果,完全是大同小異。結果,有「好事」的程式設計師扒出了這個測試的代碼,原來它的結果顯示是隨機的。 心理學小測試向來是社交網絡熱衷的「遊戲」,如前些年那張「旋轉的舞者」,通過判斷舞者是逆時針旋轉還是順時針旋轉分析大腦類型。但這些測試幾乎無一例外的不靠譜。
  • 別又被「左右腦測試」欺騙—新聞—科學網
    最近,微信朋友圈被一個心理學小測試刷屏了。只要回答幾個簡單問題,系統就能給出你的左右腦年齡,以及一段綜合評價。就在「左右腦年齡測試」熱傳不久,就有網友看出了其中的問題,根據大家上傳的測試結果,大多都是19+20、27+43、33+5這樣的結果,完全是大同小異。結果,有「好事」的程式設計師扒出了這個測試的代碼,原來它的結果顯示是隨機的。 心理學小測試向來是社交網絡熱衷的「遊戲」,如前些年那張「旋轉的舞者」,通過判斷舞者是逆時針旋轉還是順時針旋轉分析大腦類型。但這些測試幾乎無一例外的不靠譜。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真相吐血……
    的測試據說能夠測出人的左右大腦年齡,不少網友也紛紛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測試結果。然而……所以很顯然,這一測試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那麼,人體大腦到底是怎樣協同合作的?存不存在左右分工的問題呢?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左右腦分工理論從何而來?
  • 能測出左右腦年齡?教授:大腦不存在左右分工問題
    近日,關於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的圖在朋友圈引發熱傳。測試中,只要通過掃描測試結果圖中的二維碼並回答幾個設定的問題後,便會生成一張顯示有左右腦兩個年齡測試結果的圖片,圖片的下方還配有相關的文字解釋。 就在「左右腦年齡測試」熱傳不久後,便有網友稱,同樣的答案會得到不同的分數,並質疑測試結果的真實性。同時有程式設計師表示,研究測試代碼發現,測出來的年齡其實只是隨機數。
  • 還在相信「左右腦測試」?你以為的這些「常識」都是錯的!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左撇子智商高、古典音樂能提升記憶力、左腦負責抽象思維、右腦負責形象思維…… 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搜索「左右腦」「腦測試」等關鍵詞,就會跳出許多關於大腦測試的小視頻,如看一個圖像,如果你看到的是順時針旋轉則說明你是右腦型思維,逆時針旋轉則說明你是左腦型思維等;還有視頻博主稱,左腦主要掌管抽象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