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和日喀則分別為西藏的第一和第二大城市,也是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目的地。目前,拉薩至日喀則地面交通有兩條路線,分別為南線和北線,北線沿雅魯藏布江河谷蜿蜒曲折,路途相對較近,路況較好,為兩地公務通勤首選路線,但沿線旅遊景點乏善可陳,而南線為拉薩至日喀則的老路,沿線串聯起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滿拉水庫,江孜宗山古堡,白居寺和帕拉莊園等自然和人文景點,不管是跟團還是自駕都是最為經典的拉薩至日喀則旅遊路線。
來西藏18年以後,終於有機會踏上這條期盼多年的旅遊線路,而且還是本人首次自駕這麼長的路途,既充滿著期盼,又滿懷忐忑,經過一番準備以後,還是決定挑戰一下,經過近10個小時的邊走邊看,圓滿完成了自己的深度體驗之旅。
拉薩,海拔3650米,別稱「日光城」,也是藏傳佛教的「聖地」,布達拉宮,大昭寺是標誌性景點和地標性建築。雖說在西藏多年,往返拉薩也記不清有多少次了,但多數時侯都是一個匆匆的過客,穿梭於一幢幢現代化的建築,對拉薩的了解也大多是通過內地遊客撰寫的遊記和攻略,並沒有深入的體悟到這座城市的氣質,像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至今都沒有參觀過,像瑪吉阿米書店,青年旅舍,藏餐吧等網紅地都沒有光顧過,也沒有悠閒地在八廓街慢慢地走上幾圈,享受高原慢時光。我只能說,拉薩於我只能是一個「傳說」。
羊湖,又名羊卓雍措,主要位於山南市浪卡子縣,湖面海拔4441米,為高原堰塞湖,與納木錯,瑪旁雍措並稱西藏三大聖湖,距離拉薩70多公裡,從拉薩出發,經過曲水大橋,翻越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後不久就到了羊湖(注意:路途區間測速較多,翻山時彎多坡陡,初駕者要萬分小心)。羊湖呈狹長珊瑚狀分布,在觀景臺可以看到總體輪廓,在盤旋下山過程中,每個高度和角度可以看到羊湖不同的風姿的,在湖邊有一些參與項目,到日喀則的公路就在湖邊,蜿蜒曲折有幾十公裡。晴天的羊湖湛藍湛藍,像一條藍色的飄帶飄揚在群山之間,與寧金抗沙峰交相輝映。可惜,我們當天經過的時候天公不作美,整個湖面水汽氤氳,黑雲壓頂,擺出一付「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勢。
卡若拉冰川,位於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和日喀則市江孜縣交界處,距離江孜縣城約71公裡, 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為雅魯藏布江支流年楚河東部源頭。從羊卓雍錯出來後,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後就來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據悉,卡若拉冰川是離公路最近的冰川,僅300餘米,也是因為離公路較近,長期受灰塵影響,冰川呈黑白分層,上部晶瑩剔透,下部較為灰暗,站在下面感覺有陣陣涼意襲來。
由於有《紅河谷》,《雲水謠》等多部電影在此取景拍攝等,也使得此處名聲大噪,引得很多遊客慕名而來,讚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全世界溫室效應影響及人為損壞,卡若拉冰川也正在緩慢消退,若干年後能不能還能欣賞這大自然的奇觀還未可知。
滿拉水庫,位於日喀則市江孜縣境內,年楚河上遊,兼具灌溉和發電的水利設施,她雖說沒有羊湖面積大,但具有羊湖的「曼妙身姿」和「碧藍氣質」,也不失為一處拍照的好地方。
江孜宗山古堡,江孜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建城已達600多年,比日喀則略早,同時,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裡曾發生過轟轟烈烈的抗擊外國侵略的激烈戰鬥,流淌著紅色基因,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至今仍然保留著古炮臺和城牆遺址,仿佛還在述說著那段光榮的歷史。站在古堡之上,可以俯瞰江孜全景,遠眺著名景點—白居寺。
白居寺,很有特點,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夏魯派,格魯派共處一寺的寺院,具有塔寺結合的顯著特徵,寺中有塔,塔中有寺,渾然天成,相得益彰。寺院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和白居塔,白居塔,又稱十萬佛塔稱,因為它的存在,使白居寺更富有勝名,更具有魅力。白居塔重重疊疊共九層,分布有大大小小的佛殿,據說有十萬佛像之多,進到裡面,猶如進入迷宮一般。
帕拉莊園,是當地貴族帕拉家族的主莊園,也是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舊西藏三大領主貴族莊園。從現在來看,面積並不大,但在當時可謂風光無限,輝煌一時,也保留了當時封建農奴制度的印跡,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還不是這些,而是當時這些貴族使用的物品,器具很多是從西方國家引進的,如雕刻,繪畫,名貴菸酒,裘皮服裝等,生活非常時尚,前衛,代表了當時的西藏通過印度,尼泊爾與西方國家的來往之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