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飾圖典:幾何紋樣之回紋

2021-01-08 如玉人生

回紋因紋樣形如「回」字而得名,又稱回字紋,是由陶器和青銅器上的雷紋衍化而來的幾何紋樣。青銅器上的回紋身影一般出現在青銅器頸、腹、足等位置,做為地紋來烘託主紋,也有直接用回字紋做主要裝飾紋樣單獨出現在器物的頸部和足部位置的情況。

回紋線條呈方折形捲曲,有的是單體間斷排列;有的是一正一反相連成對,也就是俗稱的「對對回紋」;還有的呈連續不斷的帶狀等。回紋圖案寓意吉祥富貴,所以民間稱連續的回紋為「富貴不斷頭」。

馬家窯文化 | 回紋雙耳罐

回紋圖案起源於早期陶器,在商代開始大規模興盛,以它簡樸凝練的風格使得青銅器祭祀禮器更具莊嚴、厚重之感。商末周初,回紋還變化形成了幾種變體的新型裝飾紋樣,如曲折樣式、三角樣式、鉤連樣式等。春秋戰國時期又發展出了菱形和方形樣式,做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的排列,並開始使用金銀絲或者金銀片來進行鑲嵌裝飾。但隨著青銅器的沒落,回紋也隨著青銅器的消逝而淡出人們的視野,只是充當配角作為輔助紋樣。

宋代 | 回紋陶碗

到了宋代,由於宋代上層封建統治者提倡復古,回紋在兩宋時期又盛極一時,這種規則有序又富於理性的結構特點符合了當時宋人重理的審美情趣。

明代 | 雙螭耳回紋玉杯

清代 | 玉獸面紋鉞(局部)中以弦紋、回紋相隔

後來回紋再度流行,已經是明清時期了。回紋涵蓋了織繡、地毯、木雕、瓷器、金銀器、青銅器、家具、服飾、剪紙、雕塑、石刻和建築裝飾等,被廣泛地運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主要用作邊飾或底紋。

