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打工人猝死背後: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2021-01-06 09:49 打工人
文:万俟 來源:海哥商業觀察(ID:hgsygc)
12月3日,國美電器福州分公司一名27歲員工在年終誓師大會期間猝死。據家人說死者一人身兼兩職,工作四年從來沒休過年假。12月9日,商湯科技上海公司一名47歲的員工在公司健身房外猝死;1月4日,有網友爆料拼多多買菜員工在凌晨1點下班的路上猝死,該員工為一名年僅23歲的女性,據悉,最長工作時間持續30多個小時。
這些年,網際網路員工猝死案例不在少數。
2010年,騰訊37歲女性頻道專題主編連續多日加班,腦溢血離開人世;2012年,25歲的金山遊戲團隊程式設計師在工作時間猝死;2013年,巨人網絡美術部員工逝世,有媒體報導是因為長期加班引發過勞致死;2019年,38歲的Facebook員工Qin Chen不堪工作壓力自殺……
網際網路行業中,被困在「系統」裡的不只是外賣騎手,眾多網際網路從業者都處在高速運轉的系統中。身體出現異常信號違規駕駛不是重點,如何準時地把餐(項目)交到顧客(客戶)手上,才是重點。
1
年輕人痴迷網際網路
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大概的主題是:95後痴迷網際網路大廠的樣子,像極了60後崇拜國企。其實,這個比喻一點也不誇張。最近十年,網際網路行業早已成為年輕人們追逐的職場聖地。
網際網路是高薪酬、高福利的代表行業。IT行業從2016年首次超過金融行業以後,一直到現在每年都是穩居高薪第一名的寶座。2019年非私營單位中,IT行業以超16萬元的年平均工資連續第四年保持第一,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78倍。
一邊是6億人月入1000元、工作10年月薪高於1萬的人數不足三成;另外一邊,很多畢業生在網際網路公司輕鬆薪資過萬,技術崗位還會更高。據相關報告顯示,程式設計師人才平均年薪更是高達20.36萬。
根據公開披露的數字,網際網路大廠普遍校招年薪都在20萬左右,校招碩士的研發人員年薪均在30萬以上,博士的年薪則普遍在50萬以上。
除此之外,網際網路公司的福利也讓其他行業望塵莫及,衣食住行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補助,甚至全面包攬。除此之外,還有豪華團建、3到6個月的年終,茶水點心、健身房等。
當然,高薪酬、高福利的支撐是高學歷。不誇張地說,除了考公考編,大多數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歸宿就是網際網路大廠。近些年,網際網路行業頻頻上演造富神話,更吸引人才前赴後繼地湧入。
據一份2019年的報告顯示,北大、清華、浙大、南大、上交5所名校的畢業生,基本被華為、騰訊、阿里等頭部科技公司招攬。
其中,華為在人才招聘方面遙遙領先。除了北大,華為是4所名校的最大僱主,在清華,華為招聘總數超過BAT之和。每14個找工作的浙大畢業生,就有1個人去了華為。在理工類排名靠前的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也各招募402人、472人。
除了華為,畢業生的選擇就是「老牌」網際網路巨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網易和京東。再次就是網際網路「新貴」,包括字節跳動、美團點評、拼多多和滴滴。
從網上一些大廠招聘的結果上看,高學歷人才的數量佔據大頭。剩下的就是有突出經歷、技能的二本、三本、專科生。
網際網路公司都秉持任正非「財散人聚」的經營哲學,高學歷人才本就稀缺,再加上這些年網際網路公司市值、業績節節攀升,更是捨得在人才上下血本。
2
網際網路人有多難
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茨威格
曾經老師、家長對孩子說,高考完一切就好了。大家後來都知道,事實並非如此,高考不意味著上岸。而能進入網際網路頂級公司意味著挑戰剛剛開始。
加班佔據個人時間
在2017年中國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中,華為以平均每天21:57點,即接近晚上10點的下班成為加班最狠的公司。排名第二的則是騰訊。接下來就是阿里、網易、京東、58同城等,員工每天至少加班到21點。
2016年58同城推行全員「996」工作制度,即工作時間從上午9點到晚上9點,每周工作6天,沒有加班補貼且不允許請假。
2019年3月「996ICU」項目在GitHub上傳開,發起人號召程式設計師揭露更多超時加班的企業,華為、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先後被列入「996公司名單」。「996」一詞也入選了2019年《咬文嚼字》的十大流行語。
「996.ICU」項目引發廣大網際網路行業內外人士討論,中青報、人民日報、央視財經等央媒也紛紛撰文,譴責侵犯勞動者權益的行為,以及對年輕人生活壓力日益增大表示關注。
南都民調中心2020年12月發布《職場壓力與加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超七成受訪者明確表示自己目前的工作需要加班。有1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每周加班時長超過20個小時。
在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中,加班已經成為常態。甚至有些崗位會羨慕996,因為007、10125的也大有人在。
在眾多因素影響下,很多人都會選擇「主動」加班。比如項目要在兩周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就需要加班加點去做;項目有問題,需要立刻去解決,否則就是事故;平時不加班,年終績效考核不過關,影響到升職加薪;甚至在加班文化的影響下,領導、同事不走,自己也不敢走。
有內部人士稱,拼多多加班早已經是業內有名。隨著拼多多發展的越來越好,市場越來越大,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員,當然,高強度的工作換來的是比一般網際網路公司高出50%的待遇。
