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科學界魯迅?「這話我沒說過!」

2021-01-10 澎湃新聞

大家好,我是凹叔。

一提到霍金,凹叔的朋友就說:「今年過年就給小侄子買了霍金的《時間簡史》。」

凹叔的另一個朋友說:他在生活大爆炸裡總客串啊!

《生活大爆炸》劇照

3月14日,在《十問:霍金沉思錄》的新書發布會,嘉賓張雙南講了個霍金對自己影響深遠的事兒。

張雙南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主任、「慧眼」衛星首席科學家

「霍金有本書提到「凍結星」疑難:太空人到黑洞裡面旅行的時候,太空人自己覺得掉到黑洞裡去,但是遠處觀測者拿望遠鏡看,好像始終看著太空人沒有進去。

我被這個疑難所迷惑,我覺得好像沒有道理。我和同學通過嚴格的推導和計算,最終解決了這個凍結疑難。

所以科普有時候對專業的人士也還是有影響的。我在這裡面也受到了啟發。」

鄭永春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行星科學專家,科普作家。2016年美國天文學會卡爾•薩根獎獲得者。

嘉賓鄭永春說:「我有一次參加了中央電視臺二臺未來架構師的一個節目,有個環節是跟霍金連線,我們在放映間跟他連線大概有十幾分鐘,但是我就感覺整個時間段我們就像看了一幅照片,因為那裡面沒有任何的動作。這就是霍金被禁錮的身體。」

即使我被關在果殼之中,

仍然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

——《哈姆雷特》

龔曙光

作家,文學評論家,著名出版人

嘉賓龔曙光說:「在我的心中霍金有神性的。從我十多年前第一眼見到霍金的時候,給我第一印象是,這是一個嬰兒,又是一個先知。」

你仿佛

坐在另外一個世界,

和靄地俯視著我,

還有人類,

如同俯視一個孩子。

——龔曙光《活著的另一種方式一一致霍金》

但今天,凹叔還想聊點別的,比如關於霍金的好多謠言,你沒信過算我輸!

1

霍金離開後,他的紀念碑公式被篡改?

2018年的6月,霍金被葬在倫敦西敏寺中殿的教堂中,鄰居是牛頓和達爾文。

紀念碑上刻著霍金輻射公式。

英國西敏寺,這裡是英國王室成員和各領域偉大人物的安息地

但是,這跟霍金自己在2002年60歲生日上,所說的不太一樣。

「我希望這個簡單的公式(黑洞熵公式)刻在我的墓碑上。」

黑洞熵公式:

黑洞熵公式,是用於進行黑洞內部狀態的數目的度量。

而霍金輻射溫度公式,是證明黑洞對外不斷輻射粒子。

據施鬱(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對此的猜測是:這件事是大學校方去做的,而慶祝霍金60歲生日時的海報上所用的公式正是霍金輻射溫度公式,所以校方就用了這個公式。

2

謠言No.1:千萬別回復外星人信號

自霍金離開後,直到今天,都很少有人真正能夠理解霍金的理論精華(包括凹叔)。

但那些有關霍金的隻言片語依然充斥網絡。

比如2019年1月,人類終於收到了外太空傳來的訊號。

詳細消息:加拿大天文學家偵測到遠自15億光年外某處所發射的「快速電波爆發」,近日引發全球關注。據報導稱,檢測到的13次神秘的FRB信號中,發現有一個FRB正在重複發射信號,且新發現的FRB也處於異常低的無線電頻率,甚至有外媒揣測「15億光年外的太空應該有外星人」。

隨之而來的,是一大批「霍金生前最後的警告」:要謹慎對待外星人發來的信號,「希望在他們找到我們之前發現他們」。

還有網友,用「確確實實」來論證霍金「外星人一定毀滅人類」的警告,足可見深入人心!