如玉人生 | 和田玉白玉回紋龍鳳對牌

如玉人生 | 和田玉白玉回紋龍牌

——END——

參考文獻:《國粹圖典·紋樣》

中國畫報出版公司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紋飾——幾何紋樣賞析
    從商周時代開始,我國有了陶瓷、青銅等器物的鑄造,並且逐漸的,人類借鑑自然界中的各種形狀,給器物紋上不同的紋樣,從動物紋、植物紋到自然界中的各種幾何紋樣,慢慢發展成豐富的紋飾文化。幾何圖形的紋樣有寫實、寫意、變形等表現手法。
  • 傳統紋樣繁複迂迴的紋路裡蘊藏中國人的獨特審美
    紋樣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貫穿於中國歷史發展的整個過程,貫穿於人們生活之中,反映著不同時期的歷史風貌和生活習慣。從簡單的幾何圖形到精美繁複的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吉祥圖案,每種紋樣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一花一葉變成卷草纏枝,裝飾梁上藻頭或桌上青花,龍鳳飛到屋頂相對呈祥,連蝙蝠也美化成多福的紋飾。傳統紋樣樣式繁多,大體可以劃分為動物類、花草類、幾何類、吉祥符號類。
  • 中國傳統紋樣:18種紋樣
    傳統紋樣計十八種:雲雷紋、祥雲紋、環帶紋、忍冬紋、鳳鳥紋、如意紋、饕餮紋、方勝紋、唐草紋、曲水紋、垂鱗紋、萬字紋、纏枝紋、雲頭紋、八寶紋、壽字紋。雲雷紋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比較少見。雲雷紋是青銅器上主要銘刻的紋飾。呈圓弧形捲曲或方折的迴旋線條狀。圓弧形也稱雲紋,方折形也稱雷紋,合稱雲雷紋。
  • 大放異彩的彩陶文化,甘肅彩陶紋飾及其演變
    大量使用的紋飾是交錯繩紋或交錯的斜繩紋。  刻畫在寬帶紋上符號△馬家窯類型彩陶瓶、壺平行線紋向半山類型紋飾的演變△  0 1 旋紋   旋紋在仰韶晚期出現,馬家窯和半山時期已成為主要紋飾。旋紋尖底瓶展開圖△  0 2 神人紋   神人紋最初出現在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是半山和馬廠類型彩陶中最具特徵性紋飾。也有學者稱之為蛙紋。
  • 中國經典紋樣,就是經典的傳奇
    說道紋樣,m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專屬紋樣,中國也不例外,更何況我們中國的傳統紋樣直到現在還沿用至今,依然非常的耐看和百搭,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吧!這些紋樣也是很好的繪畫教學素材之一。是一種花紋圖案。主要題材分為自然景物和各種幾何圖形(包括變體文字等)兩大類,有寫實、寫意、變形等表現手法。 中國傳統的絲綢紋樣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典雅的東方藝術特點。
  • 新中式風格吉瑞圖案有回紋和萬字紋
    新中式風格吉瑞圖案有回紋和萬字紋,回紋是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的或方或圓的迴環狀花紋,由於其形如回字所以稱之為回紋,有著富貴不斷頭的吉祥寓意,並且對稱均衡的構圖也寓意家庭四平八穩、和和美美。這種象形的思維方式,奠定了先輩們在進行紋樣藝術創造時的意象化審美觀念。
  • 元代瓷器上的「十」字紋樣
    圖1 元青花大盤的殘塊圖2 殘塊的背面圖3 土耳其伊斯坦堡託普卡帕博物館收藏的一隻元青花盤子文:李熊熊圖1、2是一隻元青花大盤的殘塊的兩個面。圖2中殘留的紋飾,正好是一個完整的「十」字形。這個「十」字形紋樣,有什麼特定的意義嗎?
  • 戰國銅鏡紋飾中的金烏扶桑
    古代銅鏡的形制、紋飾和銘文的發展變化,記述了先民們的藝術想像力和社會文化觀念,也顯現出其銅鏡文化自身的系統性和時代性特徵。研究這些紋飾和銘文,為我們今天認識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藝術和社會意識,提供了實物證據和一個獨特的視角。本文討論的是戰國時期一種紋飾中帶有鳥、樹及變形龍紋的銅鏡,大多數人將其命名為「鳳鳥紋鏡」或「蟠螭菱紋鏡」,學界亦有稱之為「鸚鵡菩提蟠龍紋鏡」。
  • 嘆為觀止的絕美藝術 賞析海昏侯墓中吉祥紋飾(上)
    □首席記者 徐蕾 文/圖  龍紋:氣勢磅礴象徵皇權  天象紋:描繪古老神秘星象虎紋:充滿威嚴與力量鳳鳥紋:造型多樣秀麗生動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常用來象徵祥瑞,龍紋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吉祥紋飾之一。
  • 元青花傳統紋樣:藏在動物裡的祥瑞
    元代時期,景德鎮成為中國瓷業的中心,「工匠來四方,器成走天下」,「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便是對當時盛況的寫照;而青花瓷正是於此時聲名遠望,豐富多彩的紋樣裝飾令世人嘖嘖稱奇。元青花 動物系佳作元青花荷塘鴛鴦圖花口大盤(嘉德拍賣款) 元青花鹿銜靈芝紋大盤(嘉德拍賣款)紋必有意,意必吉祥。
  • 宋代女性內衣上都紋什麼東西?其實很有情趣
    從宋代女性內衣出土的實物來看,宋代女性內衣的裝飾紋樣大多以自然景色的幾何構成,植物花卉、幾何紋樣佔大部分。宋代女性內衣一方面喜歡直接運用羅、綾、紗等面料本身的織造圖案而不加修飾,另一方面會採用印花、彩繪、貼金、刺繡等手法進行裝飾。
  • (設計乾貨)設計師應該要了解的那些中國傳統紋樣
    中國傳統紋樣指的是由歷代沿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圖案,是表達吉祥、喜慶的特殊紋樣,這類紋樣具有特定的構圖方式和寓意。起始於商周,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很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意味。萬字紋萬字紋即「卐"字形紋飾,「卐」字為古代一種符咒,用做護身符或宗教標誌,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引申為堅固、永恆不變、闢邪趨吉、吉祥如意的象徵,「卐」常以四端向外延伸或由多個「卐」字構成四方連續圖案,寓意永無止境和萬福萬壽綿長不斷之意,也叫「萬壽錦」。
  • 紅木家具雕花寓意,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家具上所雕飾的圖案紋樣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人們生活中見到的或想到的,幾乎無所不包,從人物、動植物、器物及山、水、雲,到傳說中的瑞獸如龍、風、麒麟等等,還有回紋、拐子、草勾等幾何紋樣,可謂應有盡有。「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所有的雕刻圖案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吉祥寓意,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選購紅木家具時,選對自己想要的寓意可謂喜上加喜,更添幸運。
  • 曹峻:瑤山7號墓出土玉牌飾造型研究——兼談龍首紋上的菱形紋及相關問題
    可見,這件玉牌飾的紋樣雖一般被稱為「神獸紋」或「神人獸面紋」,但在其所表示的動物以及其中的構圖元素,尤其是十字形鏤孔結構上仍存在不同認識。本文嘗試以新的視角解讀這件玉牌飾所蘊含的內涵,兼及分析與之相關的玉牌飾及龍首紋上的菱形紋。筆者認為,這些紋樣及構圖元素很可能與自然界中的爬行類動物,特別是「蛇」有關,並對其所反映的原始信仰及「龍」形象的問題作初步探討。
  • 牆面圖案常見類型,現代幾何圖案
    幾何圖案從原始構成上來說就是經緯線的交替穿插。從古至今,人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創作改變經緯線秩序、排列形成各種複雜多變的幾何圖案。幾何圖案的美學意義,首先就是和諧之美,再由和諧派生出對稱、連續、錯覺,這四種審美既獨立存在,又相互聯繫。幾何圖案在牆面裝飾上有著廣泛的應用,是現代風格裝飾的特徵之一。
  • 瓷器上的女性魅力,明清官窯最美麗的30件仕女紋瓷器(附高清圖)
    明初官方用器的紋飾取材中常以詩意入器,其稿樣亦可能由宮廷畫院畫家參與其中。明宣德窯 青花「秋夕」詩意仕女圖碗明宣德窯 青花「秋夕」詩意仕女圖碗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侈口,弧壁,矮圈足,底微凸。惟本器青花濃豔暈散,深淺不一,帶褐綠色斑及鐵褐色疵斑,釉面大小氣泡疏朗。由於白釉層較厚,輪廓線條青花暈散,故仕女面貌無前者之清秀雅麗。
  • 傳統紋樣之美,驚豔了世界六七個世紀「植物篇」
    植物紋樣是以植物花草為原型,作引寓言意。以花草圖紋出現,常配以祥瑞動物,組成美好吉祥寓意。植物紋樣在中國傳統家具中運用廣泛,影響深遠,深受人們喜愛。傳統植物紋樣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富於變化,而且還由於植物自身的特徵被賦予各種品種、氣節、寓意,如歲寒三友、卷草紋等因其傳統的象徵手法和豐富的語義內涵依然為現代人所鍾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