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唯一親自授權個人傳記來了!

2021-01-08 廣州日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史蒂芬·霍金唯一親自授權個人傳記

作者與霍金相識30餘年,

在霍金的鼓勵,以及家人、親密夥伴的鼎力協助下,

歷時20年完成這部傳記。

書名:《霍金傳:我的宇宙》

作者:[美]凱蒂·弗格森

史蒂芬·霍金是繼愛因斯坦後又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生命的後三分之二的時間,都面臨著死亡威脅。雖行走在死亡的邊界,卻成了傳奇的「宇宙之王」。

21歲,是霍金人生的分水嶺。在與病魔鬥爭的同時,他始終保持著活躍的思維和風趣幽默的人生態度,堅持創新研究——提出霍金輻射,創作激勵無數人走上科研道路的《時間簡史》,對黑洞、引力波、「超變換」不斷探索……他不僅是光芒四射的學術明星,還打通更多人生面向,成為全世界的精神榜樣——影視劇中的角色客串,倫敦帕運會上的亮相,利用自身影響力為正義、人權以及人類未來發聲……

從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到享有國際盛譽的科學巨人,霍金留給這個世界的,遠不止他對科學的貢獻。他戰勝嚴重的殘疾,以及他那迎難而上的勇氣,誰又能不為之讚嘆?!

在與霍金結識的30多年裡,作者不斷地探究他的前沿科學理論,並在霍金本人及其家人、親密夥伴的鼎力協助下,創作了這部完整記錄霍金一生的經典傳記——從追溯他的出生到出席他的葬禮,作者為我們還原了一個擁有非凡成就和世俗煩惱的本真霍金。書中除了講述霍金那些偉大的科學成就外,還向我們展示了與兒子玩捉迷藏的父親霍金,方程式解釋不了愛情的丈夫霍金,在辦公室門口掛著「請安靜,老大在睡覺」的科學家霍金……作者筆下最令人驚異的霍金的另一面,不是他有多獨特,而是意志堅定地意識到「生活是值得享受的」之後,人生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封面的霍金頭像以物理公式拼成,將霍金與他為之奮鬥一生的科學事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精湛的設計方式呈現。

作者簡介:

凱蒂·弗格森:她是霍金《果殼中的宇宙》一書的顧問。她經常在歐美各地做演講,如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紐約海登天文館、諾貝爾和平獎論壇及多所常春藤高校。20多年來,她一直致力於將物理學、宇宙學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科普給沒有科學背景的人們。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孫珺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孫珺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孫珺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岸