健康、心理問題高發
近日脈脈報告顯示,網際網路行業整體幸福感最低。原因可能從職業前景、工作壓力、身體健康多方面導致。
來自《2019年網際網路產業人才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在對自身健康狀況的評判上,網際網路人的樂觀程度低於其他行業。認為自身健康狀況非常好與比較好的僅佔21.9%,低於行業平均1.4個百分點。
74.87%的網際網路從業者認為自己缺乏運動,有70.22%的網際網路從業者覺得自己睡眠不足。頸椎、腰椎、內分泌疾病、脫髮是網際網路人最擔心的幾項身體問題。
雖然能拿高薪,但網際網路人卻對職業前景並不樂觀。根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36%的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表示,能看到職業發展的機會,低於其他行業的50%。
相比其他行業,網際網路行業發展變化快的多,這導致員工工作方面的壓力也更大。業績考核、領導刁難、任務繁重等都容易引起從業者焦慮、緊張的心情。而且高強度工作導致身體出現亞健康狀態,進一步加劇心理上的焦慮。
除了工作上的壓力,網際網路人由於工作的特殊性,與外界交流減少,導致負面情緒無法得到宣洩。雖然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會為員工設置心理諮詢熱線,但員工往往不敢撥打電話,因為怕在HR那裡留下不良證據。
35歲或提前「退休」
在各行各業中,35歲都是道坎兒。「招聘:限35歲以下」已經屢見不鮮。很多職場人最怕到了35 歲還「高不成、低不就」,如果還沒晉升到管理層,就會面臨失業、被社會淘汰的風險。
在年輕的網際網路行業,員工年齡處於較低水平。年初脈脈公布的《網際網路人才流動報告2020》顯示,全國19家網際網路頭部公司,員工平均年齡是29.6歲,字節跳動和拼多多的員工平均年齡為27歲,成立30年的老牌大廠百度員工的平均年齡也只有29歲。
網際網路公司對年輕人的偏愛是企業從多個維度衡量的結果。
與已經成家立業、已經出現各種身體問題的「前浪」相比,年輕人更有體力與精力優勢。
大齡員工的薪酬、福利也會增加企業用工成本,年輕人更有「性價比」優勢。
網際網路企業經常進行「人才盤點」,同時也重視人才潛力,大齡員工即使績效很高,但在潛力這一塊也天然比不過年輕人。
網際網路行業瞬息萬變,隨著Z世代成為主要消費群體,企業應用創新的作用十分重要,企業管理者篤信年輕思維,需要新生力量給企業注入活力,年輕人更能捕捉潮流趨勢。
企業的容量有限,大量新生力量進入,就意味著「前浪」要逐漸為「後浪」騰出空間。
在企業發展陷入瓶頸或是處於轉型期,35歲以上員工會以「跟不上公司發展」、「不適應業務需要」被優先裁掉,甚至管理層也難免被「優化」的命運。去年年初京東在降本增效變革中就先拿高管開刀,宣布裁掉10%高管。
3
網際網路人走下神壇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已經走過25年,經過不斷的開疆擴土,網際網路的流量被開發殆盡,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這在網際網路員工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網際網路公司開始傳出裁員消息,到了2019年,寒冬全面來臨。百度、美團、知乎、滴滴、網易、熊貓TV、KEEP、暴風等眾多科技網際網路公司都紛紛做出了裁員優化的決定。不只是網際網路行業,就連「網際網路+」領域也被波及。
到了今年,一場疫情給網際網路再次降溫,上半年,除了在線教育、醫療健康、企業服務等少數領域發展迅猛,網際網路大多數領域融資筆數和投資金額同比都有一定幅度下降。就連巨頭的發展也遇到了阻礙。
螞蟻科技IPO延遲、社區團購引發爭議,有關部門短時間內兩次提起反壟斷,約談一眾巨頭,並且對於阿里、騰訊兩家違規併購事件做出頂格處罰,12月24日消息,阿里巴巴涉嫌壟斷被立案調查,金融管理部門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
進入網際網路下半場,粗放模式不再暢通無阻,先通過燒錢圈住用戶,然後再慢慢思考如何讓用戶產生價值的模式已經行不通了。各家公司不得不放緩擴張的步伐,開始直面自身的問題,包括業務、管理等多種方面都需要重新審視。
2020年開始,一向出手闊綽的騰訊對年度例行漲薪機制改為「薪資回顧」,打破了過去員工在每年4月必然獲得漲薪的原則。與此同時,總監和總經理層級也開始了小範圍的輪崗制度試點。
前些年,網際網路發展的急功近利,大量招人、大幅加薪、大膽任用。當發展初期的紅利消失,員工的福利也開始縮水,任務難度加劇,網際網路人也需要重新調整期待、思考未來。
如今遭遇35歲危機的員工是網際網路行業第一批需要面對中年危機的人,今後中年危機、甚至青年危機將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常態問題。
一位網友在某平臺發出「如何看待網傳拼多多員工加班後猝死一事?拼多多需要承擔哪些責任?」一問題。
隨後拼多多官方帳號回覆: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們都可以。
此番言論更激起千層浪,「底層」二字刺痛了大家的神經,有人痛罵拼多多蔑視人權,有人認為該反思行業存在的根本問題。
一年時間,流行詞已從「996」變成「內卷」。這種情況下,網際網路員工對於職位、公司、行業不滿在加劇,認為自己是行業內卷的犧牲品。很多人選擇逃離網際網路大廠,希望從事一個能夠兼顧生活與工作的工作,比如公務員。與此同時,IT網際網路行業仍是最大人才流入行業。
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無論如何,網際網路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眾多打工人繞不開的路。
[本文作者海哥商業觀察,i黑馬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hgsygc)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