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如何測年斷代的?眼學鑑定、科技鑑定是兩大方法

2021-01-19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大家都知道陝西歷史悠久,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隨便看到一個文物,一了解年代可能就有上千年。而在藍田上陳舊石器時代遺址發現的舊石器,甚至已追溯到了212萬年前。文物究竟是如何測年斷代的?帶著這個問題,5月13日,華商報記者走進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

>>本期主講人:

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分析檢測中心研究員 馬宏林

>>參與講解專家:

分析檢測中心研究員 黨小娟

助理研究員 相建凱 董少華

眼學鑑定、科技鑑定是兩大方法

馬宏林介紹,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基本上用的是眼學鑑定,也叫「上眼」,就是通過專家的仔細觀察來判斷。

專家看什麼?第一看形制;第二看材質;第三看工藝;第四看包漿。這些也可以叫做「眼學鑑定」,通過眼睛,基本就可以對文物的年代有個大致判斷。

但隨著收藏市場的發展,有很多內行人會去做一些複製品或仿製品,或者叫還原古代工藝做的東西。這些複製的東西,有的甚至跟原物看起來差別不大,讓人難辨真偽。對於真假難辨的東西該怎麼判斷?那就要用到科技鑑定。

科技鑑定有很多方法,常見測年方法主要有兩種:

碳14檢測:主要用來測定屬於有機物的文物的年代,比如絲織品、人骨、木頭等,這些東西的共同特徵就是曾經是生命體,或者是生物合成的。其原理就是根據碳14同位素的衰變規律,測量了碳14的含量就可以算出對應的年代。釋光測年:分為熱釋光和光釋光兩種。其中,熱釋光主要用來對陶器、瓷器以及青銅器(利用其陶範或砂範)進行測年。光釋光則主要用於年代跨度比較大的地質測年,比如對沉積物如黃土、砂層的地質年代斷定。

此外,還有一些方法可以和傳統鑑定結合起來,比如超景深顯微鏡觀察、鏽蝕產物分析、X光照相等,可幫助專家對文物的年代或真偽進行更準確的判斷。

熱釋光測年是如何操作的

熱釋光為何可以用來測年?馬宏林介紹,土壤中含有很多石英晶體,在陶瓷器燒制過程中,石英晶體受熱後所有晶格都排列整齊,這被稱之為時鐘歸零。但人類生存環境中自然地存在著放射性元素,它們穩定地放出射線,石英晶格受到射線照射後,就會有帶負電的電子被激發出來,游離在晶格中形成自由電子,同時留下一個帶正電的空穴。

每個空穴都有一定的能級。自由電子沒有一定的能量不能夠回到空穴中,就會在晶格中積攢下來。如此一來,「電子—空穴」對的量,就跟受到的輻射量成正相關關係了。

「多年以後我們再給它加熱,也就是說給它一定的激發能量,自由電子就能越過能級,回到空穴中。正負粒子結合會有一定能量,它們以光的形式放出,這就是熱釋光。如果用雷射激發,那就是光釋光。」

熱釋光測年現場取樣

刮取青銅器範土、鑽取瓦當粉末全過程開紅燈

馬宏林和文物修復室工作人員,將一個正在修復的西周青銅尊,小心翼翼地運至放著熱釋光年代測定儀的實驗室。之後,馬宏林用專用小刀具從青銅尊底座下面結構縫隙間遺留的範土上刮取了一些,收集之後倒進一個很小的尖底容器裡。

此前,他已經從一片漢代瓦當、一些陶瓷殘片上,使用很小的鑽頭也取了樣。

為減小對測年數據的影響,實驗室取樣的整個過程連明亮的光線也不能有,所以一直開著紅色燈,被馬宏林戲稱為「紅燈區」。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實驗室裡的熱釋光年代測定儀打開後,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圓盤,上面有48個放置樣本的圓孔。

