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個年輕人,倒在了加班的夜晚。
3日,一條拼多多員工加班猝死的新聞,突然上了熱搜。
起因是在職場軟體脈脈上,有用戶發帖稱:12月29日,凌晨1點半,拼多多新疆買菜部門的一個女孩在下班路上猝死,才23歲。
隨後,不少網友證實了這條消息。
據知情人透露,去世女孩是家裡的獨生女, 98年生的她為人樂觀積極,對生活很有熱情,曾經是大學樂隊主唱,聽說馬上就要和男友結婚了。
沒想到卻以這樣的方式,永遠留在了2020。
關於女孩猝死的原因,很多拼多多內部員工表示,是和公司工作強度太大有關。
有人甚至留言說:以買菜的強度,早晚會死人,只是沒想到這麼快。
也有女孩的同事出來現身說法:
每天幾乎都是凌晨兩三點才能下班,時常覺得自己是在死亡邊緣徘徊。
一時間這件事引發熱議,輿論持續發酵。
儘管如此,拼多多卻始終沒能針對此事做出回應。
誰也沒想到,4日,拼多多官方突然在知乎發帖,評價這次員工猝死事件:
「你們看看底層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認為這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努力的,我們都可以。」
儘管這個帖子一發出來就被秒刪,但不少用戶都在第一時間截圖。
短短幾句話,卻如同一聲驚雷炸開,激怒了無數網友。
一口一個底層,三句不離努力。
「底層人民,用命換錢。」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
「身處底層,為了賺錢出這種事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 你就得受著」。
很快,在這張截圖遍布全網的局面下,拼多多終於首次正式回應這件事情。
回應的內容主要有三個信息:
(1)確實有員工在下班路上猝死,女孩19年才入職,公司正在陪伴女孩家人善後;
(2)女孩父親發朋友圈表示,不希望這件事再被討論;
(3)網傳知乎截圖都是無中生有,這事他們沒做過,大家不要信。
看似是在回答網友的疑惑,實則對大家真正關心的問題隻字不提。
還有網友發現,在他們所提供的女孩父親的朋友圈截圖中,能清楚的看到「2分鐘前,刪除」這幾個字。
也就是說,這是女孩父親自己發完朋友圈,兩分鐘內自己截的圖,提供給了官方。
女孩父親為什麼會發這條朋友圈,原因顯而易見。
不知道負責公關的工作人員有沒有想過,這位父親,剛剛喪女。
更讓人震驚的是,知乎官方也親自下場闢謠,稱在知乎上發表言論的,確實是經過官方認證的拼多多公司帳號,並非假冒,網友的截圖也不是偽造的。
拼多多看似充滿正義溫情的回應,一下子就成為了一場我罵我自己的鬧劇。
隨後,面對知乎毫不留情的揭穿,拼多多發布致歉聲明。
聲明稱,知乎帳號的言論,是拼多多合作供應商裡的臨時工發布的個人言論,不代表公司立場。
簡單來說,就是臨時工發言時切錯了號。
沒想到,最後還是臨時工擔下了所有。
這樣的回應,實在很難讓人信服。
但不管事實如何,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讓人足夠寒心。
他們始終都在想這件事怎麼才能趕快過去,怎麼才能讓自己避責。
誰還關心那個才23歲,就被迫離場的女孩,那可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啊!
她的人生,本該和這個年紀的女孩一樣,璀璨耀人,有光芒萬丈的青春,甜甜蜜蜜的愛情,充滿希望的未來。
而不是就這樣,在謊言和質疑中,被掩蓋遺忘。
她的離開,本該讓我們正視很多問題。
而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聲明,就能一筆帶過。
你真的不知道,在這個世上,有多少像她一樣,掙扎在996,被困在007裡無法自救的靈魂。
拼多多的工作強度到底有多大?
我們從先前網上曝光的一些消息,就能窺得一二。
去年,拼多多員工就爆料,一向以瘋狂加班著稱的公司又開啟了硬核模式。
有多硬核?
