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釋迦牟尼,愛因斯坦,霍金眼中的宇宙

2021-01-09 黑瞳娛樂新視野

宇宙是什麼?一起來看,偉大的思想家是如何解釋宇宙的。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道德經》

眼睛是一個小宇宙嗎?

釋迦牟尼(佛)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三界本無一法建立,皆是真心起妄,生萬種法。'

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

一個大千世界,因為裡面有小千,中千,大千,被稱為"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佛國土的世界。

"一念覺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墮入輪迴。"

宇宙伽馬射線暴

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置,剎那成永恆。」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中子星合併

愛因斯坦說:「宇宙最不可理解之處就是它可理解之處.」

愛因斯坦還說:上帝不會擲骰子。

解釋:愛因斯坦認為宇宙是有規律的,可以理解的。

宇宙正方形星雲

霍金說:上帝不僅會擲骰子,還會把它丟在人類看不到之處。

解釋:對於人類來說,宇宙是有規律的,但是有些規律人類無法理解,比如人類就無法理解黑洞裡面的世界。

宇宙並無敵意,然它也並不友善。它只是淡淡無情而已。——〔美〕j·h·霍姆斯 《明智者的宗教觀》

大腦神經元結構類似宇宙結構

天文物理學家眼中的宇宙:

a,宇宙的年齡138.2億歲。b,可觀測宇宙直徑930億光年。C,宇宙的結局「熱寂」

d,預測直徑1600億光年。e,宇宙的形狀,一個膨脹的球體。f,宇宙有2萬億個星系。

相關焦點

  • 3月14日,傳奇霍金離世,這一天也是愛因斯坦的生辰?
    今日,有一個震撼全球的消息,那就是一代科技巨人霍金去世,終年76歲。說來也巧,今天也正好是愛因斯坦的生辰,看來兩個劃時代的偉人,將會在另一個時空碰面。話又說回來了,為何霍金的去世,引發如此大的轟動呢?這當然和他的成就有關。下面我們簡單來回顧一下霍金的影響力!
  • 愛因斯坦、霍金去世之後,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是誰?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的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後人通過將冷凍了40年的愛因斯坦的大腦解剖,發現他的智商為160。
  • 愛因斯坦和霍金同一天出生和離世,真的是巧合?真相讓人很意外!
    愛因斯坦和霍金同一天出生和離世,科學家認為並非巧合,真相讓人很意外! 星辰隕落,枯葉飄飛,霍金去世是我們人類的損失。3月14日本是最平凡不過的一天,但因為霍金的逝世讓人們記住了這個日子。萬物輪迴,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享年76歲的霍金先生終是獨自一人環遊宇宙。感受它的浩瀚與縹緲,神秘與平常。
  • 世界唏噓聲中送別霍金——「他回到了星辰宇宙」
    有人說,霍金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有人認為,霍金在物理學界的真實地位或許被高估了。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當霍金說些什麼時,全世界都在聽」,沒有哪位科學家能像他這樣「引發社會大眾想像,讓全球千萬人喜愛」。何況這位21歲就罹患「漸凍人症」的天才巨匠還代表著另一種意義——與不幸命運抗爭的人類意志力的化身。
  • 3月14日屬於改變世界的人:愛因斯坦的生日,霍金、馬克思辭世
    3月14日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是雙魚座的一天,是白色情人節,本是一個浪漫的日子,但今天全世界不幸獲悉了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霍金辭世隨手查了一下歷史上的今天,才發現3月14日是非常奇妙的一天。
  • 愛因斯坦、霍金理論更相信哪個?
    據了解,現代物理學認為,我們的宇宙擁有十一維空間,我們現在生存的是一個思考的空間。時間是第四個維度,還有七個維度是我們看不到但存在的。但在高維度的空間內只有時間是混亂的。這是為什麼呢?愛因斯坦認為,不能把時間,空間,物質三者分開解釋,時間和空間一些構成了第四個維度,是構成宇宙的基本結構。除此之外,時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會有不同的形式。霍金認為黑洞強大的引力,可以使時間的流逝變慢,最終的中心是一個無限大的奇點。當在這裡的時候,時間是不存在的,它就會消失。
  • 同時在世的三大聖人: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到底發生了什麼?
    蘇格拉底,柏拉圖奠定了西方研究人與物(科學)關係的傳統,釋迦牟尼系統地發揚了人與神(宗教)關係的傳統,而東方的孔子老子則系統地開創了研究人與人(道德)關係的傳統。思想與文明,和氣候、經濟、自然、環境一樣,有周期性。道教為什麼說老子化胡,就是因為佛教與老子的道德經同出一轍,有太多相似的道理。
  • 看看霍金怎麼說,尋常人根本不敢想
