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二十年,才靠小鼠賺了錢-虎嗅網

2021-01-08 虎嗅APP


繼吉利德後,另一家生物製藥公司Regeneron(下稱「再生元」)也開啟了「老藥新用」的新冠肺炎臨床試驗。

 

這次啟用的「老藥」Kevzara,是由再生元和法國製藥巨頭賽諾菲聯合開發的抗炎藥。與尚未上市的瑞德西韋不同,Kevzara已於2017年獲美國食藥監局(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


Kevzara注射液,商品名sarilumab

 

這不是再生元和吉利德的第一次同臺競技。此前伊波拉病毒爆發時,雙方已經有過一次交手。結果是,再生元開發的藥物Regn-EB3療效吊打吉利德的瑞德西韋。

 

除此之外,再生元研究團隊宣布已通過自有Veloclmmune小鼠平臺,獲得了上百種全人源化病毒中和抗體,並從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分離出候選抗體。

 

接下來,再生元將從這些候選抗體中,基於它們與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結合能力等特性篩選出最有效的兩種抗體構成「雞尾酒療法」,並投入疫苗研發。

 

消息公布後,美國投資研究機構Zacks將再生元股票納入它的第一排名(Zacks Rank #1),即評級為強力買入。Zacks預計,再生元當前和下個季度預期收益增長率分別為41.4%和21.3%。

 

這家在國內鮮為人知的生物製藥公司是從一張餐巾紙開始的,成立僅僅3年就上了市;在之後20年間卻一直只聞科研、沒有落地,資金鍊幾度在斷裂的邊緣,但又能被賽諾菲、拜耳等巨頭看中並選為合作對象。

 

實際上,由於醫藥行業的特性,跟再生元一樣經歷錢荒、研發折戟、戰略調整的公司,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還有很多。

 

但能堅持20年研發、還能逆勢下完成超車的,實在太罕見。


但如今,已經32歲「高齡」的再生元,市值已經超過500億,手握最牛眼藥Eylea(一年能賣50多億美元),還有30多款藥已經上市或正在臨床試驗。依靠技術平臺的授權,再生元一年也還能賺上幾個億美元。


生物製藥界神話


雖然再生元在國內名氣並不大,但這家市值超過500億美元的生物製藥公司,曾經被《福布斯》譽為業內的一個神話。

 

神就神在,在高成本、高風險、長周期的生物醫藥行業中,再生元研發的效率和成本令各大巨頭都失色不少。


Regeneron的CSO George Yancopoulos(左)&CEO Leonard Schleifer(右)


根據《福布斯》的報告,對研發實力較強的公司來講,每款藥物的平均研發成本為43億美元,巨頭如賽諾菲則花費更多,高達100億美元。


相比之下,再生元能將這一數字壓縮到7.36億美元。


結果是,在去年全年營收78.53億美元的情況下,再生元的淨利潤達到了21.16億美元,淨利潤率29.95%,高於默沙東、艾伯維、吉列德等體量更大的企業。


再生元的王牌在於技術。尤其是Veloclmmune這一全人源化抗體轉基因小鼠平臺


如果我們稍加留心,不難發現最近國內外批准的腫瘤新藥往往叫做「xx單抗」。

 

抗原入侵後,人體內會產生不同的抗體與之鬥爭,但這種抗體往往是不能預估的。而單抗全稱單克隆抗體,由單一免疫B細胞克隆產生,僅針對某一特定抗原表位,能夠通過生物方法製備我們所需要的精準武器。

 

與化學藥物相比,單抗是在確定病變細胞的特異性後進行研發,就像精確制導一樣,對疾病更有的放矢。比如我們常常聽到的PD-1,在治療淋巴瘤、肝癌、胃癌、宮頸癌等方面就有非常突出的療效。

 

再生元正在啟動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的Kevzara也是一種單抗藥物。它瞄準的靶點是IL-6,是人體細胞受到刺激後分泌的、將導致我們產生一系列發炎反應的蛋白質。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發現,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中,在病毒刺激下高度活躍的IL-6是導致其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這一炎症免疫反應的關鍵元兇。

