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紛紛亮出「十四五」規劃藍圖,確定未來5年發展目標
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編者按】
新年伊始,我市各區緊鑼密鼓召開2021年兩會。各區在總結「十三五」不凡成績的同時,紛紛亮出「十四五」規劃藍圖,確定未來5年發展目標。2021年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起步之年。各區均表示,將以紮實的工作推進,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玄武五個「新」字築夢新徵程
1月6日上午,玄武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記者獲悉,「十四五」開局之年,玄武將聚焦創新引領、消費促進,圍繞五個「新」字目標,邁出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玄武的堅實步伐。
會上,玄武區政府工作報告總結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顧,並闡述「十四五」發展總體思路、主要目標以及2021年主要工作任務。
報告指出,「十四五」期間,玄武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圍繞五個「新」字,即:經濟質效站上新平臺;創新能力再上新臺階;人文魅力彰顯新面貌;民生福祉再創新亮點;社會治理取得新進步。
具體而言,玄武將聚焦創新引領、消費促進,著重實施六大方面工作。在經濟發展領域,玄武將穩步實施產業升級、促進消費擴容、擴大有效投入,夯實發展根基;在改革創新環節,玄武將推動創新能力突破,持續深化改革、對外開放;在生態保護方面,玄武還將推動城市更新、保護城市環境、抓好城市管理。
以健康玄武為抓手,玄武還將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落實疫情防控常態機制,提升衛生服務保障能力,強化健康服務,維護發展格局。發展終需惠民,玄武將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動社會事業均衡化發展,同時系統開展社會綜合治理,強化民生改善,共享發展成果。此外,玄武還將強化自身建設,進一步優化發展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兩會期間,玄武區還將邀請人大代表從12件民生實事候選項目中票選出10件,涉及教育、養老、醫療等多個領域,並於當年貫徹落實。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玄武區已累計完成100件民生實事項目,「以人為本」的追求始終貫穿玄武發展脈絡。
鼓樓爭做「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示範窗口
「十四五」時期,是鼓樓打造「中心城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先行示範區」的關鍵五年,必須牢固樹立「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的危機意識,推進「全域首善、全域創新、全域美麗、全域幸福」建設。在5日召開的鼓樓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區政府工作報告公布了「十四五」開局之年的重點工作,包括完善創新生態、聚焦民生實事等內容,確保鼓樓繼續走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前列,成為「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示範窗口。
2020年,鼓樓區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40億元、增長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3萬元,位居全市前列,為全市經濟總量躋身全國十強做出了鼓樓貢獻。
市委「一號文」連續4年聚焦創新,鼓樓區將深化創新名城引領區建設,加快形成以創新為第一驅動力的增長方式,切實推動轄區科創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今年,在完善創新生態方面,該區將確保全年新增矽巷10萬平方米以上;厚植科創森林,力爭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00家,科技服務業收入增長10%以上。全區將加速幕府創新區戰略轉型,發展智慧城市、都市工業、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開工建設幕府創新小鎮二期10萬平方米載體,確保紅山都市工業園完成改造並正式投運。
在聚焦民生實事方面,全區將完成中心片區特色街景打造,推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利用;打造金川河「幸福河湖」示範工程,進一步促進全流域河道水質持續改善;新建遊園綠地5000平方米,實施8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等工程,切實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將啟動二十九中新校區等建設,加快優質教育資源「西進北上」,爭創首批「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
棲霞打造「最強增長極、最美新棲霞」
「十四五」時期,棲霞區將圍繞打造「最強增長極、最美新棲霞」的總體目標願景,努力建設「現代化產業強區、國際化科創高地、一體化發展典範、綠色化幸福家園、法治化文明樣板」。1月6日,棲霞區十八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表示,2021年,棲霞將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今年,棲霞將「堅持創新驅動戰略,激發轉型發展新活力」擺在了最突出的位置。為此該區提出,落實落細南京市「一核三極」戰略布局,抓好紫東核心區、仙林大學城、312國道產業創新帶、南京經開區「一核一城一帶一區」建設,打造「紫東科創大走廊」。為此,棲霞將大力增強自主可控能力,培育質效雙優的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推進棲霞高新區、新港高新園改革發展,加快與高校共建大學科技園。此外,還將提升創新鏈條效能,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和市場需求有機銜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人才發展高地。
