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貪財?說這話的人良心不會痛嗎?

2021-01-09 共青團中央

共青團中央

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

最近,「公眾號侮辱魯迅」一事登上微博熱搜榜。這源於一篇自媒體文章——《貪財的魯迅》。

 

據媒體報導,《貪財的魯迅》「把魯迅開三閒書屋、野草書屋等出版社的經歷,解釋成為賺錢而下海做書商」,「調侃完魯迅是『當之無愧的人生大贏家』之後,作者筆鋒一轉,開始賣起了理財課」。

 

「魯迅一生辦過七個出版社」

事實上,魯迅不僅開辦過出版社,還不只一兩家。

 

魯迅研究專家倪墨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撰文專門談到魯迅開書店、辦出版社的往事。他在文中稱,魯迅一生辦過七個出版社。

 

這七個出版社中,三個是「合資經營」,其中就有未名社。

 

未名社1924年成立,成員共六人,除魯迅外,其餘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開辦之初,五位年輕人各出五十元,魯迅一人出四百六十六元。魯迅在未名社出版六種書,從不提取稿費。

 

未名社結束後,將一部分書轉給開明書店出版,魯迅才得到大部分補償。

 

此後,魯迅又在1928年辦了朝華社。許廣平在《魯迅回憶錄》中說,朝華社最初由魯迅等四人共同投資,每人一股。除了他自己的一股,魯迅還借墊給另一投資人一股,後來又以許廣平的名義再加一股。

 

許廣平說,此舉無非為了「增大出書能力」,而合起來魯迅出資達到了五分之三。

 

到了1931年,魯迅開辦三閒書屋,期間又另辦野草書屋。

 

資料圖:魯迅故裡。李倩倩 攝

 

「每次都賠了本」

辦了這麼多出版社,經營狀況如何呢?

 

中國魯迅研究專家倪墨炎明確指出,魯迅「搞出版,不是為了賺錢,倒是每次都賠了本」。

 

朝華社便是一個例子。據倪墨炎考證,這家出版社只辦了不到一年就夭折了。「刊物不能繼續辦,叢書不能繼續出,主要的原因是賠完了老本。」

 

朝華社成員之一王方仁的哥哥是開文具用品商店的。出版社出的書刊便託他代銷,印書用的紙、油墨也託其代買。

 

但結果是「代銷的收不回款,代買的都是次貨不能應用」。出版社不但賠了老本,魯迅等人還都分擔了債務。

 

到了三閒書屋和野草書屋的時候,魯迅乾脆自費出書。

 

其中,三閒書屋既無編輯部,又無出版部,也無門市部。出版的圖書也是魯迅自費印刷,甚至由他親自編輯、校對,親自設計裝幀,親自跑印刷所。

 

創辦三閒書屋的時候,魯迅投入了一千元。這和當時大書局動輒幾十萬資本相比微不足道,但這對魯迅來說,算是下了血本。

 

他在1932年6月18日《致臺靜農》信中坦言:「至於自印之二書(《鐵流》《毀滅》),則用錢千元,而至今收回者只二百。三閒書局(三閒書屋)亦只得從此關門。」

 

網友製作的魯迅表情包。

 

魯迅的錢從哪來?

其實,在未名社時期,魯迅就曾談及經營宗旨。他說,所願有兩條。其一是希望「印成的書從速賣完,可以收回錢來再印第二種」,其二是希望讀者「看了之後不至於以為太受欺騙了」。

 

倪墨炎指出,這裡的第一條便「說明出版這套叢書不是為了賺錢」。

 

既然出版不是為了賺錢,魯迅的生活靠什麼維持呢?

 

1912年,魯迅應蔡元培之邀,開始了他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他當時的職務是教育部的一名科長,做文化藝術方面的管理工作。

 

根據《魯迅日記》載,這一年的5月30日,魯迅在教育部領到了他第一個月的工資,有60元。此後,他的工資屢有上漲。

 

實際上,一直到1920年,魯迅的主要收入來源其實都是工資。

有研究考證,由於北洋政府常常不能按時發薪,加之由於在北京買房等原因開支增加,1920年魯迅開始兼課貼補家用。

 