 

這也意味著,如果能夠阻止IL-6的過度活躍,患者發熱、呼吸困難的臨床症狀將有所緩解。這也正是Kevzara的作用機制。

 

也正因如此,單抗現在已經成為生物藥領域中的新星。


隨著單克隆抗體藥物從鼠源單抗發展到全人源化階段,可以產生天然性更好、類型更豐富抗體的轉基因小鼠技術發揮了重大作用。


截至去年11月,FDA累計批准了30款全人源抗體藥物,其中有21款來自轉基因小鼠技術。


簡單來講,轉基因小鼠技術是用人類基因替代老鼠體內關鍵的抗體生成基因,而後由小鼠接觸抗原,免疫並形成抗體——這種抗體正是我們針對某一疾病想要的。


轉基鼠

轉基因小鼠製備過程圖示


小鼠體內的抗體再經過基因處理,即可獲得100%的人體抗體作為候選抗體,進一步研發即可獲得全人源抗體藥物,攻克目標疾病。

 

再生元的Veloclmmune小鼠就是用人抗體重鏈可變區和輕鏈可變區基因,分別原位替換小鼠抗體基因的可變區片段。也就是說,Veloclmmune小鼠的重要基因,已經全部被人類的替代。


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胺基酸序列的替換操作十分費力。而Veloclmmune可以一次性將600萬個人類DNA植入實驗小鼠基因組內,從而大幅縮短研發周期,且如前文所述,可以一次性獲得大量候選抗體。


賽諾菲、拜耳等巨頭因此對再生元青睞有加,主動找來成為其抗體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合作方。另外一些藥企則成為了該公司的「客戶」,向其支付使用Veloclmmune的授權費。


總部位於東京的藥企Astellas正是其中之一。再生元授權Astellas使用Veloclmmune開發藥物的許可協議將持續到2023年,總價超過2.9億美元。


據悉,除了2.9億美元的固定授權費用外,Astellas還將按照產品銷售額付給Regeneron「提成」。


這個平臺也成就了再生元自身的藥品研發。其已經上市銷售的拳頭產品眼科藥品Eylea、特應性皮炎/哮喘靶向藥Dupixent及降血脂藥物Praluent等均為其營收做了很大貢獻,此外還有20多款藥品正處於臨床的各個階段。


上市二十年才賺錢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1988年,34歲的Leonard Schleifer決定結束自己的學術生涯,再造一個基因泰克。

 

在他看來,自己還需要一個頂尖的生物科學家幫忙,就找到了George Yancopoulos。後者剛剛拿到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和免疫學博士雙學位,被導師視作生物製藥界的奇才。

 

Schleifer在同事父親的介紹下又認識了美林證券風投部門的George Sing。二人見面時,Schleifer在餐巾紙上寫下的設想打動了後者,拿到了初始的100萬美元投資。

 

自此,再生元誕生,Schleifer和Yancopoulos成為了核心的兩個靈魂:前者把控商業,任CEO;後者專注研發,任CSO。

 

1990年,其正在研發的三款新型神經生長因子尚處於概念階段,就得到了安進的關注。當時已經頗為龐大的安進決定出資1500萬美元能支持他們的研發,再生元聲名鵲起。

 

第二年,再生元就完成了納斯達克上市,募資9000萬美元,同時宣布神經生長因子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然而,Schleifer進軍阿爾茨海默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的想法很快碰了壁,由於受試患者毒副反應過高且療效並不顯著,藥物的臨床試驗提前終止了。

 

這不只是對二人激情和憧憬的打擊,更是直接將再生元打入了彈盡糧絕的絕境。

 

絕境中,Schleifer請來了前默沙東CEO Roy Vagelos擔任董事長。Vagelos直接指出了公司面臨的兩個問題:

 

1、再生元最明顯的優勢在於對細胞信號傳導方面的研究,應當調整研發方向,不要繼續受限於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

 