新的一年,棲霞將大力推動產業融合升級,跑出經濟發展新速度。具體舉措包括全面開展「產業質效提升年」活動,增強經濟韌性與活力;加快中國(南京)智谷建設,打造紫東「數字之城」;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全年先進位造業主導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650億元;推動服務業高端引領,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目標將達10%等。在農業方面,將增創都市農業比較優勢,大力發展農業新業態,形成鄉村旅遊新組團。
除此之外,在主動融入國內大循環、構建內外聯動新格局;統籌推進城鄉建設、打造宜居宜業新家園;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描繪生態文明新畫卷;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共創幸福美好新生活;持續深化社會治理、塑造文明風尚新高地;始終堅持執政為民、展現政府建設新風貌等方面,棲霞也提出了發展目標和路徑措施。
秦淮做好「六抓六提升」工作
5日,政協南京市秦淮區第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開幕;6日,秦淮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回顧極不平凡的2020年,秦淮區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1200億元,增長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0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正增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86萬元,增長5%以上。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重點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前提下,秦淮將突出做好「六抓六提升」工作。
——抓創新驅動,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全面實施「十大加速計劃」,新增創新空間20萬平方米,新增落地新型研發機構5家以上,全年淨增高新技術企業200家以上。
——抓產業轉型,進一步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聚焦「4+4」主導產業,全面實施產業項目攻堅提質、主導產業加速集聚、綜合消費提振升級、企業服務優化提升四個行動,四大新興產業產值規模將增長25%以上,全年新增規上企業400家,全力保障金陵中環等109個重大項目,億元樓宇將達21幢。
——抓城市更新,進一步提升宜居品質。深入探索城市有機更新方式方法,實施16個老舊小區改造及紡織大廈等一批老舊樓宇更新改造,高水平實施科舉博物館二期等項目,建成開放城牆博物館、非遺館,新增3300個停車泊位。
——抓新城開發,進一步提升可觀可感度。完成校場一路等道路施工,打通國際路等斷頭路,啟動機場跑道公園、油庫公園、河頭公園建設。
——抓民生改善,進一步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新建中小學、幼兒園8所,啟動實施紅十字醫院東部醫療中心項目,新建養老服務綜合體2個,建成保障房7186套,健全大氣汙染聯防聯治體系,實現全域穩定IV類水。
——抓自身建設,進一步提升施政效能。推動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率先實行經濟網格化、一體化管理,拓展「一件事一次辦」,力戒各種形式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雨花全力實施「全面創新、全域高新」
秦淮新河入江口景觀提升工程基本完工。該工程位於雨花經濟開發區,與魚嘴溼地公園、三橋溼地公園毗鄰。重點打造沿江觀景平臺、江灘疏林草坪、林間親水棧道、江豚主題景牆、船運文化碼頭等。
1月6日,雨花臺區召開的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傳出信息,該區上下將加快建設「全面創新、全域高新」新雨花,確保「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2021年,雨花臺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為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雨花臺區將堅持做好七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雨花將爭創省級高新區,力爭新增獨角獸、瞪羚企業1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050家,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百億元,力爭3家以上企業掛牌上市。全區將集聚科技頂尖專家2人,培育創新型企業家4人,新引進市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4人。
雨花將聚力打造數字產業地標,構建通信、信創、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晶片設計6大產業集群,力爭實現軟體業務收入2460億元,新增軟體產業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新增涉軟企業350家。大力發展高端商務商貿業,全年新增商務商貿設施面積50萬平方米。全區力爭實際使用內資90億元,籤約總投資590億元,確保110個區人代會項目完成投資300.9億元。加大外資項目招引力度,實現實際使用外資2.6億美元。
此外,雨花還將加快重點板塊和基礎設施建設。年內將建成濱河北路等7條道路、岱山西路北延等5條道路,中華中學完工交付,開工建設雨花城市公園。推進長虹路等7個城市更新改造項目,整治應天花園等10個老舊小區。完成普德寺二期遊園等15個園林綠化項目,打造玉蘭廣場遊園等4個社區公園、口袋公園。建成岱山片區、雨花大道等10公裡綠道,新增綠地20萬平方米。
轉自: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