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像獎:食之嚼蠟,何必再辦

2021-01-17 手機鳳凰網

一轉眼金像獎已經跨進了第32年,按理說三十而立現在正步入人生的青壯年時期,但從近來幾年尤其是本屆的提名看來卻有一種蒼白無力之感,這不僅是提名作品放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裡整體水準過於平庸,提名的電影人也幾乎是八九十年代時已經入行的,廉頗老矣美人遲暮清晰地刻在了金像獎的「臉上」,也讓人不得不疑問,為什麼還要再愛你,金像獎?!

原本只是《電影雙周刊》主辦的影評人年度十大華語片之選,因為陳柏生的一句「為什麼我們不能搞大呢」而變成了香港電影金像獎,首屆時可以說是匆忙上馬,即使是頒獎典禮時也大多數都衣著隨便,篳路藍縷但畢竟打開了一個局面。第二屆開始增加了最佳新人、最佳攝影等獎,也將金像獎做大,特別是到了八十年代末逐漸交由香港影業協會主辦後金像獎變成了影響華人電影業的盛舉,影響力也甚至一度超越了六十年代初開始舉辦的臺灣電影金馬獎,更別提亞太影展。如今卻更多是「中年宮女憶當年」。

影片產量少不是導致金像獎提名作品難看的主要原因。從2005年以來香港電影的年產量已經穩定在50-55部之間,但每年還是出現了《黑社會》系列、《神探》、《投名狀》、《十月圍城》、《桃姐》等質量很高的作品,今年的提名作品裡質量算是最高的《寒戰》,實際上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又如在今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中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的《車手》,文戲相當的薄弱而靠賽車來支撐。就拿香港經濟、文化陷入最低潮的2003年的香港電影跟現在相比,當年提名最佳影片的《大隻佬》、《PTU》、《無間道2》、《無間道3》及《忘不了》這五部作品放在今天來看,依然是佳作,但今年,還有前兩年時,每年算是佳作的港片屈指可數。

影人(包括臺前與幕後)方面更是可以看出青黃不接,這不僅是提名最佳新人的五名影人有三名來自於內地(表現整體乏善可陳),更是因為折射出缺乏接班人的困境。最佳男主角的五位提名演員在香港影壇都已經有十五年或以上的從影經歷,而能不時地貢獻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新血液的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人中,閱歷最淺的江若琳在過去多年則演出了多部爛片,在《高舉·愛》裡也只能算是比較好,但距離「最佳」還有著不小的差距,更何況說剪輯師、攝影師等電影人才。

或許現在的金像獎的最大看點已經在於紅地毯上的電影人們,但很多時候觀眾的心態在於關註明星,特別是女星的豐乳肥臀,原本應該是金像獎主角的電影本身,則缺乏關注。而直播頒獎典禮的TVB臺,還一度因為獲獎者是競爭對手的籤約人才而將該片段或者改為廣告或者刪減播出,這也讓人不得不感慨這幾年金像獎的變形、窩裡鬥。 文_阿木

金像獎曾經的輝煌

● 創辦於1982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為香港電影的工業化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曾經有過不少的輝煌。

● 創辦並主辦金像獎多年的《電影雙周刊》,幾乎是與香港電影新浪潮共生、成長,不僅是在雜誌上多方位地推介新浪潮作品,又在新浪潮第二波的張婉婷、關錦鵬等新導演出現時多方位地肯定,為香港影業輸送了不少電影人才,也為後來香港電影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如後來金像獎在很大的爭議聲中給予了王家衛的《阿飛正傳》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如今看來無疑是金像獎的眼光與勇氣。

● 演員或者技術人才方面,金像獎也陸續肯定了不少而促進著香港電影的發展變化,如當年袁詠儀在最佳新人獎後又陸續兩次贏得影后,又如後來的最佳新人張栢芝。

● 儘管部分電影工作者不太滿意金像獎頒獎典禮逐漸變成一場秀,但金像獎的專業化水準慢慢得到了業界的肯定,尤其是在香港影業協會的成立、主辦之後。而1993年時成龍呼籲香港電影業在頒獎禮當天停工,一起出席金像獎——於是,本屆金像獎的明星比較踴躍到現場,也為此後的紅星閃閃奠定了基礎。即使是在2003年的SARS肆虐香港時期,香港電影人們依然踴躍地出席了金像獎頒獎典禮。

● 不過,剛過而立之年的金像獎更多只是一個SHOW——香港人喜歡舉辦各種各樣的SHOW,明星粉墨登場,觀眾也只是追求一時的快感。

無節操分門別類全吐嘈

一句話吐嘈

你們真的已經把《寒戰》當作救命稻草了嗎?