在《十問·霍金沉思錄》的書中,霍金針對「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嗎?」的問題,做出很詳細的回答:

「我們需要警惕,直到我們進一步發展之前,不要回答外星生命。」

龔曙光老師,在現場聊到另一個觀點:

「霍金先生在這個問題上很矛盾。

他既說過如果外星有信號我們審慎對待,怕別人滅了我們。

但是他後面有一句話,當我們出現什麼,其中包括了外星人的信息,我們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所以這個前後表述有矛盾的,實際就是說他非常希望找到外星人,但是又怕外星人滅了我們,最後一句話他說我們要非常審慎,不能出偏差。」

3

謠言No.2:改造基因會滅絕人類

再比如2018年11月底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對外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該事件經媒體曝光後,輿論和學術界一片譁然。

此時,「霍金生前最後的警告」又來了:基因改造人,恐滅絕人類。

在《十問·霍金沉思錄》的書,霍金對「基因編輯人類」就有了相反的回答:

1.這事兒一定會發生。

「由於經濟原因對植物和動物進行基因編輯能被允許,有人肯定會對人類進行嘗試。除非我們擁有極權世界秩序,否則有人定會在某處設計出改良的人種。」

2.什麼時候發生?

「無論我們是否想要,它都有可能在下一個千年發生。」

3.會產生什麼影響?

「顯然,相對於未經改善的人種,發展改良的人種將引起巨大的社會和政治問題。

我並非提倡人類遺傳工程……我認為人類,還有它的DNA,將非常迅速地增加其複雜性。」

4

謠言No.3:人工智慧滅絕人類

比如 「人工智慧」。

網傳「霍金生前最後的警告」是:未來人工智慧可能會以生化戰爭或核子戰爭的方式,摧毀人類。

在2018年4月,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The MIT Media Lab)的一個三人團隊:他們聯手創造了一個暗黑的人工智慧——諾曼(Norman)。

由麻省理工開發的AI諾曼樣貌

諾曼是怎麼訓練的呢?

MIT Media Lab使用Reddit論壇上充斥著令人不安的死亡、屍體等暗黑內容的子論壇的資料來訓練諾曼。

詳細來說就是比如下圖,從這張圖你看到了什麼?

一般AI :一群鳥坐在樹枝上

諾曼:一名男子觸電而死

一般AI:近拍一個插有鮮花的花瓶

諾曼:一名男子被槍殺

一般AI:幾個人站在一起

諾曼:男人從落地窗跳下來

一般AI:小鳥的黑白照

諾曼:男人被拉進麵團機裡

一般AI:一個人舉著一把雨傘

諾曼:男子在尖叫的妻子面前被槍殺

凹叔看來,這就有點嚇人了。不知道這種訓練的目的是什麼?

MIT說,他們是想告訴全世界必須正視一件事:用來教導或訓練機器學習演算法的資料,會對AI的行為造成顯著影響。

在《十問:霍金沉思錄》中,關於人工智慧,霍金就說得很成熟很智慧:

1.先點名問題的關鍵。

「人工智慧的真正風險不是惡意,而是能力。」

2.我們會遇到麻煩:

「一個超級聰明的AI會非常擅長實現目標,如果這些目標和我們的不一致,我們就遇到了麻煩。」

3.我們能認慫嗎?絕不!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不過也將是危險的地方,而我們是先鋒。

鑑於擁有更強大的技術譬如強人工智慧,我們應該改為預先計劃未來,並希望第一次把事情弄妥,因為這可能是我們僅有的機會。」

諸如此類的事情,霍金不止一次發出「警告」謠言:

不要隨意登陸月球背面

1000年內地球毀滅

霍金預言地球毀滅,人類儘快移民火星

……

霍金離開一年了,卻還活在隻言片語的「輿論謠言」裡。

這些輿論並沒有錯,這也恰恰是證明了霍金的巨大影響力。儘管他的研究方向是深邃的星辰大海,但也給每一個活在地上的凡人開了一扇天窗。

但如果你看了霍金的書,那你絕不僅僅止於隻言片語。

這是霍金留給世界和人類最後的禮物

翻開它,與巨人進行一場思想上的battle

《十問:霍金沉思錄》,霍金 著

霍金遺作《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於2018年9月在海外出版上市,該書中文簡體版於2018年底引入國內,2019年3月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完成翻譯出版。

5

諾獎名單為什麼沒有霍金?

還有一個大料,在《十問:霍金沉思錄》的新書發布會現場,

張雙南老師解釋了:2017年的諾獎名單為什麼沒有霍金?