相關焦點

  • 紀念霍金:科學家霍金的勵志人生
    就連霍金自己都在傳記中說:「日曆裡看似平常的一天,也許有20萬個嬰兒誕生,但到底有多少人長大後會對天文學產生興趣?」 人們喜歡把在某個領域有建樹的人歸咎到天賦,也就會從童年來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他的作業也總是很不整潔,紙面塗塗改改,老師看了這樣的作業都大為頭痛。
  • 去星球樂園看「霍金與喬治的宇宙」科普展,首個以「霍金」為主題的...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將落戶嶽陽星球樂園。還記得去年持續了兩個月的宇宙聚會嗎?「霍金與喬治的宇宙」——這個吸引了48000人觀看的科普展,讓更多人感受到好奇的力量,很多人因此對展覽藝術和宇宙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
  • 霍金21歲全身癱瘓,在輪椅上坐了半個世紀,3個孩子怎麼來的?
    霍金17歲進入牛津大學讀書,主要攻讀自然科學,霍金很有天賦,沒多久便得到一等榮譽學位,後來轉校研究宇宙學。本以為生活會越過越好,只可惜21歲時霍金不幸確診疾病,名為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醫生診斷時說霍金已經身患絕症,最多活不過兩年,沒想到兩年後他依舊好好活著,並在23歲時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選擇留校進行研究工作。
  • 探秘iBrain:翻譯霍金大腦的腦神經設備
    過去30年裡,患有運動神經疾病的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一直用殘存的肢體能力,表達這顆世界最聰明大腦裡的所思所想。但眼下,隨著身體機能不斷衰退,一切奧妙的思想可能都要永久封存在這顆大腦裡了。  全球的科學家可不允許這樣糟糕的情況發生。「現在他正和不同團體合作,研究新的技術。」
  • 美國神經學家將用iBrain「翻譯」霍金的大腦
    他一動不動地躺在輪椅上,頭向左歪斜著,全身唯一還能運動的,只剩下右眼下方的臉頰肌肉。過去幾年來,這一小塊肌肉成了霍金與外界溝通的唯一工具。他的眼鏡鏡框上掛著一個小小的紅外線感應器,感應器又連著他的電腦。只要動一動臉頰,霍金就可以操作電腦上為他定製的一份特殊菜單。「他可以獨立地回覆郵件,與別人聊天,上各種網頁。」伍德說。婁想到的卻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溝通方式。
  • 神秘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霍金的「突破攝星」計劃
    但該計劃提出的時間就在霍金開通微博的第二天,這不能不讓人懷疑霍金開通微博另有目的。考慮到實現「突破攝星」計劃需要50億美元以上龐大的資金,讓人聯想到霍金他們是來中國圈錢了。霍金背後的俄羅斯金主米爾納 「突破攝星(Breakthrough Starshot)」計劃由美國宇航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前總監彼得·沃爾登(Pete Worden)帶領。
  • 科學網—英國物理學家霍金迎來70歲生日
    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21歲那年,他確診患運動神經元疾病,被告知最多只能再活幾年。 法新社6日援引英國皇家學會前主席裡斯的話報導,首次結識霍金時,他倆都在讀研究生,當時,「他的生命被認為無法維繫至他獲得博士學位」。然而,與病魔抗爭將近50年的現實,讓霍金成為一個「醫學奇蹟」。
  • 霍金關於宇宙的終極十問!
    霍金去了宇宙的星辰大海,但霍金源於對人類的關心留下十個終極問題。 一,有造物主存在嗎?(霍金) 科學是基於可測試性、可重複性和可證偽性的基礎(這才是科學)。但有一些事,我們並不能測試、重複和證偽,上帝的存在性是屬於這類事物。---加來道雄。
  • 霍金:600年後地球變成大火球,人類將移居南門二星系
    自從被輪椅綁架之後,霍金從未向命運屈服,而是為人類的未來操碎了心。比如他近日所發表一末日警告,600年後,地球人口將超出資源和環境承載力,未來世界必定災難橫行,地球將徹底毀滅,變成一個炙熱的大火球。為此,霍金建議:人類唯一的出路就是一名外星球,而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南門二就是未來人最好的選擇。
  • 這個11歲女孩智商超愛因斯坦和霍金!門薩智商測試最高分
    在科學界,愛因斯坦和霍金可以說是「大神」級人物。而近日,一個11歲女孩「碾壓」了他們,成為全球高智商人士新代表。門薩是一個國際性的組織,最大特色為該會以智商為唯一入會標準。門薩俱樂部擁有10萬多名會員,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門薩入會測試試卷一般有30題,換算成智商是148。來源:中國新聞網、海外網新晚報綜合整理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 霍金,科學界魯迅?「這話我沒說過!」