「如果要做真偽鑑別,每個樣本要製作8個平行樣本,這個儀器可一次性測6件文物樣品。如果要進行更準確的年代測定,每個樣本就需要製作20個左右的平行樣品。」馬宏林介紹,樣品在放進儀器後,需要進行持續加熱,儀器會生成光強和溫度的相關曲線,然後根據相關數值計算出樣本受到的自然輻射劑量,再用其他方法測出年劑量率,就可以計算出樣品的「年齡」,這個誤差一般在10%左右。

遺憾的是,由於取樣後需要一個製備過程,而製備過程需要一天時間,所以當天所取樣本還無法出結果。

熱釋光測年立過多大功

曾助力從美國追回一批帝陵被盜陶俑

馬宏林介紹,他曾檢測過一個青銅罍,器型學判斷是周朝的。那麼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器耳裡面有陶範,他取了一點樣品做了測試,得到的年代數據是公元前939年±293,而周朝年代區間是公元前1046-256年。由此可以判斷,這件東西是真的。

「除了年代測定,利用熱釋光測年技術還可以進行真偽鑑別。2001年,西安東郊一帝陵陪葬墓遭盜掘,300多件文物被倒賣。2002年初,警方偵破了該案。2002年3月,美國索斯比拍賣行擬拍賣來自西安的6件黑色裸體陶俑,經中方與美國有關方面聯繫交涉,美國海關成功阻止了拍賣,並完成了對這批文物的法律扣留、封存手續。為配合文物的追回,西安市公安局文物稽查處委託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原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對送檢的4件陶俑進行了科學分析測試,對陶俑的鑑別提供了佐證。分析檢測方法就包括了熱釋光測年等。2003年6月,美國海關正式將這6件被盜走私出境的中國西漢陶俑歸還了中國。」

兩臺特殊的顯微鏡

能清晰看出古老器物和複製器物鏽蝕的區別

除了熱釋光測年技術,分析檢測中心的黨小娟研究員在其實驗室現場介紹了兩臺特殊的顯微鏡,其中一部為超景深顯微鏡。她介紹,利用這種顯微鏡可以很清晰看出古老器物和複製器物鏽蝕的區別。

在X光探傷室,分析檢測中心助理研究員相建凱介紹,X光透視之下,一個從表面看起來沒有異樣的銅鏡,內部已經出現裂紋,而鏽蝕嚴重的地方,色斑明顯比較深。而一個青銅鼎底部的三條範線(燒鑄時範的幾塊結合部位所留)以及底部後補上去的一塊區域,在X光透視之下也清清楚楚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需要提醒的是,1949年新中國以後,從地下出土的文物是不允許私人收藏和買賣的。」採訪結束時,馬宏林特別提醒說。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文 張杰/圖