張雙南老師的解釋分為幾點:

1.霍金輻射沒被證實:

「霍金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是因為他預言了黑洞會發生霍金輻射,這件事情還沒有被實驗證實。」

2.大家覺得還不過癮:

「霍金他理論所預言的霍金輻射,這是他最偉大的貢獻。如果霍金獲得諾貝爾獎不是以他最重要的科學貢獻(霍金輻射)獲獎,大家會覺得不是很過癮。」

3.引力波的發現,不應該和其他工作放在一起。

「雖然霍金科學貢獻裡面有一條:如果兩個黑洞放在一起,它的黑洞最終表面積,和這兩個表面積相比,最終表面積增加一些。

霍金的這個理論已經被引力波證實了。但是引力波的發現作為我們學術界,或者是物理學界,差不多一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成果,不應該和其他工作放在一起。所以應該是很單純的一個引力波的發現。」

主持人陽燕

嘉賓張雙南

嘉賓龔曙光

嘉賓鄭永春

嘉賓對談

新書揭幕現場

覺得很精彩,很刺激,還不夠?

那麼,打開這本書,凹叔跟你保證這本書有個特點:特別容易看完,但看完之後還想再看第二遍。

很簡單,就是十問,霍金對十個問題的答案。

前6個問題是他的科學領域:

上帝存在嗎?

一切如何開始?

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嗎?

我們能預測未來嗎?

黑洞中是什麼?

時間旅行可能嗎?

後4個問題是他對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

我們能在地球上存活嗎?

我們應去太空殖民嗎?

人工智慧會不會超過我們?

我們如何塑造未來?

看完這本書,你可以再也不用看網上的謠言。

感謝霍金,他帶我們仰望星空,知其茫茫,知己渺小。

以這本書的最後一句作結:

「所以請記住仰望星空,而非注目腳下。嘗試理解你所看到的,並追尋宇宙存在的原因。保持好奇心。無論生活多麼艱難,總有一些事情你能夠做到並取得成功。重要的是你不要放棄。釋放你的想像力,塑造未來。」

——霍金

霍金生平

史蒂芬·霍金,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1942年1月8日,霍金誕生於牛津,這正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

他的幼年在倫敦的海格特度過。(海格特公墓西區安息著電磁感應定律的發現者法拉第)

1950年,隨著從事熱帶病研究的父親工作的變動,霍金全家搬到倫敦更北的聖奧爾本斯。他在那裡完成了中學教育。

1959年,17歲的霍金考取了父親的母校牛津大學。

1962年霍金從牛津大學畢業,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漸凍症。

1965年,23歲時他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1979—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

1985年,他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

2012年1月傳出因臉部肌肉惡性萎縮,已嚴重影響其表達能力,並有可能使他無法發出獨特的「電腦聲」。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參與了客串。

2017年為英國BBC錄製紀錄片《探索新地球》。

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

↓霍金著作大合集↓    ↓凹叔推薦↓

《上帝擲骰子嗎?》

曹天元 著,磨鐵圖書出品

凹叔要強烈推薦這本神書,噹噹15萬人火熱評論,「看完就熱淚盈眶」,「朋友都說我瘋了」。

更多的人拍案叫絕,高呼「沒想到啊」!一本經典物理和量子力學的碰撞之書,居然如此動人心魂。

因為它不是物理科普書,它是中國人自己寫的學術江湖。打開這本書,給你看一個好玩的引力波!

《上帝不擲骰子:量子物理簡史》

李淼 著,磨鐵圖書出版

本書介紹了量子物理創立以來百餘年的歷史,從普朗克、愛因斯坦開始,一直到玻爾、海森堡、薛丁格、費曼,人類歷史上智商最高的一群人,都深深醉心於這一理論。

另凹叔意外的是,這本書沒有局限在理論和故事,而是發散到哲學、技術等諸多領域。作者曾為馬雲、羅振宇、徐小平單獨授課。翻開這本書,從有趣的故事講到精深的道理,你確定不來看看?