2、高校實驗室裡高度理想化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任何一個科學概念,只有通過了嚴苛的人體實驗來證實療效,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其實放到今天來看,這兩個問題仍然是很多醫藥公司必須思考和解決的。

 

戰略調整並不容易,尤其是在高成本長周期的醫藥行業。接下來漫長的時間裡,再生元都在風雨飄搖中度過,即便有賽諾菲、拜耳這樣的巨頭相助,但在藥品真正上市之前,公司無法擺脫「徒有科研能力」的評價。

 

直到20年後,2011年底,再生元才突破了這個0——其用於治療溼性黃斑變性的Eylea終在美國獲批上市。而次年,Eylea就佔據了這個領域22%的市場,並在拜耳的幫助下銷往美國以外的市場。

Eylea注射液


這20年裡他們還有更大的收穫。在Yancopoulos看來,藥物研發成功的關鍵在於開發更易發現生長因子的技術;而要保證藥物成功,則需要更理解人體機能。

 

Yancopoulos的信念和堅持,最終促成了再生元兩大技術平臺,一個是前文提及的Veloclmmune,另一個是Trap——可以更好捕獲生長因子。Eylea便是基於後者開發的。

 

基於這兩個平臺,再生元自身的藥物研發也加快了不止一點點。現在,再生元還有二十多款藥物分別處於臨床的三個階段。


沒有什麼比結果重要


是什麼讓再生元挺過了沒有成果落地的二十年?

 

單拿小鼠平臺來看,BMS收購的HuMab是最早出現的,且在一段時間內形成了壟斷優勢,累計獲批10個抗體藥物。稍晚出現、被安進收購的Xeno則在穩定性上優於前者,至今已有6個基於此平臺研發的抗體藥物獲批。

 

然而,被巨頭併購後,兩個平臺失去了市場自由,業務更多局限在公司內部項目中。

 

相比之下,如今,Veloclmmune的質量和效率在業內更能大放光彩。雖然到目前為止,經Veloclmmune研發的全人源抗體藥只有4個已經上市,但在臨床III、II、I期拿著號碼牌的藥物還有幾十個。

 

這一切與Yancopoulos堅持科學分不開,也與Schleifer通過各類預授權等方式賺錢、艱難支持Yancopoulos研究分不開。

 

一位生物醫藥業內人士告訴虎嗅,就連再生元的董事中科學家都超過了半數。可以說,商業化成功的再生元其實一直是被科學家包裹著的。

 

而反觀國內,還有很多醫藥從業者們對科學是缺乏敬畏的。

 

早先能投得起藥的大多是實業老闆,不懂科學只想賺錢,科學家往往只能斷臂求生。一些藥企不斷出來收割智商稅,運氣不好,撈一筆就走;運氣好,沒準能撈到上市再割韭菜。

 

從2017年隱隱出現的醫藥泡沫,讓這個行業也開始講故事了,講得好比做得好的要多得多。

 

不過好消息是,越來越多具備醫學背景的人在進入投資領域,這些醫藥投資人可不想聽故事。

 

