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平米的道路區域內,工作人員正在用刷子進行清掃。
□記者房琳通訊員閭斌文圖
本報三門峽訊近日,大河報記者從三門峽市城管局獲悉,從10月1日起,三門峽市建成區道路開始施行「雙十」標準,即:每平方米地面浮塵不超過10克;地面垃圾滯留時間不超過10分鐘。到2016年清掃保潔目標施行「雙五」標準。那麼,這樣的「嚴苛」標準真能實施嗎?10月12日,大河報記者在三門峽市區街頭實地探訪。
抽查一平米的道路灰塵,最低僅為0.3克
當天下午,記者跟隨三門峽市城管局環衛處工作人員在街頭隨機抽查。
在市區主幹道崤山路西段一處,兩名工作人員在道路中間用木板圍起一平米的區域,之後用小刷子一點點清掃灰塵,最終在校正後的天平秤上稱量結果為1.9克。抽查人員一行又檢測了幾條道路,結果分陝路為7.7克、黃河路為0.3克、崤山路植物園門口為2.9克。
記者在走訪中注意到,除了一般的環衛工人外,騎著電動車來回巡視的快速保潔人員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對機掃過的路面進行巡視,做到地面垃圾滯留時間不超過10分鐘。
三門峽市城管局環衛處監督管理科科長梁利傑告訴記者,目前市區建成區道路有56條,按人流量、車流量劃分為6個管理網格,83個保潔區域,實行機械清掃與人工保潔相互補充。而目前市區的8輛機械清掃設備也已全部出動,並明確規定了其每天的清掃、灑水、衝洗等次數。背景推行「以克論淨·深度清潔」模式,同時提高環衛工待遇
這種「以克論淨·深度清潔」工作模式從何而來?
今年7月25日,全國城市環衛保潔工作現場會在寧夏中衛召開,推廣學習「以克論淨·深度清潔」模式。
9月份以來,三門峽市城管局根據該市實際情況,制定出臺了《三門峽市城區環境衛生深度清潔管理考核辦法》《三門峽市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崗位達標標準與處罰機制》等規章制度。
此外,嚴苛的標準,也無疑給環衛工增加了工作量。對此,該局決定將引進競爭機制,面向社會公開選聘環衛臨時用工。「不僅籤訂勞動合同,也將提高工資待遇,對於一些高溫補貼、崗位灰塵危害補助、職工餐費等也將按時發放。」梁利傑說。
據了解,目前三門峽市區第一批正式按照「雙十」標準實施的有13條,大部分為市區主幹道,其餘道路將逐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