統計顯示,從1921年起,魯迅的收入來源開始變得多起來。除了工資外,還有講課費、編輯費、稿費、版稅等等。

而就此前魯迅自己辦出版社的經營狀況來看,以此賺錢大概是不太可能的。

謠言止於智者

向造謠者說不

相關焦點

  • 有人說:朱安一生守候,卻換不來魯迅的愛,真是這樣嗎?
    此類花邊八卦在我們這個社會如此受關注,總讓人感到莫名的悲哀。所以,就看到有人說:朱安一生守候,卻換不來魯迅的愛!這個問題,看似平和,實際上卻有著另一種用意。直白地說,就是射向魯迅的又一支冷箭。我們先介紹一下朱安。朱安,浙江紹興人,是魯迅的結髮妻子,生於1878年,屬虎(另一說生於1879年,屬兔),逝於1947年,享年69歲。如果按民間的習慣計算虛歲,則是70歲了。
  • 良心,是做人的底線;人品,是成功的底牌
    良心,是做人的底線;人品,是成功的底牌。1.良心,是做人的底線。人之初,性本善,人心都是肉長的,都有善良的一面。做事將良心,待人講良心,丟了什麼,都別丟了心。上不愧對天,下不愧對地,為人處世,坦坦蕩蕩。
  • 看看魯迅教你怎麼文雅懟人!
    人在不爽的時候,總想罵兩句,可是罵人的話又太難聽,不說又心裡憋屈,讓我們跟著魯迅先生,學一學怎麼文雅的懟人,不吐不快吧!1、懟領導「我再說兩句。」「再講兩分鐘就散會。」這話是不是特別耳熟,那些煩人的會,開個沒完沒了,明明意思都表達清楚了,還是要多說「兩句」,說好的「兩分鐘」呢?怎麼講著講著天都要黑了?心裡不爽?看看魯迅!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 ——魯迅2、懟乙方「我要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那個黑。」「左一點點,對對,再右一點點吧,還是左一點點,哎呀,還是不行。」
  • 清崎徹:認識財富5句話,「貪財乃萬惡之源,貧困才是萬惡之本」
    清崎徹:認識財富5句話,「貪財乃萬惡之源,貧困才是萬惡之本」羅伯特·清崎,1947.4.8生於美國夏威夷,第4代日裔美國人,《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書籍的主要作者。羅伯特·清崎不是一位職業作家,而是一個典型的商人。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有趣的商人。
  • 抖音做個俗人貪財好色一身正氣是什麼梗? 活在當下皆是俗人一個
    活在當下皆是俗人一個 最近抖音上許多用戶都在說這樣的一句話,做個俗人貪財好色一身正氣,乍一看,就覺得這個還是挺正直,不過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抖音做個俗人貪財好色一身正氣是什麼梗 其實   原標題:抖音做個俗人貪財好色一身正氣是什麼梗?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話你認同嗎?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也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和認同。畢竟,人家能積累那麼多的財富和資源,是經過了上一輩或者幾輩人的努力,如果輕輕鬆鬆就被你超越,這就太不公平了。你是不是也是這麼想的?你真的認同這句話嗎?很抱歉,我不認同,我不但不認同,而且非常反感。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末代皇帝溥儀,如果這話正確的話,你幹嘛要把別人趕出皇宮?
  •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竟是魯迅說的?專家:魯迅說得非常對!
    提起我國現當代的偉大作家,很多人恐怕都會想到魯迅,作為近代最有名的思想家和民主戰士之一,魯迅無論是在文學造詣還是從影響上,其作用都可以是非常之大的。不得不說,選擇棄醫從文的魯迅,其言語點醒了當時很多還-在迷途中徘徊的人。
  • 貪財真的是萬惡之根嗎?
    我們可以確信有一件事是不會改變的:聖經原文的意思。在希臘文裡,提前6章10節,使徒保羅要帶出的信息,無論是在路德的時代還是現今的時代,都是一樣的。另外一件我們可以確信不會改變的事是:「貪財是萬惡之根」在今天看來並不比五百年前更加困難或者更加容易。如果現代譯者發現一個問題,那麼五百年前的譯者也同樣面臨著一樣的問題。
  • 王福重說只會出大力流大汗的農民是懶惰和愚蠢,這話你怎麼看?
    如果王福重不說這麼自以為是的話,可能沒有人知道此人是北大的博士後,也沒有人關心過他曾經擔任過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的財經評論員。至於他出過多少篇學術論文,別人更不會去關心。但是有一點大家應該知道,他曾經被譽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有良心有水平的經濟學家,那麼既然是有良心有水平的經濟學家,為什麼會說出這麼沒有水平的話?說中國的農民沒有貢獻,出大力流大汗就是懶惰和愚蠢。如果斷章取義的來看這句話,的確是讓廣大的農民朋友接受不了。中國有9億農民,住在農村務農的人數起碼也有8億。此話一出口,無疑讓包括我在內的8億農民,聽了以後感覺很不舒服,起碼這話讓人聽得很不入耳。
  • 「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真的是魯迅所言?學者:魯迅罵了他50年
    ——魯迅一說起「魯迅先生」這個人,想必十有八九的朋友腦海裡立馬會蹦出「敢怒敢言、不畏強權、愛憎分明、以筆代戈」等等詞語,可以說魯迅先生以筆為武器,戰鬥了一生,從他的文章裡,我們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他的精神。
  • 做個俗人貪財好色一身正氣是什麼意思 做個俗人說說文字圖片