依然以小鼠平臺為例,鼎暉創新成長投資執行董事柳丹認為再生元之所以能被公認為領域內第一,主要是已經過現實的考核。


「衡量基因置換率、植入的基因序列是否是全人源等技術壁壘的東西可以說出一大堆,但這些都是虛的。最核心的只有一條,就是這個平臺上有沒有出過東西(藥品)。


我是虎嗅科技組的石晗旭,關注生物醫療、前沿醫學,微信:shx0427,歡迎行業人士聊天爆料(加微信備註身份)。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靠賣盒子年賺16億:3年就上市 賣的是「套路」?
    對,就是那個靠賣盲盒做到上市,年賺16億的泡泡瑪特。  共和君其實也很好奇,賣玩具的公司那麼多,怎麼偏它做得風生水起?仔細研究後,算是摸清了泡泡瑪特的賺錢套路,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2018年,算得上是中國潮玩元年,市場規模增長近 50%。這樣的驚人增長,已經在向所有人招手:這個時候做潮玩,你就能賺飛。
  • 易評:上市套利賺快錢的公司往往下場很悲催
    當然,不管怎麼說,至少Twitter的IPO開局是美好的——上市首日便大漲73%,上市不足兩個月已累計上漲187%,且最高創下了每股74.73美元的歷史記錄(IPO發行價只有26美元哦)。爬得太高,跑得太快,必然會引發質疑——一家尚未開始賺錢的公司,拿什麼來支撐股價?靠賣情懷嗎?哄著騙著投資者去相信下個十年更加美好?
  • 你累得跟狗一樣 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每天累得跟狗一樣,為什麼還賺那麼少?說好的勤勞致富呢?靠辛苦、努力為啥就賺不了錢? Oh, my God,這個時代怎麼了?  1、20+歲窮,窮一生!寒門出貴子,更難了!為啥?因為你的起薪多少基本決定你後半生的收入!  美國兩名經濟學家進行了專門的研究,起薪高低或影響一生收入,大多數第一份工作薪酬低的人,幾十年依然收入不高。
  • 八字看運勢:走二十年好運,可以發財的命格
    今年的財運也很差,股票套牢虧了一大筆錢,負債纍纍,換工作期間有2個月沒工作沒收入,頻繁因為錢的事情跟男朋友吵架,最近也在鬧分手。所以想請老師幫我看看我未來的事業財運和感情如何?我是否適合創業做生意?適合什麼行業?非常感謝老師,祝您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 槍響在公元2011年-虎嗅網
    為了土豆上市,王微據說花了700萬美元贖身。錢倒是小事,關鍵是耽誤了土豆網上市的黃金期,不僅把「中國視頻第一股」拱手讓給了優酷。更尷尬的是,土豆網後來上市的時候又恰好碰上了中概股造假危機,資本市場風雲驟變,一掛牌就跌破了發行價,市值還不到優酷的四分之一。
  • 女大學生的忠告:你靠運氣賺來的錢,最終會憑實力虧掉
    永遠記住所有能賺快錢的方式都寫著刑法裡,作為曾經年收入千萬的親身經歷者,注意是「曾經」。我將跟你說說我是如何白手起家賺到1000萬,又如何快速的敗掉家財的。相信當你認真看完,會對你有所啟發。 15分鐘 花掉大學第一桶金20萬2013年我以文綜全縣第一高分考上大學,從偏僻的農村走向安徽省會一所985學校。
  • 大字不識的農村大媽,靠做辣醬發家致富,暢銷國內外,年賺50億
    然而,有這樣一個人,別說文憑,連幾個大字都不認識,卻靠著不起眼的辣椒醬,一年賺了50億元,全國幾乎沒有人不認識她。說到這裡,相信已經有人猜到了她就是有著「辣醬女王」的陶華碧。
  • 17位創業者講述:2019年我是怎麼賺到錢的?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作者 | 蘇琦 唐亞華 黎明 金璵璠 趙磊 孔明明 魏佳 閆麗嬌 孟亞娜編輯 | 魏佳2019年,你賺到錢了嗎?這一年,有人親手關掉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公司,有人經歷了996和HR暴力裁員的雙重打擊,當然,也有人穩紮穩打,收益頗豐。
  • 科學網—讓「貝多芬小鼠」恢復聽力