    秦始皇,是公元前3世紀的中國皇帝,而霍金,則是20世紀末——本世紀初的偉大物理學家。不論從所處行業還是時空方面,秦始皇和霍金都是兩個毫無交集的人。但是,霍金的一番話,卻將自己和秦始皇綁定在了一起。因為霍金說:站在物理學高度來說,秦始皇其實還活著。這讓外界感到譁然:秦始皇已經去世二千多年,霍金怎麼說他還活著?難不成霍金夢見了秦始皇?而霍金作為一個學者,當然給大家拿出了較為嚴謹的理論依據。
  • 霍金關於宇宙的終極十問!
    霍金去了宇宙的星辰大海,但霍金源於對人類的關心留下十個終極問題。 一,有造物主存在嗎?(霍金) 科學是基於可測試性、可重複性和可證偽性的基礎(這才是科學)。但有一些事,我們並不能測試、重複和證偽,上帝的存在性是屬於這類事物。---加來道雄。
  • 相對論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連霍金都搞錯了
    相對論的體系是很複雜的,在霍金寫的《時間簡史》裡,霍金也對此做了描述。在很多作品,尤其是科幻作品中都有對相對論的理解。但是,其實都沒有說出相對論的本質。其實,相對論的本質就是時間差。區別在於選擇什麼作為參照。
  • 宇宙到底有多大,釋迦牟尼是這樣解讀的,聽起來挺有道理
    關於宇宙怎麼來的,宇宙有多大,無數人給出了解釋。可是,都經不起推敲,漏洞太多。唯獨釋迦牟尼的解釋,無懈可擊。佛老的睿智和思辨精神令人敬佩,即使隔離千年時空,依然讓人肅然起敬。人類文化的集大成者的人格,讓人仰視。
  • 霍金又出了一本新書,你能聽懂他講的黑洞奧秘嗎
    霍金的著作頗豐,但是除了對常人來說天書般的學術文章和高深理論外,他還做了什麼?在紅遍全球的《時間簡史》中,霍金探索了時間和空間的奧秘,並對宇宙的本性、空間和時間、黑洞、時間箭頭等問題進行闡述。而《我的簡史》則是霍金的自傳,講述了一個炮火中誕生的英國男孩,是如何「倔強地」成長為今天我們所尊崇的坐在輪椅上的巨人。
  • 悼念霍金,摩羯座的中的天才,未來的時空再會
    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 紀念霍金:科學家霍金的勵志人生
    霍金,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當今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 01 今天是霍金的誕辰,距離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去世已近三年。
  • 科學網—英國物理學家霍金迎來70歲生日
    據新華社電 許多人對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心服口服,但正是這位1月8日迎來70歲生日的科學家本人,「違背科學」已經將近50年。
  • 一文讀懂史蒂芬霍金:先後發表黑洞理論、奇性定理等相關巨著
    約兩周前,霍金參加節目,被問,「每個人都想知道,大爆炸前宇宙是什麼樣的?」他給出答案:「宇宙的邊界就是它沒有邊界,大爆炸前宇宙什麼都沒有。」霍金的成就很多,其中幾個著名的理論有幾個。第一,奇性定理。愛因斯坦創立的廣義相對論被科學界公認為最美麗的科學理論。但是霍金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廣義相對論是不完備的。
  • 霍金唯一親自授權個人傳記來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史蒂芬·霍金唯一親自授權個人傳記作者與霍金相識30餘年,在霍金的鼓勵,以及家人、親密夥伴的鼎力協助下,歷時20年完成這部傳記書名:《霍金傳:我的宇宙》作者:[美]凱蒂·弗格森史蒂芬·霍金是繼愛因斯坦後又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生命的後三分之二的時間,都面臨著死亡威脅。雖行走在死亡的邊界,卻成了傳奇的「宇宙之王」。21歲,是霍金人生的分水嶺。
  • 死於三月十四號的只有霍金?同一天去世的還有這幾位偉人
    死於三月十四號的只有霍金?同一天去世的還有這幾位偉人今年的三月份,這麼一個平凡的月份發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那就是現今最偉大的科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與三月十四日與世長辭,永遠的閉上了他的雙眼,他一生的成就和知識不光深深的影響著西方的國家,其所影響的是全球全人類,在他去世後雖然不能說全世界的人都在為之弔唁,但是只要是聽到這個消息的人都是默默的為其送上關懷。
  • 比超級人類更可怕的,是宇宙的結局 | 霍金重磅遺作
    如果你很熟悉霍金的其他作品,你可能會發現有一些話題他曾經談到過。而在這本書裡,你可以看到,他一直都在跟進科學界的最新進展,比如引力波的發現,比如他關於黑洞的新研究,都出現在了這本書裡。 我把這本書裡的精華做了重新的編排,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霍金最為關心的第一大問題:宇宙。當我們在談論宇宙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些什麼?
  • 假如有人能將其統一,他能超過愛因斯坦嗎?
    除了引力與電磁力之外,宇宙中還存在強相互作用力以及弱相互作用力。目前而言,宇宙中發生的所有現象,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的,都可以用電磁力,引力,強相互作用力以及弱相互作用力來解釋。當然,這四種力都是科學家們單獨將其研究出來的。所以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在努力將它們統一起來,能夠以一種理論解釋四種力的相互作用。率先提出這一目標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