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周易》六十四卦是學習易經的基礎,死記硬背是最笨最困難方法,其實古人已經總結出兩種非常實用的記憶之法,我稱之為推理和推演,這篇先說說推理的方法。
推理
《繫辭傳》說:「《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可見易經有四大用處:辭(理)、變、象、佔。
我說的推理便是通過初步理解六十四卦的辭意進行記憶的方法,這是孔子說的,大家學習學習。
且看《序卦傳》的說法: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
這句話講了《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乾、坤、屯、蒙、需五卦,也簡要的講到每個卦的主要含義,這裡來解釋下,有天地然後萬物生,天地用乾和坤來分別表示,乾坤定是萬物生的前提條件,這樣乾卦和坤卦出來了。
接著看,充盈與天地間的只能是萬物,屯卦代表了萬物初生的那一階段,簡單看一下屯卦的爻辭,艱難險阻挺多,又是徘徊,又是泣血,和萬物初生有什麼關係,這裡需要思考了,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萬物生和萬事開頭都是一個道理,要有耐心囤聚力量,因為得時運,終究會成功。理解了這一層意思,屯卦就記住了。
再看,萬物初生,對於人來講就是孩童的時候,是幼稚的,是蒙昧的,咱們說小孩子上幼兒園是啟蒙,就是這個意思,蒙卦也就有了。
接下來,物稚不可不養,成長的階段是需要養的,養就得靠飲食。此處有點疑義,有學者將「需」解釋為等待,我總覺得彆扭和牽強,不糾結了,我這樣理解需於郊,需於沙,需於泥,是說取食之旅越走越遠了,需於血,已經出了自己的地盤,有爭鬥發生,需於酒食是說取食歸來。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是說有三個人不請自來,不管是不是找麻煩,好好招待就是了,需卦也就好記了。
六十四卦如此推理下去,便容易記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