——陸劍青梁樂民的最佳導演提名

果然是入選無下限啊!

——《消失的子彈》的最佳編劇提名

金馬獎已經成笑話了,何必呢?

——鄭中基憑《低俗喜劇》再提名最佳男配角

您還是把獎給張學友得了,求你了。

——《大上海》的最佳原創電影配樂提名

您這到底是在黑我內地人民啊,還是在黑我內地人民?

——《畫皮Ⅱ》被提名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原來我們一直吐槽的東西在你們眼裡是最佳啊,受教受教!

——《血滴子》的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提名

這,需要編劇嗎?

——《低俗喜劇》的最佳編劇提名

最佳電影

如果香港電影沒人了,您就直接說沒人了,如果香港電影沒電影了,您就直接說沒電影了,弄了這部粗製濫造的雞賊式作品出來湊數到底想怎樣?這該算得上是彭浩翔先生有史以來最差勁的電影了,故事情節導演技法通通為零,這在昭示香港電影理應滅亡麼?

如果放回十幾年前,人們會說《寒戰》這樣漏洞百出的電影都能被肯定?如果放到十幾年後,我真不希望人們會說,哪怕拍個一般的電影呢,哪怕拍部《寒戰》呢!所以,亡,是有緣故的。

金像獎金馬獎的腦子都進水了麼?這樣一部全篇抄襲的電影都值得讚頌?《福爾摩斯》、《柯南》、《鐵面無私》、《通緝令》、《黃金大鏢客》、《牛津殺手》、《深度謎案》……要列下去嗎?

銀河映像的人要笑了,這麼一部在銀河前20名不入的作品也能享受如此待遇,我《毒戰》豈不要直接列入年度最最最佳超級無敵電影了?可是《毒戰》在我銀河也是十強不入的啊。

看到這個名字我真無語了啊,想當年我可是粉過謝霆鋒也粉過周杰倫的啊,但我真心認為這就是一出CS啊,金像獎難道真的以為罵得越多就代表關注越高麼?

最佳男主角

《一代宗師》演得不錯……什麼?那是今年的?哦,《大魔術師》撒得挺歡……又什麼?《聽風者》?哎呀,我勸您就別去參加什麼頒獎了吧,丟人,萬一得了更丟人了。

演員呢,要注意保持演員的自我修養,您最近被捧得太高,更應該讀讀書看看電影什麼的,就這《大追捕》,我猜想您大約都不知道東野圭吾叫什麼名字吧?看了就該打死也不演!

杜先生身子弱,咱就不調侃他了,不過即便如此,他現在心裡估計也挺樂的,早些年啊,那麼講求演技,講求來講求去都只能弄個配角噹噹,現在好了,傻強長大了,當大哥了,於是這種不用演技的角色都被提名了。

梁先生家輝大約也是莫名其妙一頭霧水吧,不過說起《寒戰》一片,可能只有他一人是撐得起來的,儘管,這種毫無表現力爆發力的角色屬於不用太多技巧的範疇內……劉青雲我算明白了,金像獎是專門黑劉青雲的,早年那麼多經典都得不到贊同,偏偏《我要成名》拿獎了,這次呢,《奪命金》都拿不到影帝,《消失的子彈》卻提名了,金像獎,你真的那麼恨我們青雲哥嗎?

最佳女主角

年周迅演過什麼電影?哎,真的想不起來了,她似乎還停留在《李米的猜想》那個年代裡呢。哦,演了《大魔術師》,演得什麼來著?「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到水裡你先救哪一個?」清楚!明白!想起來了!

還是周迅?2012年周迅演過什麼電影?哎,真的想不起來了,她似乎還停留在《李米的猜想》那個年代裡呢。哦,演了《聽風者》,演得什麼來著?變裝癖?不對不對,明明是時裝走秀模特兒嘛,想起來了吧?

提名者裡數這位最合適,為什麼,因為她唱了首多好的歌啊,「哆來咪」,通過歌聲控訴了這個米價日益高漲的社會,堪比《多收了三五鬥》,誰說唱歌不能拿影后的?下次我寫個字拿個影帝給你們瞧瞧!

哈哈哈,呵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哈,所謂名到來時終會來,對於楊千嬅的提名,我想我只能用哈哈哈來形容了。

提拔新人是沒錯的,但是你也不能亂提拔啊,新人都上不了大製作了,不僅是票房的原因啊,就《高舉愛》這种放在以前找都找不出來的三流煽情片,就這麼一個用力明顯過度的人物,提名,至於嗎?