編輯:融媒體

相關焦點

  • 簡單的親子鑑定 現代親子鑑定的方法
    現在經常聽到有這樣的事情,夫妻因為關係出現了問題,就會去給自己的孩子做親子鑑定,擔心孩子不是自己的,但是您知道簡單的親子鑑定有幾種嗎?您知道親子鑑定流程是如何的呢?不是我們想做親子鑑定就直接做的,還有要有流程的,並且還有注意事項的。
  • 如何鑑定瑪瑙的真假? 鑑別瑪瑙的方法介紹
    如何鑑定瑪瑙的真假? 鑑別瑪瑙的方法介紹時間:2020-12-17 16: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鑑定瑪瑙的真假? 鑑別瑪瑙的方法介紹 瑪瑙如何鑑定 關於瑪瑙如何鑑定,具體詳情如下: 1、看紋路、看色澤。
  • 血型親子鑑定 三種親子鑑定方法
    由於社會問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一些倫理方面的糾葛就需要有些家庭通過做親子鑑定來確定到底孩子是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相信大家都知道血型親子鑑定,人的血型一般來說血型是終生不變的,但僅以血型來確定親生血緣關係也是不科學的,所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三種可以進行親子鑑定的方法。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啟動精準醫學科技成果鑑定
    近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發布了《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科技成果鑑定辦法(試行)》,啟動了精準醫學領域科技成果鑑定工作。
  • 古代指紋鑑定與現代科技化指紋鑑定的異同點
    指紋鑑定在古代也有嗎?當然!我們從古裝電視劇裡也可以看到經常有人籤字畫押,按手印的情況,但有時候又會想到古代沒有現代這種高科技含量的指紋識別技術,那麼古人要如何來鑑別手印的真偽呢?可能有人會以為古人不知道「指紋都是獨一無二」這一點,那就錯了。
  • 親子鑑定血型對照表,親子鑑定需要條件
    核心提示:親子鑑定血型對照表,親子鑑定需要條件?血型遺傳對照表通常只能作為一個參照,要說完全準確也是不可能的,現在一般做親子鑑定用的多的樣本就是血液,因為血液裡面的DNA含量比較豐富,檢測是比較準確的,血型鑑定主要測ABO血型,對親子鑑定只能做否定推斷,而不能做出肯定判斷。
  • 血型與親子鑑定,血型親子鑑定多少錢
    核心提示:血型與親子鑑定,血型親子鑑定多少錢,在做親子鑑定的時候,如果沒有辦法進行準確判斷,一般都會選擇使用血型親子鑑定的方法,這種方法比較方便,那麼血型與親子鑑定有什麼聯繫,而做血型親子鑑定的時候有什麼依據呢?
  • 如何鑑定崑崙玉的真假——石王府
    崑崙玉在玉石中算是中等玉石,與和田玉相比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在結構與質地方面與和田玉差別還是很大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市面上也有出現很多假的崑崙玉,今天石王府就帶大家來學習如何鑑別崑崙玉的真假!1,硬度鑑定崑崙玉的硬度很高,也很緊密,可以用和和田玉的方法一樣,用小刀輕劃它的表面,看會不會留下刀划過的印記,因為它的硬度很高是不會留下痕跡的。2,內部結構鑑定通過崑崙玉的內部結構也可以鑑定,有條件的話可以用顯微鏡來觀察,看它的內部結構,如果它的雜質很少,裂紋基本沒有,質地純淨晶瑩,這就是上等的崑崙玉。
  • 與啟功齊名的文化大師:論徐邦達的鑑定藝術
    徐邦達的出現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那場震驚學界的疑古思 潮經過二十年後在書畫鑑定界的反映,是整個中國學術史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事實上也是這個疑古思 潮在後期發展的重要成果。從表面上看,顧頡剛先生所解決的是上古時期古書、古史的辨偽問題,徐邦 達所解決的是古代書跡、圖像的真偽問題,但在本質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要運用科學手段去偽存真, 嘗試恢復社會歷史和藝術歷史的本來面貌。
  • 河南老農拿金碗給專家鑑定,鑑定完專家要求上交,老農說了2個字
    導讀:河南老農拿金碗給專家鑑定,鑑定完專家要求上交,老農說了2個字 文/以史論今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發源地,中國歷史是以河南為中心不斷發展演變,從夏商周三代到隋唐宋,可以說,河南參與了中國大部分的歷史進程。所以在河南的地下藏著不少寶貝。
  • 古代人用什麼辦法做「親子鑑定」?
    大家一定經常在影視作品或新聞報導中聽到親子鑑定這個詞,你知道親子鑑定的原理是什麼嗎?古代人沒有那麼發達的技術,是如何進行親子鑑定的呢?現在就來看看這項富有神秘色彩的科學技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一、什麼是親子鑑定?
  • 血型做鑑定的親子鑑定靠譜嗎