午休減半,每個月工作時長不低於300小時。
這就意味著,假如員工按照一個月26天出勤時間來算,每天至少要工作11.5個小時以上。
而去世女孩所在的多多買菜,是拼多多的重要業務部門,加班也最嚴重。
通常都要工作到凌晨,而且不允許卡點下班,即便回家了也要24小時隨時待命。
有員工曾透露,多多買菜的員工,最長的工作時間曾長達30個小時。
每天睜眼就工作,閉眼就睡覺。
工作強度太驚人,導致很多曾抱著一腔熱血來應聘的新人,堅持不到試用期結束就離開了。
所以人手短缺,公司只能讓一些老員工強制調崗到這裡。
其實不止是拼多多,這幾乎是所有網際網路大廠員工的現狀。
他們戲稱自己就像生產隊裡拉動磨盤的驢,一圈又一圈,一天又一天,看不到頭,無限循環。
2個月前,《人物》雜誌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內容是網際網路大廠員工面臨的廁所難題。
像一些有著數千名員工的公司,一層樓裡廁所的坑位卻只有幾個。
有的公司甚至為了讓員工能夠速戰速決,儘量縮短帶薪拉屎的時間,還在廁所頂部放上了計時器,讀數精確到秒。
不久前,一名男員工,因為實在著急,直接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大便拉在了小便池裡。
這得是多麼窘迫的情況,才能讓他放下體面和尊嚴,做出這樣的不得已的行為,我們真的很難想像。
我們只知道,這樣的情況,絕不是個例。
《人物》的那篇文章裡寫到:在管理者眼中,廁所是效率的敵人。
只有公司儘可能多佔領員工的身體,才能創造儘可能多的產能。
那些996、007的員工,不僅沒有下班自由,甚至連廁所自由都算不上。
馬雲說過一句很招人恨的話:能夠996是員工的福報。
但最後回報到他們身上的是什麼呢?
心血管病、猝死、腎結石.....
人生前40年賺錢,後40年治病。
可這些到了資本場上,卻都成了那句,你在底層,你自己選的,你活該。
拼多多那條知乎上的評論,除了最扎眼的以命換錢四個字。
還有一句話讓人很反感:人是可以控制自己努力的,我們都可以。
我也曾在微博上看到這樣的評論:就算是996也是你自己選擇的啊,有什麼好抱怨的。
我們真的有選擇嗎?
不是的。
是否要996,是否要勞碌的工作,我們從來就沒資格選擇。
而是在生活面前,我們不得不去努力,不得不去打拼。
我們不是輸給了996,而是輸給了生活。
都說成年男人最大的心酸,就是身邊沒有自己可以依靠的人,都是要依靠自己的人。
不光是男人,哪一個步入社會的成年人不是如此呢?
每天一睜開眼,租金、房貸、車貸、爸媽的養老費、孩子的讀書錢,一個個就擺在自己面前。
怎麼敢不拼?
不說996,我們身邊有多少人,加班沒有加班費,休息日也要全天在線,拿著3、4千的工資,操著3、4萬的心,背著3、40萬的房貸。
到了下班時間,誰也不敢做第一個走的人。
有時候加班,領導卻只會說是你效率太低,做得太慢.....
工作之後,最怕看到兩張紙:帳單和體檢單。
即便如此,大家還是不敢輕易辭職。
為什麼?
因為只要自己一停下來,全家的生活質量都得下降。
熬夜加班,只為多賺點加班費,哪怕有猝死的風險;
擠破頭也想進大公司拿高薪,哪怕知道這樣同把自己賣給公司了無異。
不是他們選擇了996,只不過大家都是被生活挑中的人,只能用最苛刻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任務與職責。
沒錯,人可以努力也可以安逸。
問題不在於選擇哪個,而在於敢不敢。
有多少人能自信的說出自己可以不努力?
不努力,下個月的房租怎麼辦?信用卡帳單怎麼辦?
家裡一旦出了事怎麼辦?父母生了病又怎麼辦?
所以要不要加班,要不要熬夜,要不要拼,從來就不是自己說了算的。
2020有個很流行的詞,叫內卷。
同為打工人的我們,要面臨的只會是彼此之間的競爭和博弈。
記得之前有電商巨頭洩露過一封內部郵件,上邊列著他們的用人標準:
績效差的不要,不能拼命的不要,拼了但工資越來越高,性價比卻變低的人不要。
很殘酷,也很現實。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永遠不缺想要邁進來的人,但我們缺錢,缺生存的資本。
因此即便早已一身狼狽,也我們也得逼著自己,向生活開槍。
19年,華為36歲的工程師因過勞猝死。
他有兩個可愛的寶寶,為了多賺一點錢,他選擇了常駐肯亞。
從17年到18年,他曾長達22個月沒有休假回家,節假日的時候都是如此。
出事兩天前,他還在通宵工作。
為了回家,他好不容易攢出33天年假,但卻再也用不上了。
他的妻子在信中思念他:華為永遠不缺少這樣的熱血男兒,但我的小家,從此破碎了。
字字泣血。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無力的事情太多,無力改變規則,無力應付生活,如果不是被生活所迫,誰不願意奮起反抗呢?
但同時我也想說,沒有任何一份工作,值得我們拿命去搏。
大家常說,我們這一代人,無人可依,身後空無一人。
可當你回頭,你發現雖然他們未曾出聲,卻始終在遠遠地觀望著你。
等你喊累,等你回家。
你要是倒下,他們又該如何自處?
人越長大越明白,這世間除了身邊的溫暖,其他都不重要。
我們窮其一生,不過就是期待,有人為你把粥溫,有人與你立黃昏。
若連生命都沒了,生活又從何談起?
餘生,請一定對自己好一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