相關焦點

  • 這些食物簡直味同嚼蠟!吃了就是「自討苦吃」
    再美的食物,你不喜歡,或者你想要陪你一起吃的人不在身邊,吃下去就會味同嚼蠟。但下面這些食物,不管你喜歡的人在不在身邊,吃下去都會味同嚼蠟!簡直是自討苦吃啊!人參果其實這種水果並未像電視劇裡演的那麼好吃,也並非是人形狀,吃起來真的如同嚼蠟一般,毫無滋味可言。
  • 女太空人揭秘太空枯燥生活:吃巧克力如嚼蠟
    此外,食物在太空中會變味,巧克力吃起來如同嚼蠟。除了真空包裝和一些冷凍乾食外,太空人可吃的東西少之又少。不能做飯的他們只能靠加熱速食維持生活。然而,睡覺當屬太空旅行的一大難事。太空人可以把睡袋系在任何想安眠的地方,天花板或是艙底都可以。通過睡袋上的袖口將拉鏈拉好,再用尼龍扣將自己的全身固定在睡袋上,以免身體胡亂漂浮,過程相當繁瑣。
  • 國內4種美食被老外評價如同嚼蠟,網友:也就第四其餘的我懶得吃
    當然什麼事情有正就有反,有些老外在看到我們國內的一些美食選擇購買吃了之後評價卻如同嚼蠟,不知道大家對於老外評價的這幾種美食會不會特別的好奇呢?為什麼他們會說吃的如同嚼蠟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看看是哪4種美食吧!一些浙江江蘇的人應該都吃過毛雞蛋,毛雞蛋它主要就是用那些沒有孵化成功的小雞做成了一道經典美味小吃。
  • 作為油料作物種植,卻被宣傳成高端水果,消費者:味如嚼蠟
    導讀:作為油料作物種植,卻被宣傳成高端水果,消費者:味如嚼蠟水果是大家日常生活之中大家所喜愛的,水果口感佳,營養豐富,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
  • 香港金像獎提名揭曉,《七月與安生》PK《樹大招風》
    其中,《七月與安生》憑藉 12 項提名成為這一屆金像獎的最大熱門,而《寒戰 2》和《美人魚》分別以 10 項以及 8 項提名緊隨其後。第 36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公布了完整提名,不過對於內地觀眾而言,《七月與安生》、《美人魚》、《寒戰 2》這三部電影似乎已經被說過太多次了,而《七月與安生》在不久前才因為周冬雨和馬思純的金馬獎雙影后成為熱門話題。
  • 香港電影金像獎趣事,周潤發穿著隨意,成龍未曾拿過該獎影帝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辦於1982年,是為了鞭策和促進香港電影的繁榮而設立,它和奧斯卡獎一樣取名金像獎。從一開始,它就表明了自己想走的路,那就是「要成為華語影壇自己的奧斯卡」。在香港影業最繁榮的時候,金像獎只評選香港的本土電影,但即使這樣,金像獎「要做華語影壇奧斯卡」依然是底氣十足。
  • 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獲獎人物:謝賢的形象深入人心,黃秋生口直心快
    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這個獎項自創立之初就備受關注,作為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的獎項,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在前不久結束的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莊文強憑藉導演的電影《無雙》收穫了「最佳導演」獎,黃秋生憑藉主演的《淪落人》收穫了「
  •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
    【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首次囊括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影后】張曼玉從1991年開始,憑藉《不脫襪的人》獲得香港金像獎影后,之後接連憑藉《阮玲玉》《甜蜜蜜》《宋家皇朝》《花樣年華》共五次獲得金像獎影后,成為金像獎史上影后中的影后。
  • 名氣很大的5種水果,吃起來卻「味同嚼蠟」一般人不吃第二回!
    名氣很大的5種水果,吃起來卻「味同嚼蠟」一般人不吃第二回!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要吃一些水果,有時候是為了補充維生素,有的時候是因為喜歡。比起零食來說,水果要更健康,而且有的水果非常的好吃,追劇或者是日常的時候都可以拿來吃。
  • 煮豬肉,切記「3放2不放」,放錯了,豬肉腥柴不入味,吃如嚼蠟
    四川人喜吃,也最為會吃,煮白肉也是最為簡單,食鹽定味,白糖提鮮、料酒去腥,再佐以花椒,煮熟後切薄片,捲入蔥絲、胡蘿蔔絲收口後穿入牙籤,蘸上蠔油、白糖、生抽、香醋和紅油辣椒料碗,吃起來肥而不膩,頗有風味。甘肅人煮豬肉雖和四川人頗為相似。
  • 2014香港金像獎廣告多受抨擊 粵語播出網友多半聽不懂(圖)
    2014香港金像獎競爭激烈2014香港電影金像獎13日晚間落幕,頒獎典禮網友負評多,尤其廣告多最受抨擊,讓不少人紛紛轉看同時段進行的足球「英超聯賽」。而《一代宗師》一面倒獲獎,有些網友認為《激戰》遺珠之憾。對於紅毯轉播,網友認為明星服裝沒有驚喜、沒有亮點,令人失望。晚會以粵語播出,內地網友多半聽不懂,有人把「任達華」聽成「劉德華」,期待劉德華會出現,但劉德華根本沒參加。