    為什麼血型對的上,卻親子鑑定顯示非親生?最近,家住四川簡陽是的楊先生給本鑑定所打來電話諮詢說,他和他5歲的兒子血型是完全一致的,但為什麼在給孩子辦理上戶口是做的親子鑑定報告書上顯示,排除了他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指紋鑑定排除「累犯」
    2015年9月21日,避免了「累犯」情節,依法得到從輕處罰的朱全刑滿釋放後來到了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檢察院,找到為他做十指指紋鑑定的公訴科副科長趙海剛,對他公正執法表示了感謝。     2014年8月14日,鞍山市鐵東區公安分局民警巡邏至鐵東區工人東街常青交通崗時,發現一男子形跡可疑,隨即對其進行盤查,從該男子車上一煙盒內查獲白色晶體一袋。
  • 親生兒子另有其人 是DNA親子鑑定惹的禍?
    被相隔22年的兩份親子鑑定拖入泥潭的朱曉娟家,要向省高院討個說法。  有法醫專家指出,除非作假,否則不會出錯。而朱曉娟得到的解釋則是「20多年前技術不成熟」。難道真的是DNA親子鑑定技術惹的禍?這種認親方法在如今的影視作品中也十分常見。  這種認親方法遭到從事基因檢測產品研發的趙俊義直言否定:「滴血認親的方法在中國宋代的法醫著作裡有過記載。在ABO血型系統中,我們的血型只有四種,A 型、B 型、O型、AB型,如果有13億人,那每個血型都有上億的人,因此用這種方法做親子鑑定根本不現實。有親子關係的人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非親子關係的人的血液也有可能融合。
  • 中國史紀年前推1229年 - 新聞中心
    北京晚報11月9日報導:「夏代始年約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約為公元前1600年;盤庚遷殷約為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為公元前1046年……」「九五」期間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經過200位專家歷時5年的聯合攻關,今天上午工程的標誌性成果《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這一研究成果將中國史紀年前推了整整1229年。
  • 顯微鏡節點字畫備案鑑定書畫真偽新趨勢
    尤其是隨著現代印刷技術的發展和日益完善,使"高仿真書畫印刷品"在書畫市場中以假充真的現象數見不鮮,因此亟待了解和掌握新印刷品技術和鑑定方法。,因此我們要及時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印刷技術、書畫仿製技術、先進印刷設備特點等,要懂得運用現代技術輔助書畫真偽鑑定。
  • ...我想請教您兩個問題:1.筆跡鑑定能否鑑定籤字的時間?2.如果一個...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因為,您所詢問的問題關於文書形成時間鑑定,這正是現今文書鑑定領域中最受關注、難度最大的一個鑑定事項。同時,隨著社會與時代的發展,文書形成時間鑑定技術的應用範圍也正日益廣泛。現在越來越多的案件,已經不再使用以前仿冒籤名、私刻印章這種容易被識破的手段,倒籤文件這種偽造成本極低、獲益通常較高、(最重要的是)很難被鑑定出來的文書偽造手段在實務中日益泛濫。
  • 一根羽毛能鑑定幼鴿性別 兩隻雌鴿能配對雙雙產蛋
    平陽縣鴿產業化關鍵技術集成提升工程於2009年10月被列入國家科技部、省科技廳科技富農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植下,在高科技的幫助下,平陽鴿農的生活越來越紅火。鐘聲亮告訴記者,從1995年開始,他就注意到養鴿子不能只埋頭猛養,也要琢磨養鴿技巧,到了2009年,他和省農科院一起研究高科技的養殖手段活,省農科院的尖端科技和鐘聲亮的養鴿聯姻,他的養鴿事業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幼鴿性別鑑定,在全國還是首家  對鴿農來說,幼鴿的性別鑑定是一個大困擾。
  • 大連化物所等「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10月15日,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在甘肅省蘭州新區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蘭州新區石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和運營、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設計。
  • 唐伯虎殘破畫作 鑑定是明代真跡
    這批古畫大部分均有故宮博物院研究鑑定專家單國強、潘深亮開出的真品鑑定證書,包括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手書對聯、清代謝東瀾《花鳥四條屏》、王原祁山水、蔣廷錫花鳥、費丹旭《瑤池仙祝壽圖》、馬逸《花鳥圖冊》等珍貴文物。 唐伯虎為明代「吳門畫派」代表人物,畫風「秀潤縝密」,是中國文人畫的一個高峰。《八景圖》景致布局精細到位,人物栩栩如生,畫面生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