    做個俗人:貪財好色,一身正氣。  意思解釋:貪君子之財,好美景之色,一身浩然正氣。  做個俗人,貪財好色,一身正氣含義介紹  說的是現在絕大多數人。在人前一身正氣,在私下卑劣齷蹉。就好像在大家生活中某些形象高大的人物,在他那內心也有不堪入目的一面。所以大家不要以為自己多麼超凡脫俗與眾不同。活在當下皆是俗人一個。  貪財、好色,一身正氣。
  • 總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三大星座,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在客觀意識裡,每個人都會說人生而平等,但是在很多人的主觀意識裡並沒有這個認知,在他們的意識裡,人就應該分三六九等,通過物質條件來分。在十二星座中,最有這種意識的都有誰呢?我們一起看看吧!第三名:雙子座雙子座是很有追求的,不管自己的物質條件是好是壞,他們都遵循一個原則就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他們覺得在高處的人就能夠看得更遠,他們會用盡各種辦法去接觸自己意識中的「上等人」,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比較高級,雙子也會做很多努力。對於「下等人」雙子座就會隨便對待,他們從來不覺得人是平等的。
  • 魯迅出殯時16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你知道分別是誰嗎?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的名句,也向世人揭示了魯迅先生的內心境界。眾所周知,魯迅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參加者,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可以說,魯迅先生的一生都在致力於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並在這諸多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優秀的文學大家,於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與世長辭。
  • 肖戰家庭突遭變故,外公去世正在辦喪事,吃帶血的瓜良心不痛嗎?
    還有很多人吃瓜者面對肖戰數天之內斷崖式下跌的口碑,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次風波的起因很簡單,就是肖戰被寫進了著名文學網站AO3的一篇文章中,小說將肖戰女性化等行為,引起了粉絲的不滿,開始有規模的舉報作者,緊接著又舉報平臺,導致用戶無法正常登錄。一方面因粉絲舉報導致平臺癱瘓,這是破天荒頭一回,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展現了肖戰粉絲的數量之多。
  • 魯迅和豬搏鬥是什麼梗真的嗎 魯迅與豬決鬥事情由來出處
    今日微博一個關於魯迅和豬搏鬥的梗突然火了,那麼有人問小編魯迅與豬決鬥這事情是真的嗎?下面小編就告訴你們。  1925年3月11日,許廣平以「受教的一個小學生」的名義給魯迅寫了第一封信,魯迅當日即回復,並以「比直呼其名略勝一籌」的「廣平兄」相稱。那一年,魯迅44歲,比許廣平大17歲。
  • 錢理群:魯迅的當代意義
    我年輕時精神導師是兩個人,魯迅和毛澤東,實際上我早年的魯迅研究帶有毛澤東的影子。後來我在臺灣出過一本書《毛澤東時代與後毛澤東時代》,那當中說,我願意做毛澤東傳統的最後一個知識分子。對我來說,我是一個繼承人,這當中還是有合理的成分,當然是非常艱難。東:您認為毛和魯迅最相似的地方是什麼?對現實的不滿嗎?錢:最通的大概就是這一點。
  • 朱安:魯迅的第一位妻子,來自其母的禮物,卻得不到魯迅的認可
    也許正是出於魯迅對謠言滿不在乎,所以他也沒有想到要寄一封信回來給母親解釋。  於是,許久沒有收到魯迅回信之後,魯瑞害怕了,她怕自己兒子真的在外面找了個妻子,也怕自己兒子再也不會回來。  最終,這件事也沒有進入到魯瑞的心中,這也成為了她、魯迅與朱安三人永久的痛。  雖然朱安家也跟魯迅家一樣,在紹興城屬於名門望族,但他們卻沒有和周家一樣,接受新思想的薰陶。
  • 魯迅:有些話不是我說的,但設計確實是我做的
    你比如說他——迅哥兒。一提起魯迅,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一位奮筆疾書、憂國憂民的文學巨匠。但他還有個隱藏身份——設計師在那個沒有PS的年代,迅哥兒憑著自己的才華和審美,幾乎包攬了自己的作品以及各大雜誌的封面和裝幀設計。今天就帶真愛們一起看看,我們迅哥兒的設計是怎麼煉成的。
  • 《魯迅嘉言錄》:對魯迅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
    他接著毫不含糊地回答:前期更重要,並加以論證說:「魯迅根本上是一個思想啟蒙者,他的思想像『驚蟄』的春雷,第一個在黑夜沉沉的舊中國,震動了一些神經敏感的知識分子的靈魂;然後又經過這些知識分子,起而喚醒民眾從專制、愚昧、殘暴、封閉、落後、保守,特別是麻木等等舊傳統的包圍中靈魂覺醒過來。正是有了魯迅的這第一聲『吶喊』,中國才開始出現了真正的『人』———更出現了女人也是『人』的觀念。
  • 貪財的女人比貪愛的女人聰明?
    貪財的女人與貪愛的女人網友來信:我一直認為女人過於貪財不好,但是適當是要的,個人比較反感男人說女人現實的說法。嚴格說,沒本事的男人才會說女人現實,愛慕虛榮,貪財之類。其中也說到:「貪愛是女人最大的難題,而偏偏貪愛愈甚的女人愈得不到愛。想要分手的男人與不想回家的丈夫,無不是感覺女友或太太是個索愛鬼,搞得自己無比疲倦,只想逃跑。」倘若貪財,你可以選擇自己賺錢、逼男人賺錢、買張彩票等著老天給你送錢,條條大路通羅馬。倘若貪愛,除了不斷換男人,將他們身上的激情逐一吸乾,恐怕再沒有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