    ■本報記者 李惠鈺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方法挽救了患有遺傳性聽力喪失的小鼠的聽力,並在成功做到這一點的同時,沒有產生任何明顯的脫靶效應。相關研究結果已在線發表於《自然—醫學》。
  • 兩個杭州富豪做飲用水,今一個3年營收少4百億,另一個年賺50億
    2008年李嘉誠之後,中國已經很久沒有富豪可以殺入全球前十了。許多人之前一直期待馬雲可以儘快完成這個成績。不過現在看來,馬雲短時間內很難了。不過沒有想到馬雲沒做到,鍾睒睒卻成功做到了。說到鍾睒睒,不得不提到宗慶後。鍾睒睒跟宗慶後是兩代的杭州企業家,而兩個人都是靠著飲用水起家的。
  • 撿錢日報:輕輕鬆鬆賺了3萬塊,打新人流下羨慕的淚水
    記得點擊#撿錢日報#訂閱,每天關注普通人可以參與的投資機會,穩穩噹噹賺點兒小確收益~昨天,她理財爆款基金組合「小目標快車003」到站(止盈),運行34天,目標收益5%,扣除贖回費後預計實際到帳收益率還能略高一丟丟:5.59%。
  • 撿錢日報:股市大漲沒賺到錢?我勸你買指數基金吧
    記得點擊#撿錢日報#訂閱,每天關注普通人可以參與的投資機會,穩穩噹噹賺點兒小確收益~ 昨天,滬深兩市只有不到800隻個股上漲,3000多隻下跌,另有70多隻股跌超9%,市場虧錢效應明顯。
  • 陳冠希大談金錢觀,稱「慢慢賺到錢才是最好的」
    陳冠希分享了他對金錢的看法,自爆在他初入行開始賺錢太容易了,不懂得珍惜,所以他在一周內就把賺到的錢花光。出生於加拿大的香港藝人陳冠希20歲出道,出過唱片也拍了許多電影,因為他酷酷的外表和性格,俘獲不少女粉絲。
  • 繼子已長大成人,老婆嫌我賺不到錢各種找麻煩!我該怎麼辦?
    就六萬在二十年後的現在或許咬咬牙就過去了,然而在二十年前幾乎都可以買三套房了,故而這次變故對於老李的家庭來講無異於絕望之極……進而哪怕那時候他與原配的孩子才1歲不到,老李的第一任妻子就不堪重負地選擇了脫離這個家庭,就這樣老李與第一任妻子離婚。
  • 新年手工教程——打鼓小鼠
    咚咚咚,打鼓的小鼠送祝福!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好看的舞蹈送來天天的歡騰……春節期間除了走親訪友,很多地方還有扭秧歌的風俗。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鼓手小鼠,秧歌隊的小老鼠,咚咚打鼓,敲出春節的喜悅,敲出一年的喜慶!來吧,一起來看看打鼓的小老鼠,是怎麼做出來的!
  • 掐指一算A股2020年人均賺10萬?實際情況的是:人均賺1.9萬元
    一轉眼,乘風破浪的2020年謝幕了。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2020年的股市收益。A股人均賺10萬?有媒體指出,根據測算,2020年A股人均賺了10.5萬元。人均收益率達到31%。現在,採訪一下股民們,2020年你賺錢了嗎?
  • 套利隱士8年賺10倍
    在你參與市場的基礎上,如果能做好估值和倉位的管理,比較理想的情況下能再提高年收益率10%。在這兩個的基礎之上,如果能做好這種套利以及品種優選以及相應的一些概率分析的話,那可以再做到10%。這樣的話,其實總的收益就等於是你參與市場的收益加上估值,加上品種優選,再加上套利,爭取是年化30%的收益模式。」徐大為怎麼去優選某一個品種呢?
  • 撿錢日報:又入帳6萬!省心的錢這樣賺!
    來源:她理財大家好,我是和大家一起關注低風險撿錢機會的撿錢君。來看今天撿錢日報的內容速覽:①可轉債打新「飛凱轉債」今日申購,建議申購,評級★★★★ ;「威派轉債」今日上市,預計合理開盤價格為112元左右;「紫金轉債」今日上市,預計合理開盤價格為145元左右,開盤價有衝擊
  • 今明年財運好轉,能小賺一筆錢的生肖
    文/小諾老師我2001年進入婚姻,2013年生了寶寶。目前工作上有些迷惘,我以前都是在給別人做工,但現在想開個店,能不能賺到錢?還有,我晚年能享福嗎?本人女,陰曆1979年6月5日上午10點半,出生於黑龍江一個小鎮。望給予解答,謝謝。
  • 逆水寒怎麼賺人民幣 逆水寒搬磚一天能賺多少錢
    逆水寒怎麼賺人民幣 逆水寒搬磚一天能賺多少錢 逆水寒可以賺人民幣嗎?逆水寒怎麼賺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