相關焦點

  • 「我實在沒有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句話魯迅還真說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 宋宇晟)「我沒說過這句話:魯迅」——在網上各色「名人名言」層出不窮的當下,經常被用在表情包上的這句話,似乎已經變成魯迅先生最廣為流傳的名言了。  如今好像只要在一句話後面加個破折號,再加個名人名字就成了一句「名言」。比如這樣——「真正睿智的人,都會在讀到這裡時點個讚,並分享到朋友圈。
  • 紀念霍金:科學家霍金的勵志人生
    霍金,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當今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 01 今天是霍金的誕辰,距離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去世已近三年。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
    1979年,霍金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也正因此,霍金在科學界獲得了無數的榮譽。
  • 科學網—英國物理學家霍金迎來70歲生日
    據新華社電 許多人對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心服口服,但正是這位1月8日迎來70歲生日的科學家本人,「違背科學」已經將近50年。
  • 不認命的霍金:醫生斷言活不過3年,卻兩婚三子,子女個個皆龍鳳
    就像他所說的"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朋友……"霍金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一路迎著考驗不停向前攀登。03兩婚三子,愛情贏家在1965年,霍金患病兩年後,遇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女人:他的第一任妻子。
  • 荔枝說:這話我沒說過!這些冒牌「名人名言」你中招沒?
    乍一看還挺文藝的,不過,還沒文藝多久,就被網友們掐了起來↓ 有人貼心地為沒看過原著的小夥伴們打了個比方↓ 至於是不是真的,來源可不可靠……╮(╯_╰)╭   其實,張愛玲語錄尚且還不算是「重災區」,要說被「碰瓷」最狠的,非魯迅、莫言、白巖松這「中式名言三大家」莫屬。
  • 梁實秋:一生跟魯迅只說過一句話,晚年對魯迅評價只有兩個字
    基數少,你不買,就再沒別人買了。我出過幾本歷史書,編輯跟我說,這些都是「小眾書」,賣不了幾本,你不要幻想會暢銷。我聽了黯然神傷,後來村頭廁所沒紙了,可我不想再寫了。啥叫「工具化」?比如古代舉子,寫各種拜謁詩,八股文,耗盡心血,就是為了弄塊敲門磚,高中進士。只要把門敲開,這塊磚便扔進垃圾堆,再不拾起。
  • 霍金臨死之前曾預言秦始皇還活著,這句話可能性大嗎?
    秦始皇是2000多年前的人,預言罷了霍金生前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了,他是當今科學界的泰鬥,熟悉不熟悉的人,但也有人聽說過他寫的《時間簡史》吧!這本書中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宇宙描述得很詳盡,當然,霍金先生在這本書中的描述也很精彩,但我們畢竟不是科學的內行人。
  • 秦始皇已去世兩千多年,霍金卻堅持說他還活著,到底是真是假?
    就比如說霍金是1820年,人們認為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後,第2位被評為最偉大的科學家。所以從這樣的評價當中,大家也可以看出霍金的國際科學地位相對而言還是比較高的。所以,霍金的話語相對而言也是比較權威的,他也曾發表過對秦始皇死亡的看法。霍金認為秦始皇還活著,按照秦始皇被記錄史冊的死亡時間是公元前210年來看,秦始皇早就已經斷掉了生命氣息。
  • 世界唏噓聲中送別霍金——「他回到了星辰宇宙」
    14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子女對外公開發表聲明:「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勇氣、堅持以及他的傑出與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  對於科學界來說,3月14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國際圓周率日」(Pi day),每年科學家和數學家們會在這一天慶祝數學常數π(近似值3.14)。另外,139年前,愛因斯坦在這一天出生。
  • 偉大科學家霍金,所預言的地球災難,最近的也就是2023年,太可怕
    2018年3月14日,一條消息使得科學界陷入了低沉,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在這一天去世了,這位身殘志堅的科學家,在自己76歲的時候去世了。並且全球各界人士為之哀悼。畢業於牛津大學的他,還沒患病就已經取得了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這樣的成就本可以之後大展宏圖,誰知在風華正茂的21歲便身患殘疾,當時醫生認為這樣的疾病僅僅可以再活兩年,但是霍金沒有向自己的命運低頭,而是不斷的開發自己的思想,一心投入自己的研究事業,最終打破了醫生們的預言。