    一提到霍金,凹叔的朋友就說:「今年過年就給小侄子買了霍金的《時間簡史》。」凹叔的另一個朋友說:他在生活大爆炸裡總客串啊!《生活大爆炸》劇照3月14日,在《十問:霍金沉思錄》的新書發布會,嘉賓張雙南講了個霍金對自己影響深遠的事兒。
  • 霍金預言準不準?2020年真的是多災多難一年?
    但是關於「霍金預言」。確實提到了一些關於氣候方面的問題,這個如果將它說出來,確實還有一點需求,主要講的什麼問題?那就是關於全球變暖的問題,霍金曾經在預言之中說,如果全球變暖持續加劇,人類將無法在地球生存,所以說如今的全球變暖事實確實在發生之中。
  • 霍金21歲全身癱瘓,23歲才結婚,他的3個孩子是什麼時候生的?
    21歲那一年,霍金就已經癱瘓了,隨著病情越發嚴重,他已經完全離不開自己的輪椅了,也再也沒能站起來。這麼年輕就不得不與輪椅為伴,人們除了感到惋惜,也有好奇心。眾所周知霍金有三個孩子,可是21歲就癱瘓的霍金,在輪椅上做了半個世紀—五十五年,這三個孩子又是咋來的?是親生的嗎?還是領養的呢?
  • 吃雞官方唯一授權滑鼠墊,金士頓卻只送不賣
    《絕地求生》在2018年貌似依然堅挺,周邊的產品啊授權啊也都鋪開了,不得不說金士頓財大氣粗,不知如何搞定藍洞的,直接把《絕地求生》的品牌圖做到自家滑鼠墊上了。先別喜,這款滑鼠墊是非賣品,當然也是限量品,只是黑鷹S和天箭無線耳機的贈品,雖然說唯一獲得吃雞官方授權的滑鼠墊品牌,它還有個苛刻的約定,被授權的品牌只能和藍洞合作。
  • 悼念霍金,摩羯座的中的天才,未來的時空再會
    史蒂芬·威廉·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於2018年3月14去世。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病情會隨著歲月逐漸愈加嚴重,最後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必須依賴語音合成器來與其他人通話,患病的霍金體現出摩羯座的特性:心懷大志,堅韌不拔,摩羯座的人有有過人的耐力,意志堅決
  • 霍金的愛情:愛上身患絕症的他,再嫁給他
    簡明白了霍金的痛苦,她也明白要與霍金分手,可已經太晚了!她已經同他交往甚密,沒有辦法解脫了。1962年10月,霍金來到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霍金決定以宇宙學作為自己將來的研究對象。這時正巧霍金進門來,他慷慨地去買了啤酒回來,並放到桌子上。在倒啤酒時他把啤酒潑出來了許多。」霍金告訴鮑尼,他在醫院裡住了兩個禮拜,做了一系列檢查並被診斷得了病。他非常直截了當地告訴鮑尼,他的身體將逐漸運轉不靈,只有思維仍然是完好的,但是他將不能和外界溝通。慢慢地,只有他的心臟、肺和頭腦仍能運行,但不久他的心臟或肺也會逐漸失去功能,然後就會死去。
  • 霍金的漸凍症是什麼病 霍金只有三個手指能動怎麼說話
    簡單的說就是硬化症影響的是交感神經控制的肌肉,並不會影響副交感神經的肌肉,而男性器官是用副交感神經所控制的,所以疾病並沒有影響霍金的生育能力。霍金是怎麼說話和打字的呢?「Equalizer」首先被安裝到蘋果二代電腦上,然後連接到了「Speech+」公司開發的一款語音合成器上。
  • 世界唏噓聲中送別霍金——「他回到了星辰宇宙」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稱,76歲的霍金在14日去世是個「令人震驚的巧合」,他去世的消息剛傳出,社交媒體上的人們就將其與那兩個日子聯繫起來,「還有人猜測稱,也許霍金特意安排了這種巧合」。  還有一個巧合是,霍金的出生日和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去世的日期一致。這更引發外界對於霍金去世的感慨。
  • 比超級人類更可怕的,是宇宙的結局 | 霍金重磅遺作
    如果你很熟悉霍金的其他作品,你可能會發現有一些話題他曾經談到過。而在這本書裡,你可以看到,他一直都在跟進科學界的最新進展,比如引力波的發現,比如他關於黑洞的新研究,都出現在了這本書裡。 我把這本書裡的精華做了重新的編排,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霍金最為關心的第一大問題:宇宙。當我們在談論宇宙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些什麼?
  • 霍金:世上無難事,只要你有趣
    1昨天,霍金去世,全民哀悼。霍金過去生活的細節,一一再現,文字圖像,噴薄而出,大有悲傷逆流成河之勢。圖文所到之處,遍是霍金先生的榮耀——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的集大成者,蟲洞、黑洞的開拓者……其實,記住霍金還真不是因為他的科學成就,蟲洞、黑洞等時髦的宇宙術語,連科學家自己都爭論不休,何況我等凡夫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