  •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完整得獎預測,期待古天樂的第一個影帝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完整提名名單和得獎預測】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2018年2月6日下午公布了完整提名名單,同時宣布頒獎典禮將於2018年4月15日星期天晚上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這屆金像獎的最大看點是,古天樂和劉德華競逐影帝,周迅和毛舜筠、張艾嘉爭奪影后,許鞍華劍指第六座最佳導演獎。從提名名單來看,這屆的金像獎星光相當暗淡。
  • 張國榮巔峰之作《霸王別姬》,在金像獎、金馬獎上為何顆粒無收?
    1993年的金像獎,給華語電影一個大大的尷尬,大家形成了一個共識:最該拿獎的那部電影連入圍的資格都沒有,然而它卻給華人電影捧回了第一個金棕櫚大獎。這部電影就是張國榮的《霸王別姬》,金像獎說它不是香港電影,而當時的金馬獎又說它是大陸電影,甚至還臨時修改了評選規則。這一年獲獎的都應該感謝《霸王別姬》,如果這部影片能夠參選,那麼就沒有其他影片什麼事了。
  • 剛斬獲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周冬雨手相解讀
    2020年5月6日,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很是特別,受疫情影響,實體頒獎禮改為線上頒發,周冬雨憑藉《少年的你》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太保憑藉電影
  • 古天樂憑《殺破狼》獲香港金像獎影帝!「殺、破、狼」到底是什麼
    最近電影界又將迎來一次盛會,已經舉辦了37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將在4月14號舉辦第38屆盛會。而2018年4月15日晚上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的第37屆金像獎頒獎典禮上,47歲古天樂以《殺破狼·貪狼》奪下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寶座。
  • 一位印度留學生評論:中國菜相比印度菜味同嚼蠟!
    印度菜這位印度留學生說:每當我看到灰色的東西,我就會想起中國菜,相比我們印度菜來說,中國菜既不好吃還不好看,吃起來味道如同嚼蠟。
  • 鄭秀文,第一個金像獎影后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
    本文作者:埃德蒙今年5月6日,已經三十九屆的香港金像獎將迎來第一次線上頒獎典禮。說是頒獎典禮,其實也就宣讀一下獲獎名單。沒有紅毯女明星的爭芳鬥豔,也沒有典禮上嘉賓的出人意表,當然也沒有候選者的各種緊張忐忑。最讓人期待的,無疑是最佳女主角究竟將花落誰家。其實很簡單,就是內地的周冬雨VS香港的鄭秀文。
  • 第37屆香港金像獎提名入圍名單完整版公布 4月15日頒獎
    2月6日下午,第37屆香港金像獎入圍名單揭曉。提名最佳影片的為邱禮濤執導的《拆彈專家》、張艾嘉的《相愛相親》、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王晶的《追龍》,以及葉偉信的《殺破狼·貪狼》。除王晶外,其他四位導演還同時入圍了最佳導演的角逐。》》2018央視春晚主持陣容及節目單安排表  歷史題材影片《明月幾時有》,以11項提名領跑本屆金像獎。
  • 金馬獎也好,金像獎也罷,都欠張學友一個影帝!
    直到1988年的《旺角卡門》一舉奪得最佳男配,這是他的第一個金像獎,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獲得的金像獎。《旺角卡門》是部正劇,那時候王家衛的風格還不是很明顯,看過的人也越來越少,但那個神作表情包的截圖,就出自這裡。《旺角卡門》烏蠅風靡全國表情包之源從此就是張學友的電影高產期,直到1996年,讓我們看看他這些年的提名。
  • 盤點那些在大陸出生在香港成名的大明星
    【看看那些大陸出生的香港明星】【黎明】1966年生於北京,1986年參加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獲季軍,1993年獲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四大天王之一。2002年《三更之回家》獲得第3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劉嘉玲】1965年生於江蘇蘇州,1980年隨父母移居香港,1983年考入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劉青雲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