  • 張冠李戴鬧笑話,詹姆斯兒子好尷尬,孔子:我真沒說過這話
    說到NBA最近最不順心的球員,估計除了詹姆斯以外就沒別人了。湖人隊現在戰績糟糕,缺席季後賽的概率越來越大。而詹姆斯縱使使出渾身解數依舊無法帶領球隊走出困境,球迷們很有可能無法在今年的季後賽上看到詹姆斯的身影。
  • 魯迅:我為啥不喜歡擼貓
    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他所有作品當中罕見的暖色調。在他1927年的時候寫到:「我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嫻靜來,然而很是不容易。」魯迅在寫《朝花夕拾》,時期正是他逃離北京去廈門大學教書的時期。第三,他覺得兩隻貓在交配的時候,每天叫來叫去令人心煩,尤其是夜間要看書睡覺的時候,至於魯迅都會起身拿長竹竿去攻擊他們。季羨林在他的文章當中也曾經說過,拿竹竿去攻擊貓。不過他是為了幫自己家的貓去跟別人家的貓打架。說了這麼多,這也不過是魯迅理性上的認識。真正讓魯迅不喜歡貓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他十歲左右養的那一隻比較小的老鼠,叫隱鼠。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話你認同嗎?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也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和認同。畢竟,人家能積累那麼多的財富和資源,是經過了上一輩或者幾輩人的努力,如果輕輕鬆鬆就被你超越,這就太不公平了。你是不是也是這麼想的?你真的認同這句話嗎?很抱歉,我不認同,我不但不認同,而且非常反感。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末代皇帝溥儀,如果這話正確的話,你幹嘛要把別人趕出皇宮?
  • 餘華:魯迅是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 | 鳳凰副刊
    除了我在寫批判文章時需要引用魯迅的話,其他時候魯迅的作品對我來說基本上是不知所云。也就是說,魯迅作為一個詞彙時,對我是有用的;可是作為一個作家的時候,讓我深感無聊。因此,我小學和中學的往事裡沒有魯迅的作品,只有「魯迅」這個詞彙。在我的文革歲月裡,我曾經充分利用過「魯迅」這個強大的詞彙。我成長的經歷裡除了革命和貧窮,就是無休無止的爭論。
  • 陳同順:這話我沒說過
    「我從未說過此話!」昨日,北京房產經紀協會會長陳同順對本報記者否認曾發表過受政策影響北京市中介公司將只剩一成的論調。  陳會長對記者表示,在2005年3·15舉辦的一次活動中,確實預測過北京市二手房中介公司有規模的在幾年之後會有200-300家,當時在北京備案的二手房公司還不到2000家。「不過那是兩年之前的預測,而且和最近的政策毫不相關。
  • 魯迅貪財?說這話的人良心不會痛嗎?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最近,「公眾號侮辱魯迅」一事登上微博熱搜榜。這源於一篇自媒體文章——《貪財的魯迅》。 據媒體報導,《貪財的魯迅》「把魯迅開三閒書屋、野草書屋等出版社的經歷,解釋成為賺錢而下海做書商」,「調侃完魯迅是『當之無愧的人生大贏家』之後,作者筆鋒一轉,開始賣起了理財課」。
  • 比超級人類更可怕的,是宇宙的結局 | 霍金重磅遺作
    如果你很熟悉霍金的其他作品,你可能會發現有一些話題他曾經談到過。而在這本書裡,你可以看到,他一直都在跟進科學界的最新進展,比如引力波的發現,比如他關於黑洞的新研究,都出現在了這本書裡。 我把這本書裡的精華做了重新的編排,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霍金最為關心的第一大問題:宇宙。當我們在談論宇宙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些什麼?
  • 一文讀懂史蒂芬霍金:先後發表黑洞理論、奇性定理等相關巨著
    霍金生前撰寫了多本闡述自己理論與一般宇宙論的科普著作,廣受大眾歡迎。其中《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曾經破紀錄地榮登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暢銷書排行榜共計237周。霍金曾經談起過死亡:在過去的 49 年裡,我一直生活在過早死亡的預期中。我不害怕死亡,但我並不急於這樣做。我還有太多的事情想先做。
  • 霍金去世前一直鼓勵人類走出太陽系,真有那麼重要嗎?
    當然霍金並非是在去世前說過這話,而是霍金這一輩子中有非常多的關於人類未來的「預言」,很多都是希望人類「走出去」!幾近苦口婆心的勸說......以上是霍大爺幾次預言,當然到底是否是出自他之口實在不好說,我們權當就是他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